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Rh(D)血型不合[Rh(D) blood type incompatibility]的同种异体肝移植的安全性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3年6月至今的5例Rh(D)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患者资料,分析总结ah(D)阴性患者接受Rh(D)阳性供体后,近期可能发生的一系列副反应以及对移植物存活的影响。结果:5例患者均接受了同型Rh(D)阳性供体,4例患者术中输注了Rh(D)阳性浓缩红细胞,1例未输血。术中、术后均没有发生严重的输血反应和排斥反应,4例患者至今存活。结论:通过对Rh(D)相关抗体术前术后的严格检测。以及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Rh(D)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背景:血型不合器官移植可能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溶血反应.目的:回顾分析Rh(D)阴性肝癌患者接受Rh(D)阳性供肝移植的方法及疗效,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例Rh(D)阴性肝癌患者接受Rh(D)阳性供肝移植过程中,应保证供肝的良好灌洗,尽量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移植中移植后输注适量的异型红细胞及血浆.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受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未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及输血相关并发症.随访1年,受者存活良好.说明在无合适供体的情况下,只要供肝得到充分灌洗、移植中控制出血、移植后采用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Rh(D)阴性肝病患者移植Rh(D)阳性供肝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彭文  张瑶  程洁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48-749
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是在同血型供肝匮乏情况下的一种不得已的治疗选择,移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同血型肝移植,但可赢得实施第二次同血型肝移植术的时间.报告了2例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患者的护理.本组术前均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其中例1入院前已昏迷3d.术前做好家属心理护理,对患者采取分步进行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急性体液排斥反应,同时观察有无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胆道并发症、感染、溶血,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并发症.本组术后均发生了急性体液排斥反应,例1于术后第15天、例2于术后第10天接受了同型血再次肝移植术,术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正常.  相似文献   

4.
王靖 《天津护理》2013,(5):394-395
总结19例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观察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加强营养支持、心理疏导,调整凝血功能,并严格无菌操作及呼吸道管理,预防各种感染,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极大提高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1例Rh血型不合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受体之间ABO血型相符是实施器官移植的基本条件,然而,因肝脏在免疫应答上的特殊性,加之供肝来源的限制,临床上屡有供受体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报道,其中不乏长期存活者,但Rh血型不合实施肝移植则较少报道.2001年4月我院为1例晚期肝癌伴肝硬化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6.
杨琴  陈蓉 《护理研究》2014,(10):3679-3680
自日本学者Todo等[1]在2000年首次报道血型不合肝移植术以来,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手术逐年增加,为终末期肝病病人紧急救治带来希望,缓解了肝源短缺的矛盾.由于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为降低围术期死亡率,不断改进和提高各种治疗手段的同时,也对术后护理提出新的挑战.我院自2010年1月开展肝移植手术至今,共施行ABO血型不合肝移植21例,现将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血型不合器官移植可能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溶血反应。目的:回顾分析Rh(D)阴性肝癌患者接受Rh(D)阳性供肝移植的方法及疗效,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例Rh(D)阴性肝癌患者接受Rh(D)阳性供肝移植过程中,应保证供肝的良好灌洗,尽量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移植中移植后输注适量的异型红细胞及血浆。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受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未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及输血相关并发症。随访1年,受者存活良好。说明在无合适供体的情况下,只要供肝得到充分灌洗、移植中控制出血、移植后采用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Rh(D)阴性肝病患者移植Rh(D)阳性供肝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自日本学者Todo等[1]在2000年首次报道血型不合肝移植术以来,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手术逐年增加,为终末期肝病病人紧急救治带来希望,缓解了肝源短缺的矛盾。由于血型不合肝移植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为降低围术期死亡率,不断改进和提高各种治疗手段的同时,也对术后护理提出新的挑战。我院自2010年1月开展肝移植手术至今,共施行ABO血型不合肝移植21例,现将术后临床观察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跨血型肝移植急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点评估术后患者的肝、肾、心肺功能;加强营养支持,调整凝血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严格无菌操作及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结果2例患者中,1例患者术后15d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并发多种难以控制的并发症,经及时对急性排斥反应、脑桥髓鞘溶解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及针对性护理,患者最终康复出院。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采取有效针对性护理,可极大提高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术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报告45例Rh母儿血型不合孕妇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提出Rh母儿血型不合的护理要求(1)注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2)教育孕妇坚持孕期系统治疗,及时掌握胎儿在宫内的安危;(3)严密观察新生儿黄疸消长和一般情况;(4)光疗中加强婴儿护理;(5)换血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除1例死胎引产外,40例存活无并发症,4例死亡,治愈率达88.9%。认为Rh母儿血型不合虽病情严重,但通过及时的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为了缩短等待供肝的时间,使患者能够获得移植及术后生存的机会,结合近年来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的良好临床效果,试图进行供受者ABO血型不相容的肝移植.目的:分析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回顾2005-11/2010-0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7例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效果、主要并发症和治疗措施的改进,探讨ABO血型不相容肝移植的可行性.结果与结论:例1术后发生胆道狭窄并发症,经置放胆管内外引流管支撑2年后造影提示胆道通畅后拔除,至今无胆道狭窄表现:例4于术后5个月余因肿瘤全身多处转移死亡外,其余6例均存活良好;例7于术后1周出现胆红素异常升高,考虑为急性排斥反应,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提示,对肝功能衰竭及中晚期肝癌患者,为了缩短等待供肝的时间,使此类患者能够获得移植及术后生存的机会,实施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ABO血型不相容小儿活体肝移植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及各项生化指标,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营养支持,调整凝血功能,加强无菌操作,预防和控制感染.结果 患儿术后并发了电解质紊乱,排斥反应,感染,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儿康复出院.结论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可以减少和防治并发症,提高ABO血型不相容小儿活体肝移植术后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的高致敏尿毒症患者,接受来源于同一供体的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在病情、群体反应性抗体、排斥反应、血浆置换、肝动脉血栓预防及心理各方面做好严密观察及护理.结果 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第7天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过综合性治疗及护理,急性排斥反应得以逆转;群体反应性抗体在术后第7天升高至80%,经连续血浆置换后群体反应性抗体仍维持在80%;术后15 d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及护理,第21天症状好转;术后患者情绪不稳定,第42天出现短暂性记忆丧失,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心理疏导,相关科室专家会诊给予药物治疗,患者最终恢复记忆.结论 肾移植联合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治疗高致敏尿毒症在国内属于首例,术后敏锐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1例活体肝移植供、受体围术期的观察和护理,认为术前对供体和受体做好充分有效的心理评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针对供体为健康人群,术后应激反应重的特点,加强特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给予有效止痛,确保供体的安全和舒适;对受体术后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准确监测移植肝的功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以识别急性排斥反应、出血、胆漏、感染等并发症的先兆,做好预见性护理,并配合医生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和处理;同时监测抗排斥药物的血药浓度,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旋是保证活体肝移植供、受体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人间活体扩大右半肝移植术的观察和护理特点。方法对我中心的1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施行包含肝中静脉的扩大右半肝移植术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供肝/受体体重比为1.27%,受者无"小肝综合征"的发生,术后第16d出现排斥反应,予激素冲击后好转;供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出血、胆漏、胆道缺血是活体肝移植后常见并发症,术后加强基础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处理并发症,是保证活体扩大右半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探讨该方法在临床的实用性。方法运用已建立的间接标记法(一抗为IgG抗-D,二抗为FITC-抗人IgG(γ),F(ab’)2)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h(D)阴性孕妇血液中胎儿微量红细胞。结果流式细胞术与血清学方法检测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差异不显著。追踪检测Rh(D)阴性孕妇体内胎儿微量Rh(D)红细胞所占比例数据显示,较早进行产前诊断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预防、诊断HDN。结论建立了流式细胞术产前非侵入性检测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方法;孕妇在产前常规作流式细胞术检测,为Rh(D)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肝脏作为一个免疫特惠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概率较其他实质器官低。随着近年来免疫抑制剂的飞速发展,肝移植成为目前治疗小儿终末期肝脏疾病的首选方法~([1]),但目前可供移植的器官短缺、供受体数量差距仍是患儿肝移植的突出矛盾~([2]),因此,若能成功进行ABO血型不合的肝移植,就能最大限度地缓解这一矛盾。使用ABO血型不合亲属的供肝,能更有效地利用供肝资源,有效挽救患儿的生命。我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心脏死亡供体肝移植术后患者并发症护理措施。方法:回顾2014年1月~2017年6月25例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的病程,观察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5例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早期移植肝功能不全(EAD)3例,排异反应2例,出血行手术剖腹探查2例,胆道并发症2例,感染3例。经过积极的对症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均顺利出院。结论:术后监护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高龄DCD供肝肝移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肝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妊娠妇女血清中IgG抗A(B)及Rh血型抗D抗体效价,探讨妊娠妇女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新生儿溶血病预防中的意义.方法 常规检测夫妇ABO及RhD血型,对夫妇ABO及Rh血型不合的妊娠妇女血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结果 在421例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妊娠妇女血清中,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者168例(39.9%),在2例RhD阴性妊娠妇女中检出抗D抗体1例(50.0%).结论 产前对夫妇进行ABO、RhD血型及IgG抗A(B)和抗D效价检测,发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可减少因母婴血型不合而产生的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血型不完全抗体检测卡检测IgG抗A(B)及抗D抗体效价,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20.
Rh母儿血型不合综合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45例Rh母儿血型不合孕妇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提出Rh母儿血型不合的护理要求;(1)注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2)教育孕妇坚持孕期系统治疗,及时掌握胎儿在宫内的安危;(3)严密观察新生儿黄疸消长和一般情况;(4)光疗中加强婴儿护理;(5)换血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除1例死胎引产外,40例存活无并发症,4例死亡,治愈率达88.9%,认为:Rh母儿型不合虽病情严重,但通过及时的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