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儿哮喘与IgG亚类低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机理,采用Papdea酶联免疫吸附略加改良的方法,对38例哮喘患儿的IgG亚类进行检测,结果12例有不同程度的IgG1、IgG2、IgG3低下,其中以男性多见;IgG1低下明显,其次为IgG2和IgG3。本研究表明,部分哮喘患儿反复发作与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炎型哮喘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分析肺炎型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3 例肺炎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均表现为较长时间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气促;有时出现喘息15 例,无明显喘息8 例;发作时肺部听诊单纯中小水泡音6 例,小水泡音1 例,中小水泡音及干性口罗音14 例,中小水泡音及少许哮鸣音2 例;症状体征于晨起半小时至1 小时后出现,持续数小时,遂后渐减轻至消失,夜间无症状体征。43-5% 有家族过敏史,8-7 % 有家族哮喘史,39-1 % 有个人过敏史,总IgE全部升高。以后表现为典型哮喘发作占39-1%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儿童哮喘中存在着肺炎型哮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抗生素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雨春  刘吉荣 《新生儿科杂志》1997,12(5):197-198,223
选择11例日7龄7天以上新生儿肺炎住院病儿分别于投用头饱呋肟治疗前,治疗后1天、4天、7天做肠道菌群分析,同时检测10例持续应用抗生素3-8周病儿的肠道菌群,结果显示抗生素对肠道厌氧菌群的影响以治疗后1天最明显,对需氧菌的影响在第7天最明显,而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表现在肠道菌群比例的严重失调及敏感菌量的再次增多,提示长期应用抗生素可能造成微生态平衡紊乱及耐药性的产生,为继发感染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95例肥胖儿童血脂和免疫球蛋白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酶法及火箭电泳法对7-14岁在校95例肥胖儿童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PO),免疫球蛋白(Ig)进行检测,同时取年龄相仿的38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结果显示:肥胖儿童APO-B高于正常儿童,也有数例TC明显增高。肥胖儿IgA高于正常儿童,IgG,IgM低于正常儿童,表明肥胖儿童体内脂内代射及免疫球蛋白有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5.
小儿紫癜性肾炎与IgA肾病临床病理转归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紫癜性肾炎(HSP肾炎)与IgA肾病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方法:对HSP肾炎27例与IgA肾病17例,分别随访(46±18)和(24±12)个月。结果:发现两者都以单纯性血尿者居多,分别有10例和8例,而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均接近50%;肾脏病理均以不同程度的系膜增生伴肾小球硬化或(和)新月体形成。HSP肾炎属Ⅲ~Ⅴ级病变16例(占593%),较IgA肾病的8例(占471%)明显为多。虽HSP肾炎病变较重,但转归明显优于IgA肾病。随访结果(分4类:A:正常,B:轻微尿异常,C:活动性肾脏病,D:肾功能不全),HSP肾炎26例得到随访,(另1例失访)属C者仅1例(38%),而IgA肾病14例得到随访(另3例失访)属C、D者,有3例(21%)。结论:HSP肾炎与IgA肾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  相似文献   

6.
低效价颗粒凝集试验快速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ERODIA-MYCOⅡ试剂盒,采用低效价颗粒凝集试验检测219例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MP-IgM。结果阳性30例,阳性率137%,其中MP-IgM效价1∶80者9例,1∶160者5例,1∶320者8例,1∶640者8例。结论低效价颗粒凝集试验具有简单、迅速,可单个标本操作,特异性高,能早期检测出MP-IgM抗体,为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预处理方案对小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疗效的影响,对14例恶性肿瘤患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4例、恶性淋巴瘤2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在其完全缓解6个月后进行了Auto-PBSCT治疗。中位随访时间4.8年(3~7年)。结果无病生存率为57%(8/14),死亡率为43%(6/14)。初步资料结果表明,预处理方案采用全身照射(7.0±0.5Gy)联合3或4种化疗药物要比联合1~2或5种化疗药物为好,但在为每个患儿进行移植前制订预处理方案时,应注意个体化。  相似文献   

8.
报道1例反复患肺炎后诊断为高IgE综合征。病例13岁,女。主诉为发热、咳嗽。其父有哮喘病。患儿4岁患指甲癣。1999年8月因肺炎,胸片右肺门部有阴影,诊断为肺炎而入院。此后反复发病,至12月共4次入院治疗。本次入院时,体温37℃,咽部不红,肺听诊无异常。周围血白细胞数13.7X109/L、N51%、L23%、E20.2%,CRP2mg/L、IgE35600U/ml、结核菌PCR反应阴性,血沉47mm/1h,IgG1-4亚类及CD8、CD4、CD4/CD8均正常,支原体被动血凝反应160倍,咽培养…  相似文献   

9.
蓝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1例泉州市儿童医院(362000)吴明娥患儿女,9岁。因反复黑便伴面色苍白4年余入院。查体:面色苍白,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背部、左足跟及右前臂皮肤分别有1.5cm×1.2cm,1.0cm×0.8cm,0.8cm×0.7c...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城区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解北京市城区儿童肺炎衣原体TWAR(chlamydiapneumonialstrainTWAR,简称TWAR)既往感染状况,采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对508名2~14岁健康儿童进行了血清TWAR特异性抗体IgG的检测。既往感染的诊断标准:IgG效价为1∶16~1∶256。将受试儿童依年龄不同分为4组。检测结果显示,2~6岁TWAR抗体IgG阳性率为17.2%,~9岁为23.5%,~12岁25.5%,~14岁为41.7%,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χ2=17.299,P<0.01);在性别上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北京城区儿童TWAR感染率很高,临床上应重视儿童TWAR感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早期新生儿不同日龄血清免疫球慢白和补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早期新生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随日龄增大的变化特征,方法:对241例1~7日龄新生儿作血清IgG,IgA,IgM,C3,C4和蛋白电泳测定,并与33例成人比较,结果:(1)新生儿血清IgG,IgA,IgM,C4显著低于成人,C3与成人接近;(2)新生儿α1球蛋白的绝对含量,α2,β,γ球蛋的百分含量和绝对含量均显著低于成人,(3)新生儿血清IgG与γ球蛋白的变化一致,IgA,IgM,C3与γ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中国小儿肾小球疾病肾脏病理改变的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收集全国20个单位2315例患儿的肾活检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2315例患儿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853例,占36.8%)、单纯性血尿(341例,14.7%)、迁延性肾炎(323例,13.9%)、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202例,8.7%)、紫癜肾炎(195例,8.4%)、急性肾炎(144例,6.2%)、狼疮肾炎(64例,2.8%)等;病理改变主要为系膜增生(842例,36.4%)、微小和轻微病变(290例,12.5%)、膜性肾病(206例,8.9%)、IgA肾病(168例,7.3%)、局灶节段性硬化(162例,7.0%)、IgM肾病(133例,5.7%)、膜增生肾炎(120例,5.2%)等。通过肾活组织免疫病理学及超微结构检查,使IgA肾病、IgM肾病、薄膜病、Alport综合征等病得以明确诊断。结论:2315例肾活检患儿中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血尿、迁延性肾炎的患儿占大部分,病理改变则以系膜增生为最多见;一般情况下临床诊断即可满足治疗的要求,而有些治疗困难、不典型病例则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胃扭转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胃扭转较少见,临床多表现为呕吐,容易误诊、漏诊,现将1994—1996年我院新生儿病房误诊15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9例,女6例。孕<37周1例,足月儿14例。出生时轻度窒息2例,羊水混浊1例。日龄<7天5例,7—14天4例,>14天6例。城市5例,农村10例。并发肺炎8例,败血症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2.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呕吐,9例出生后即有呕吐,3例于出生后5—10天出现呕吐,3例于出生后10天后呕吐。多为非喷射性呕吐,偶有喷射性呕吐,大多在喂奶几分钟后呕…  相似文献   

14.
小儿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附10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1990年1月 ̄1995年12月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100例。按骨髓浆细胞≥3%为标准,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在小儿发生率为2.95%。100例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中12例做免疫球蛋白;17例做了球蛋白,5例做了蛋白电泳;28例做了C-反应蛋白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7/12例IgG升高,7/12例IgA升高,8/12例IgM升高;10/12例球蛋白升高;5/5例蛋  相似文献   

15.
儿童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14例临床分析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小儿外科(200032)郑珊王君明1)恶性淋巴瘤为儿童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而发生于胃肠道的恶性淋巴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本院1969~1990年间共收治原发性肠道恶性淋巴瘤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符...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肺水肿是小儿比较常见的肺部疾患,是指肺间质或肺泡腔内的液体增多,超过淋巴引流的一种病理状态,在临床上多继发于其它疾病之后,容易因原发疾病而忽视了它的出现,造成诊治不当。本文对我院近10年来48例急性肺水肿的常见病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3岁11例,~7岁29例,~14岁8例。1-2 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常见原因 见表1。表1 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常见原因病 因例 数百分比(%)溺水1939-6急性肾小球肾炎918-7输血输液过多过…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观察刘红应用ELISA及PCR技术对107例小儿病毒性肝炎病原进行分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107例均为1993年~1994年本院住院患儿,男64例,女43例;年龄5个月~14岁,平均7.0±0.5岁。方法:抗HAV-IgM、HB...  相似文献   

18.
急性白血病化疗致发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感染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烈的化疗致使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重度抑制,造成了患者粒细胞的缺乏(粒缺)。由于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继发于中性粒细胞缺乏的严重或致死性细菌或/和霉菌感染威胁患者的生命,其治疗成为当前棘手的问题。本文就我院血液科近五年内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所致粒细胞缺乏的57例患者的感染与治疗情况归纳如下。一、临床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57例粒缺患者中,男32例,女25例,男:女=4:3.年龄1岁一14岁,年龄中位数为7岁。其中37例患者的基础疾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例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病例共10例。…  相似文献   

19.
1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气道粘膜的电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床工作中,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较多见,原因复杂重迭,对1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进行各项检查,分析病因,并通过气管粘膜电镜检查了解纤毛的超微结构。发现此类病例纤毛的异常多为继发性,原发纤行运动不良为罕见病因。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的关系,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44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中HCMV-DNA,同时作病毒分离及HCMV-IgG、IgM测定。结果表明:HCMV-DNA阳性者14例,阳性率为32%;而病毒分离阳性者8例,阳性率为18%;HCMV-IgG、IgM阳性率分别为39%和23%。提示:(1)部分ITP患儿发病时有HCMV活动性感染;(2)PCR技术特异、敏感、快速,对ITP患儿的HCMV活动性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