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义务教育的法定义务主体是国家。将义务教育定性为国家义务,其价值在于促进教育公平。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的国家义务性有所缺失,既有城乡二元结构中阶层固化、政府再分配职能不到位等法律以外原因,也有国家义务落实缺少法律保障的原因。为强化和实现义务教育的国家义务性,应当通过完善《义务教育法》、制定《教育经费法》、完善法律救济途径等,给落实义务教育的国家义务提供法律保障;通过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社会收入再分配制度等,给落实义务教育的国家义务创造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2.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这是在《教育法》“我国实行教育督导与各类学校评估制度”规定的基础上,第一次在法律的层面对教育督导的机构性质、工作内容、督导结果处理等作出的明确规定,将教育督导制度进一步具体化,奠定了教育督导工作体系的基本框架,对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义务教育法》作为义务教育工作的法律规范,为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提供了具体依据和遵循。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9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相对于20年以前首次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这次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从立法技术来看,其特点之一是结构完整,从总则到附则共分八章,对立法宗旨、适用范围、法律关  相似文献   

4.
关于修订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的颁行,开创了我国教育立法的先河,同时宣告了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产生。然而,今天重新审视这部法律,不难发现它的不足。我们需要对这部法律作出修订,使其更加完善,从而使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强化政府责任 推进教育普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1日,新《义务教育法》开始施行,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的一个新起点。这个新起点,意味着“素质教育”由教育理念、教育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意味着“均衡发展”成为新时期义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意味着政府将更多地承担起对义务教育的责任;意味着广大教师的地位、职务、待遇、培训等将得到更有力的法律保障……而这一切,显示了国家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在这个必将载入史册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共同见证法治的进步,与教育的前行。本刊第8期曾刊登了教育部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司孙霄兵、黄兴胜的文章《关于〈义务教育法〉修订背景及主要问题的思考》,本期我们特别约请劳凯声、金武卫、黄文军同志撰写文章,对新《义务教育法》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6.
2006年颁布的新《义务教育法》为新时期义务教育作出了规范的法律定义,这在我国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试从历史、施效原则等角度对新义务教育法的法律定义作几点探究。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简称"一法一办")分别于2006年和2013年施行后,天津市完善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落实了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合理配置了教师资源,城乡师资素质整体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强化校园安全。  相似文献   

8.
2006年9月1日,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这是基础教育的一件大事.时隔20年后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充分体现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一系列事关新世纪义务教育发展方向与理念的法律原则和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实施了20多年的《义务教育法》解决了孩子有学可上有书可读的问题,而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或者说是灵魂就是均衡发展。他的基本理念就是要通过新的《义务教育法》来推进教育公平。过去我们常说“人民教育人民办”,结果,义务教育的很多责任都让社会来承担。新的《义务教育法》就把义务教育的责任落实在政府的肩上,“义务教育政府买单”,这也是新《义务教育法》的最大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0.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各级政府提出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之所以是政府的重要责任,首先,这是法律赋予的责任。根据《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实施义务教...  相似文献   

11.
培育行政法治文化,是实现行政法治的根本,行政法治文化的形成,与政府的行政执法实践密切相关。而政府的行政执法实践,又是由每一个公务员具体实施的,政府公务员是行政法得以运转的运作者、操纵者,是行政法律职能实现的承担者。政府公务员的素质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行政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树立和行政法治文化的形成。笔者以为,崇法是公务员应有的精神信念,知法是公务员应有的岗位要求,守法是公务员应具备的道德品行,依法行权是公务员应尽的职责义务。  相似文献   

12.
法律职业与其他职业本质上的不同在于具有某种自治性,这被视为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准和要求。法学教育有助于法律人形成法律思维和职业伦理行为、有助于完善国家法律体制和发展国家政治文明,法学教育对法律职业伦理的培养比职业技能教育更为重要。大学法学高等教育必须制定全面教学方案、构建法学教育系统和机制,真正实现法律人法律技能理性和法律伦理涵养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校是现代高校治理的理性选择和时代要求,面对目前高校在依法治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充分发挥校园法律文化价值,即以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方式来指导高校依法治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重婚在客观表现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法律上的重婚,另一种是事实上的重婚。事实上的重婚相对于法律上的重婚,隐秘性强,又不受婚姻登记机关审核的约束,因此它的数量要大于法律上的重婚,危害又不比法律上的重婚小,所以事实上的重婚应严厉打击。随着事实婚姻法律效力的取消,有关事实上的重婚问题就更突出了。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现充实完善了法的基本价值,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制的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现代化方向.做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法制化建设,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深化法制变革,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法律部分教学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完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切实感受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运行,准确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拓展法律思维,提高法治意识。《基础》课中的案例教学在教学目的与要求上,都与法学专业教育存在较大的不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紧紧围绕大学生法律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法律信仰意识的培养两个方面,在案例的选择与运用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对法律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留置权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留置权的立法例比较, 我国现行留置权制度存在简陋、单薄和不合理等缺失, 建议明确将动产占有与债权之间存在牵连关系作为留置权产生的法定要件并规定留置权的善意取得、紧急留置权等。  相似文献   

18.
从法理学角度讲,正义是法律制度所要实现的最高理想和目标,也是人们用来评价和判断一种法律制度具有正当根据的价值标准。由此可见,正义是法的基本价值,也是最高价值。法引导社会正义,社会正义促进法走向文明。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是为了维护公正和正义的事业,因此,法理学应把正义作为其永恒的主题:立法应充分体现社会正义的要求,司法应切实保障社会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刑法以传统法益作为环境法益的核心内容不利于环境保护,应将环境法益界定为既包括人类环境利益,也包括部分生态环境利益。以刑事政策上的环境法益为评判依据,我国刑法对环境法益的保护有诸多缺陷,应从扩大环境要素的保护范围、设置危险犯构造的环境犯罪、规定责任推定原则和采用特殊的追诉时效四个方面,对刑法中关于环境犯罪的规定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社会对法律的需求日益增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应用法学专业学生应当注重法律实践,主动走进社区,用所学法律知识服务社区,为建设平安社区、和谐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