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了检测BACTEC MGIT960系统对抗酸性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可靠性,选择一线抗痨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与传统改良罗氏(Liiwenstein-Jensen)培养基药敏试验进行比较。方法该系统药敏试验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管为底部包埋对培基内氧浓度高度敏感的荧光指示剂的改良Middle Brook 7H9增菌肉汤培养基。该系统药敏试验使用检测分枝杆菌药敏试剂盒.结果179株临床标本960系统与L-J法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药敏符合率为93.86%、97.77%、91.62%、94.97%,总符合率94.55%。结论BACTEC MGIT960是全自动非放射检测系统.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平均6.7d(4~13d),较L-J方法早21.3d,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MPT64作为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的可能性,以期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简便、易于普及开展的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检测方法。方法应用BACTEC MGIT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器系统培养法对4株结核分枝杆菌1 mg/mL纯培养物菌液进行10倍稀释共7个稀释浓度的32例菌悬液、64例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样本及98例非选择性临床送检样本进行培养。同时,对菌悬液,高浓度MPT64检测阳性时,即对下一浓度每天进行1次MPT64检测,对涂片阳性样本培养管每天进行1次MPT64检测,阴性者检测至培养阳性出现或至培养42 d;对非选择性临床送检样本每周定时进行1次MPT64检测,阴性者检测至培养6周。结果(1)4株结核分枝杆菌1 mg/mL纯培养物菌液稀释试验显示:应用MPT64作为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的最小菌量为10-7~10-6mg/mL,仪器系统培养法为10-6~10-5mg/mL。(2)64例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样本63例培养阳性,其中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58例样本中56例MPT64检测阳性,检出时间为3~16 d,平均7.8 d,其培养阳性检出时间为6~30 d,平均13.7 d。其余5例非结核分...  相似文献   

3.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药敏结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166株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依赖利福平药物的菌株发生率及特点。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166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6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药物依赖判定:在含有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程度和菌量,高浓度药物培养基≥低浓度培养基≥对照培养基。结果166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菌110株,其中INH、5M、RFP在6种药物中耐药比例较高,而RFP最高(49.4%);166株结核分枝杆菌共检出依赖菌26株(15.7%)。结论药物依赖现象多发生自耐多药菌株。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药敏方法,掌握南通地区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探索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利福平直接检测的可行性。方法:收集47例耐异烟肼、利福平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行PCR结合DNA直接测序法检测KatG及rpoB基因突变。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参比菌株,应用BACTEC460TB快速培养系统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自动培养、药敏。结果:47例耐异烟肼、利福平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阳性分别为29例(61.7%)、43例(91.5%),两者同时突变26例(55.3%)。结论:PCR-直接测序法敏感、特异、可靠实用,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用于临床耐多药结核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 4例活动性肺结核和 2 2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分别作痰抗酸染色涂片、改良罗氏培养、BACTEC 960培养和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结果 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改良罗氏培养 ,差异有显著性 (χ2 =4.6873 ,P <0 .0 5 ) ,也高于抗酸染色涂片和BACTEC 960培养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L型培养阳性率为60 .48% ,显著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χ2 =19.85 65 ,P <0 .0 0 1)。病程越长 ,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率越高 ,但仅病程 >1年者与 <1个月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复治病例L型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初治病例 (χ2 =4.0 5 78,P <0 .0 5 )。有空洞患者L型培养阳性率为 71.19% ,显著高于无空洞患者 (χ2 =5 .3 941,P <0 .0 5 )。耐药和耐多药患者L型培养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敏感患者 (P <0 .0 5 )。化疗开始时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阳性者 ,化疗 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显著低于L型阴性者 (χ2 =3 .913 8,P <0 .0 5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L型培养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对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核分枝杆菌L型感染X线表现特点为干酪样病变和空洞多。结核分枝杆菌L型耐药率高 ,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用称重法和比浊法对分枝杆菌活菌计数、对结核分枝杆菌(M TB)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药物敏感性(药敏)结果的差异。方法:用称重法和比浊法制作非结核分枝杆菌(NTM)28株、M TB42株菌悬液,10倍梯度稀释,10-4m g/m l、10-5/m g/m l、10-6m g/m l菌悬液0.1m l接种于改良L-J培养基上作活菌计数,10-2m g/m l菌悬液0.1m l接种于含药改良L-J培养基上作绝对浓度法药敏,10-3m g/m l、10-5m g/m l菌悬液0.1m l接种于含药改良L-J培养基上作比例法药敏。结果:两种方法NTM活菌计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菌计数值在2×107~8×108CFU/m l;两种方法M TB活菌计数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5×106~5×107CFU/m l。M TB称重法和比浊法菌悬液绝对浓度法药敏一致率异烟肼、利福平分别达95.2%、97.6%,与比例法比较符合率异烟肼、利福平分别达95.2%、92.8%。结论:分枝杆菌不同菌株两种方法活菌计数值有较大差异,药敏结果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BACTEC MGIT 960系统液体培养法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M)24-A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快速药敏试验与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法联合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快速药敏试验与L-J固体培养法和绝对浓度药敏法分别对48份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培养时间和药敏报告时间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48份NTM在BACTEC MGIT 960培养仪的平均阳性报告时间(7.0±1.1)d,L-J培养基平均阳性报告时间(17.6±3.9)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P0.01);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报告时间为(7.2±1.2)d,L-J固体药敏试验报告时间为(27.3±2.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P0.01),两种药敏试验方法对相同种类药物的耐药率均为90%以上,微量肉汤稀释法比L-J法可以检测的药物种类更多。结论 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法联合微量肉汤稀释法的快速药敏试验比L-J固体培养法和绝对浓度药敏法在培养时间和药敏结果种类及报告时间上有着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MPT64作为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的可能性,以期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简便、易于普及开展的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检测方法。 方法 应用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快速培养仪器系统培养法对4株结核分枝杆菌1mg/mL纯培养物菌液进行10倍稀释共7个稀释浓度的32例菌悬液、64例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样本及98例非选择性临床送检样本进行培养。同时,对菌悬液,高浓度MPT64检测阳性时,即对下一浓度每天进行1次MPT64检测,对涂片阳性样本培养管每天进行1次MPT64检测,阴性者检测至培养阳性出现或至培养42d;对非选择性临床送检样本每周定时进行1次MPT64检测,阴性者检测至培养6周。 结果 (1)4株结核分枝杆菌1mg/mL纯培养物菌液稀释试验显示:应用MPT64作为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的最小菌量为10--7~10-6mg/mL,仪器系统培养法为10--6~10-5mg/mL。(2)64例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样本63例培养阳性,其中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58例样本中56例MPT64检测阳性,检出时间为3~16d,平均7.8d,其培养阳性检出时间为6~30d,平均13.7d。其余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物的MPT64检测阴性全部阴性。(3)98例非选择性临床送检样本中29例培养阳性,其中菌种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26例样本MPT64检测全部阳性,培养阳性检出时间为7~39d,平均19.2d,MPT64检测阳性结果均在4周内呈现;在69例培养阴性样本中有2例MPT64检测阳性,分别在培养3、4周末检出,增补结核分枝杆菌DNA扩增实验,结果阳性;其余61例MPT64检测阴性培养样本和3例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样本培养物在培养6周末时MPT64检测均为阴性。(4)以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系统方法为参照,应用MPT64检测指示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方法的敏感性为97.61%、特异性为97.43%。 结论 应用MPT64为靶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两种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法(BACTEC MGIT 960培养法与罗氏(L?wenstein-Jensen,L-J)培养法)同时验证利福平(rifampin,RIF)在结核感染小鼠模型中的治疗效果,探讨采用BACTEC MGIT 960培养系统在结核感染的小鼠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分为BACTEC MGIT 960培养组与L-J培养组,经尾静脉注射1.0×10~6 CFU/mL H37Rv菌液感染36只C57BL/6雌性小鼠,感染一周后18只小鼠采用利福平治疗四周,18只小鼠注射等量磷酸缓冲液(PBS)作为对照,用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与罗氏培养法对36只小鼠肺、脾及肝组织匀浆液进行培养。结果采用BACTEC MGIT 960培养法,RIF治疗组中肝、肺及脾组织培养物的报阳时间分别为(187.11±10.20) h、(347.22±12.70) h、(276.39±13.09) h,对照组为(142.50±11.70) h、(251.67±16.63) h、(230.28±7.22) h,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罗氏培养法,RIF治疗组中肝、肺及脾组织荷菌量分别为(5.15±0.15) log_(10) CFU、(3.30±0.23) log_(10) CFU、(3.40±0.25) log_(10) CFU,对照组荷菌量分别为(5.90±0.25) log_(10) CFU、(3.88±0.31) log_(10) CFU、(4.15±0.30) log_(10) CFU,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采用BACTEC MGIT 960培养法和罗氏培养法进行荷菌量检测,其培养结果相符,但是前者检测出阳性结果时间平均缩短一半,并且区分度也较高,说明BACTEC MGIT 960培养法在动物模型的荷菌量检测中更有优势,可运用于结核感染动物模型中荷菌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多种方法对矽肺结核患者痰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药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Bactec-MGIT96 0快速培养、改良 7H9培养基和L -J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核分支杆菌和药敏。结果 :涂阴矽肺结核患者Bactec -MGIT96 0快速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罗氏培养法 ,平均需时仅 8d ,三种方法药敏结果吻合性在90 %以上。结论 :选择性地采用Bactec-MGIT96 0快速培养结合改良 7H9培养基进行药敏有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噬菌体裂解法与BACTEC-460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研究噬菌体裂解法与BACTEC - 46 0法在结核分支杆菌快速检测及鉴定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噬菌体裂解法和BACTEC - 46 0法检测 3株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13株非结核分支杆菌和 7株非分支杆菌以及 2 70份临床确认的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结果 :噬菌体裂解试验 3株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均为阳性 ,而 13株非结核分支杆菌和 7株非分支杆菌均为阴性 ;BACTEC - 46 0法 3株结核分支杆菌和 13株非结核分支杆菌均可生长 ;2 70份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应用噬菌体裂解法和BACTEC - 46 0法进行检测两者的阳性率相近 ,分别为 4 4.4 % (12 0 / 2 70 )和 4 6 .7% (12 6 / 2 70 ) ,二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噬菌体裂解法检测的报告时间为 2d ;BACTEC - 46 0培养的阳性报告时间 2~2 7d、平均为 8.7d ,阴性报告时间为 4 2d。结论 :噬菌体裂解法与BACTEC - 46 0法相比 ,可以简便、快速地检测结核分支杆菌 ,全程只需 2d ,并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是一种崭新的结核分支杆菌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PCR SSCP技术直接快速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γpoB基因突变 ,评价此方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耐药性的意义。方法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为对照、5 0例耐RFP(单耐和多耐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2例RFP敏感菌株、35例耐RFP肺结核患者痰标本 ,采用PCR SSCP检测痰标本和菌株中结核杆菌γpoB基因突变。结果 :5 0例耐RFP菌株中有 45例PCR SSCP条带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条带有明显差别 ,与药敏试验结果做对比 ,PCR SSCP检测敏感性为 90 % ,特异性为 10 0 % ;12例敏感菌株与H37Rv条带一致 ,35份肺结核病人痰标本 ,2 1份痰PCR扩增阳性 ,15份SSCP图谱与H37Rv图谱有差别 ,而用PCR SSCP 2 8份图谱与H37Rv有差别 ,阳性率为 80 %。结论 :PCR SSCP检测结核分枝杆菌γpoB基因突变快速、简便、易行 ,有望用于结核分枝杆菌RFP耐药性的快速测定 ,并将成为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RFP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检测BACTECMGIT960系统对抗酸性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可靠性,选择一线抗痨药(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与传统改良罗氏(Löwenstein-Jensen)培养基药敏试验进行比较。方法 该系统药敏试验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管为底部包埋对培基内氧浓度高度敏感的荧光指示剂的改良MiddleBrook7H9增菌肉汤培养基。该系统药敏试验使用检测分枝杆菌药敏试剂盒。结果 179株临床标本960系统与L-J法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药敏符合率为93.86%、97.77%、91.62%、94.97%,总符合率94.55%。结论 BACTECMGIT960是全自动非放射检测系统,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平均6.7d(4~13d),较L-J方法早21.3d,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陈春华  刘小琴  王永忠 《重庆医学》2012,41(34):3641-3642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菌型的鉴定及其对6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检测结果,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系统培养液体培养基,培养阳性标本接种在L-J药敏培养基,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菌型鉴定,并进行耐药结果分析。结果 9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人结核分枝杆菌24例,牛结核分枝杆菌68例,分别对其做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左氧氟沙星(LVFX)、丁胺卡那(AMK)的两种药物浓度的药敏试验。人结核分枝杆菌和牛结核分枝杆菌对各种药物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高浓度药物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高浓度抗结核药的耐药率SM>INH>EMB>AMK>RFP>LVFX。结论 INH、RFP、EMB、SM、LVFX、AMK可作为常规抗结核药物,为临床医师根据常规抗结核药物药敏结果制定更加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药敏方法,掌握盐城、南通地区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了解耐药分子机制及探索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耐INH、RFP直接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对收集的47例耐INH、RFP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痰分离株行PCR-自动测序法检测KatG及rpoB基因突变,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参比菌株,应用BACTEC460TB快速培养系统进行自动培养、药敏。结果47例耐INH、RFP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阳性分别为29/47、39/47,两者同时突变率为47%。结论PCR-直接测序法敏感、特异,是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适合于临床肺结核患者MDR—TB痰标本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对比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PCR-反向点杂交法耐药基因突变位点检测和BACTEC MGIT960 System表型药敏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同时对220例住院患者的痰或肺泡灌洗液 (BALF) 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位点与BACTEC MGIT 960 System检测利福平表型药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种方法检测利福平药敏结果符合205例, 特异度93% (205/220) ;2种方法检测利福平都敏感的有172例;基因耐药, 表型耐药的有33例, 其中有3例检出rpo B基因H526位点突变, 突变率9%;基因耐药, 表型敏感的有15例, 其中有11例均检出rpo B基因H526位点突变, 突变率73%。结论 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具有快速高效、特异度高等特点, 对临床诊断、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BACTEC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技术对301例患者在肺结核临床诊断和药敏试验的应用结果。方法:用BACTECMGIT960对不同种类标本进行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BACTECMGIT960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仪初代分离标本阳性。结核分枝杆菌在MGIT培养管中呈絮状沉淀生长,阳性报告时间平均为8.9天,药敏结果报告时间平均为7.9天,各类标本总阳性率为28.2%,其中痰标本阳性率为31.8%。结论:BACTECMGIT960与改良罗氏培养基法比,大大缩短了分枝杆菌的检测时间,适用于除血液以外的各类标本。因阳性率高便于尽早发现耐药菌株。20世纪70年代束,世界上第一个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鉴定仪BACTEC460TB研制成功,使快速分离结核分枝杆菌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黄连提取物在体内及体外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抑制作用及部分机理.方法 本实验用体外抑菌试验和体内造模实验检测黄连提取物抑制结核分枝杆菌(-H37Ra)的作用及机理.抑菌试验:将黄连提取物按不同浓度添加到分枝杆菌固体培养基中,在培养基表面滴加H37Ra菌液,设空白组、利福平组做为对照,37℃培养2个月,观察有无菌落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苏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复苏作用与初始菌量的关系.方法 取培养100 d的陈旧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用7H9稀释成麦氏比浊1 mg/ml,之后倍比稀释成0.5、0.25、0.125、0.0625、0.03125 mg/ml.取12支无菌培养管,加入5 ml 7H9培养基并分为2组,每组依次加入上述各浓度结核分枝杆菌,第1组加入复苏因子蛋白质,第2组作为对照加入等体积7H9,37℃培养,分别在15、25、30、35 d检测光密度值,并取1μl培养液涂7H11平板培养,进行菌落计数.重复上述实验.结果 0、15、25、30、35 d分光光度计检测光密度(OD)值结果显示:各浓度组间细菌增殖呈直线正相关性(P<0.05,P<0.01),即复苏因子对不同稀释浓度的复苏作用相同.7H11培养结果和OD值检测结果显示:各组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呈直线相关性(P<0.05,P<0.01),即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一致性.结论 复苏因子对结核分枝杆菌休眠菌的复苏作用与初始菌量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药敏实验,探讨马尔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检测101株结核分枝杆菌对五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H)1μg/ml和10μ g/ml,利福平(RFP,R)50μg/ml和250μg/ml,链霉素(SM,S)10μg/ml和20μg/ml,乙胺丁醇(EMB,E)5μg/ml和50μg/ml,氧氟沙星(OFLX,O)5μg/ml和50μg/ml的敏感性.药物依赖判定:在含抗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程度和菌量,高浓度药物培养基≥低浓度药物培养基≥对照培养基.结果 101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50.50%,初治耐药率为45.46%,其中耐多药(含 H和R)耐药率22.22%;复治耐药率为72.72%,其中耐多药(含H和R)耐药率45.45%.结论 马尔康地区属高耐药区,应加强结核菌的耐药监测,强化用药及严格管理,预防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