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亚硫酸氢钠溶液对经高碘酸钠氧化处理的亚麻纤维进行阴离子改性,将改性后的亚麻纤维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通过对吸附等温线的绘制、染色饱和值和染色亲和力的计算研究了改性亚麻纤维染色的热力学机理。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对阴离子改性的亚麻纤维上染的吸附等温线与朗缪尔吸附等温线特征相符,佐证了具有磺酸基的改性亚麻纤维与阳离子染料之间发生了静电吸附,改性后的亚麻纤维上磺酸基的数目的多少也可以通过染色饱和值近似反映出来。与此同时,染色后的改性亚麻织物具有良好的匀染性和染色牢度,从而开辟了亚麻纤维的阳离子染料染色的新工艺,增加了亚麻产品的颜色鲜艳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证明了阳离子染料对改性亚麻纤维染色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王晓  宋志云  郝军  黄成  徐明媚 《纺织学报》2012,33(12):49-52
采用阳离子染料碱性玫瑰精对紫外光接枝丙烯酸的亚麻织物进行染色,采用Langmuir、Freudlich、Nernst三种模型对紫外光接枝丙烯酸亚麻织物染色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模拟,计算亲和力、染色热、染色熵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碱性玫瑰精上染紫外光接枝丙烯酸亚麻织物的吸附等温线属于Langmuir型,其亲和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染色热和染色熵均是正值,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阳离子染料碱性玫瑰精从染液向纤维转移的趋势越大,即推动力越大,该染色反应为吸热反应,并且,阳离子染料碱性玫瑰精上染紫外光接枝丙烯酸亚麻织物引起物系紊乱度增大。  相似文献   

3.
天然植物染料上染改性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定两只具有代表性的天然植物染料——姜黄和大黄对改性纤维素纤维进行先染色后剥色的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推测出改性纤维素纤维与姜黄、大黄染料的结合主要为离子键结合,并由此推论出天然植物染料上染改性纤维素纤维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同时,采用具有特殊阳离子结构的天然植物染料黄连对未改性及改性纤维素纤维进行染色对比,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胶原蛋白改性腈纶的形态结构。选用阳离子染料红X-GRL对胶原蛋白改性腈纶染色,绘制了染色吸附等温线,计算出阳离子染料红X-GRL在胶原蛋白改性腈纶上的染色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并与普通腈纶染色热力学参数做了对比。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红X-GRL在胶原蛋白改性腈纶和普通腈纶上的吸附等温线同为Langmuir型,其吸附机制为单层、定位、化学吸附,阳离子染料红X-GRL与胶原蛋白改性腈纶以库仑力结合;阳离子染料红X-GRL对胶原蛋白改性腈纶的染色亲和力以及染色热和染色熵的绝对值均比对腈纶的低。  相似文献   

5.
以亚硫酸氢钠溶液对经高碘酸钠氧化处理的亚麻纤维进行磺化改性,并采用阳离子染料进行染色.考查了氧化条件对织物醛基含量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分析了亚硫酸氢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磺化效果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对氧化亚麻织物与磺化亚麻纤维进行表征.通过对磺化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研究,不但确定了亚麻织物氧化和磺化的最佳工艺,而且用阳离子染料对磺化亚麻织物进行染色,上染百分率较高、染色牢度良好、匀染性和染透性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直接染料湖蓝5B对PAMAM改性海藻酸钙纤维进行染色热力学研究,绘制了上染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并计算了直接染料湖蓝5B在纤维上的染色亲和力、染色热和染色熵.与未改性的海藻酸钙纤维相比,PAMAM改性海藻酸钙纤维的平衡上染百分率与纤维中PAMAM的含量成正比关系,直接湖蓝5B在PAMAM改性海藻酸钙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呈Nernst型,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吸附等温线斜率增加,染色亲和力增加;染料的上染过程是放热反应,直接染料湖蓝5B的上染会引起整个染色体系的紊乱度增加,随着纤维中PAMAM含量的增加,染色热的绝对值增加,染料在纤维上的亲和力增加.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用均三嗪类阴离子改性剂对羊绒纤维进行改性处理,并对改性后的纤维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结果表明,羊绒纤维的最佳改性工艺为:改性剂用量8%(owf),吸附改性剂p H值3,固着改性剂p H值7,温度90℃,固着时间45 min。改性羊绒的最佳染色工艺为:染浴p H值7,染色温度90℃,时间30 min。羊绒改性后相较于改性前其用阳离子染料染色的K/S值提高显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艳春  白刚  钱红飞 《纺织学报》2018,39(3):103-107
为提高聚酰亚胺织物的服用性能,采用碱剂对聚酰亚胺织物表面进行羧基化改性处理。借助X 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热重、热阻、湿阻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碱处理后聚酰亚胺织物的性能,并探讨了阳离子染料对其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碱处理可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有效的改性;碱处理在聚酰亚胺纤维表面引入大量氧元素,纤维分子中引入了羧基和酰胺酸;改性后聚酰亚胺织物热稳定性保持良好;碱处理后聚酰亚胺织物热阻、湿阻略有下降,极限氧指数可达到37%,阻燃性能优异;聚酰亚胺纤维羧基化改性增加了阳离子染料的亲和力,平衡上染百分率显著提高,染色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 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
阳离子改性纤维素纤维的染色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计春  王光明 《丝绸》1991,(7):18-20
纤维素纤维经阳离子接枝改性后,对直接翠蓝GL的上染率能提高2~3倍,其染色机理基本符合朗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线,染料与纤维间除氢键、范德华力结合外,还有离子键存在。  相似文献   

10.
苎麻织物阳离子化改性及其染色的理论与实践 一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蒲宗耀  蒲实 《印染》1993,19(7):5-10
本文对苎麻织物阳离子化改性及其染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结果表明,苎麻纤维的阳离子化改性类似于活性染料染色过程,而阴离子染料在阳离子化改性苎麻织物上的染色是在特定季铵染座上按 Langmuir型静电吸附机理进行的。从生产试验的结果看,在印染厂的常规浸染、卷染或轧染设备上进行苎麻织物的阳离子化改性和染色是可行的。本文作者研制成功的STC系列阳离子化剂能在不损伤苎麻纤维原有理化特性的条件下,提高染色深度1~5倍。此外,不但弥补了QB型阳离子化剂在间歇和连续化生产中匀染性及热稳定性差的缺陷,而且还拓宽了染料的选择范围,减少了染色污水色度,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