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上海人工智能大会(SHAI),暨图像、视频处理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交融互动的年度盛会,发起于2018年,每年于上海举办。本届大会将于2020年8月21-23日在上海举办。大会将以"智能无界、图新未来"为主题,邀请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正10月23日至24日,第二届中国(广东)人工智能发展高峰论坛在南沙举行。本次峰会以"AIALL"为主题,紧扣国际人工智能科技最新发展态势,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示范,探索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峰会采取"1+5+3"模式,从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等方面全面展开研讨,包括1场高级别主题大会,5场平行论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人工智能(AI)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推动区域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近年来,广东紧紧把握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创新链和生态链,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融合发展,为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行。此次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举办了近20场主题论坛和峰会。中国人工智能大咖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全部集中到了上海。图灵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Raj Reddy,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潘云鹤,腾讯、华为、百度、小米、京东、商汤、亚马逊、微软等国内外企业负责人在大会上进行了高峰对话。  相似文献   

5.
正"人工智能技术与我们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人工智能在联合国《2030发展议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公共机构与数字政府司数字政府处长Vincenzo Aquaro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静安国际大数据主题论坛上如是说。从Vincenzo Aquaro的讲话中,可以看到联合国《2030发展议程》中涉及"5Ps",即Planet(地球)、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徐汇成功举办。2019年,徐汇区委区政府正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徐汇滨江融合发展的"一号工程",与顶尖技术平台合作开展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规划和建设,打造国家人工智能高地新地标和核心区,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努力形成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产业磁力场和应用示范田。实施人工智能发展"T计划",深化"一核一极一带"空间格局,着力构建技术、人才、资本、服务等要素汇聚的创新生态。  相似文献   

7.
人工智能(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AI科技基于程序设计取得突破性进展,配合大数据数据分析进行深度学习。把"人工智能"与传统高职人才培养的相关内容统一起来,形成符合我国现状的人工智能驱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也及时回应了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时代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贯彻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上海市制订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9.
董波 《杭州科技》2020,(3):36-39
正2020年经济形势格外严峻,中美经贸的"灰犀牛"叠加新冠疫情的"黑天鹅",使得传统制造业遭受供应链、需求端的双重冲压力。各级政府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突围,纷纷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产业被寄予了厚望。然而,如何才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于新兴产业而言,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生态。但很多地方在营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时,多是  相似文献   

10.
齐旭高  杨烨  吕波 《天津科技》2023,(2):5-8+12
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天津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契机,也是天津深化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深入分析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天津在推进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标准建设与应用、丰富人工智能在传统制造企业全流程应用场景、培育壮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队伍、强化传统制造企业数字化管理能力等建议,以期为天津推动人工智能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支撑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东科技》2021,30(5)
正人工智能技术是当今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布局和发展,自2017年起,"人工智能"和"智能+"连续4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高度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11月16日,2018年杭州市科协年会暨第四届中国(杭州)大数据科学家论坛开幕。活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创新驱动双引擎"为主题,设置了圆桌论坛,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发展话题,交流分享了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三化融合"行动的有关政策举措、经验启示、建议意见等。  相似文献   

13.
正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了较成熟的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并逐步呈现出鲜明的"头雁引领"效应,创新生态和创新氛围渐趋完善。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在2019年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科技部与上海市政府共同启动"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拟通过上海试验区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强化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治理,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带动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同时还发布人工智能专项指南,在基础理论、新型算法、脑机融合、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2018静安国际大数据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作为"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重要主题论坛之一,本届静安国际大数据论坛聚焦"大数据与城市智能",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城市管理技术和成就;从国际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让世人感知城市智能化变革的  相似文献   

15.
正7月2日,杭州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会议召开。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使命担当,把握机遇、乘势而上,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培育、融合应用三大重点,大力推动试验区建设,加快构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杭州高地"。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忻出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讲话,许明、戴建平、柯吉欣参加。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成绩和世界水平相比究竟有多少距离?在乌镇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乌镇智库、网易科技联合发布了《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中国过去2年新增加人工智能企业数超过了之前10年的总和。"《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为集中的三个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英国,三个国家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65.73%。在中国,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最多,占全球总数的7.4%,三个城市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专业特质"与"人工智能"之间的教育对抗模式成为当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人工智能时代带来了高效、便捷、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模式,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产生一定冲击,如何有效地实现人工智能教育与传统专业教师之间的均衡成为今后教师面临的全新思考。该文旨在分析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特质基础上,结合整体教育改革方向和专业教学任务进行践行新思路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15日,结合"2018年(第12届)创业周暨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经验宣介会于上海市长阳创谷成功举行。活动旨在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在实体经济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新技术落实,推动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来临,而人工智能已经从科幻逐步走入现实。中国从2015年开始就先后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行"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重要的国家级战略规划,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政策支持人工智能发展,推动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潮。  相似文献   

20.
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1)技术平台开源化(2)专用智能向通用智能发展(3)智能感知向智能认知方向迈进人工智能产业现状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主要分为核心业态、关联业态、衍生业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1)智能服务呈现线下和线上的无缝结合(2)智能化应用场景从单一向多元发展(3)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资料来源:《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衍生业态主要有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全能、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物流等细分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