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嗜心性柯萨奇B3病毒(CVB3m)感染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的作用,以明确TFA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律失常发生率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新生心肌细胞方法,建立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结果应用黄芪总黄酮(TFA))组与柯萨奇B3病毒感染模型组相比较,IK1峰值从(-10.11±1.57)nA增加到(-12.25±1.64)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6)。结论黄芪总黄酮可增加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的幅值,这可能是黄芪总黄酮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律失常发生率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嗜心性柯萨奇B3病毒(CVB3m)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新生心肌细胞方法,建立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模型,应用膜片钳技术中电流钳记录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结果应用TFA组与柯萨奇B3病毒感染模型组相比较,动作电位幅值(APA)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5,n=8),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延长(P=0.00724,n=8)。结论黄芪总黄酮可显著降低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值(APA),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PD)。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FA)对急性心肌梗死(Am)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L—ICa)及钠电流(INa)的作用。方法设正常对照组、AMI组及TFA实验组。大鼠开胸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开胸前5min实验组大鼠舌静脉注射剂量为20mg/kg的TFA溶液50ul。用胶原酶酶解法急性分离AMI模型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左前降支供血区心外膜细胞的L—ICa及INa的作用。结果①应用TFA(20mg/kg)后,L—ICa从(0.313±0.14)nA增加到(0.402±0.27)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②应用TFA(20mg/kg)后与对照组比较,峰值从(-8.43±2,03)nA下降到(-6.37±1.58)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结论TFA可以增加AMI大鼠心室肌细胞L—ICa的幅值,TFA可显著降低AMI大鼠心室肌细胞INa的幅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感染建立VMC小鼠模型,予黄芪总黄酮(TFA)高、中、低剂量灌胃治疗,于14 d观察心肌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计算心肌病理组织学积分.结果 模型组心肌超微结构改变重于黄芪总黄酮组,黄芪总黄酮组与模型组比较病理积分下降明显,尤其是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芪总黄酮能有效地维护小鼠心肌纤维及膜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对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GRP94及促凋亡信号分子JNK、p-JNK、Caspase 1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对照组(正常细胞)、柯萨奇病毒感染组(正常细胞+柯萨奇B3病毒)、黄芪总黄酮组(正常细胞+柯萨奇B3病毒+黄芪总黄酮)。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培养乳鼠心肌细胞α-SMA蛋白,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伴侣蛋白GRP78、GRP94、p-JNK、JNK及Caspase 12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柯萨奇B3病毒感染组心肌细胞GRP78、GRP94表达增多(P0.01),黄芪总黄酮组心肌细胞GRP78、GRP94表达减少(P0.01)。与对照组比较,柯萨奇B3病毒感染组心肌细胞p-JNK及Caspase 12表达增多(P0.01),黄芪总黄酮组心肌细胞p-JNK及Caspase 12表达减少(P0.01)。各组心肌细胞JNK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柯萨奇B3病毒可引发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并使促凋亡信号分子p-JNK、Caspase 12表达增多,引发心肌细胞凋亡;黄芪总黄酮抑制柯萨奇B3病毒感染心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该实验结果可能是其对病毒性心肌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芪总黄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ⅠNa)的影响。方法大鼠开胸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左前降支供血区心外膜细胞的ⅠNa。结果应用TFA(20mg/kg)后与AMI组比较,ⅠNa峰值从(-4.79±1.88)nA下降到(-2.74±1.67)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结论TFA可显著降低AMI大鼠心室肌细胞ⅠNa的幅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总黄酮(TFA)对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细胞钙电流的作用。方法应用柯萨奇B3病毒制作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7只,腹腔注射TFA溶液(20mg/kg)1次/d,并设正常对照组及病毒感染对照组各7只,7d后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应用胶原酶酶解法急性分离病毒性心肌炎BALB/c小鼠心室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记录TFA对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心室肌细胞Ca2+电流的作用。结果(1)TFA组与正常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相比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2)TFA组与对照组比较,L-型钙电流(L-ICa)由给药前的(0.28±1.07)nA增加到给药后的(0.39±0.84)nA(P<0.05)。结论TFA可以明显改善BALB/c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脏血流动力学,TFA可增加病毒性心肌炎BALB/c小鼠心室肌细胞L-ICa的幅值。  相似文献   

8.
黄芪总黄酮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及钠电流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ICa-L)及钠电流(INa)的作用。方法实验用胶原酶酶解法急性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记录心室肌细胞的ICa-L及INa。结果(1)应用TFA(20 mg.kg-1)后ICa-L从(-0.313±0.14)nA下降到(-0.402±0.27)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应用TFA(20 mg.kg-1)后与对照组比较,INa峰值从(-8.43±2.03)nA升高到(-6.37±1.58)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FA可以增加豚鼠心室肌细胞ICa-L的幅值,TFA可显著降低豚鼠心室肌细胞INa的幅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急性期心肌组织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感染建立VMC小鼠模型,给予TFA40mg/L灌胃治疗,第14天无痛苦处死全部小鼠并留取心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x43蛋白水平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VMC组小鼠心室肌组织炎症病灶中变性、坏死周围心肌细胞Cx43表达明显减弱,甚至阴性,分布不规则,Cx4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FA组Cx4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MC心肌炎小鼠急性期心肌组织Cx43蛋白表达下降。TFA能明显提高CVB心肌炎小鼠急性期心肌组织Cx43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C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大鼠心律失常及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致大鼠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观察ECG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大鼠开胸左前降支结扎造AMI,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左前降支供血区心外膜细胞的INa。结果①CP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室性早搏和室速均明显减少(n:10,P〈0.05)。②应用cP(20mg/kg)后与AMI组比较,INa峰值从(-4.82±1.91)nA下降到(-2.56±1.59)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6)。结论①C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②CP可显著降低AMI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幅值。  相似文献   

11.
黄芪总黄酮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黄芪总黄酮(TFA)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应用CVB3感染BALB/c小鼠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每日腹腔注射TFA(dOmg/kg)0.1ml;对照组每13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0d后以BL一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对小鼠心电图进行观察和改良CurtisandRavingerovand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用黄芪总黄酮(TFA)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12例,P〈0.05)。结论黄芪总黄酮可显著降低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律失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期间不同时相(缺血时、缺血后再灌时)氟比洛芬酯处殚对乳鼠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四组:1组(对照组)为体外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Ⅱ组(I/R组)为相同的细胞,缺血3小时,再灌注1小时;III组(氟比洛芬酯缺血时处理组)在I/R缺血时相加入氟比洛芬哺(0.15μM);IV组(氟比洛芬酯缺血后再灌注时处理组)在I/R再灌注时相加入氟比洛芬酯(0.15μM)。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模式分别记录并比较四组的钠电流。结果:和I组相比,II组存每一指令电压上都增大钠电流;在测试电压为-20mV的条件下,钠电流峰值电流密度从-375.47±70.31(pA/pF)增至-557.11±12786(pA/pF)(n=5,P〈f0.05);稳态激活半激活电压(V1/2)分别为-4281±1.21mV和-3149±2.40mV(n=5,P〈005);稳态欠活半激活电压(V1/2)分别为-7424±5.89mV和-68.70±6.26mV(n=5,P〈005);通道失活后恢复T分别为2569±19.47ms和7.534±3.24ms(n=5,P〈0.05)。III、IV组钠电流峰值电流密度从-375.47±70.31(pA/pF)分别降至-208.80±121.44和-278.91±188.26(pA/pF)(n=5,P〈0.05);通道稳念激活V1/2分别为-40.89±9.81mV和-39.49±3.70mV(n=5,P〉O05);稳态失活V1/2分别为74.45±5.02mY和-75494±3.32mV(n=5,P〉0.05);通道失活后恢复T分别为24.98±16.41ms和26.30±11.82ms(n=5,P〉005)。III、IV组之间各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R处土型可以增大钠电流的峰值电流,并使电压电流曲线下移;减慢通道的时间依赖性激活,促进通道的电爪依赖性失活,失活后恢复变快。而在I/R缺血和再灌注两个时相使用氟比洛芬酯均能有效阻制钠通道的这螳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CP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细胞钙电流的作用.方法 大鼠开胸,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开胸前5 min实验组大鼠舌静脉注射剂量为20 mg/kg CPS溶液50 μl.设正常对照组、AMI组及CPS实验组.行血流动力学检查,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左前降支供血区心外膜细胞L型Ca2+电流(L-Ica)的作用.结果 ①应用CPS 20 mg/kg后与AMI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n=7);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7).②应用CPS 20 mg/kg 后与AMI对照组比较,L-ICa由给药前的(0.34±1.13)nA增加到给药后的(0.46±0.76)nA(P<0.01,n=7).结论 CPS可以明显改善AMI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可以增加AMI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幅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人胚肾293(HEK293)细胞表达心脏钠通道SCN5A基因并观察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 axetil,FA)对钠通道的影响。方法:野生型SCN5A基因和SCN1B基因共表达于HEK293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使用FA(0.15μM)前后的钠电流。结果:转染效率约为70%,和使用FA前相比,用药后在每一指令电压上钠电流都减小;在测试电压为-40mV的条件下,钠电流峰值电流密度从(-159.74±63.80)pA/pF降至(-94.48±62.63)pA/pF(n=7,P=0.012);通道稳态激活半激活电压(V1/2)分别为(-51.66±7.69)mV和(-58.19±2.45)mV(n=7,P=0.048);稳态失活半激活电压(V1/2)分别为(-83.55±3.21)mV和(-85.25±4.78)mV(n=7,P=0.041);通道失活后恢复τ分别为(33.86±23.18)ms和(67.71±58.58)ms(n=7,P=0.048)。结论:FA可以减小各测试电压下的钠电流峰值(电压电流曲线向上漂移);加速通道的电压依赖性激活,促进通道的电压依赖性失活,失活后恢复变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肽素(cardiomyopeptid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细胞钙电流的作用。方法大鼠开胸左前降支结扎造成AMI。开胸前5min实验组大鼠舌静脉注射浓度为50μg/ml的心肌肽素溶液50μl,并设正常对照组、AMI组及心肌肽素实验组,行血流动力学检查;酶解分离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记录左前降支供血区心外膜细胞的L型Ca^2+电流(L—Ica)的作用。结果应用心肌肽素(50p,g/m1)后与AMI组比较,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P〈0.05,n=7)。②应用心肌肽素(50μg/m1)后,L-型钙电流(L—ICa)由给药前的(0.15±0.34)nA增加到给药后的(0.31±0.37)nA(P〈0.01,n=7)。结论心肌肽素可以明显改善AMI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可以增加AMI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幅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