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上海市潍坊社区普通中小学校学生的视力不良情况,为学校更好地防治学生视力提供合理建议。方法整群抽取2012—2014年潍坊社区学生视力检查资料,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3年间,不同程度视力不良之间的比例变化不大,均以重度视力不良为主。不同学段学生的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2.79,P0.01)。随着年级的上升,视力不良检出率逐渐增加。每年度内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近视应从低年级阶段开始,初、高中阶段是预防近视的重点时间段。预防学生视力不良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民权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为预防和减少近视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民权县城乡的全部学校在校生进行视力检测。结果小学阶段的视力不良率3.15%,初中41.11%,高中55.75%。轻度视力不良小学1.86%,初中11.82%,高中14.66%.中度视力不良小学0.82%,初中10.30%,高中15.91%。重度视力不良小学0.48%,初中18.99%,高中25.17%。视力不良率和程度随学段升高而升高(P<0.01)。县城不同程度的视力不良高于乡镇。结论建议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综合防治对策,加强素质教育,减少近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林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现况,为科学防治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林县2014年中小学生的视力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性别、年级分层比较视力不良率的差异。结果上林县中小学生平均视力不良率为58.04%。小学低年级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高年级女生视力不良率为73.33%,高于男生的62.13%(P0.01)。初中女生视力不良率为78.13%,高于男生的57.46%(P0.01)。结论上林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同级别的男生。  相似文献   

4.
王菊芳  顾华康 《职业与健康》2012,28(18):2287-2288,2290
目的了解曲靖市第一小学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为有效防治学生近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曲靖市第一小学2008—2011年在校小学生进行裸眼远视力检测。结果 2008—2011年曲靖市第一小学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53.37%,其中男生视力不良率为49.92%,女生视力不良率为5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1,P0.01)。2009年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63.59%)。二到六年级随年级的升高视力不良的检出率也随之升高,轻度不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中度和重度视力不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高。结论该学校视力不良问题应引起重视,要尽快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对小学生的视力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近几年日照市区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状况,为视力不良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日照市区5所小学3年级11 322名学生2016—2020年视力检查资料,采用χ2检验对视力不良率、视力不良程度构成比进行比较,分析2016—2020学生视力不良变化情况。 2016—2020年小学三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由18.18%上升到40.32%,2020年视力不良率(40.32%)较2019年(41.77%)降低了1.45%,但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70.205,P<0.001)。女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32.89%,高于男生的26.99%(χ2=46.922,P<0.001);2020年视力不良轻度占比较2016年降低11.25%,重度占比上升9.52%。5年间视力不良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23,P<0.001)。 虽然2020年视力不良率较2019年略有下降,但2016—2020年三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总体呈上升态势且视力不良严重程度占比增加。应加强小学生视力干预,抓早抓小,切实预防、控制视力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淮安市城区中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为防控青少年近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淮安市8所中学18 299名学生视力检查数据。结果淮安市城区中学生视力不良率为79.86%,女生视力不良率(83.81%)高于男生(76.46%),不同性别、不同学习阶段视力不良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淮安市城区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应尽早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遏制近视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南桥镇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为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南桥镇2所小学和1所初中的学生,对他们进行视力检查。结果南桥镇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检出率为64.79%,男生和女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4.52%和65.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9, P0.05);各年级学生视力不良率均随着年级的增加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694,P0.01)。视力不良学生的戴镜率为52.40%,戴镜视力≥4.9的占44.57%。结论南桥镇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较为严重,且呈现低龄化趋势;视力不良戴镜率较低。需要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中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2009—2013学年初中及小学生视力状况及变化规律,为防治学生视力不良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深圳市小学和初中各10所,以抽中学校的所有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视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对114 843人次的视力检查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男生64 550人次,女生50 293人次,小学生51 053人次,初中生63 790人次。2009—2013学年学生总视力不良率介于58.81%~62.58%之间,女生介于63.20%~67.25%之间,男生视力不良率介于54.71%~58.93%之间,各学年女生视力不良率及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男生(P0.001)。2009—2013学年初中生视力不良率介于70.65%~76.86%之间,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介于41.56%~45.73%之间,初中生视力不良率及严重程度均显著高于小学生(P0.001)。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随年级逐年上升;同时,2009—2013年学生视力不良率亦逐年升高,近视不良率与学年之间存在线性趋势(P0.001)。结论深圳市初中及小学生视力状况不容乐观,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学校和家庭应密切配合,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切实改善学生视力状况。  相似文献   

9.
仲晓芸  邱娴颖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74-2675
目的了解2009—2011年无锡市南长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青少年视力防治提供依据,寻找影响因素,制定预防策略。方法对南长区15所小学、4所中学在校学生进行现场视力检测。采用标准对数视力灯箱逐个检查受试者左、右眼裸眼视力。结果 2009—2011年南长区中小学生50 054人,视力不良率为38.47%,3年视力不良率分别为39.07%,38.26%和38.08%,学生视力不良率随学习阶段升高而递增,不同学习阶段的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南长区中小学生视力情况不容乐观,应针对中小学生的视力问题,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善校舍硬件条件和学习环境,同时对于预防近视进行大力宣教,提供安全有效的预防、矫治措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上海市新虹社区2015—2018年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学生视力不良和屈光状态,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数据来源为《上海市居民眼健康信息服务系统》导出2015—2018年视力和屈光状态完整记录共3904人次。结果2015—2018年幼儿园及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60.86%,有随教育阶段(幼儿园29.90%,小学62.63%,初中87.26%)升高的趋势(χ2趋势=720.331,P<0.05)。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7.31%,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4.29%(χ2=19.949,P<0.05)。按视力不良程度分类,轻度视力不良高峰阶段在小学一至三年级,中度视力不良高峰阶段在小学四、五年级,重度视力不良高峰阶段在初中,初二为视力不良最高峰值70.85%。戴镜视力不良总检出率达18.21%。屈光状态中近视总检出率为54.79%,有随教育阶段(幼儿园16.27%,小学56.61%,初中88.28%)升高的趋势(χ2趋势=1092.356,P<0.05)。从增长幅度看,小学一年级近视增长幅度最大。结论中小学学生近视率高,且明显高于幼儿园儿童,有随教育阶段升高的趋势。近视防控关键时期应提前到幼儿园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乐山市6~18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现状,为制定干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乐山市市中区、峨眉山市、犍为县3个监测点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6所小学,11所中学共17所学校中6~18岁中小学生共7 878人进行远视力检查和自动电脑验光检测。数据双录入后,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视力不良流行现状。结果乐山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57.7%,近视率为46.3%,近视占视力不良分类的80.1%。城区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郊县(χ~2=47.882,P0.01)。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χ~2=65.297,P0.01)。学生视力不良率及近视率均随年级升高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 677.758,P0.01)。近视率在小学一年级时最低(6.3%),视力不良率在小学二年级时最低(30.4%)。结论乐山市6~18岁中小学生近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仍较高,应着力打造政府-家庭-学校-医疗防控体系,科学防控视力不良。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西城区2002-2006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为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2002-2006年中小学生视力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西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女生(61.70%)高于男生(52.27%);5a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上升明显,小学、初中、高中分别由2002年的24.01%,62.93%和79.30%上升至2006年的31.88%,76.45%和85.41%;视力不良率与年级成正比,随着年级的增高,视力不良率由小学一年级的19.1%增至高三年级的81.6%。结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呈上升趋势,防治近视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必须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学生近视现状,为进一步制定辖区学生近视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09抽取福田辖区内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职业高中等9所学校共2 699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χ~2检验、χ~2趋势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9年深圳市福田区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6.21%(1 571/2 699),其中幼儿园大班为9.09%、小学为34.23%、初中为75.81%、高中为84.47%、职业高中为80.47%;女生近视检出率(58.52%)高于男生(54.31%,χ~2=4.80,P=0.028),其中大班、小学、初中及职高学段学生男女间近视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高中学段女生近视检出率高于男生(χ~2=15.01,P0.01);近视检出率在不同年级间有差异(χ~2=1 022.47,P0.01),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有所上升;学生近视发生呈现低龄化趋势,其中,小三至小五是近视发展最快的学龄段,从24.1%到53.68%。结论深圳市福田区学生近视情况不容乐观,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应采取综合防治干预措施,以期达到积极有效地保护学生视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安阳市初中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以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少年视力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安阳市城区四所初中学生共11 460人进行数据分析,右眼视力数据纳入分析。对每个学生进行标准对数视力表,视力不良定义为裸眼远视力达不到5.0。结果 2011年安阳市初中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0.9%,初一、初二和初三年级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7.6%、71.1%和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5.4%和76.8%(P<0.05);不同年级男女生视力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阳市初中学生随着年级增加,学生视力不良率呈上升趋势。女生视力不良率明显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龙海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改善本地区中小学生视力保健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该市2016-2017学年中小学生体检资料的视力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龙海市2016-2017学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55.6%,轻、中、重度分别为:18.3%、32.5%、49.2%;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小于初中和高中视力不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19,P0.05)。(2)性别比较:小学、初中、高中女生视力不良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5,P0.05;χ~2=130.30,P0.05;χ~2=57.74,P0.05)。(3)城乡比较:小学、初中、高中城镇学生视力不良率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P0.05;χ~2=5.82,P0.05;χ~2=15.17,P0.05)。结论龙海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问题严峻,不同学习阶段、性别、城乡差异明显,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曹妃甸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为中小学校实施学生常见病干预措施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唐山市曹妃甸区6所城市和7所农村中小学校,各学校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共计抽取5 985名学生进行了裸眼远视力调查.结果 曹妃甸区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6.82%,其中轻、中、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14.07%、24.64%和28.10%.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50.76%、78.15%、8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29.964,P<0.001);男生视力不良率(61.04%)低于女生(7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89.689,P<0.001);寄宿制初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81.13%)高于非寄宿制初中学生(7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409,P= 0.065);城市初中和小学的学生视力不良率(66.17%)高于农村(5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36.862,P<0.001).结论 曹妃甸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发生率较高,随年级增加而上升,应加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浦东新区高桥社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为学校更好的防治学生视力提供合理建议。方法整群抽取2008—2010学年高桥社区学生视力检查资料,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高桥社区不同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 827.827,P<0.001);2010学年视力不良率高出2008学年,初中阶段最为明显,升幅接近11%;同学段学生之间,小学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2,P<0.05);女生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男女同学视力不良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317,P<0.001)。结论预防近视应从低年级阶段开始,初高中阶段是预防近的重点时间段;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需加强协作,提供有效的预防、矫治措施,引导学生将认知变为行动,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有效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盐城市5~17岁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与屈光不正状况,为近视的评估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兼顾农村和城市、小学和中学,随机抽取4 330名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测。结果 盐城市2018年儿童青少年视力不良率、近视率分别为69.15%、59.98%。女生视力不良率(72.13%)高于男生(6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69,P<0.001)。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68.63%)与农村学生(6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1,P=0.430)。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近视率(62.71%)高于男生(57.52%),城市学生近视率(62.56%)高于农村学生(56.98%)。学生视力不良率和近视率均随着学段升高而增加,近视占视力不良比例也随学段升高而增加,近视率增长幅度最大的年龄段为8~11岁。结论 盐城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与近视率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进行防控,逐步降低视力不良与近视的发生,保障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曲靖市第一中学学生视力不良状况,为开展中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对2010-2013年曲靖市第一中学生体检资料中的裸眼远视力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曲靖市第一中学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92.19%,其中男生视力不良率为90.53%,女生视力不良率为9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1,P<0.05),各年级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男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最高的年级是2013年11年级、12年级,男女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均为96%以上,女生高达98%以上;男女生视力不良率及不良程度均随着检测年限的推移、年级和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结论该学校学生视力不良问题十分严重,应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护中学生视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本区1972~1985年以来中、小学生视力检查资料,经统计处理后,其视力不良规律基本与文献报道一致。1972~1977年,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很稳定,平均年增长速度为0~0.75%。1978年起,各学年阶段视力不良率均有升高趋势,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视力不良率平均每年增长1.21%、5.07%和6.84%。历年视力不良程度变化的趋势与视力不良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视力不良率与重度视力不良比重的相关系数小学为0.8457、初中为0.7987、高中为0.8427。当视力不良率每增加1%时,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重度视力不良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