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Cloud VR将是5G的重要应用。Cloud VR是在VR业务中引入了云计算、云渲染的理念及技术,将云端的声音输出及视频输出通过压缩编码,凭借高速稳定的网络传输到终端设备,实现VR业务内容上云,渲染上云。云化的VR引入新的时延,而边缘计算技术作为5G的关键技术之一,在靠近接入侧的边缘机房部署网关、服务器等,将低时延业务的数据在边缘服务器处理和传输,进而降低时延、减少回传压力,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2.
利用5G、切片、边缘计算、多云协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先进技术手段,研究了5G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并以“一键游广西”慢直播为实际应用案例,打造5G+分布式云渲染、5G+云导播、5G+采编、5G+VR、5G+慢直播等应用功能。通过事件直播、活动直播等方式实时视频展示广西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周边产品、赋能乡村振兴;同时为未来打造“元宇宙”沉浸式文化和旅游体验新场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通信空间大数据场景下Serverless架构设计方案,该方案将WebGIS技术、Serverless架构相结合,采用SSR后端渲染技术构建前端项目,以支持同构代码的服务器端渲染,提高渲染速度和体验。GIS技术在5G通信规划和系统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信空间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计算能力要求高、图层渲染呈现压力大的特点,WebGIS在数据呈现时表现出性能不足,尤其当数据量达到千万级大数据时,性能瓶颈问题尤其明显,Serverless架构的运用使大数据研发场景效率得到提升。积极探索GIS与前沿架构技术的融合,助力5G通信规划和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4.
渲染云作为云计算的一个特定细分,同时作为把对计算能力敏感的应用程序扩展到云计算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与渲染云直接相关的工作主要有传统的各种渲染集群以及Nvidia的RealityServer平台.但是前者不支持作为云计算基础的虚拟化技术,后者限制了渲染云平台的硬件,并且不能整合各种不同的图形加速设备使其协同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VMGL、VMware、Xen以及VirtualBox等虚拟机3D图形加速技术,并对用这些技术实现渲染云的可行性进行比较,提出了基于VMGL的渲染集群方案.接着在渲染集群的基础上对渲染云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灵活、能够支持不同3D图形加速设备协同工作的、基于虚拟化的渲染云框架.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视频渲染服务平台设计方法,利用云计算技术实现基础资源虚拟化管理,从而整合分散物理计算资源,实现资源动态分配和弹性管理;同时利用云计算的并行处理能力,实现视频渲染的任务并行渲染,为其分配相应的虚拟计算处理单元,达到视频渲染的效率优化.  相似文献   

6.
《世界广播电视》2009,(8):140-140
艾迪普与爱立信公司联合推出的Moblle Live手机实时直播系统融合了3G技术和图形图像渲染技术,将Me—On—TV手机视频实时处理系统与3DM图文视频实时播出系统完美结合,突出直播节目的实效性理念。基于宽带无线网络技术,Me—On—TV系统利用便捷的3G手机实时传输视频数据,采用内部的中间格式JPEG/G.711存储方式,  相似文献   

7.
真实感图形学就是利用光照、阴影及物体之间的交互模拟出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渲染(Rendering)是图形学的研究重点,它是根据着色器、纹理等提供的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处理的方式所生成的矢量图像,依据渲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实时渲染和离线渲染,文章将实时渲染中实时性和离线渲染中光线追踪算法结合起来,并使用Metal图形API实现了一个全局光照模型,最终达到了高精度且实时的渲染效果。  相似文献   

8.
从计算机图像非真实感渲染技术的发展方面总结了非真实感渲染的发展历程,由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基于笔画的渲染到现代的全局优化算法,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非真实感渲染算法可以处理更加复杂的图像,并且处理效果更好。同时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各自的较好的适用情况及相关制约,最后总结了非真实感渲染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王俊勇 《通讯世界》2023,(3):157-159
提出一种由浏览器终端、服务中心、渲染推送器和不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引擎共同组成的基于实时音视频通信技术(web realˉtime communications,WebRTC)协议的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集群系统的解决方案。服务中心既是管理WebRTC两端协作的信令服务,也是用户的唯一入口,管理前后端各种业务模型。渲染推流器通过接口注入三维系统方式采集三维渲染帧并处理成视频流推送给客户端,可协同多种类多数量的三维渲染引擎,对渲染推流端机器的横向扩展就形成了渲染集群。笔者将该套方案应用于多个项目实践中,达到了低延迟、插拔式、集群化、强交互、远程调用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效果良好,降低了软硬件成本,方便部署与维护,提高了数据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动漫制作还主要沿用单机渲染的模式,面临着效率低下、操控复杂、资源浪费等弊端.为解决这些短板与瓶颈,以云计算在动漫渲染行业的应用入手,在阐述渲染、云计算、动漫渲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云渲染平台设计与实现的方法,并从渲染平台设计架构、云渲染流程及关键技术等角度进行阐述,试图提供高效可靠的渲染管理及资源整合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Kinect的实时深度提取与多视绘制算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奎  安平  张艳  程浩  张兆扬 《光电子.激光》2012,(10):1949-1956
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的实时深度提取算法和单纹理+深度的多视绘制方法。在采集端,使用Kinect提取场景纹理和深度,并针对Kinect输出深度图的空洞提出一种快速修复算法。在显示端,针对单纹理+深度的基于深度图像的绘制(DIBR,depth image based rendering)绘制产生的大空洞,采用一种基于背景估计和前景分割的绘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实时提取质量良好的深度图,并有效修复了DIBR绘制过程中产生的大空洞,得到质量较好的多路虚拟视点图像。以所提出的深度获取和绘制算法为核心,实现了一种基于深度的立体视频系统,最终的虚拟视点交织立体显示的立体效果良好,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本文系统可用于实景的多视点立体视频录制与播放。  相似文献   

12.
随着 5G 技术的发展,使能千行百业的 5G 专网显露出巨大的市场商机,基于云原生的轻量级 5GC产品是5G行业专网的核心组成部分。使用云原生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部署的轻量级5GC产品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轻量级 5GC 的敏捷开发、快速部署、资源按需定制以及业务灵活创新。分析基于云原生的轻量级 5GC产品定义、需求、应用情况与产业情况,提出基于云原生的轻量级5GC产品设计方案,包括产品能力、部署模式与商业模式,并剖析关键技术,包括架构轻量化、运营轻量化、多协议接入、高可用容灾技术。  相似文献   

13.
云原生技术在云计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并加速推动企业上云进程。伴随着5G商用,运营商正在积极推进网络转型,云原生技术将在网络云化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分析了云原生在5G核心网应用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面向云原生的核心网云化架构和演进策略,并阐述了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纲  季振洲  张泽旭 《电子学报》2012,40(9):1746-1751
 本文提出一种大规模真实感雪景实时渲染方法.首先建立雪花模型及其在降雪过程中的运动模型;其次将风的运动速度分为平均风速与随机风速,简化了风场计算,通过Perlin噪声生成了随机风,并将计算结果存储在3D纹理中,减轻粒子系统的计算负荷;第三,建立积雪与融化模型,实现雪的积累和融化的模拟;最后建立基于GPU的粒子系统,提高粒子系统的渲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适合大规模雪景实时渲染,并已成功应用于某直升机模拟器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计算机图形学的要求逐渐走向多样化,个性化风格。有的人们要求逼真模拟真实世界的写实渲染,也有人喜欢卡通风格的非写实渲染。卡通渲染技术在国外已经开始使用,但国内产业目前还很少涉及。着色和着墨是卡通渲染的两大关键技术,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着墨技术,讲述其原理,并对目前比较流行的边缘暑黑箍术拼轩综诛.鼻提出政拼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孙漠舟  费耀平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2):119-121,129
对现有的实时阴影渲染算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并给出了一种新的阴影渲染算法。该算法将阴影图和阴影体算法相结合,先通过阴影图绘制出阴影的轮廓,再利用阴影体算法更新轮廓处象素的模板缓冲值。该方法既克服了阴影图的边缘走样问题,又不会像阴影体算法那样占有大量的象素填充率。不仅渲染速度快,而且具有很好的渲染效果。  相似文献   

17.
5G是跨时代的技术,除了提供更极致的体验和更大的容量,它将开启物联网时代。在为各行各业提供高速率、低延时服务的同时,站点功耗成倍增加。5G供电技术面临适应多类型应用场景深度覆盖、能效提升和数字化挑战。本文从5G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以“电源数字化,软件可定义”为核心理念的信息化数字能源供电系统。结合能源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管控应用,提出5G供电运维管理、能效提升的创新模式,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供电系统能效和备电能力  相似文献   

18.
The protection of 3D contents from illegal distribution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nd depth-image-based rendering (DIBR) is proved to be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3D image and video displaying.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ew digital watermarking scheme for DIBR 3D images based on feature regions and ridgelet transform (RT). In this scheme, the center view and the depth map are made available at the content provider side. After selecting the reference points of the center view, we construct the feature regions for watermark embedding. Considering the sparse image representation and directional sensitivity of the RT, the watermark bits are embedded into the amplitudes of the ridgelet coefficients of the most energetic direction. The virtual left and virtual right views are generated from the watermarked center view and the associated depth map at the content consumer side. The watermarked view has good perceptual quality under both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s. The embedded watermark can be detected blindly with low bit error rate (BER) from the watermarked center view, the synthesized left and right views even when the views are distorted and distributed separat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exhibits good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robustness against various image processing attacks. Meanwhile, our method can be robust to common DIBR processing, such as depth image variation, baseline distance adjustment and different rendering conditions. Furthermore, compared with other related and state-of-the-art methods, the proposed algorithm shows higher accuracy in watermark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19.
介绍5G核心网的整体架构和面向媒体ToB垂直行业业务的拓展,分析研究云化核心网切片技术和小型化核心网技术,并基于这两项5G核心网技术构造轻量级演播室,实现演播车机位的无线部署,从而引导媒体行业5G+4K/8K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