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鞍钢半连轧厂1700mm热轧宽带钢轧机是1959年投产的,是我国第一套半连续轧机,是50年代设备。几经改造,收到一定效果。但是,设备整体装备水平仍属第一代或第二代轧机水平,为了改变质量差、设备落后、品种少、效益低的局面,半连轧厂的现代化改造势在必行。半连轧厂的改造要高起点,为了达到改造目标值,应尽量采用当代最新设备、最新工艺和最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鞍钢半连轧厂精轧机间的小活套装置是苏联50年代设计的。经26年运行实践,确认它的追套性能差,即为大张力“拉钢轧制”。为此,用加大板坯宽度保带钢名义宽度。加边量一般为50mm。1986年在半连轧厂大修中采用了鞍钢自动化研究所科研成果(详见《鞍钢技术》1987年第11期)进行改造,基本上实现了小张力“等  相似文献   

3.
以鞍钢莆田冷轧厂酸轧机组为例,介绍了酸洗冷连轧生产线速度与活套控制原理及控制过程。给出了生产线各段,包括酸洗入口段、酸洗工艺段、酸洗剪边段,以及轧机入口的速度与一段入口活套和两段出口活套丰度设定数据计算方法。实现全线速度与活套丰度的自动控制,改善冷轧带钢的板形质量。  相似文献   

4.
翼式压力调宽机是目前热带钢轧机上用以调节连铸板坯宽度的最新型的设备,其生产能力、调宽量、调宽质量、投资、经济效益及施工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的大立辊轧机。本文介绍压力调宽机的结构、侧压行为及各项技术指标,可供半连轧厂改造选型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鞍钢半连轧厂热连轧机组的实际,对活套装置的摆杆最佳长度以及现有主传动条件下所生成的套量和主传动系统改造后在外部扰动因素作用下,对摆杆由设定工作高度摆至极限位置全过程的带钢张力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定量计算与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并明确了活套装置进一步改进的环节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活套成形器是连轧生产线轧机实现无张力轧制必备设备,钢坯通过时,心部受力状态最好,既不受拉,又不受压。活套成形器的工作状态如何,直接影响钢材的产量与质量,通过合理的改造,增加了活套成形器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产的发展,鞍钢半连轧厂原有的生产设备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进行全面改造。介绍了半连轧厂总体改造规划,结合国内外热连轧厂实际,对计划的可行性加以分析,重点是轧机生产能力与工序的设置。如果得以实施.不但可使半连轧厂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还为鞍钢的技术改造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曲家庆  黄永昌 《鞍钢技术》1996,(10):40-45,48
在鞍钢半连轧厂的改造中,充分经济合理利用老线设备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通过研究分析,做出三个方案,即ISP方案,CSP方案和常规热带钢生产工艺方案,比较结果,把ISP方案作为利用老线1700mm轧机设备,易地再建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9.
夏传友  陈欣 《武钢技术》1998,36(7):58-61
论述了在热轧宽带钢粗轧机组结构的进展,着重分析了武钢二热轧粗轧机组的结构型式,从而得出其采用半连轧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金元德 《钢铁》1989,24(3):25-30
本文简述了鞍钢半连轧厂改造前带钢尺寸精度情况,重点介绍了围绕提高带钢尺寸精度进行的改造项目,论述了改造后带钢尺寸精度的提高和效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带钢尺寸精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我们研制的低惯量快速电动活套装置,具有惯量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设计合理等特点。各种计算数据都经过了周密的计算,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减速机速比为14.07,加速时间为0.102s,西德为鞍钢半连轧设计的分别为7.09和0.216s。实践证明,采用我们研制的活套装置,带钢宽度公差为10mm(原50~10mm),由于公差减小产量提高,可增产3~5%。本文论述了鞍钢半连轧厂精轧机组活套装置减速机速比改回14.07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2.
鞍钢半连轧厂在“七五”期间投资1.95亿元进行技术改造,使产品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尤其是带钢厚度精度。“七五”期间技术改造取得的经济效益有5亿元。但是,由于当时资金不足,不能全面进行技术改造,只选择了关键部位进行技术改造,使得技术装备水平不平衡。因此,“八五”期间,半连轧厂必须进一步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板坯宽控装置,连轧机的板形控制装置,带钢卷取机等必须更新和完善,否则生产的品种和质量难以满足冷轧厂四机架冷轧带钢连轧机组和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热带钢轧机历经五十余年的发展,到七十年代,无论在机械制造或自动控制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这种高水平轧机的代表厂有大分、塔兰托、索里梅和布莱梅等厂,我国武钢的热带钢轧机亦属其列。但近年来,西方国家由于热带钢轧机生产能力大大过剩,加之通货膨胀严重,轧机造价猛增,利润率低,投资困难,使热带钢轧机在八十年代的发展前景罩上一层阴影。本文分析了热带钢轧机发展史,预测八十年代的趋向,指出斯太柯热卷取箱、六辊式轧机等可能成为优先发展的技术项目,并指出我国热带钢轧机生产薄弱,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应积极改造现有轧机,为我国热带钢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鞍钢半连轧厂 2 80 0 / 1 70 0机组是 50年代投产的我国第一台半连续热轧带钢轧机 ,目前设备装机水平落后 ,产品质量低下 ,为此将原有机组进行技术改造 ,并与连铸机相接 ,最终形成短流程连铸连轧生产线。  相似文献   

15.
带卷箱新设备与中间轧机的出现,在热带钢轧机、改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八十年代以来已不再发展“超级”全连续式热带钢轧机,而着重现有轧机的改造与新建3/4连续式,或建设串列可逆式粗轧机组的热带钢轧机。鞍钢半连续式热带钢轧机改造初步设计确定的内容实现后,产品质量将得到改善,精轧主电机更换增容,工艺轧制速度提高到12m/s,产量将有大幅度的提高,计算年产量可以从原195万t提高到280万t。造一步设想,上一台带卷箱、一架中间轧机,加大坯料单位宽度重量,实现12m/s恒速轧制,总投资估算7000万元,可使年产量从280万t再提高到360万t,增产80万t,十个半月可收回进一步改造的全部投资。  相似文献   

16.
“七五”期间,鞍钢半连轧厂实现了精轧机组基础自动化和四辊万能轧机到卷取机的过程自动化,从此进入了两级计算机控制阶段,提高该厂的技术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使带钢实物质量提高到新的档次,并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热带钢连轧的轧制条件,据此提出各机架轧辊应具备的主要性能,综述了热带钢连轧机用各类轧辊材质的技术特性,并以宝钢,武钢三套热带钢连轧机为例提出了其用辊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概述 1.活套装置的作用及其结构 恒定的小张力微套轧制是现代带钢热连轧机的一个基本特点。正常连轧时,带钢段比架距稍长一点,靠活套辊将其绷紧,产生给定的小张力。因此活套机构在现代带钢热轧机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使连轧机在各种外来带速偏差的干扰下,通过其缓冲作用始终保持恒定的小张力微套轧制。它具有两个主要作用: (1)检测带钢长度 活套机构是一个很灵敏的带长检测器。既使带长只伸缩了几十个毫米,活套辊也会发生明显的摆动。如活套机构正常工作角定为25°(对应带钢套长l=18毫米),当套长变化量Δl=±10毫米肘,活套辊将摆动于18°—  相似文献   

19.
鞍钢半连轧厂是鞍钢的重要成材厂,主要生产中厚板和热轧板卷,35年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钢材,为热轧带钢轧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后技术改造的指导思想已经确定,重点放在以质增效上,实现跨世纪的两步宏图,将以新的姿态屹立在祖国的钢都。  相似文献   

20.
带钢热连轧机精轧机组活套的综合控制是带钢精轧机组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带钢厚度和宽度质量控制能否稳定的前提。给出了典型的电动活套综合控制的核心思想,重点阐述活套控制过程中的软接触控制、落套无甩尾控制和恒张力控制的实现方法,该综合控制思想已在某中宽带轧机上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