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智超 《煤》2023,(12):58-60
31103运输巷在顶板破碎、松动破坏范围大、围岩承载能力差以及围岩支护参数不合理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呈现顶板离层量大、支护困难以及围岩变形严重等问题。结合31103运输巷现场条件,提出采用锚网索+注浆+喷浆方式支护,综合使用超前注浆、围岩喷浆、长锚索以及滞后注浆方式实现破碎顶板巷道围岩加固、支护。现场应用后,运输巷顶底板、巷帮变形量分别控制在89 mm、148 mm以内,围岩变形量较小,可满足巷道掘进及后续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柴俊虎 《中州煤炭》2018,(3):100-103
针对深部软岩巷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巷道支护难度大等问题,以丰峪煤业实际矿井地质条件为例,采用试验室试验以及窥视法对该矿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巴西(劈裂)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该矿运输巷的基本顶、直接顶、直接底的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三轴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参数;采用窥视法对该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研究。研究得出:该矿运输巷的左帮产生的围岩松动圈在3.0~4.2 m,右帮产生的围岩松动圈在2.2~3.8 m,顶板产生的围岩松动圈在1.0~2.4 m,围岩稳定性差,应该加强支护,确保矿井的安全开采,研究为巷道的超前加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保证巷道的正常使用和回采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高尚  张延威 《山东煤炭科技》2024,(2):16-19+24+29
为解决73上16工作面运输巷工作期间围岩变形量大难支护等问题,采用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验证73上16工作面运输巷支护设计参数(锚杆长度3.3 m、锚索长度6.2 m)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巷道松动圈理论,计算出巷道顶板松动圈高度为2.9 m,两帮松动圈范围为2.1 m,锚杆及锚索长度有效穿过松动圈范围;建立了考虑采空区压实效应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巷道围岩顶板破坏是逐步发展的过程,未发生完全破坏的细砂岩层不能阻断砂质泥岩的破坏;采用该支护参数后,巷道顶板围岩塑性区破坏面积减少,变形量得到有效控制。经现场实践后,巷道顶板、底板、左帮及右帮最大位移量分别达到69 mm、58 mm、74 mm、78 mm,且巷道在服务期间未出现大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赵庄煤业西翼胶带巷极破碎软岩的变形控制技术问题,对西翼胶带巷两帮和底板进行了探地雷达松动圈测试,得出了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和破碎情况,基于松动圈测试及分析,提出了由预留变形量让压、初次全锚索网喷支护、深浅孔注浆加固、底角锚注加固组成的锚注联合支护体系,并在西翼胶带巷进行了应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全锚索及深浅孔注浆加固下,巷道围岩强度提高,整体性较好,围岩破坏范围大幅减小,巷道表面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能够较好地满足巷道的使用,成功地解决了胶带巷大松动圈极破碎软岩条件下的巷道稳定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曹庆华 《中州煤炭》2020,(9):217-219,223
为了对巷道进行有效支护,确保巷道的稳定性,基于研究巷道实际工程概况,采用电磁雷达法对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测试,根据不同测线的雷达探测曲线,得到了研究巷道围岩松动圈级别;优化了巷道支护参数,主要包括顶板锚索、帮锚索、顶帮锚杆、一次喷浆、二次喷浆、道底板圆弧形卸压槽的开挖及底板注浆锚索加固等,并进行了巷道表面位移观测。研究得出,优化后的巷道支护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6.
信息窗口     
济二矿巷道围岩松动圈测试研究有成果  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济宁二号煤矿和山东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合作 ,对该矿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了测试 ,并研究了围岩松动圈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为实现采准巷道锚杆支护和全矿巷道支护的锚杆化提供了条件。测试和研究表明 :该矿巷道围岩松动圈属大、中松动圈 ;由于煤层埋藏深、地压大 ,巷道开挖后压力释放快 ,巷道围岩松动圈在开挖后即可达到 1m左右 ,因此要特别重视临时支护 ;巷道围岩松动圈受到围岩强度、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 ,支护方式的不同也影响松动圈的大小 ,及时支护以提高初锚力对…  相似文献   

7.
针对顶板破碎围岩巷道成型难,容易出现顶板镂空、离层及下沉等问题,对运输巷进行钻孔窥视,实测基本顶全破碎,顶板松动圈范围约5.0m;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为巷道围岩强度低、顶板破碎岩体范围大及不合理巷道支护参数;为改善巷道围岩结构,拟采用"锚护喷注"一体化支护技术,即超前注浆、巷道喷浆、加长锚索和滞后注浆相结合的围岩加固技术;通过数值模拟进行支护校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支护方案,其巷道塑性区范围和变形量都显著减小,"锚护喷注"为一体的巷道围岩加固技术具有可行性;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顶板和两帮的变形量及顶板离层量均较小,顶板破碎岩体得到了有效加固,围岩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软岩锚喷网支护中,巷道收敛变形与松动圈有密切的关系。巷道收敛量是评价巷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巷道支护设汁的重要参数。松动圈是巷道开巷后围岩固有的物理状态,它是地压、围岩性质、巷遭跨度、掘进方式及地质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按照松动圈组合拱理论的观点对软岩锚喷巷道进行支护参数设计,首先就必须了解锚喷巷道在收敛变形稳定前巷道的收敛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渝阳煤矿深部巷道N3702运输巷围岩变形严重、原支护方式效果差的问题,为保证巷道长久稳定与安全,通过巷道矿压监测与松动圈测试量化了围岩变形特征,研究了围岩变形与支护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顶底变形大于两帮变形。基于悬吊理论与最大水平应力理论进行支护优化设计,确定了合理有效的支护优化方案及参数,并进行了现场工程试验。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分析,支护优化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以林南仓煤矿三水平东一输送带通路探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监测方法探测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详细分析了距离掘进迎头不同位置处围岩变形破坏规律,通过深部位移监测得出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并采用了架喷锚注支护技术改善该类巷道变形破坏严重的状况。现场试验表明:采用U形钢配合注浆及表面喷浆的支护方式,能够有效地控制深部断层影响下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11.
准确确定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对于选择合理的巷道支护方式与支护参数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目前使用的松动圈测试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对钻孔成像测试法进行了研究。应用该方法测定了鲁西煤矿3下109工作面轨道运输巷的松动圈大小,确定了巷道围岩的类别,并进行了支护设计,支护效果良好。最后运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法模拟了围岩松动圈范围,模拟结果与钻孔成像的现场实测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15101运输顺槽围岩的稳定,采用现场实测的方式进行围岩松动圈的测试分析,基于测试结果得出运输顺槽处的两帮松动圈范围约为1.6 m,基于工作面地质条件和围岩松动圈分析结果,确定巷道采用锚网索支护方案,采用理论分析的方式进行巷道各项支护参数的设计,在巷道掘进期间进行围岩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巷道采用现有支护方案,掘进期间围岩变形量小,保障了围岩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理论 ,对梁北煤矿深井车场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实测 ,在对该矿围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提出了不同岩性巷道的支护方案和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4.
松动圈测试技术及其在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注浆对破碎围岩巷道支护条件的改善情况,进行了围岩松动圈测试,对松动圈大小进行测定,并根据不同支护形态下巷道围岩松动圈的大小对比支护效果及实施支护后巷道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围岩碎胀变形量与松动圈大小和支护情况密切相关;注浆后松动圈厚度明显减小,未注浆段松动圈厚度为1.5 m,注浆段仅为0.4 m;松动圈大小不仅与围岩的岩性、构造、巷道断面情况等有关,还受到巷道所处范围内地应力及具体施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围岩松动圈巷道支护理论,对梁北煤矿深井车场巷道围岩松动圈进行实测,在对该矿围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岩性巷道的支护方案和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6.
深埋煤矿岩石巷道围岩变形FLAC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钻孔内窥仪完成了围岩松动圈分布规律现场测试,基于松动圈理论给出了文家坡1#运输岩石巷道支护设计,建立了巷道围岩稳定性评价FLAC计算模型,完成了巷道围岩变形规律FLAC预测分析,制定了围岩变形现场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7.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煤巷支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在屯兰矿12501运输巷道内应用PHD-2型松动圈测试仪进行围岩松动圈范围测试,确定松动圈厚度值LP并进行松动圈分类。由测试结果可知,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在1.3~1.5m之间,属于中松动圈Ⅲ类一般围岩,应按照悬吊理论设计支护参数,从而确定适用于巷道地质条件的支护方案。通过对支护方案进行现场试验并监测巷道表面位移量,证明巷道变形量小,顶底板最大移近量小于26mm,两帮最大移近量小于36mm,围岩保持稳定。这表明根据围岩松动圈理论设计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是合理可靠的,为屯兰矿巷道支护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某矿东一皮带大巷地处软岩层,为了优化支护方案,确保巷道稳定,对巷道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可知,原U型钢支护条件下的巷道破坏形式主要有整体收缩、局部弯曲断裂等。为进一步分析该矿软岩巷道的变形破坏规律,在三水平东一皮带通路探巷布置了测区。观测分析表明:该矿东一皮带软岩巷道变形可分为急剧变形阶段、耦合变形阶段以及缓慢流变阶段,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为3 m。  相似文献   

19.
曙光矿专用行人巷为半煤岩巷道,巷道变形破坏严重。利用霍克-布朗(Hoek-Brown)强度准则计算了专用行人巷的松动圈范围,并对巷道围岩破坏进行了岩层影像探测研究,基于松动圈支护理论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措施,并对支护效果进行了现场观测,取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返修巷道顶板不易支护的实际情况,利用松动圈理论,挑顶扩帮后采用锚杆、金属网、锚索、喷浆联合支护技术,有效地降低了顶板下沉,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