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燕萍 《医学文选》2004,23(3):297-29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的血脂水平差异性.方法对158例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及96例冠脉正常者的血脂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明显低于冠脉正常组.冠心病各亚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明显降低.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总胆固醇明显升高,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明显降低,其它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载脂蛋白A_1、B与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1、B与老年冠心病及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对 14 7例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及 6 1例正常老年人测载脂蛋白A1、B以及血脂、脂蛋白胆固醇。结果 :高血压病组载脂蛋白B、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 ,有统计学意义 ,冠心病组载脂蛋白A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载脂蛋白B、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载脂蛋白A1下降与载脂蛋白B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可溶性CD40L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变化,并探讨其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斑块稳定性是否有关以及与血脂各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4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9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7例)及2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浓度.29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造影结果.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为(19.8±3.0)、(19.6±4.3)ng/m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8.3±3.2)ng/mL,P<0.05〕和正常对照组〔(2.6±1.9)ng/mL,P<0.05〕,而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显著性;sCD40L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301,P<0.05),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比(r=0.48,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0L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且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标志.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与sCD40L水平成正比,抑制sCD40L水平有望成为治疗再狭窄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血浆ApoA1/ApoB值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祎  刘寅  孙根义 《海南医学》2013,24(4):538-540
目的探讨血浆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值及其他血脂指标在冠心病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2011年于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冠脉造影(CAG)的患者550例,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组,其中冠心病组包括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别测定患者血浆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1/B(ApoA1/ApoB)值。结果 ApoA1/ApoB值与冠脉病变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ApoA1/ApoB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P<0.01)。结论 ApoA1/ApoB值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相对于其他血脂因素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脂质代谢情况及载脂蛋白A1和B在反应血脂代谢紊乱中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健康对照组40例、OSAHS患者组40例,分别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含量,计算载脂蛋白A1和B比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 OSAHS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A1/B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OSAHS常存在血浆脂质代谢紊乱.载脂蛋白A1和B与OSAHS的脂质代谢异常存在重要的相关性,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及其比值是反应OSAHS血脂代谢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B组给予紧急静脉溶栓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静脉血测血脂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载脂蛋白A(1apoA1)明显升高,载脂蛋白B明显降低(P〈0.01),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B组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既安全又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介素-6(IL-6)及B型利钠肽(BNP)水平对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行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274例,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诊断将不同类型的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稳定型心绞痛组)75例,B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10例,C组(急性心肌梗死组)89例,另外选取冠脉造影正常的101例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Hcy、IL-6、BNP水平,分析其对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影响。 结果 老年冠心病观察组患者血浆中Hcy、IL-6、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在观察组中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血浆Hcy、IL-6、BNP水平明显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均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均P<0.01)。 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Hcy、IL-6、BNP水平明显比正常老年人高,并且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越重,患者Hcy、IL-6、BNP水平越高。因此在临床诊断上可结合Hcy、IL-6、BNP的水平预测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8.
罗健平  蒲荣  周虹 《中国医疗前沿》2010,5(22):37-37,8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检测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09年7月医院收治的56例高脂血症患者,口服辛伐他汀10mg/d,疗程10周。服药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脂水平,根据治疗前载脂蛋白B基础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组,39例)和升高组(H组,17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的值较治疗期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的比值均有显著升高,且H组患者载脂蛋白B值下降幅度和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比值上升幅度与N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可显著升高患者血中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比值,预示其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预防高脂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脂特点及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ACS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载脂蛋白B(ApoB)、Lp(a)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40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比较,分析Lp(a)与血脂因素的相关性。结果ACS组TC、TG、LDL—C明显升高,血清Lp(a)浓度高于SA组(P〈0.001).ACS组血清Lp(a)水平与血脂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10)。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但Lp(a)含量与血脂因素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李雪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5):1865+1867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90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CHD)及冠心病组(CHD)。比较三组之间血清Lp(a)的水平,对Lp(a)与血脂的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DM+CHD组的Lp(a)水平显著高于CHD组和NC组(P<0.01);2.血清Lp(a)与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1(载脂蛋白A1),apoB(载脂蛋白B),apoA1/apoB均无相关性。结论: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清Lp(a)水平明显升高;2.血清Lp(a)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冠心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资料为我院时间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检查结果均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以上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受检前一晚空腹,在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两组受检者的血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的含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指标的检测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患者51例 ,分为冠心病组 (24例 )与正常组 (27例 ) ,测定总胆固醇 (CH)、甘油三脂 (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 APOB10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H)及脂蛋白a(Lpa)含量。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甘油三脂、脂蛋白 (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0.05)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显著低于正常组 (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TG、Lpa升高 ,而HDL -CH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对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41例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者,58例正常体检者进行血脂几项指标的测定。结果 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者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者都存在不同程度血脂代谢紊乱,前者主要表现为甘油三酯(TG)升高和载脂蛋白A(ApoA)的降低;后者除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升高外,还存在载脂蛋白A(ApoA)和ApoA/ApoB的降低。结论 在糖尿病人的治疗中,应密切注意系列血脂的变化并给予及时治疗,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化降糖配合罗格列酮对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强化降糖治疗,观察组36例给予强化降糖配合罗格列酮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并随访12个月以上。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统计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69.44%(P<0.05);2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均有降低(P<0.05~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均有升高(P<0.05~P<0.01),且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水平的下降幅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1的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期间,观察组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22.22%,低于对照组的44.44%(P<0.05)。结论:强化降糖配合罗格列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干正琦 《嘉兴医学》2003,19(4):197-19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187例伴有不同时期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的血脂、载脂蛋白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升高,B、C、D组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降低,C、D组载脂蛋白B(Apo-B)水平升高,差异有显性。糖尿病组间比较,C、D组TG水平及D组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在D组降低,差异有显性。TG、LDL-C、Apo-B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血糖呈正相关。结论:高血脂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则加重血脂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脂特点及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ACS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载脂蛋白B(ApoB)、Lp(a)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40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比较,分析Lp(a)与血脂因素的相关性。结果ACS组TC、TG、LDL-C明显升高,血清Lp(a)浓度高于SA组(P0.001)。ACS组血清Lp(a)水平与血脂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10)。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但Lp(a)含量与血脂因素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川崎病患儿血脂代谢变化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损害的关系,探讨是否可以将血脂作为川崎病后监测指标,尤其对冠脉病变组通过早期血脂干预达到促进冠脉修复的目的.方法 选择40例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在急性期行心脏彩超检查,分为冠脉病变组和冠脉正常组各20例,同时进行血脂6项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于恢复期的1、3、6、12个月进行血脂和心脏彩超检查,两组冠脉和血脂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川崎病患儿无论有无冠脉损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但是与冠脉正常比较,冠脉病变组TG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OL的升高水平、HDL-C的下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A1、ApoB、LDL-C的异常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趋势比较血脂代谢紊乱恢复正常水平冠脉正常组优于病变组.结论 川崎病患儿有冠脉损害时血脂紊乱更为严重,因此对病变组尤其应注意血脂监测,可以考虑通过指导饮食、改变生活习惯、临床早期干预来达到促进冠脉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半胱氨酸(HCY)与B型尿钠肽(BNP)联合检测分析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88例冠心病患者及98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CRP、HCY、BNP水平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稳定型心绞痛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CR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②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HCY均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明显递增.③稳定型心绞痛组BNP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BNP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依次递增,尤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极为显著.结论 血清CRP、HCY和BNP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病情程度,可作为冠心病测定的常用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水平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董解菊  王秀丽  邵丽丽  郭燕菊 《重庆医学》2003,32(12):1619-1620
目的 探讨血清中高敏C 反应蛋白、血脂浓度与冠心病 (CoronaryHeartDisease,CHD)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CHD患者共 1 1 9例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 5 3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患者 6 6例及正常对照组 30例 ,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 (High SensitivityC ReactiveProtein ,Hs CRP)、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1 (apoA1 )、载脂蛋白B(apoB)浓度。结果 UA、SA患者的血清Hs 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 ,其中UA组患者血清Hs CRP水平又明显高于SA组患者 (P <0 .0 1 ) ;UA患者apoA1 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SA患者apoA1 浓度较正常对照组低 (P <0 .0 5 ) ,其余结果无差别。结论 血清Hs CRP、apoA1 水平与冠心病 ,尤其是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殷勋 《海南医学》2005,16(12):106-107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探讨血脂代谢异常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和30例健康人,检测血脂及载脂蛋白包括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100.结果原发性NS患者血清TC、TG、LDL、apoB100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apoA1/apoB100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监测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AS)和肾功能的进行性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