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神经疼痛患者应用神经妥乐平联合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4年1月-2015年3月医院进行治疗的74例带状疱疹神经疼痛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PHN发生率、治疗疗效、疱疹变化情况、不同时间VAS评分、神经异常症状改善及合用止痛药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后遗神经疼痛发生率、止疱时间、结痴时间、脱痂时间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疼痛率、总缓解率、麻木感改善率及刺痒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用止痛药物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妥乐平联合抗病毒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带状疱疹及其神经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疼痛病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者定义为后遗神经痛。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1~2年,长者超过10年,一般病史均长达3~5年。近年来我院用神经妥乐平(日本脏器制药株式会社研制生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皮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绝大多数患者伴有剧烈的神经痛,10%的患者可发生后遗神经痛,尤其是≥60岁的老年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比例可达50%~75%。现代医学对本病一般予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预防继发感染等对症治疗,以期减少疼痛、缩短病程。中医药内服、外用、针灸、拔火罐等治疗带状疮疹有独特疗效,且经济实用,毒副作用少。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红外线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红外线局部照射;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红外线存带状疱疹的治疗中能促进渗出吸收,水疱干涸、结痂、消炎、缓解神经疼痛.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病程。同时可降低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微波治疗3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好发于春秋季节,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带状疱疹的皮疹经抗病毒治疗后一般2周左右消退.困扰病人的是带状疱疹的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因此,一般采取药物、针炙、理疗等综合性治疗方法.我们采用微波仪治疗3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指急性带状疱疹(AHN)皮疹痊愈后沿周围神经分布区的持续性或间断性剧烈疼痛,是临床上的常见和多发病,也是疼痛治疗较为棘手的一种疾病,我们从2005年1月份开始分别应用钩活术+神经妥乐平椎旁神经阻滞治疗PHN与钩活术+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1椎旁神经阻滞治疗PHN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对照,其疗效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带状疱疹是由于人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经常伴随着剧烈的神经痛,以皮肤上出现沿单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为特点。中医称之为"蛇串疮",因其好发于胸胁部,故又名"缠腰火丹"。严重的带状疱疹可导致面神经麻痹、失明、肺炎、脑炎等,甚至有生命危险。治疗带状疱疹是以缩短病程、减轻痛苦、防止并发症为目的。目前带状疱疹的西医治疗是以抗病毒为主,以营养神经、镇痛、抗癫痫、抗抑郁等疗法为辅。带状疱疹早期给予一定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是为了缓解神经炎症,削弱病毒的致病性,阻止病毒破坏神经纤维与神经节,能够降低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的发生率,但激素也会引发带状疱疹复发,故不能长期使用。中医治疗带状疱疹主要是针对带状疱疹的后遗神经痛进行治疗,临床一般采用针刺法,灸法,刺血法,拔罐法,内服外敷中药法,临床均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目前治疗方法甚多,但是如何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及疼痛程度,如何缩短病程及治疗时间,仍是关键的难题。笔者对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挖掘能够提高带状疱疹疗效的切实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总结分析方法。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确诊的3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神经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为指标来观察神经阻滞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中,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评分降低(2.61±1.9)分,68.6%患者仍存在中重度疼痛;之后合用神经阻滞治疗后,VAS评分降低(1.72±0.83)分,11.4%存在疼痛。合用神经阻滞治疗患者临床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预防并发症的治疗中,神经阻滞对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良好,疼痛小,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收集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92例,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随年龄的增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病例数逐渐增多;药物配合半导体激光治疗的效果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目前仍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多采用综合疗法,综合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徐霄 《工企医刊》2015,(1):1183-1184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带状疱疹的发病与年龄、季节有关,年龄越大,病情越重,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结论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早期联合皮质激素对缩短病程,减少疼痛及后遗神经疼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更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带状疱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应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修复皮肤损害(止疱、结痂)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没有因为无法耐受药物而退出者.观察组止疱、结痂和疼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7%(39/43),与对照组的74.4%(32/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纳入确诊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86例,阿昔洛韦、维生素B等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观察组46例给服塞来昔布胶囊,对照组40例给服布洛芬胶囊。疗程4周。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6%、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起两组间VAS评分、McGill得分差异显著,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塞来昔布胶囊是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带状疱疹患者58例,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n=33)和针灸联合治疗组(n=25),单盲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使用总量,疱疹愈合时间和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dVA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1);针灸联合治疗组患者7d使用镇痛药总量少于药物治疗组(P〈0.01),疱疹愈合时间短于药物治疗组(P〈0.01);PHN发生率:药物治疗组为16.7%(5/30),针灸联合治疗组为16.0%(4/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具有镇痛确切、减少镇痛药用量、促进疱疹愈合作用,对PHN发生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血疗法联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急性期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住院部收治的396例急性期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96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片0.2 g,4次/d,龙胆泻肝汤于饭后半小时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放血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后疼痛、水疱变化情况以及发生后遗神经痛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51%和9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水疱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均明显减轻,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3.21%和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放血疗法联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急性期肝胆湿热证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水疱结痂脱落,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李军城 《现代预防医学》2015,(14):2677-2679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加巴喷丁、皮质激素、神经阻滞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某院就诊的胸部或背部带状疱疹伴急性期神经痛病人共90例,分成3组,即观察A组(30例)、观察B组(30例)和观察C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甲钴胺等,观察A组加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B组联合皮质激素治疗,观察C组联用肋间神经阻滞法治疗。根据VAS量表得分,对比研究各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3周疼痛的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3组在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3周的VAS均比治疗前有明显的减少,且治疗后3周时比治疗后1周时也有较大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治疗后组间两两比较,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3周3组V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后发现,观察A组与B组、观察A组与C组间治疗后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B组及观察C组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3周的得分低于观察A组,而观察B组与观察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周后,观察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25/30),虽低于其他2组的90.0%(27/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加巴喷丁组1例患者自述头晕,并有一过性轻度嗜睡,自行缓解。结论 加巴喷丁、皮质激素、神经阻滞法均能较为有效地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其中皮质激素、神经阻滞法较加巴喷丁改善患者神经痛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庆俊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17-4518
[目的]观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10年8月于某院就诊的128例5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主要给予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糖皮质激素200mg,每日1次,1周后逐渐减量至口服强的松,2周后停药。对比两组患者皮损愈合情况、神经痛的发生率和治疗后的疼痛分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皮损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神经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疼痛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椎旁神经根组织在肺癌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将62例肺癌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椎旁神经根阻滞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联合椎旁神经根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4周,观察组患者VA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5,t=8.566,t=6.659,t=8.751;P〈0.05);观察组有效31例(占96.8%),对照组有效25例(占80.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7,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椎旁神经根治疗肺癌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有效率为96.8%,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带状疱疹神经痛是常见的一种神经痛,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带状疱疹神经痛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带状疱疹330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年龄、性别、前驱性疼痛、内科性疾病如糖尿病、心理上的压抑抑郁等与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的相关性。结果带状疱疹神经痛与年龄、前驱性疼痛、糖尿病、心理抑郁焦虑等因素有关。结论关注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相关危险因素,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32例带状疱疹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用氦氖激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66例,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为43例,有效率为69.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03,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痊愈+显效需要的时间为(5.76± 1.16)d;对照组为(8.17±2.2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1,P<0.05).结论:氦氖激光通过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伐昔洛韦,较单独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并且缩短患者病程,是带状疱疹治疗的一个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