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鄂西地区,宋代主要属施州建置。当时,施州隶夔州路,下辖清江(今恩施,有歌罗、永宁、细沙、宁边、尖木、夷平六寨)、建始二县和广积监。在施州南,有羁縻州高州、顺州、保顺州、富州等。此外,今巴东县隶荆湖北路归州;今来凤县与咸丰县之一隅,隶荆湖北路辰州管辖。宋代鄂西民族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恩施州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路径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恩施州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和重大战略选择。恩施州应以“主角”的身份,从理念思路、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文环境等五个方面对接,融入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视阈下发展恩施旅游新经济。  相似文献   

3.
陈诚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主持湖北军政事务,在恩施推行《新湖北建设计划大纲》,从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全面治理偏僻落后的鄂西民族地区。处于日寇前锋所逼的鄂西民族地区,既不同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也不同于大后方其他地区和边疆民族地区,他能处理好"抗战与建国"、"安定与进步"等关系,为治理鄂西、建设新湖北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不凡的政绩,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辞海》(1979年版)对樊增祥,有如下记载:樊增祥(1846——1931),近代文学家。字嘉父,号云门,一号樊山,湖北恩施人……。 《中国书店》出版的《清代七百名人传》,对樊增祥也作了简介。 为了深入研究鄂西自治州的历史,现将刘、郑两位老先生撰写的《樊樊山生平纪略》予以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五日至十八日,鄂西民族研究学会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召开了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与会同志经过民主协商,选举了学会理事会。理事会选举向延槐为会长,李辉轩为名誉会长,田寿延、余建方等为顾问。在首届学术讨论会上,与会同志交流了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十八篇,并分别就鄂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文化教育问题、民族艺术问题和民族历史发展问题等进行了认真讨  相似文献   

6.
试论古代巴人发源于湖北长阳佷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的巴族,是个能歌善舞、非常强悍的民族,他们在历史上对开发鄂西、川东有着重要贡献。他们创造的光辉物质文明和灿烂的文化,在祖国历史上有着绚丽的篇章。 古代巴族首领,名巴务相。史学家授予他崇高荣誉,称“廩君种”。他创建一个国家,呼“夷城”。以后,巴人又建“廩君国”,“巴子国”等国家。廩君种的后代,即巴族人在四川境内的部分称板楯蛮;南移湘西的部落构成武陵蛮一部分;先后移至鄂东的,东汉时称江夏蛮,两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见《辞海》221页“巴”条)。鄂西恩施地区土家族,是巴人后裔,他们记得祖先是居住在湖北长阳县。可见,巴人足迹曾至附近数省广大地域。  相似文献   

7.
清末文学家樊增祥,字嘉父,号云门,别号樊山、樊樊山,湖北恩施人。樊增祥的高祖樊尚彬,是四川三台县人,曾任广西右江镇总兵。曾祖樊继祖,系清军副将,1796年来恩施,所升任施南协副将,便落户恩施。1798年,樊继祖又升任浙江镇总兵,后病死于职所,回葬恩施。从此,樊氏子孙均入恩施籍。祖父樊从典,是樊继祖二弟之子(因继祖无儿)承嗣的,继袭一等轻车都尉,出任宜昌镇中营游击(武官名)。父亲樊燮,1831年承袭一等轻车都尉。1846年出任宜昌府中营游击时,续弦徐氏一同到达。不久,樊增祥便出  相似文献   

8.
就湖北省来说,只有鄂西历史上出现过几百年有别于汉族地区的一种制度——土司制度。为了系统地深入探讨鄂西历史上这一制度,对几个有关的具体问题有必要予以弄清。 一、鄂西是古代巴族(土家族的先民)的发祥地,恩施(夷城)是廪君的都城。 古代巴族的发祥地有不少传说,但比较集中的一个看法是在长阳武落钟离山。现在鄂西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一支后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说“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音审)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水神,谓廪君曰:  相似文献   

9.
叶梅,这位名扬文坛的湖北恩施籍的土家族女作家曾说,她欲通过展现鄂西秀美神奇而又雄浑险峻的自然风光,书写鄂西土家族文化、土家儿女的生存境况、精神品格及其独特的生命意识,来寻找救治现代文明之弊的某些有用的活性资源。笔者则拟通过对叶梅小说的剥析和探究,寻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智慧,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恩施乃至美丽中国提供一些生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在恩施地区中部,长江支流清江两岸。古为廪君国地,春秋为巴子国,战国属楚巫郡,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三国属吴,晋属荆州郡,后周为施州治所,唐属黔中道,宋属清江县,元明清为土司管辖,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为思施县治。“恩施”名始此,意为出于皇帝恩赐。民国为荆南道、施鹤道、鄂西行政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湖北省政府迁此六年。解放后为恩施地区行署、县人民政府驻地。1982年4月置恩施市。面积14平方公里,人口5万。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等。全城座落在陷落盆地南部,海拔250—500米。四周群山环绕,高矗云宵,海拔在1000米以上。河流沿岸为第四纪沉积物和近代河流冲积物,有黄壤和水稻土分布。年平均气温16.4℃,一月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1.
农业的开发与建设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进行大后方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陈诚在恩施主持湖北省政府工作时,为满足战时军粮民食之需,对鄂西农业进行了综合开发,使战时湖北国统区的农业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陈诚开发战时鄂西农业无疑对中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其开发农业的思想、政策和措施对今天鄂西及我国西部农业的开发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美国UTSTARCOM(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海外归国留学生吴鹰,1986年在国外应聘一位著名教授的助教。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收入丰厚,又不影响学习,还能接触到最先进的科技资料。经过筛选,取得报考资格的各国留学生就有30多人,成功的希望十分渺茫。考试前几天,几位中国留学生使尽浑身解数,打探起教授的情况来。几经周折,他们终于得知,主持这次考试的教授曾在朝鲜战场上被我军俘虏过。中国留学生们这下全死心了,把时间花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太没有必要了,便纷纷宣告退出。但吴鹰并未为之所动,还是如期参加了  相似文献   

13.
鄂西的悬棺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发现鄂西的悬棺葬分为插桩式、崖洞式、崖窟式、岩礅式等四种类型。葬具有船棺式、木槽式、木函式、小屋式、木箱式、木柜式及与当地土葬棺木相近等几种样式。其分布在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利川、建始、巴东、来凤、咸丰、宣恩等县市和宜昌市的宜昌、秭归两县。经过考证分析,认为鄂西悬棺葬沿续时间很长,大约从战国晚期到元明时期。从文献记载、田野调查和随葬品看,鄂西悬棺葬的族属应为土家族及其祖先巴人。  相似文献   

14.
1940年9月至1943年2月,陈诚实际主政湖北。陈诚新湖北建设思想中最深刻最具特点者有五:一是“建设国家,才是我们一贯的目的”之建设目的论。二是“一切建设应以文化建设为先锋”的文化建设先锋观。三是把武汉建设成为中西部之中心城市是新湖北建设的核心构件的发展战略。四是“政府不可侵犯人民应享的权利”的分明系统思想。五是立足抗战现实,新湖北建设从鄂西北着手的务实精神和作风。限于抗战的历史时期,陈诚新湖北建设思想的贯彻与实践仅及鄂西,但省府迁地恩施一派繁荣,鄂西建设得以较好、较快发展,却是最生动的注脚。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作为我国教育大省,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近年来在留学生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然而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招生院校过于集中、学生来源不够广泛、留学生招生宣传力度不够、留学生教学和管理存在不足等。有鉴于此,要加快湖北省乃至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一是扩大有专业特色的省属高校的留学生招生规模,实现留学生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加强留学生招生宣传工作,使高校真正"走出去";三是进一步完善留学生教学、管理和校园建设工作;四是增强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性;五是加强地方城市建设,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爱国将领陈连升是在一八四一年抵抗英国侵略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的。《清史稿》、《清史列传》、《湖北通志》、《恩施县志》均为其立传、最近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词典》、《中国近代爱国者的故事》以及为纪念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自治州文化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来到中国的非洲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非洲留学生与其他国家留学生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属于他们的特点,数量的增加对许多学校的非洲留学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主要通过对来华非洲留学生的数量增多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非洲留学生在华的生活方面、学习方面、文化、文体活动、安全、心理等方面的特点。配合国家发展战略,明确对留学生教育的定位,加大宣传投入力度,培养高端国际人才,对非洲留学生教育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近代学科在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中的设立是近代中西方文化接触、交流、冲突、融合的结果。在西学东进的过程中,留学生成为近代学科引进中国的主要载体。他们不仅在国外学习近代学科的先进知识,回国后进行传播,而且也致力于这些近代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使之在中国本土生根发芽。本文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南高师)(1915年-1923年)为例,探讨留学生在近代高等师范教育新学科的建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周棉是"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具有原创性、最有活力的专家之一.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1989年开始,对近代以来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持久的研究,走出了一条立足客观理性、实事求是的学术研究之路.在继<留学生与中国社会发展>(一)、<留学生与中国文化交流>和<中国留学生大辞典>等成果之后,他又主编出版了<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二),从不同的方面和层面阐释了留学生对中国现代化的创造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归纳法,根据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特点,结合鄂西南恩施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实际,对恩施州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恩施州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优势,提出恩施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