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情感障碍独生子女患者90例(研究组)和正常独生子女9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其中研究组患者在自知力恢复以后测评.结果:研究组EPQ评分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倾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5.63,6.11,11.13;P均<0.01).研究组人格障碍的阳性率(44.44%)高于正常对照组(28.89%)(x2=4.69,P<0.05).研究组EMBU评分父母惩罚、父母拒绝、父亲保护、母亲干涉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组(t=3.03 ~8.20,P均<0.01),而父亲温暖因子低于正常对照组(t=4.46,P<0.01). 结论: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造成独生子女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与情感障碍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述情障碍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相关性. 方法:随机将年龄18 ~65岁、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躯体形式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选择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测评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并将结果加以分析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CZ、PZ点N1、P2、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t =2.028 ~5.649;P <0.05或P<0.01),研究组CZ、PZ点N2、P3波幅明显降低(t=2.928~5.010;P<0.01).研究组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t=2.322 ~9.656;P <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PZ点N2、P3潜伏期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正相关(r=0.32 ~0.46;P<0.01或P<0.05),PZ点N2、P3波幅与TAS-20总分及各因子分负相关(r=-0.31~-0.51;P<0.05或P<0.01). 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述情障碍的产生可能与认知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探究性眼动(EEM)和事件相关电位(ERP)对军人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EM和ERP对某三级甲等部队医院心理科收治的48例失眠症官兵(研究组)和随机抽取某部50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测定,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军人失眠症患者EEM凝视点数(NEF)、反应探索评分(RSS)及D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军人失眠症患者ERP测定,N2、P3波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3波幅较对照组降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相关分析显示,研究组N2、P3波潜伏期与NEF、RSS呈负相关(r=-0.19~-0.42,P<0.05或0.01),与D值呈正相关(r=0.30,0.48,P<0.01);P3波幅与NEF、RSS呈正相关(r=0.38,0.51,P<0.01),与D值呈负相关(r=-0.32,P<0.01).结论:EEM和ERP测定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作为判断失眠症患者认知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从1~82编号,输入Excel表格,用随机函数产生相应的随机数并排序,单号为对照组(41例),双号为研究组(41例);研究组实施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法,对照组进行传统门诊随访治疗.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功能活动调查表(FAQ),Morning Side 康复状态量表( MRSS)进行社会功能评定,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临床记忆量表(CMS),计算机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进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 (1)认知功能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基线和治疗第2年末总智商(IQ)、总记忆商(MQ)[研究组基线:IQ (94.88±11.14)分、MQ(67.07±18.92)分,治疗第2年末:IQ( 100.36±11.53)分、MQ(75.38±19.13)分;对照组基线:IQ (90.83±12.65)分、MQ(68.59±18.74)分,治疗第2年末:IQ (95.17±13.23)分、MQ(68.54±21.11)分]及WCST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第2年末IQ、MQ、WCST评分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Q:t =4.60,P=0.00;MQ:t =4.28,P=0.00;WCST:P均<0.05),对照组治疗第2年末IQ、WCST中错误应答数评分[(52.94±20.09)分]与基线[ (62.17±17.3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Q:t =4.30,P=0.00;WCST错误应答数:t=2.47,P=0.02).(2)社会功能的比较:治疗第2年末,研究组与对照组ADL、FAQ评分[研究组:ADL(16.03±1.91)分、FAQ( 1.72±1.70)分;对照组:ADL( 17.37±2.46)分、FAQ(2.81±2.47)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DL:t =2.64,P=0.01;FAQ:t =2.04,P=0.04);在治疗的各阶段,2组MRSS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6个月末:t =2.72,P=0.01;治疗第1年末:t=3.50,P=0.00;治疗第18个月末:t =3.38,P=0.00;治疗第2年末:t=3.34,P=0.00).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和社会功能障碍的治疗是长期、整合、系统和连续的,社区个体化全病程管理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纠正部分认知缺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的人格特征及家庭功能特点,了解强迫症患者的成长环境,为早期预防及家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56名青少年强迫症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及家庭功能问卷的评定,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研究组的精神质、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t=4.461,P<0.01),外向性得分低于对照组(t=—2.337,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父亲人格各因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亲的神经质得分高于对照组(t=3.708,P<0.01);研究组家庭功能在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t=3.161,P< 0.05).结论 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母亲存在高神经质特点,其家庭功能有较多问题,可能对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的人格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子社区管理对出院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6例按出院顺序交替分为研究组102例和对照组10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及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电子社区管理,观察1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Mom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服药依从性量表在入组时和1年后分别进行测评,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经电子社区管理1年后,研究组SCL-90各项评分(t=2.31~5.72)、MRSS各项评分(t=2.19~5.1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12.67,P0.01),复发率(28.43%)低于对照组(42.30%)(χ2=4.33,P0.05)。结论:电子社区管理能显著提高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社会功能及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其他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将69例其他抗精神病药致高催乳素血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加用或换用了阿立哌唑38例作为研究组,继续使用原来抗精神病药31例作为对照组,疗程12周.分别于研究前、第4周、第8周、第12周检测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果 12周后,研究组PRL水平较研究前显著下降(t=17.59,P<0.01),对男性效果更佳,起效更快,男性患者PRL水平在第4周即显著下降(t=4.59,P<0.01),女性患者PRL水平则在第8周出现显著下降(t=9.36,P<0.01),对照组PRL水平未见下降,反而有较显著上升(t=2.25,P<0.05).结论 阿立哌唑可有效降低其他抗精神痛药所致的高催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6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于干预前和8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症状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社会功能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2组入组时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末研究组BPRS总分及焦虑抑郁和缺乏活力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AQ评分研究组为(17.24±0.48),对照组为(9.56±0.4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护理可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作用. 方法:以阴性症状为主的8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艾司西酞普兰10~ 20 mg/d,共1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阴性症状量表(SAN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用认知功能评定成套测验(LOTCA). 结果:12周后,研究组SANS总分及情感平淡、意志缺乏、兴趣缺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0.01);LOTC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t=-10.45,P=0.000;t =2.17,P=0.033);药物不良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对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紊乱的效果.方法 对口服利培酮致肥胖的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行为干预,研究组加用二甲双胍(1.5g/d),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测查体重及相关生化、免疫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FBG、2hPBG、2hPINS、HOMA-IR、BMI、TC、TG、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对照组的2hPBG、2hPINS、HOMA-IR、BM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BG、2hPBG、2hPINS、HOMA-IR、BMI、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84%)与对照组(6.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127,P>0.05),均可耐受.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行为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利培酮所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增加及糖脂代谢异常,效果优于单纯行为干预.短期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药物治疗对抑郁发作患者社会功能及疗效的影响,为抑郁发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住院、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EECP干预。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和席汉失能量表(SDS)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HAMD-24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9、5.791、8.016、3.488,P均<0.01),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8,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63%vs. 63.33%,χ2=8.725,P<0.05)。结论 EECP联合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提升抑郁发作患者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首发Tourette综合征(TS)静息态下功能磁共振(fMRI)脑比率低频振幅(fALFF)的特征.方法 16例TS患儿(研究组)和16例良好匹配的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均接受静息态功能共振(fMRI)扫描.在0.01~0.1 Hz频段内计算fALFF值,两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研究组患儿基于BOLD信号的fALFF值在如下脑区强于对照组:左侧梭状回(t =4.36,P<0.05)、右侧壳核(t=3.81,P<0.05);研究组患儿基于BOLD信号的fALFF值在如下脑区弱于对照组:左侧额下回三角部(t=-6.13,P<0.05)、右侧额中回(t=-4.35,P<0.05)、左侧额上回(t=-4.51,P<0.05)、左侧枕中回(t=-6.13,P<0.05)、左侧罗兰迪克岛盖(t=-4.58,P<0.05)、右侧罗兰迪克岛盖(t=-4.28,P<0.05).结论 首发Tourette综合征患儿在一些脑区存在脑功能活动的异常,有助于揭示Tourette综合征的神经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C270T多态性与脑室扩大及微小躯体异常(MPA)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分析204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10名健康对照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用CT测量患者的脑室值,采用Waldrop编制的躯体异常量表(WS)修改版评定MPA发生情况.结果 ①患者组BDNF基因C270T多态性的C/T和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X2=24.56,P<0.01;X2=24.04,P<0.01);②不同基因型患者组之间各脑室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T与C/T基因型患者合并后哈氏值高于C/C型患者(t=2.28,P<0.05);③T/T和C/T型合并后与C/C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部WS评分及WS总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2.34.P<0.05;t=2.10;P<0.05);④WS总分与哈氏值及三脑室宽度存在正相关(r=0.26,P<0.01;r=0.29;P<0.01),与前角指数存在负相关(r=-0.18,P<0.05).结论 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基因C270T多态性与微小躯体异常有关,并可能与脑室扩大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特征及病程对P300的影响。方法:对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30名正常对照(正常对照组)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并分析比较不同病程对P300的影响。结果:研究组Fz、Cz、FC1的P300潜伏期较对照组明显延迟(t分别=2.67,3.48,3.36;P均<0.01);Fz、Cz、FC1、FC2的波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分别=5.97,2.54,4.57,3.80;P均<0.01)。对研究组中病程<6个月组和病程>5年组的患者比较发现,病程>5年组的患者Fz、Cz潜伏期延迟(t=9.23,7.63;P均<0.01),波幅降低(t=11.97,6.66;P均<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病程越长,受损越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抑郁症患者视觉P300的影响. 方法: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名.正常对照只行视觉P300检测,抑郁症组在MECT前后行视觉P300检测及HAMD评分;两组间进行P300指标比较及对抑郁症组MECT前后视觉P300与HAMD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前抑郁症组N2、P3潜伏期延长(t=3.36,8.38;P<0.01),P3波幅降低(t=2.68,P<0.01);治疗后抑郁症组N2、P3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缩短(=2.01,2.98;P <0.01).相关分析显示,HAMD评分与N2、P3潜伏期治疗前(r=0.89,0.88)和治疗后(r=0.85,0.80)均呈高度正相关(P均<0.01);与N2、P3波幅治疗前(r=-0.13,-0.16)和治疗后(r=-0.18,-0.23)呈微弱负相关(P均>0.05). 结论:MECT可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视觉P300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美金刚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两组在服用原有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的基础上,研究组联合美金刚治疗,对照组联合安慰剂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及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8周及12周时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总分、阴性因子分及SAN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或P<0.01). 结论:氯氮平联合美金刚治疗与单用氯氮平相比,可显著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肥胖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122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维持原有抗精神病药治疗不变,研究组加用二甲双胍1.0 g/d,疗程6个月。两组分别于基线及治疗后1、3、6个月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在治疗后1~3个月,研究组FBG、2 h PBG、TC、TG、LDL、HDL及BMI各项指标均逐步下降,并低于对照组(t=2.03~2.35,P均0.05);治疗6个月,研究组除HDL外,LDL、BMI、FBG、2 h PBG、TC、T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08~4.47,P0.05或P0.01)。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抗精神病药所致肥胖者的血糖、血脂水平及体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直系子女的人格特征、家庭环境模式以及家庭环境因素对其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版)(EPQ)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估3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直系子女(研究组)和35例正常对照(对照组)的人格特征及家庭环境模式.结果 (1)研究组的精神质、神经质两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P<0.01),内-外向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亲密度、成功性、娱乐性3个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矛盾性、独立性及控制性3个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精神质与亲密度、娱乐性呈显著负相关(P <0.05,P<0.01),与矛盾性、控制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内外向与亲密度、成功性、娱乐性呈显著正相关(P <0.05,P<0.01);神经质与亲密度、娱乐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控制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直系子女发育早期的人格特征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方法 共计92例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抑郁症状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而无抑郁症状的60例为对照组,问卷评定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4.78%.研究组的E维度、L维度因子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2.54~-2.40,P<0.05),而研究组的N维度因子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02,P<0.05).研究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利用度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6.33~-4.36,P<0.05).结论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较明显的抑郁症状,其与个性特征及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合并奥氮平与单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氮平合并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和对照组(单用奥氮平治疗),观察6周。共完成研究62例,研究组30例,对照组32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分别评定基线和治疗后组内组间总分、各分量表分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阳性量表分(t=13.081,13.239)、阴性量表分(t=28.492,25.533)、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t=8.769,8.310)及总分(t=20.494,17.169)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01);以研究组阴性量表分较对照组降分更显著(t=3.191,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647)。结论:奥氮平合并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能明显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