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湖南省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省与广东省毗邻,广东省于2003年1月2日首次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以后,湖南省自2003年2月11日开始实施监测,至2003年6月30日止共报告6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现将6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东山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东山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分布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对东山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结果 2003年1月17日东山区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最后一例发病时间为4月30日。共发生病例122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6.56%。2月份为发病高峰,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51.64%,3、4月份发病人数逐步下降;21~30岁年龄组和31~40岁年龄组发病例数分别占总数的25.41%和20.49%;医务人员发病在职业人群中发病最高,占总数的28.68%。结论 在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在东山区内已受到遏制。  相似文献   

3.
10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减少传播与流行,现对我院从2003年3月16日~4月30日收治的101例确诊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从我院2003年3月16日~4月30日“非典”病区收治的所有病例中,筛选出全部符合国家卫生部印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描述2003年初广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报告体系的运作情况,评价报告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改进报告系统中不合理的环节,为今后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和报告打下基础。方法 描述广州市非典型肺炎疫情报告系统建立和运行,并运用相应的统计方法对该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在疫情发生发展的各个时期,广州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从住院到确诊及向政府和民众报告的时间平均为3.50d。漏报病例、误诊病例、重报病例分别占所有报告病例的0.16%,11.50%和1.32%。结论 广州市应急建立起来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和报告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运行机制良好,能及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调整监测和报告网络,疫情报告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4月16日至4月28日,我市共报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4例,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2例(后被排除),无死亡。疫情在发病时间上比较分散;地理分布上,驿城区诸市乡3例,遂平县和兴乡1例;人群分布上,从北京市病后返回3例,均为医院护工(女性)。本地发生1例(密切接触者),男性。所有病例,年龄在18—35岁之间。4月29日后,没有新发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健营养》2004,(3):78-80
44.卫生部规定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进行法定管理具体是指什么? 答:2003年4月8日,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列入法定管理传染病的通知》。《通知》规定了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监测和报告;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要隔离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湖北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个案调查表、密切接触者调查表和国家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资料,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湖北省2003年报告7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其中死亡1例,发病率0.012/10万,病死率14.3%以输入病例为主,其中2例为继发病例,呈点状散发。结论估计病例潜伏期为1~10天,一般潜伏期在1周内,未观察到病例发病前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首起家庭内暴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四川省首起可疑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家庭暴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血清学检测,明确诊断。方法 对发生于2003年2月12日的首起家庭暴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该起暴发发生于四川省广元市某厂,1家3口皆发病,有密切接触史,符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鼻和咽拭子,上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均未分离到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肺炎衣原体。患者A恢复期血冠状病毒IgM和IgG抗体阳性,患者B恢复期血冠状病毒IgG抗体阳性,患者C急性期血冠状病毒和肺炎衣原体IgM抗体阳性。结论 该起暴发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血清学等均符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诊断。为四川省首起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福田区自2003年1月15日出现首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以来,至今共报告SARS病例22例,除1例为医院感染病例外,其余21例均为社区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2003年4月包头市发生了流行,为探讨其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措施,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2003年4月15日内蒙古通辽市发现一例输入性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进一步总结我国广东、北京等地诊断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医学专家提出的意见 ,卫生部于2 0 0 3年 5月 3日对 4月 1 4日发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 )》进行了修改 ,增加了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和出院参考标准 ,并同时制定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推荐治疗方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试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一种传染性强的呼吸系统疾病 ,目前在国内部分地区有病例发生及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它是一种冠状病毒亚型变种引起 ,并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卫生部发布防非典方案 非典传播按程度分三级 卫生部近日发布《2003—2004年度全国卫生系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其中规定,根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发生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和特大事件。 非典防治工作方案分为目标与原则、病例诊断与疫情报告、预防与控制、医疗救治、预警与应急、保障措施与应急准备、监督与管理检查等7部分。同时公布的还有《医疗救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自2002年11月出现以来,截止2003年5月17日全球范围内已引起了7761人发病,其中我国大陆有病例5209人。  相似文献   

15.
2003年2月9日汕头市发生首例输人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人,至4月3日最后一例发病流行终止。全市各级医院共报告疑似SARS病例75例,其中确诊SARS病例8例,病死1例。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对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众所周知,2003年我国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疫情,2004年我国又发生禽问禽流感疫情。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更加重视传染病的控制,社会对临床医生、防疫医生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贵港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广西贵港市发生5例不明原因发热病人,其中1例死亡,4例治愈出院。疫情发生后,经调查核实,对照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断标准,广西卫生厅非典型肺炎专家组追踪诊断该5例病人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临床诊断病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简介 病例1:男,26岁,司机。1月8日在广州白云区石景镇发病,主诉发热、咳嗽,胸痛,9日到广州白云区石景镇医院住院3天,用药情况不详,病情无好转,13日回贵港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体检:呼吸音粗,左肺闻湿性罗音,无淋巴结肿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偏低;胸部左中上肺野蜂窝状阴影。贵港市人  相似文献   

18.
2003年4月3日乌盟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输入性病例,截止2003年7月该盟共出现SARS确诊病例9例,死亡1例,其余已痊愈出院.现将全盟SARS疫情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汕头市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3年汕头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效果,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汕头市SAR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2月10日至3月31日,汕头市共发生SARS病例8例,死亡1例。病例具有明显的医院聚集性,缺乏防病意识及个人防护不足是感染该病的主要因素。结论 采取隔离传染源、加强通风消毒、做好个人防护等措施能有效地阻止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20.
3起中小学生群体心因性发热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3月,广州市、北京市等地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SAILS)]爆发流行。江苏省于2003年4月下旬报告了首例输入性病例。为遏制SAILS的流行,全省各级政府加大了防制力度,在港口、交通道口和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主动监测发热病人。学校随即开展积极主动的体温检查,其中3起经医院诊断为体温异常,并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不明原因发热”的疫情上报。接到报告后,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