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分析它们与患者疾病活动性及发病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76例白癜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用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进展期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进展期患者IL-8及TNF-α的水平也高于稳定期患者;仅IL-8的水平在局限性与泛发性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6、IL-8及TNF-α可能参与白癜风发病的免疫机制,并与该病的活动性及发病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白癜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人群、进展期与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肤和血清中氧化与抗氧化能力关键指标,探讨氧化应激在白癜风患者中的作用与其机制。方法经被检测人员同意,随机选取50例白癜风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其中进展期患者30例,稳定期患者20例)和50名健康志愿者(标记为对照组)。试剂盒检测皮肤和血清中T-AOC、SOD,CAT,GSH-Px的活性及MDA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提取液和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AOC与GSH-Px低于对照组(P0.05),SOD在血清中二组没有差异性,在皮肤提取液中低于对照组(P0.05);进展期患者皮肤提取液和血清中MDA的含量高于稳定期患者(P0.05),而T-AOC、SOD与GSH-Px活性低于稳定期白癜风患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进展期和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肤提取液和血清CAT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患者的白癜风病情活动与皮肤和血清中氧化与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Th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及对病情进展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2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120例规律产检正常孕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ω-3PUFA、白介素(IL)-2、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IL-2/IL-10和TNF-α/IL-10;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ω-3PUFA与Th细胞因子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ω-3PUFA对病情进展的预测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ω-3PUF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2/IL-10及TNF-α/IL-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L-2、IL-10、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ω-3PUFA水平与IL-2/IL-10及TNF-α/IL-10均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孕妇病情进展26例(21.67%);经ROC曲线分析,血清ω-3PUFA预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病情进展的AUC为0.934,明显高于IL-2/IL-10的0.652和TNF-α/IL-10的0.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PUFA与妊娠期高血压孕妇Th细胞因子平衡密切相关,预测病情进展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55、miR-1238-3p、miR-202-3p、miR-630和miR-766-3p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改变与病程发展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和检查的62例白癜风患者,平均年龄(23.25±2.11)岁,男30例(48.39%),女32例(51.61%),其中白癜风稳定期患者44例(71.77%),白癜风进展期患者18例(28.23%)。选取与白癜风组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受试者外周血中miR-155、miR-1238-3p、miR-202-3p、mi R-630和miR-766-3p的表达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FN-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蛋白水平含量;通过活性氧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受试者白癜风患者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结果随着白癜风病程发展,miR-155 m RNA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mi R-1238-3p、miR-202-3p、mi R-630和miR-766-3p mRNA和蛋白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白癜风进展期miR-155 mRNA和蛋白表达量高于白癜风稳定期,mi R-1238-3p、miR-202-3p、miR-630和miR-766-3p mRNA和蛋白表达量低于白癜风稳定期(P0.05);相较于健康对照组,白癜风稳定期和白癜风进展期均能使TNF-α、IFN-γ、IFN-α和IL-1β含量增加,白癜风进展期TNF-α、IFN-γ、IFN-α和IL-1β含量高于白癜风稳定期;相较于健康对照组(2.36±0.15),白癜风稳定期(3.85±0.47)和白癜风进展期(8.18±0.56)活性氧含量均增加,且进展期高于稳定期(P0.05)。结论随着白癜风病程发展,外周血中mi R-155表达量逐渐增加,miR-1238-3p、miR-202-3p、miR-630和miR-766-3p表达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早期显性梅毒血清IL-2、IL-10和TNF-α的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3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血清IL-2、IL-10和TNF-α的水平,并用65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早期显性梅毒患者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一期梅毒患者血清IL-2和TNF-α水平高于二期梅毒对照组(P<0.05),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L-10水平高于一期梅毒对照组(P<0.05);IL-2和IL-10呈负相关,TNF-α和IL-2呈正相关,TNF-α和IL-10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L-2、IL-10和TNF-α均参与了梅毒的发病,随着病程进展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一定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白癜风患者血清IL-22、IL-6和TNF-α水平,探讨上述因子在白癜风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白癜风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22、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白癜风患者血清IL-22、IL-6和TNF-α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IL-22、IL-6和TNF-α可能参与了白癜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50例白癜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用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局限性、泛发性白癜风患者血清IL-6、GM-CSF水平及泛发性患者血清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节段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局限性、泛发性患者血清GM-CSF水平及泛发性患者血清IL-6水平进展期显著高于稳定期。结论 IL-6和GM-CSF在非节段型白癜风自身免疫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法检测66例白癜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MIF和TNF-α的表达.结果 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IF水平分别为(9.56±1.65) μg/L和(5.18±0.81) μg/L,TNF-α水平分别为(2.38±0.37) μg/L和(1.78±0.21) μg/L,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 0.01).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MIF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9,P< 0.05).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组血清MIF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MIF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P<0.01).结论 MIF和TNF-α可能在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MIF与寻常型白癜风的活动性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白癜风患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白癜风患者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及在不同分型、分期中的作用,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白癜风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白癜风患者血清IL-4、IFN-γ、TNF-α水平增高,IL-2、IL-10水平降低,提示各种细胞因子可能参与白癜风发病,并与白癜风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B(TGF-β)与白癜风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120例白癜风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IL-17和TGF-β水平.分析两种因子与白癜风患者性别、病期、病程、白斑面积、家族史的关系.结果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P值均<0.05),随着白癜风患者白斑面积增大,IL-17水平逐渐升高(x2=12.656,P< 0.05);而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TGF-β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血清IL-17和TGF-β水平与病情有一定关系,两者可能在白癜风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旨在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展期、稳定期、消退期血清锌、IL-2和TNF-α与银屑病病情的相关性,以探索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 对40例银屑病各期行PASI评分;对银屑病各期和对照组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锌值,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IL-2和TNF-α.结果:(1)银屑病患者血清锌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在各期患者中IL-2、TNF-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IL-2、TNF-α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银屑病患者存在着血清锌降低,而IL-2和TNF-α升高,这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受体(TNFR1)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对18例进展期及2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损处TNF-α及TNFR1进行检测,并以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皮损中TNF-α的表达较寻常型稳定期组显著增加(P<0.01),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皮损中TNF-α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01)。患者组与对照组TNFR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α可能参与寻常型白癜风发病的某一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诊断尖锐湿疣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81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接待的5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将观察组81例患者中的尖锐湿疣初发患者30例设为初发组,尖锐湿疣复发患者51例设为复发组。入组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3 mL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6含量。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变化,观察组组内所分的初发组和复发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变化,及TNF-α+IL-6诊断方法学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IL-6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TNF-α和IL-6单项检测。结论尖锐湿疣患者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降低,TNF-α+IL-6诊断特异度和灵敏度较高,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CD8+T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及受体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并探讨茶多酚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和培养12例进展期白癜风、12例稳定期患者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与茶多酚100 mg/L共培养,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茶多酚处理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和白介素-2受体(IL-2R)的浓度.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检测不同组间及处理前后各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 进展期白癜风组、稳定期白癜风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分泌TNF-α的浓度依次降低,分别为(191.302±6.077) ng/L、(175.966±2.467) ng/L、(173.664±3.600) ng/L,IFN-γ的浓度依次升高,分别为(280.182±36.07) ng/L、(371.670±24.352)ng/L、(447.147±8.432)ng/L,IL-2R的浓度同样依次升高,分别为(8.375±0.161) μg/L、(8.845±0.161) μg/L、(9.345±0.125) μg/L.进展期白癜风组与稳定期白癜风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较,3种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经茶多酚处理2d后,进展期白癜风组、稳定期白癜风组和健康对照组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至(164.797±1.784) ng/L、(166.150±3.576) ng/L、(155.028±5.759) ng/L,与处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稳定期白癜风组IFN-γ浓度升高,而进展期白癜风组和健康对照组则有降低,各组IL-2R水平均有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受体的变化可能与白癜风诱发或进展相关.茶多酚可能通过降低CD8+T淋巴细胞分泌TNF-α治疗白癜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在尖锐湿疣(CA)皮损中的表达研究,及其与血清TNF-α、IL-6、IL-17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海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CA患者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120例皮肤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miR-155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SOCS-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组织中miR-155水平、SOCS-1阳性率与血清中TNF-α、IL-6、IL-17水平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组织中miR-155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组织中SOCS-1表达阳性率为80.83%,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血清中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对象,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患者组织中miR-155与血清中TNF-α、IL-6表达呈负相关(r=-0.392,-0.358;均P0.05),与IL-17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426,P0.05);组织中SOCS-1与血清中TNF-α、IL-6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_s=0.373,0.335;P0.05),与IL-17表达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_s=-0.404,P0.05)。结论 CA患者组织中miR-155高表达,SOCS-1阳性率升高,并与免疫、炎症相关因子有关,二者可能参与CA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介素-17(IL-17)和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白癜风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20例白癜风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血清中IL-17和TGF-β水平。分析两种因子与白癜风患者性别、病期、病程、白斑面积、家族史的关系。 结果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P值均 〈 0.05),随着白癜风患者白斑面积增大,IL-17水平逐渐升高(χ2 = 12.656,P 〈 0.05);而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TGF-β水平也高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期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 结论 白癜风患者血清IL-17和TGF-β水平与病情有一定关系,两者可能在白癜风发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白癜风免疫微环境对黑素细胞CXC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皮损组织中的细胞因子;采用qRT-PCR及ELISA检测白癜风免疫微环境中上调的细胞因子对黑素细胞系PIG1 CXCL10表达和分泌。结果: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皮损组织中IFN-γ、TNF-α和IL-1βmRNA表达上调;三者联合刺激显著上调PIG1细胞CXCL10 mRNA的表达以及蛋白分泌,并呈现时间依赖性。结论:白癜风局部免疫微环境促进黑素细胞表达及分泌CXCL10,可能参与白癜风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在白癜风患者外周血及皮肤组织中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癜风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7A在血清中的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A+细胞在皮肤组织中的浸润情况。结果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明显升高,病情进展期患者血清中IL-17A细胞因子浓度较正常对照升高,进展期白斑边缘皮肤中浸润的IL-17A+细胞数量也较正常对照增多。结论 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17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放射免疫法检测66例白癜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血清MIF和TNF-α的表达。结果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MIF水平分别为(9.56±1.65)μg/L和(5.18+0.81)μg/L,TNF-α水平分别为(2.38±0.37)μg/L和(1.78±0.21)μg/L,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1)。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MIF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89,P〈0.05)。节段型白癜风患者组血清MIF和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MIF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P〈0.01)。结论MIF和TNF-α可能在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MIF与寻常型白癜风的活动性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尖锐湿疣患者MyD88表达水平与血清TNF-α、IL-10的关系,探索尖锐湿疣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30例尖锐湿疣(C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5例正常包皮环切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患者皮损组织、对照组包皮组织中MyD88的表达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TNF-α和IL-10水平。结果:免疫组化分析发现76%(23/30)的CA患者的皮损组织中呈现MyD88阳性表达,积分为5.01±0.48。CA患者两种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2.09±1.35)μg/L vs(1.03±0.32)μg/L,P0.05;IL-10:(29.05±15.88)μg/L vs(18.38±5.99)μg/L,P0.05]。MyD88表达水平与TNF-α、IL-10呈正相关(r_(TNF-α)=0.23,P0.05;r_(IL-10)=0.46,P0.05)。结论:CA患者皮损组织的MyD88表达水平以及血清TNF-α、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MyD88表达与TNF-α、IL-10呈正相关,提示CA患者免疫抑制与免疫损伤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