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引起的表皮坏死松解症(TEN)为一种少见的暴发性、可致死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皮肤坏死,常伴有胃肠道、泌尿生殖道、支气管和肺内膜的累及。患者的皮肤可出现大疱及大面积的糜烂面。常见致敏药物有:磺胺、抗生素、巴比妥、乙内酰脲、非类固醇类抗炎症制剂。  相似文献   

2.
线性IgA(LA D)皮肤病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性皮肤病。LAD有特征性的临床、组织病理、免疫病理学表现。本文报道1例38岁男性慢性髓样白血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在进行了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患LAD。LA D诊断明确后,作者成功地进行了系统性氨苯砜治疗,同时以前的其他治疗继续进行。本文首次报道了LA D发病可能与免疫抑制性骨髓移植有关。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后呈免疫抑制状态的患者患线性IgA皮肤病@Schultewolter T. @Goos M. @Dissemond J.$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University of Essen, Hufelandstr. 55,…  相似文献   

3.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又名“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药疹类型。国内于1958年首次由杨国亮报告。目前认为是一种与用药剂量、给药方式无关,而是由变态反应引起的药敏反应。既往曾名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大疱病相对少见,大疱后继发病变国内仅有个别报道。5年来我们见到8例本症,因疱壁破溃继发感染,除使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外,局部表现为各种难治性溃疡或坏疽,预后较差,兹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5.
线状IgA皮肤病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表现为表皮下水疱形成,IgA沿基底膜线状沉积。文章描述2例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环状红斑,边缘脱屑,其中1例局限于手掌,另外1例除手掌外还见于足底和臀部。组织学检查显示真皮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表皮下裂隙,偶见真皮乳头微脓肿。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电镜检查可见IgA沿基底膜线状沉积。1例用氨苯砜治疗后皮损消退,1例患者单独应用氨苯砜或者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后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并联合氨苯砜、皮质类固醇治疗,病情明显改善。罕见线状IgA皮肤病2例@Cauza K. @Hi…  相似文献   

6.
大疱性扁平苔藓(bullous lichen planus,BLP)属扁平苔藓(LP)的一型,临床上较少见,表现为在LP典型的紫红色丘疹或斑块的基础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甚至血疱,国内仅有少数报道[1].现将1例大疱性扁平苔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文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1):1245-1246
目的:探讨脑白质变性(LA)和Binswanger病(BD)的临床改变和CT检查的变化。方法:分析96例LA患者(LA组)和56例BD患者(BD组)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症状,比较2组患者CT分级和临床症状的不同。结果:LA组和BD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CT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影像学分型有所不同,BD组患者发生脑室扩大、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和单发梗死灶的发生率高于LA组。相比较LA组,BD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严重,出现了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熟悉LA的CT表现,有助于其诊断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姚景霞  吴江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473-4473
卡马西平是一种三环化合物类抗惊厥药物,亦称酰胺咪嗪,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癫痫以及抗外周神经痛、抗利尿、抗躁狂等。常见不良反应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表现为视物模糊、复视、眼球震颤;以及因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引起的水潴留和低钠血症;少见皮疹、荨麻疹、大疱性表皮坏死性松解型药疹,但致严重心律失常较罕见。现将笔者遇见的卡马西平致严重心律失常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大疱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疹系 Lyell 氏之 TEN 中的药物型。临床表现是以起病急剧,病情危重,特有的广泛性烫伤样损害,多伴高热,内脏损害和死亡率高为特征。鉴于近十余年其发病率日趋增多,为引起重视,现将住院41例患者,结合文献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0.
1例75岁日本男性患者因四肢大疱性皮损于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发现手、足和小腿均有大疱,口腔黏膜受累。组织学检查示,表皮下疱、真皮内炎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基底膜带IgG与IgA沉积。1M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示IgG抗体沉积于真皮侧,IgA抗体沉积于表皮侧。免疫印迹法示患者血清与Ⅶ型胶原(290Kda的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胶原)的NC1结构域及120Kda的线性IgA大疱病胶原LA D-1均发生反应。全身应用强的松龙反应好。根据临床病理学检查,本例既不能诊断为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也不能诊断为线性IgA大疱病。因此,应为获得性大…  相似文献   

11.
Leyll 氏按不同原因将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分为①药物型、②葡萄菌型、③混合型和④特发型等四型。其中药物型即杨氏命名为“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物性皮炎(BEATDM)”,系一种严重药疹。临床表现以起病急剧,病情危重,特有的广泛性烫伤样损害,多伴高烧,内脏损害和死亡率高为特征。鉴于近十余年本病发病率日趋增多,为引起重视,现将住院41例患者,结合文献作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免疫荧光技术的开展,大疱性皮肤病出现了新的诊断及分类。最近Rober(1981)和Chorzclski(1979)等对表真皮连接处有IgA呈线状沉着的大疱性疾病患者分析指出,它是一组独立性疾病,称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发病年龄>12岁者称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至今,国内报道不多,现  相似文献   

13.
背景:阿拉伯海湾地区人群的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程尚未见报道。假说:人种及地区差异可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程。方法:本研究对14年间在自身免疫大疱病(A BD)门诊登记的4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病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据观察,BP是该诊所中次常见的ABD(27%),估计最低发病率在指定人群中为每年2.6/100万。阿拉伯族人群患病率最高(93%),女性与男性之比为5.1∶1。诊断时年龄(x±s)为65.20±18.80岁。多数患者(96%)有中至重度疾病,37%患者存在黏膜受累。治疗为单纯系统应用皮质激素(强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严重型大疱性皮肤病,常由于对多种药物过敏所引起,发病急骤。如并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则死亡率较高。对于本病治疗及护理比较棘手,1992年我们抢救一例成功,现就护理方面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水疱疾病可检测到循环型和结合型I-gA抗体,然而它们的出现频率、与临床的联系及靶抗原尚不清楚。回顾调查了32例天疱疮患者、7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和28例黏膜类天疱疮患者。所有病例都做IgG、IgA、IgM和C3的直接免疫荧光检查(D IF)。血清做标准间接免疫荧光检查,皲裂皮肤做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大疱性类天疱疮和黏膜类天疱疮做免疫印迹试验,天疱疮做ELISA试验。用DIF,133例中有22例检出IgA自身抗体。抗皮肤的循环IgA抗体,在3例IgA-D IF阳性的天疱疮患者中检出2例,在6例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检出3例,在13例黏膜类天疱疮…  相似文献   

16.
天疱疮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可发生于皮肤及口腔粘膜.口腔损害可以在皮肤损害之前、后或同时发生.在较长时间内,只侵犯口腔粘膜者较少见,易引起误诊,我们曾见2例,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7.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除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激素冲击疗法、免疫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外,皮肤创面的处理也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1例高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应用复方紫草油和安普贴处理水疱破溃面,效果良好。因此,安普贴薄膜应用到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大疱破溃处红色创面,可发挥无痛愈合快的作用,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中毒性表皮坏死症(TEN)是一种严重的皮肤反应,通常由药物引起。其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较高的致死率。作者报道1例由兰索拉唑引起的致死性中毒性表皮坏死症患者,3年前曾由相同药物引起多形性红斑。据作者了解,这是兰索拉唑引起的TEN首次报道。兰索拉唑引起的致死性中毒性表皮坏死症@Heaton N.R.$DepartmentofDermatology,Chelseaand Westminster Hospital, 369 Fulham Road, London, SW10 9NH, United Kingdom @Edmonds E.V.J. @Francis N.D. @牛新武…  相似文献   

19.
微波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皮损表现为在炎性红斑上发生群集性绿豆大小的水疱,间有丘疹、大疱或血疱,皮疹常沿外周神经作带状分布,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我科于2003年1月~2006年1月对60例带状疱疹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波局部照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多由解热镇痛类、磺胺类、抗生素类、巴比妥类等药物引起 ,起病急骤 ,皮肤呈弥漫性潮红迅速波及全身 ,形成松弛性水疱、大疱、表皮大面积坏死、松解、脱落 ,呈烫伤样外观。触痛明显 ,粘膜如口腔、眼结膜、上呼吸道、胃肠道、外阴均可受累。全身中毒症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