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区域性控制左半肝入肝血流情况下,运用多种器械对8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255min(平均173min),术中出血量为100~500mL(平均225mL),术后第1天自行下地活动,术后1~2d拔除胃肠减压管、进食,术后1周左右(平均7.1d)出院,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结石残留、复发.结论 腹腔镜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和可行的,同时具有微创的优势,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和探讨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融合影像(ICG-FI)技术的经验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1例接受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应用ICG-FI分为ICG组(n=20)与非ICG组(n=21),比较两组病例资料,手术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ICG组较非ICG组手术时间[(176.8± 42.8)min vs (222.6±72.0)min,P=0.018]和术后住院时间[(5.6±1.5)d vs (7.2±3.0)d,P=0.038]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20.0%(4/20) vs 52.4%(11/21),P=0.031]。结论 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应用ICG-FI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从而增加手术安全性,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5日至2021年8月15日梅州市人民医院45例因左肝肿瘤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阻断(n=21),B组采用左肝Glisson蒂鞘内分离结扎方法阻断(n=24),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及围手术期血白细胞数、肝功能等资料。结果 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白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3天白细胞数及术后第1天ALT、术后第3天AST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简易选择性鞘外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操作简便、安全可行,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循肝静脉入路腹腔镜下肝切除术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胆胰外科59例循肝静脉入路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5例行鞘内阻断,24例行鞘外阻断,其中51例联合Pringle阻断(15+5)min,最多阻断5次,累计75 min,22例解剖第二肝门联合肝静脉预阻断。手术时间为(155.8±71.3)min,术中出血50~600 mL,术中输血2例,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肝静脉修补5例,发生CO2栓塞4例。术后胆漏4例,胸腹水7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无出血、肝衰病例,无再次手术或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为(7.9±5.4)d。结论 循肝静脉入路腹腔镜下肝切除技术安全可行,术中准确定位、暴露肝静脉走行是为关键,断肝过程应避免肝静脉损伤和气体栓塞。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Ⅰa期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接受腹腔镜肝切除(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extbook outcome,TO)”的远期预后及影响TO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诊断为Ⅰa期HCC并接受LH的320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后是否达到TO分为TO组(n=226)和非TO组(n=94),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并采用COX回归分析TO的影响因素。结果 TO组与非TO组1年、3年及5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97.7% vs 92.5%、87.5% vs 78.1%、77.2% vs 72.8%,P=0.036)和无复发生(relapse free survival,RFS)率(88.8% vs 75.1%、68.1% vs 60.2%、51.9% vs 40.3%,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肥胖(OR 3.26,95%CI 1.31~8.14)、长期饮酒史(OR 1.7,95%CI 1.03~3.13)、Child-Pugh B级(OR 2.93,95%CI 1.22~7.04)、肿瘤最大径>2 cm(OR 2.65,95%CI 1.28~5.47)及行大范围肝切除(OR 3.31,95%CI 1.50~7.30)是患者术后无法达到TO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根据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是否达到TO,可有效预测Ⅰa期肝细胞癌的远期预后,肥胖、饮酒史、Child-Pugh B级、肿瘤直径>2 cm及大范围肝切除的患者术后获得TO的机会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尾状叶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总结手术技巧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尾状叶切除术治疗的3例肝细胞癌和2例肝良性肿物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三维重建,准确评估肿瘤的位置和直径。术中均采用左侧入路,3例肝细胞癌术中联合应用ICG荧光显像。围手术期管理应用加速康复理念。3例放置引流管,术后3 d内拔除.术后第1天均拔除导尿管并下床活动。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8.2±27.6)min,平均出血量(166.4±81.5)mL。术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较术前升高,行保肝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3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缘均为阴性。平均住院时间(7.6±0.9)d。结论 腹腔镜下尾状叶切除术安全有效,但需要术前精准评估,选择恰当的入路,实现解剖性肝切除。围手术期管理采用加速康复理念可以促进术后恢复,但是否需要常规放置引流管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辅助性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LAH)术后肝细胞癌(HCC)患者早期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12月接受LAH的HCC患者20例,比较LAH术前与LAH术后1个月、辅助性TACE术后1个月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指标即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三型前胶原(PCⅢ)和四型胶原(CⅣ)水平,分析辅助性TACE对LAH术后HCC患者早期肝纤维化的影响。并统计患者的早期(2年)无复发生存期(RFS)与总生存期(OS)。结果 同LAH术前相比,LAH术后1个月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而辅助性TACE术后1个月血清PCⅢ[(53.4±20.8)ng/mL vs (34.3±14.2)ng/mL,P<0.01)]和CⅣ[(45.2±22.9)ng/mL vs (29.7±10.4)ng/mL,P<0.01]水平显著增高。随访至2022年5月,患者1年和2年RFS分别为75%和55%,2年OS为75%。结论 辅助性TACE可能会加重LAH术后HCC患者近期肝纤维化增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应用Habib 4X双极射频辅助腹腔镜切肝,以评价其减少术中出血表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30例Habib 4X射频辅助切肝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中,1例因术中瘤体破溃中转开腹手术,29例完成腹腔镜下手术.其中左肝外叶切除12例,左半肝切除1例,第Ⅴ段或第Ⅵ段切除8例,ⅤⅥ段联合切除2例,肝缘病灶锲型切除6例.切肝时间10~68 min,中位切肝时间22 min;出血量8~370 mL,平均(145±75) mL;术后住院时间(3~12)d,平均(7.5±2.8)d.无术后出血、胆漏或感染等并发症,肝癌病例术后未见切缘复发.结论 应用Habib4X射频辅助腹腔镜切肝,无需肝门解剖和阻断,可提高切肝速度,减少术中失血,术后恢复快,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由于射频本身的治疗作用,肿瘤性病灶切除后可增加切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Kimur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肝胆外科2013年4月至2021年4月开展的20例Kimur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患者资料。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88.2±47.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7.4±71.1)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3±4.0)d。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6例出现术后生化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 Kimura法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应重视术前影像学检查评估,术中应注意保护胃网膜左血管,可采用悬吊提拉胃体的方法协助视野的显露,并熟练掌握脾动静脉分支的离断技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循肝中静脉(MHV)入路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的13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按2∶1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筛选出行未循MHV的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72例(未循MHV组),行循MHV入路腹腔镜解剖性左半肝切除术 36例(循MHV组),比较两组手术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结果 与未循MHV组比较,循MHV组手术时间延长(P<0.05),结石清除率增高(P<0.05),而在腹腔出血、腹腔脓肿、肺部感染、肝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再次手术、术后死亡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随访6~48个月,未循MHV组与循MHV组病人在结石残留率(18.1% vs. 2.8%)、结石复发率(19.4% vs. 2.8%)、胆管炎复发率(18.1% vs. 2.8%)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65、5.574、4.965,P均<0.05)。结论 循MHV入路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提高结石取尽率,降低胆瘘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相较开腹手术的临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左半肝切除术的147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42例(腔镜组),开腹左半肝切除术105例(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各项血生化指标、合并疾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196.3±48.6)min vs.(225.7±69.1)min]、术中出血量[(232.6±68.3)mL vs.(302.7±108.4)mL]、术后排气时间[(3.4±0.8)d vs.(4.9±1.3)d]及术后住院时间[(6.8±2.1)d vs.(9.4±2.6)d]均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腔镜组转氨酶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开腹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7.1%,高于腔镜组的9.5%(P=0.002);其中开腹组术后切口液化发生率高于腔镜组(P=0.030),但两组胆漏、顽固性腹水、腹腔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1年、2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93.6%、84.6%与66.9%,开腹组为94.5%、81.4%与68.5%,两组各时点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8)。结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腹腔镜手术的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左半肝血流阻断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26例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和25例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取选择性左半肝入肝血流阻断。对比二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短,分别为(338.9±53.6)min比(373.8±54.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1,P=0.025);术中出血量少,分别为(303.8±155.5)ml比(450.2±259.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8,P=0.020);术后住院时间短,分别为(8.5±2.6)d比(11.3±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P=0.000)。术后均未发生肝衰竭。结论选择性左半肝血流阻断在左腹腔镜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直线切割闭合器联合LigaSure在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22例行腹腔镜下半肝切除术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术中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联合LigaSure,10例行右半肝切除,12例行左半肝切除;对照组为20例行常规开腹肝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11例行左半肝切除。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研究组术中出血量[(760.5±409.4)ml]少于对照组[(1 250.5±454.9)ml,P=0.001],手术时间[(235.4±21.4)min]短于对照组[(265.5±20.0)min,P=0.000],住院时间[(4.6±2.2)d]短于对照组[(7.2±3.0)d,P=0.003)],术后疼痛轻于对照组(P=0.031)。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4),术后研究组1例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1例发生胆漏,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9)。结论:腹腔镜半肝切除术中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联合LigaSure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的优点,可成为腹腔镜下肝癌半肝切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绕肝提拉法(liver hanging maneuver)半肝切除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4例行半肝切除术的患者分为两组: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组12例,Pringle's阻断法半肝切除组12例.比较两种半肝切除方法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平均失血量,改良组为(160±40)ml,Pringle's组为(560±12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天和第7天肝功能(ALT、AST、TB)测试数据,改良半肝切除组优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改良半肝切除组的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少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组,其中腹腔引流量统计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式绕肝提拉法半肝切除是安全实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实质优先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所完成的20例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手术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肝实质优先离断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观察组),即优先进行肝实质离断,而不是先行第一肝门解剖;另外10例行常规步骤先行第一肝门解剖,再进行肝实质离断(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73.0±70.4)min vs.(203.0±61.3)min,P0.05],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470.0±427.0)mL vs.(270.0±149.4)mL,P0.05],但术中输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肝功能指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肝实质优先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3例,分为腹腔镜组(35例)和开腹组(38例)。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中输血率、止痛药使用率、术后结石清除率、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止痛药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低)于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清除率、结石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局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留左肝管主干的前入路左半肝切除术在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预防胆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6年9月行左半肝切除术治疗的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5例,其中行保留左肝管主干的前入路左半肝切除术37例(前入路组),传统入路左半肝切除术38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胆漏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的性别、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前入路组较传统组手术时间短[(153.27±19.55)min vs(184.26±22.41)min,t=-6.38,P0.01],术中出血量少[(109.78±18.41)m L vs(317.71±28.14)m L,t=-37.76,P0.01],住院时间短[(10.16±0.65)d vs(15.39±1.03)d,t=-26.32,P0.01],术后胆漏并发症例数少(1 vs 13,χ~2=12.26,P0.01)。结论保留左肝管主干的前入路左半肝切除术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并显著减少术后胆漏发生率,在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肝胆外科实施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患者资料,其中达芬奇机器人肝切除术(机器人组)25例,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组)28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基本信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