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融合技术逐步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将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与X线片、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不同成像技术的图像进行不同方式的图像融合处理,所提供的信息不是简单的数据总和,而是有效地显示了解剖和生理之间的关系,提供的诊断信息更全面,可早期、准确诊断骨与关节疾病,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对比情况.方法:分析影像科诊断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组)30例和观察组(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组)30例.结果:观察组冠脉患者所接受的ED和ED标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冠脉CT可以对冠脉血管病变进行准确的观察,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BHP6603固定角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门控心肌灌注显像(MPI)测定左室容积及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受试者40例,分别用BHP6603固定角和GE infiniavc可变角双探头SPECT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检查,采用相同采集模式和处理软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的左室容积和功能参数。结果处理二种设备采集受试者原始图像获得的EDV无统计学意义,而ESV及LVEF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DV、ESV和LVEF具有很高的相关性。结论在采集模式、处理软件相同的条件下,BHP6603固定角SPECT测量的EDV、ESV较GE infiniavc可变角SPECT值稍大,而LVEF值略小。但BHP6603固定角与GE infiniavc可变角双探头SPECT在测量左室容积和心功能参数方面有高度的相关性,BHP6603固定角与GEinfiniavc可变角双探头SPECT相比,有同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横断面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前瞻性组和回顾性组各40例,前瞻性组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横断面扫描技术检查,回顾性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检查,比较2组成像质量、辐射剂量差异。结果 2组L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瞻性组CTDIvol、DLP标准、ED标准均显著低于回顾性组(P0.05)。2组共计显示1 086段冠状动脉,其中有1 058段达到2分的评分要求,即满足临床诊断要求有1 058段(97.42%);前瞻性组有529段冠脉图像质量评分2分以上(97.24%),回顾性组有529段冠脉图像质量评分2分以上(97.60%),2组冠脉成像质量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的冠脉段数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39,P=0.709)。结论 64层螺旋CT(MSCT)前瞻性心电门控横断面扫描技术具有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检查相当的图像质量,同时可以显著的降低扫描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前瞻性心电门控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各自在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4例患者分两组,A组12例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B组12例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比较两组的心率、体重指数、图像质量、冠状动脉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A组患者所受辐射剂量为(3.3±0.51)mSv,较B组辐射剂量(11.7±1.13)mSv降低了70%左右;A组图像质量达2分及2分以上者46段,B组图像质量达2分及2分以上者45段,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率≤65次/分且节律规则的患者行前瞻性心电门控CTA检查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明显减少辐射剂量,相比于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辐射剂量降低约70%,但是回顾性心电门控的心率要求相对宽松,图像易于重建,检查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像术联合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MRI对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在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45例(79段椎体)OVCFs疑诊患者,行SPECT、SPECT–CT与MRI检查,记录椎体核素浓度,进行疾病诊断,对SPECT–CT与MRI定性检查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比较SPECT、SPECT–CT在病椎上定位的能力。结果:45例患者79段椎体经MRI检查有67段为新鲜OVCFs,12段为陈旧OVCFs,SPECT–CT检查有68段为新鲜OVCFs,11段为陈旧OVCFs,Kappa=0.79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检查的效能接近。以MRI确诊病椎节段作为参考,SPECT–CT与MRI检查一致的病椎节段数量明显高于SPECT,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ECT–CT对新鲜OVCFs的定性、定位诊断要优于SPECT,诊断结果更接近MRI,对不耐受MRI检查者可选择SPECT–CT。  相似文献   

7.
针刺影响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脑功能成像主要包括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能够在生理状态下、无创地研究人脑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本文回顾了针刺对脑功能成像影响的研究,包括生理状态(安静、运动、局部神经阻滞)、病理状态(痴呆、中风、脑瘫、摇头丸服食等)下的针刺效应,以及穴位、针刺频率、针刺手法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分析了针刺效应与脑功能成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针刺激增即时SPECT脑显像识别脑血管病存活脑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增即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脑显像显示出的放射性填充病灶(RFA)与临床神经功能的相关关系,为判定存活脑组织(SCT)提供依据。方法:测定双侧腧穴电针刺激增后^99mTc-ECD-SRECT脑显像的RFA的容积激增率(RIV)。然后进行以电针刺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变化,计算神经功能恢复率(RNR)。结果:37例患者的RNR>18%,其RIV与RNR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γ=0.631,P<0.01);有35例42外RFA与恢复的神经功能之间存在定量、定位关系,被判定为SCT阳性。该技术识别SCT的敏感性为94.59%,特异性为70.00%,阳性预测值为83.33%。结论:电针刺可即时激增RFA区域SCT的兴奋性,增加其对^99mTc-ECD的摄取。针刺后二次SPECT脑显像可定性、定位、定量显示CVD患者脑内散在的SCT。  相似文献   

9.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心肌灌注显像主要用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价。相对于心电图和运动心电图,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是冠心病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SPECT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分负荷试验与静息试验2种,目前的负荷试验多以运动试验为主,虽然做此检查的患者都已经医生的慎重选择,但运动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等并发症。故检查过程中的护理观察与处理非常重要。笔者现将825例患者行SPECT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有诊断级螺旋CT的SPECT/CT显像在前列腺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6倒前列腺癌的患者,注射^To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后行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立即行同机SPECT/CT扫描,并行图像融合和分析。结果:SPECT/CT诊断肿瘤骨转移的灵敏度为93.20%(96/103),特异性91.00%(101/111),准确性92.06%(197/214),阳性预测值90.57%(96/106),阴性预测值93.51%(101/108)。结论:带有诊断级螺旋CT的SPECT/CT不仅可精确定位,还可以补充CT检查的获得的信息,在前列腺癌患者骨显像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核索心肌灌注显像检查,是在总者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显像剂99mTC-甲氧基并丁基异晴(MIBI)后,心肌处于静息状态时进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 Single Photon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扫描,能准确评估心肌血流灌注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核素心肌显像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劳累型心绞痛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评价麝香保心丸治疗劳累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66例住院的劳累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的对比观察,并采用^99mTC-甲氧异丁异腈(MIBI)心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灌注显像,定量评价缺血心肌面积变化。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7.8%,56.0%,P〈0.0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0.7%,52.0%,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核素  相似文献   

13.
得气是针刺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现象,与针刺疗效的发挥密切相关。近年来采用神经影像学方法对针刺得气的中枢响应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及PET-CT等现代影像技术的应用,为针刺得气后大脑各脑区的中枢响应及其客观可视化提供了大量依据。综合分析基于神经影像学的针刺得气中枢响应特征的相关研究,包括得气后的主要影像学变化及穴位选择、得气方法与留针时间、得气判断标准、数据分析方法等针刺得气相关影像学试验设计方法,发现相关研究存在缺乏客观的量化评价标准、试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不够严格、缺乏病理状态下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等诸多问题,同时其激活脑区的特异性、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与疗效的相关性亦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头部电针对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技术观察头部电针对帕金森病(PD)患者基底节区多巴胺转运体(DAT)的影响。方法 10例原发性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例接受顶颞前斜线(MS6),额旁3线(MS4),顶旁1线(MS8),顶旁2线(MS9),枕下旁线(MSl4)的电针治疗,单侧病变针刺对侧.双侧病变针刺双侧,深度达到帽状腱膜,每日1次,每周5次;对照组5例口服美多巴,轻度患者:125mg每日3次;中度患者:250mg每日3次;重度患者:250mg每日4次口服;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分别行^99mTc-TRODAT-1 SPECT脑断层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测定基底节区/枕叶(BG/OC)的比值,分析基底节区的DAT活性。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99mTc-FRODAT-1摄取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治疗组发病肢体同侧治疗前后BG/OC分别为1.1883±0.1471和1.2416±0.3146,对侧分别为0.9019±0.1210和0.9496±0.2522;对照组发病肢体同侧治疗前后BG/OC分别为1.1597±0.0568和1.2053±0.1153,对侧分别为1.0436±0.1393和1.2972±0.2612。对照组发病肢体对侧BG/OC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脑区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对于DAT的改善效应无差异。结论 头部电针可以减少PD患者基底节区DAT的丢失,改善基底节区DAT的活性,达到对于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从而延缓PD患者的病程并且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体内18F-FDG循经迁移线的三维断层及透视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实现示踪剂循经迁移线的三维断层及透视观察。方法:志愿者下巨虚穴位点注18F-FDG,PET采集腿部透射及发射图像,对透射及发射图像进行融合并重融合后的透视图。结果:融合后的三维断层图,实现了循经迁移线的空间定位显示,但无法看到完整的循环迁移线,只有断续线段;重建的透视图实现了从各个方面直观观察完整循经迁移线及其在体内走行位置,并可立体旋转显示。结论:图像融合后的透视图实现了循环迁移线的立体透视显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息心肌显像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判定梗死部位,指导治疗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95例临床考虑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锝-甲氧异晴(99mTc—MIBI)静息核素心肌灌注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结论:静息核素心肌显像对于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摄影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其次在此基础上剖析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该设备的核心部分),最后对这种大型核医学成像系统进行诊断功能扩展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进一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提供分子影像学的依据。 方法 34例儿童孤独症患儿,ABC行为量表测试>57分。电针穴位为双侧合谷、曲池、足三里和三阴交穴。采用SIEMENS ECAM/ICON 双探头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系统,进行针前和电针中2次SPECT脑灌注显像;显像剂为99m锝双半胱乙酯(99mTc ECD);对SPECT影像进行视觉和定量分析。 结果 视觉分析显示,34例患儿针刺前可见114处局灶性脑血流灌注和功能低下区,其中28例同时显现左侧(或者双侧)额叶前部、左侧语言运动区(Broca)和左侧颞叶听语言区(Wernicke)异常,占患儿总数的82.35%。电针时上述病灶区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定量分析显示,针刺前病灶Ff和镜侧Ff差异显著(P<0.01);针刺前病灶Ff和电针时病灶Fe差异显著(P<0.01);病灶BFCR%和镜侧BFCR%差异非常显著(P<0.01)。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改善情况显示,电针显效为78.95%。 结论 初步证明针刺治疗儿童孤独症有疗效。  相似文献   

19.
慢性脑供血不足(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ory insuffi-ciency,CCC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缺血性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缺血性卒中是在患者长期CCCI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此时脑血流处于轻度减少阶段,在这一时期脑功能的损伤是可逆的。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ed tomo-graphy,SPECT)技术能够敏感地发现脑部的缺血改变,只要脑血流量出现改变,脑血流灌注显像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2012-01-2013-09,我们应用 SPECT 测定30例CCCI患者的脑血流量,分别与10例缺血性卒中组及10例正常对照组脑血流量进行比较,并探讨与CCCI患者相关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候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宽胸气雾剂对原发性冠脉慢血流(PCSF)患者的即刻和近期疗效。方法?12例患者予宽胸气雾剂单药治疗PCSF(冠脉造影术中即刻给予3喷;术后次日起予3次/日,每次2喷),进行3个月的前瞻性临床观察。选取术中宽胸气雾剂治疗前和治疗5 min后(术中5 min)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计算的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CTFC)及术后次日、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测定的静息缺血总评分(SR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作为主要结局指标,并将术后次日、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治疗前和术中5 min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次日和治疗3个月测定的血液指标和心电图指标等作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12例患者全部完成研究并纳入分析。与治疗前比较,术中5 min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的CTFC值均降低(P<0.05);术中5 min的心率、血压、呼吸、皮氧等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 与术后次日比较,治疗1个月SRS明显下降(P<0.05),治疗3个月SRS较治疗1个月时进一步下降(P<0.05);但术后次日,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次日比较,治疗1个月SAQ的评分升高(P<0.05),并且治疗3个月SAQ的评分较治疗1个月时进一步提高(P<0.05)。 与术后次日比较,治疗3个月时患者血小板计数、谷丙转氨酶、肌酐、尿酸、纤维蛋白原、心电图QTc间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宽胸气雾剂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冠脉血流和心肌灌注,对PCSF患者有较好的即刻和近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