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春梅  杨庆 《海南医学》2010,21(14):13-14,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麻醉对小儿外科手术体动反应和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剂量。方法 60例小儿外科短小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观察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后小儿体动反应情况,Ⅱ组则观察注射瑞芬太尼后小儿的呼吸抑制情况。静注氯胺酮2mg/kg,异丙酚1-2mg/kg,单纯面罩或插入喉罩吸氧2-3L/min,吸入2%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维持自主呼吸。切皮前静脉给予瑞芬太尼,剂量根据Dixon序贯法确定。结果瑞芬太尼消除切皮时体动反应的50%有效剂量为0.41μg/kg(95%可信区间为0.23-0.48μg/kg),引起呼吸抑制反应的50%有效剂量为0.67μg/kg(95%可信区间为0.48-0.81μg/kg)。结论瑞芬太尼引起切皮时无体动反应的50%有效剂量为0.41μg.kg-1,引起呼吸抑制反应的50%有效剂量为0.67μg.kg-1,临床上应选择以上剂量以下以避免麻醉中的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2.
在清醒,肌松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家兔,记录膈神经放电,观察小脑延髓池注射阿托品0.05mg/kg,0.1mg/kg,AF-DX1160.1mg/kg都使膈神经放电脉冲计数增多,幅度变大。结果表明:阿托品兴奋呼吸中枢可能和AF-DX116一样,与阻断M_2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3.
朱鸿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462-1464
目的:探索在肢体骨折患儿手术过程中瑞芬太尼的最佳给药速度。方法选择3周岁~12周岁肢体骨折患儿120例,面罩吸氧,未行气管内插管,手术开始前泵注瑞芬太尼,泵注速度从0.100μg/(kg·min)开始,之后每间隔5 min增加0.025μg/(kg·min),直至患儿出现呼吸抑制终止泵注。记录瑞芬太尼泵注速度增加时患儿的SpO2、HR、NBP、RR、PETCO2数据和体动情况。结果16名患儿在泵注速度0.175μg/(kg·min)时出现呼吸抑制,32名患儿在泵注速度0.200μg/(kg·min)时出现呼吸抑制,72名患儿在泵注速度0.225μg/(kg·min)时出现呼吸抑制。停止泵注瑞芬太尼及给氧后,所有患儿呼吸抑制情况恢复,术后无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肢体骨折患儿术中瑞芬太尼泵注引起呼吸抑制的ED05为0.170μg/(kg·min),ED50为0.188μg/(kg·min), ED95为0.207μg/(kg·min)。建议临床手术中,小儿泵注瑞芬太尼的速度应以小于0.180μg/(kg·min)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老年病人支气管镜检查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病人60例。I组局麻,III、II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mg/kg,II组追加瑞芬太尼0.3μg/kg,每次0.15μg/kg,III组追加瑞芬太尼0.4μg/kg,每次0.2μg/kg。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及其术中最低值;术中呛咳次数、体动程度、呼吸抑制评分、病人和镜检医生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I组患者镜检中,血压、心率均明显升高,呛咳反应剧烈和体动较重,II、III组患者镜检时血压、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呛咳次数、体动程度以III组最轻(P<0.05),但III组呼吸抑制评分较高和sPO2最低值较低(<90%),(P<0.05)。结论:瑞芬太尼0.3μg/kg复合异丙酚静脉注射,用于老年病人支气管镜检查术,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短小手术无气管插管丙泊酚和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的舒芬太尼最佳剂量。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60例,ASA评分Ⅰ或Ⅱ级,年龄2~9岁,手术时间小于1 h。按舒芬太尼剂量不同随机的分为四个剂量组(n=40):S1组、S2组、S3组和S4组,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剂量分别为0.1μg/kg、0.2μg/kg、0.3μg/kg和0.4μg/kg。静注氯胺酮1 mg/kg,患者入睡后进手术室,静注各组舒芬太尼剂量的一半剂量,静注丙泊酚2 mg/kg,然后丙泊酚8 mg·kg-1·h-1连续输注,在切皮前4 min静注各组一半剂量的舒芬太尼。如切皮后患者肢体活动,静注氯胺酮1 mg/kg。记录肢体活动、追加氯胺酮、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恶心呕吐例数和苏醒时间。结果 S1组、S2组、S3组和S4组随着剂量的增加,体动反应明显减少(P<0.05),而追加氯胺酮的例数明显减少(P<0.05);S4组呼吸抑制明显增多(P<0.05),S4组心动过缓明显增多(P<0.05),S3组和S4组心动过速明显减少(P<0.05),S3组和S4组恶心呕吐明显减少(P<0.05),S2组和S3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小儿短小手术无插管丙泊酚舒芬太尼复合麻醉,舒芬太尼的最佳剂量为0.2~0.3μg/kg。该剂量能有效抑制手术刺激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少、苏醒快,而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周军  石恒林 《四川医学》2007,28(2):184-18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小儿短小手术60例。术前用苯巴比妥钠2mg/kg,阿托品0.02mg/kg。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后给予丙泊酚2.5mg/kg诱导(1min注完)继以80~150μg/(kg.min)微量泵持续注射,瑞芬太尼1μg/kg(总量稀释到10ml,2min内注射完),同时给予瑞芬太尼0.05~0.3μg/(kg.min)微量泵注射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患者对手术刺激是否有体动反应、呼吸抑制程度和基本生命体征,调整瑞芬太尼输注速率,同时经面罩持续给氧。手术结束时停止给药,观察患儿反射体动、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及哭闹发生的时间。结果麻醉后,心率、血压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45例患者发生呼吸抑制,2例发生呼吸暂停,未发生肌肉强直。在停药后清醒快,与麻醉手术时间长短关联性不大,未见明显的麻醉并发症。结论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可安全地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短小手术麻醉。但应警惕很容易引起呼吸抑制、心动过缓。  相似文献   

7.
廖一淘  李守莉 《四川医学》2002,23(2):132-132
目的 探讨异丙酚加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ASAI Ⅱ级患者15 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5 0例。A组为对照组 ,静注异丙酚 2 .5~ 3mg/kg ,B组静注芬太尼 0 .6μg/kg及异丙酚 2 .5~3mg/kg ,C组静注芬太尼 1μg/kg及异丙酚 2 .5~ 3mg/kg。观察患者的异丙酚用量 ,对呼吸、循环的抑制情况及肢动情况。结果 异丙酚用量A组明显高于B、C两组 (P <0 .0 5 )。对呼吸抑制 ,SpO2 下降明显 ,但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对循环功能影响较轻。肢动情况A组明显高于B、C组 ,A组为 46% ,B组为 2 2 % ,C组为 2 4%。结论 异丙酚加小剂量芬太尼可增强麻醉效果 ,减少异丙酚用量 ,减少肢动。异丙酚配伍 0 .6μg/kg芬太尼对呼吸抑制较弱 ,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麻药配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旨在通过比较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后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探讨用于无痛人流术的合理配伍。方法:75例早孕者,均无麻醉前用药随机分三组,Ⅰ组单纯用1%的丙泊酚2mg/kg;Ⅱ组、Ⅲ组分别先静注瑞芬太尼0.3μg/kg、0.4μg/kg,注药时间不少于30秒,再输注丙泊酚1.5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操作。观察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吸宫时、手术结束时的BP、Sp O2、HR、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患者体动及术后宫缩痛情况。结果:和术前比,Ⅰ组,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时的BP、HR显著降低。吸宫时,BP、HR显著增高,体动发生率和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明显增加。Ⅲ组各时间点BP、HR较术前均显著降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较Ⅰ组明显延长。结论:0.3μg/kg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1.5mg/kg的麻醉效果确切,术后宫缩痛明显缓解,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清醒程度高,在人工流产术中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丙泊酚(异丙酚)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在未经阴道分娩病人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的最佳用量。方法ASAAI~级未经阴道分娩并需要进行人工流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芬太尼1.0μg/kg,B组使用芬太尼1.5μg/kg,C组使用2.0μg/kg。观察3组患者苏醒时间、呼吸抑制、丙泊酚的总用量、病人身体运动情况,术中病人体动发生等情况。结果呼吸抑制3组相似(χ2=2.520,P=0.248):丙泊酚的用量A组高于B、C两组(P<0.01);手术中肢动A组高于B、C两组((χ2=48.445,P=0.000)。结论丙泊酚联合1.5μg/kg芬太尼在未经阴道分娩病人的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既能增强麻醉镇痛效果,又能减少异丙酚的总用量,呼吸抑制不明显,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玲英  杨小霖 《四川医学》2007,28(5):547-54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苏芬太尼增强丙泊酚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行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S1、S2、S3、S44组,每组各30例。4组分别静脉注射苏芬太尼0.05μg/kg、0.10μg/kg、0.15μg/kg、0.20μg/kg后,再缓慢推注丙泊酚2 mg/kg。观察记录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总量、体动、呼唤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4组给药前、给药后1min及手术结束时MAP、HR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给药后1min时,S3和S4组的R及SpO2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S4组呼吸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呼吸抑制时间较其它3组显著延长(P<0.05),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亦最高。结论苏芬太尼0.10μg/kg与丙泊酚联合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增强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最适临床剂量。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阴阳质能说从萌芽到完善,再到自我否定的经过,认为从阴阳的对立统一表述物质与功能的关系这一观点,在逻辑上、哲学上存在认识错误,违背了经典著作的基本精神,也无法解释任何具体的医学问题。认为功能作为生命物质在人身这个特定的物质实体中的运动及其表现形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二者不可分割。提出不可混淆阴阳分别表述本质、属性的两种概念,即阴阳同表物质,或同表功能,但绝不可既表物质又表功能。  相似文献   

12.
滇中峨山县农田鼠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1997年采用系统调查法在滇中峨山县坝子对农田害鼠种群及发生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调查区捕到的害鼠隶属1目1科5种;室内优势种为褐家鼠,混合种群密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种群数量消长呈波浪形曲线发展;室外(水稻田和旱作地)优势种为褐家鼠和卡氏小鼠,混合种群密度春、秋两季高,夏、冬两季低,种群数量消长呈双峰曲线变动。农田药物灭鼠的最佳时间第一次为3月下旬~4月上旬,第二次为9月下旬~10月上旬。且要区分农田毒饵和室内毒饵,方能全面提高灭效。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的辨病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辨病的历史发展概况,指出了病、辨病、辨病施治的基本概念。辨病是对疾病的整体考察,发现疾病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辨证在辨病的前提下进行,才更有指导性、针对性。此外,还简述了祖国医学对疾病的命名诊断有自己的认识规律,肯定了其科学性,也指出了不足。  相似文献   

14.
郎芳 《西部医学》2008,20(1):167-168
目的为了简化护理程序及方便于患者,研究创新型引流袋挂钩。方法采用不锈钢金属丝设计与制造了基本型与固定型引流袋挂钩。结果基本型引流袋挂钩首先在我院住院部使用,已取得极佳应用评价。结论创新型引流袋挂钩有极好的、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死因管理作为疾病预防控制的一部分,其数据的准确性关系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对相关疾病预防,提高全国人口寿命有着深远的意义。而死因编码作为死因管理的重要部分,编码质量的优劣尤为关键。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死因管理进行综述,明确国内外死因管理研究现状,找出与国外差距,为提高全国死因编码质量找到可靠依据,为提高死因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着重讨论治则治法的研究范围和分类。认为治则应包括:1、治病求本;2、扶正祛邪;3,调节平衡;4、治贵权变;5、治宜防微;6、辨证论治与独殊治疗相结合。程钟龄八法已不能适应现代临床实际,故提出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理、化、开、涩12法。其中包括主要治法113种。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思维在医院考核指标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泽洪 《医学与社会》2006,19(11):53-54,59
系统思维有4个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关键性原则、目的性原则与动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在设计医院考核指标时应进行前、后、左、右、上、下各个角度、各个侧面、各个层次的全方位式的立体考察;关键性原则要求指标设计时在把握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应抓关键指标;目的性原则认为判断指标是关键与否的标准,是看指标与医院“目的”的关系;动态性原则说明指标的整体性、关键性与目的性都要因时而变、因事而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由人参、灵芝、北五味子和北芪组成的复方制剂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用比色法以人参皂甙为客观指标,比较测定了用纸浆和硅藻土助滤剂过滤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硅藻土助滤剂代替纸浆过滤的工艺改进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十七个医院的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患者共23317例,死亡632例,住院病死率为2.7%。主要死因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值得注意的是:占死因首位的恶性肿瘤中(按死因构成比排列),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胆囊.胆管癌位居前五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办刊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对策,使今后的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期刊质量。方法随机向读者发放调查问卷,专人负责回收,统计反馈数据,总结成文。结果问卷回收率为92.5%(370份/400份),栏目、内容、学术价值等方面得到肯定,应在提高论文质量、缩短发表周期等方面进行改进。结论本刊整体水准被认可,争取优秀稿源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