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儿童口腔科医师实施行为管理相关问题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儿童口腔科医师在门诊工作中与行为管理有关的工作内容及医生的工作压力进行调查,并就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参加第五届全国儿童口腔医学会议的139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在大学附属医院工作的医生更倾向于进行母子分离、过去一个月内44.6%的医生接诊过有行为问题的儿童。获得了具体各种行为管理方法应用情况的资料。另外51.5%的医生感觉门诊工作有比较大的压力。结论 目前儿童口腔医生在镇静全麻等特定方法的应用上还有待加强,工作压力所可能导致的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在儿童牙科中,行为管理技术的运用是医护人员在临床操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行为管理技术的应用,其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减轻孩子的焦虑和恐惧,尽可能与患儿很好的交流,使不配合甚至怀有对立情绪的患儿得到顺利治疗.本文回顾了近年国内外有关专著和发表于口腔及心理学杂志上与此专题有关的文献总结归纳各种行为管理技术、家长对各种方法的态度、方法应用的趋势和有待加强开展的方面.  相似文献   

3.
儿童生长发育期的咬合管理是儿童口腔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口腔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咬合管理中的早期矫治,也一直是口腔医学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早期矫治通过预防、诱导和矫治等手段,引导颅颌面各时期的正常发育,阻断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最终降低儿童错牙合畸形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儿童口腔发育特点、儿童错牙合畸形成因以及早期预防矫治方法,文章对儿童早期矫治与咬合管理进行探讨,希望进一步完善咬合管理的临床技术体系与理论基础,促进儿童口腔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儿童由于其年龄、认知等因素影响,是牙科焦虑/畏惧症的高发人群,难以配合医生完成治疗。由于常规的行为管理效果欠佳,且采用药物对儿童进行行为管理的方式家属又表示担忧,从而延误了病情治疗。虚拟现实技术拥有的特性比较适合于儿童口腔治疗中的行为管理。文章通过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减轻疼痛、缓解焦虑中的作用,从而介绍儿童口腔治疗非药物行为管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儿童由于其年龄、认知等因素影响,是牙科焦虑/畏惧症的高发人群,难以配合医生完成治疗。由于常规的行为管理效果欠佳,且采用药物对儿童进行行为管理的方式家属又表示担忧,从而延误了病情治疗。虚拟现实技术拥有的特性比较适合于儿童口腔治疗中的行为管理。文章通过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减轻疼痛、缓解焦虑中的作用,从而介绍儿童口腔治疗非药物行为管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龋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儿童龋病在我国具有患病率高、治疗率低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对龋病认识的日趋深化以及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童口腔医学不仅仅关注儿童龋病的治疗,开始更多地强调对其进行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微创理念亦贯穿儿童龋病预防和诊疗的全过程。文章从对龋病发生发展的再认识出发,就儿童龋病风险评估和管理以及如何治疗儿童龋损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龋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儿童龋病在我国具有患病率高、治疗率低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对龋病认识的日趋深化以及材料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儿童口腔医学不仅仅关注儿童龋病的治疗,开始更多地强调对其进行早期预防、诊断和干预,微创理念亦贯穿儿童龋病预防和诊疗的全过程。文章从对龋病发生发展的再认识出发,就儿童龋病风险评估和管理以及如何治疗儿童龋损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在儿童口腔科中,乳牙列与混合牙列期的间隙丧失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间隙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其重要目的之一是通过保持早失牙间隙以阻止牙弓长度遭到破坏,从而避免或者至少降低日后进行复杂正畸治疗甚至外科干预的可能性。本综述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儿童口腔科间隙管理领域内的研究进展。并就间隙管理研究现状与趋势作出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研究家长对儿童牙科中应用的行为管理技术的接受度.方法:向285例被调查对象(父亲或母亲)解释5种行为管理技术,包括①说一示范一做,②声音控制,③被动束缚,④镇静,⑤全身麻醉,然后由1名家长回答问卷,应用100mm可视水平比例尺(VAS)判定接受度,线段的最左端表示完全接受(0mm),最右端表示完全不接受(100mm),受试对象为每种方法打分,在线段上作出标记,测量VAS线段最左端到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即为接受度.应用SPSS10.0软件包对各种方法的接受度进行方差分析;不同性别对每种方法的接受度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各种行为管理技术的接受度与家长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等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5种行为管理技术按照接受度由高到低排序为说-示范-做→声音控制→镇静→全身麻醉→被动束缚.经方差分析.两两之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家长的年龄、教育水平与各种行为管理技术的接受度无相关关系,收入与全身麻醉的接受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家长的收入越高,对全身麻醉的接受度越高(P<O.01);经t检验,母亲对"说一示范一做"的接受度高于父亲(P=0.011),对"被动束缚"的接受度低于父亲(P=0.001).结论:没有一种行为管理技术能被所有的家长完全接受;对行为管理技术的选择需要家长的知情同意.需要与家长充分沟通.  相似文献   

10.
恐惧是儿童牙科行为管理问题的核心,使患儿免于恐惧是行为管理的关键。借鉴催眠和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与方法,由行为引导师带领患儿逐步逐级放松,培育积极正面牙科观念,最终实现自主配合牙科治疗的过程称为“行为管理”。针对常见的行为管理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快速赢得患儿信任、系统脱敏和记忆重构的引导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