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摘 要:随着肺癌筛查水平的提高及新兴治疗手段的快速进展,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可切除人群比例日益扩大,治疗理念也随之发生巨大变革。对于肺癌手术可行性的判定与围手术期管理不再单纯是外科的问题,而是多学科协作的综合管理问题。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飞速发展逐渐使可切除NSCLC建立起新的围手术期治疗格局,无论新辅助、辅助或新辅助联合辅助靶向/免疫治疗的结果均令人鼓舞,但药物选择、应用时机和最佳获益人群还需谨慎探讨。全文聚焦围手术期系统治疗的最新进展,并探讨基于这些进展带来的临床治疗理念的变革,以期为临床医生的用药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癌是肿瘤相关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约占原发性肺癌的85%。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健康体检的普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检出率逐渐提高。早期NSCLC的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切除和辅助治疗,但ⅠB期患者在肿瘤完全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及随访管理存在诸多争议。这篇综述聚焦于ⅠB期NSCLC患者完全切除后辅助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选择的关键问题,同时探讨了筛选早期NSCLC高危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及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3.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和致死率极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可切除胰腺癌是指可以通过手术达到根治性切除的胰腺癌,临床研究表明辅助化疗能延长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但总体预后仍不乐观。目前国内缺乏一套规范的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全程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可切除胰腺癌近20年来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靶向肿瘤微环境的治疗如免疫治疗和肿瘤疫苗、特殊类型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对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全程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蔡永圣  董红红  苗劲柏  胡滨  李辉 《癌症进展》2021,19(20):2062-2065,2152
肺癌的病死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高居首位,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式,部分患者术前新辅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切除率,甚至达到了病理缓解,改善了患者预后.但是,新辅助治疗模式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值得积极探索.本文综述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新辅助治疗模式的研究进展,探讨后续手术及手术方式的安全可行性,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远期预后,以期为临床上NSCLC的综合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肺癌仍然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人数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0%以上。围手术期NSCLC辅助免疫治疗和新辅助免疫治疗相关临床研究推陈出新。靶向治疗方面,罕见及难治性肺癌靶点探索和药物研发持续推进,抗体药物偶联物的研发方兴未艾,有望开辟肺癌诊疗新途径。NSCLC诊疗逐渐步入精准化、规范化时代。在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方面,免疫联合新方案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本文回顾2022年度NSCLC治疗领域的临床进展,阐述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吉非替尼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尤其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突变型肺腺癌的一线或二线治疗,但对于可手术切除的局限性NSCLC,术前辅助靶向治疗是一种新的尝试,鲜见报道。2013年海军总医院收治1例肺腺癌患者,术前采用吉非替尼新辅助靶向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组异质性较大的疾病,最佳治疗模式仍存在争议。如何将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合理的应用于这部分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中,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NSCLC新辅助治疗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不同新辅助治疗模式进行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组异质性较大的疾病,最佳治疗模式仍存在争议。如何将化疗、放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合理的应用于这部分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中,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就NSCLC新辅助治疗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对不同新辅助治疗模式进行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预后的改善已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也逐渐证明了免疫治疗对于可切除NSCLC患者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关于新辅助治疗背景下免疫联合策略的探索、治疗相关副作用、预后生物标志物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综述了可切除NSCLC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引发了新的思考,并讨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及挑战。  相似文献   

10.
马天宇  周世杰  程序  王宇轩 《中国肿瘤》2023,32(10):780-788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癌症相关死亡最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人群的85%。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出现,使得NSCLC的治疗方案发生显著变化。众多新辅助免疫治疗相关临床试验的出现,标志着可切除NSCLC进入了免疫治疗的时代。然而,随着免疫方案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辅助免疫治疗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期待予以解决。全文围绕NSCLC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Lung cancer is the malignant tumor with the highest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world. In recent ten years, with the emergence of new drug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reatment mode,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is entering an era of precis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Neoadjuvant therapy can reduce tumor size, degrade tumor stage, kill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and micrometastases in the body, afford operation possibility, and benefit the long-term survival of patients.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surgical treatment seems to have entered the bottleneck period of efficacy and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breakthrough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amazing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is gradually innovating the treatment mode of lung cancer.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data of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shows an explosive growth. Immunotherapy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SCLC. Therefore, some clinical trials have applied immunotherapy to neoadjuvant treatment of resectable NSCLC patients. In this paper, the efficacy, possible mechanisms, potential risk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 for resectable NSCLC patients are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neoadjuvant immunotherapy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肺癌靶点的发现和药物研发,靶向治疗改善了驱动基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预后。同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驱动基因阴性NSCLC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虽然部分驱动基因突变患者从对应靶向治疗中明显获益,但对免疫治疗反应欠佳。在大部分免疫治疗临床研究和日常实践中,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也被排除在外,或者仅占少数。免疫治疗如何应用于驱动基因突变患者,以及如何在靶向治疗、化疗及免疫治疗中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制定最优治疗策略,对改善晚期驱动基因突变NSCLC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不同基因突变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特点及免疫治疗在不同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封小红  陶冀 《现代肿瘤医学》2021,(20):3684-3689
肺癌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简称,是起源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最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根据组织病理学特点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其中,NSCLC又包括鳞癌和腺癌。肺癌发病率高,早诊率低,预后较差。2018年全球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发病率高居所有癌症发病率的第一位(总病例数的11.6%),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总死亡人数的18.4%)。高达55%的NSCLC患者诊断时已处于Ⅳ期,无法手术。目前全身治疗仍然是晚期NSCLC的主要治疗方式,免疫治疗俨然成为全身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原发肿瘤部位进行局部消融治疗同样可以提高生存率,激活全身免疫系统,助力免疫治疗。自然而然,个体化微创消融治疗结合免疫治疗就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本文综述了NSCLC的免疫治疗、消融治疗以及两种方式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肺癌是世界公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0%~85%,并且初治时即被确诊为局部晚期(Ⅲ期)的患者高达30%以上。2010~2020年NCCN指南均推荐对于存在切除可能的患者,首选手术切除联合术后辅助化疗,5年生存率可提高5.4%,但临床应用多年生存率再无明显突破。新辅助治疗的应用为延长患者生存增添了可能,但2015年ESMO指南更倾向于选择术后辅助治疗,而不用新辅助治疗。NCCN指南则支持对合适的患者应进行新辅助治疗,方案多以含铂双药为主。同时随着目前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进展,为新辅助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就术前治疗方案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Clinical lung cancer》2022,23(2):108-115
Surgery is the best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However, the rate of local and metastatic recurrences following surgery alone is high, especially in NSCLC patients with N2 lymph node involvement. A recent American study showed that 60% of lung cancers are diagnosed in an advanced stage, and less than 20% are diagnosed in an early, resectable stage. The same study reported the 5 year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stage IV NSCLC was 6% compared to 50% in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SCLC depending by stage. The addition of adjuvant o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only improves 5 year survival by 5%-10%. Recently, immun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and novel targeted therapies have yielded excellent results, in terms of both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in advanced NSCLC. Published studies have shown a benefit in using immun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in both the adjuvant and neoadjuvant settings with many further studies still ongoing. Here we review the published data on immun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in the adjuvant and neoadjuvant settings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NSCLC.  相似文献   

16.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经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二线重要的治疗策略之一。最新临床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可为早期肺癌患者、可手术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但新辅助免疫治疗的方案、手术时机、疗效评估体系、预测标志物等问题仍需大样本的临床实践中进行探索。文章就新辅助免疫治疗在NSCLC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肺癌的治疗已从最初的手术切除、外科辅助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发展到目前比较热门的免疫治疗,但仍只有少数患者能够从中受益.大量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不仅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而且与肿瘤的复发及临床结果密切相关.现主要围绕免疫细胞、免疫结构,探讨免疫微环境作为NSCLC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中肺癌均高居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85%以上, NSCLC传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近十几年来,NSCLC相关临床治疗取得巨大突破,代表性治疗新方案即为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然而,上述治疗方式成功发挥治疗作用前提和关键则是精准选择NSCLC患者治疗优势人群。分子影像可以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细胞和分子水平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定性和定量研究,着眼于生物过程基础变化而不是生物变化最终结果,进而实现精准选择治疗优势人群、分子水平精准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进行预后评估等目的,对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意义重大。该文综述分子影像在NSCLC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中开展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而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易发生脑转移,一旦发生脑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危及生命。肺癌脑转移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化疗、全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多种多样,治疗效果有差异,对于不同患者如何选择合理且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将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癌脑转移患者选择更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唐勇  乔贵宾 《中国肿瘤临床》2019,46(14):707-711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Ⅱ~ⅢA期患者为潜在可根治人群。目前,围手术期的标准治疗为化疗,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新辅助或辅助靶向治疗可提高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但是否能带来生存获益,尚未明确。ⅢA(N2)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放疗可带来生存获益,而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durvalumab维持治疗成为新标准。在驱动基因突变人群中的免疫治疗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能为方向之一,而抗血管生成治疗不适宜在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