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在GB/T 5497-1985中,105℃恒质法烘干试样步骤中,试样复烘至恒质的操作过程繁琐、费时,影响测定结果因素颇多,容易出现试验误差等问题,探究提出了3.5h(油料120min)1次烘干的改进方法。采用105℃恒质法和改进法分别测定了小麦、小麦粉、大米及大豆4个品种共32个样品的水分含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改进法测定的水分含量结果与105℃恒质法测定的水分含量结果的差值≤0.2%,符合GB/T 5497-1985规定的方法允许差≤0.5%的要求。用其测定粮食、油料水分含量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粮食水分测定工作效率。针对粮食水分进行测定时,主要选用了对比试验的方式展开。为了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主要结合GB5497-1985《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关于定温定时测定方法的标准方法处理,在130℃±2℃(40min)标准下去测定粮食水分数值。同时,还使用GB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内水分的测定》关于第一法直接干燥标准方法应用下,得出测定出来的粮食水分数值。结果显示:针对两个不同标准方法下所测定得出的粮食水分差异,发现两个结果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说明两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趋于一致。因此,为更好地提升粮食水分测定相关工作效率,在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重点选用130℃定温定时标准方法完成对比试验工作,且此种测定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微波测定小麦水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功率、微波时间和样品量与小麦水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找出微波测定小麦水分最优条件出现的范围。并以此为基础,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确定微波测定小麦水分的最优条件。试验表明,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680W,微波时间10.8min,样品量2.63g,此时测定的小麦水分为11.52%,与GB/T 5497—1985测定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4.
采用GB/T 5497—1985和红外水分快速测定仪分别对粮食样品水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外干燥法大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且操作简便迅速,测量结果可靠,可以适应快速检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现行稻谷水分测定方法存在着测定结果与真实水分的偏差,这是由于测定方法本身不够科学而造成的。采用稻壳、糙米分别测定水分,然后综合计算的方法,比较科学,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值,偏差小,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6.
关于稻谷水分测定方法的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稻谷水分测定方法存在着测定结果与真实水分的偏差,这是由于测定方法本身不够科学而造成的。采用稻壳、糙米分别测定水分,然后综合计算的方法,比较科学,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值,偏差小,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固定稻谷样品用量和脂肪酸值测定所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浓度,对《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中稻谷脂肪酸值计算公式进行改进,找到一种“不用测定样品水分,不用计算,直观读数”的脂肪酸值快速测定方法。通过“两个固定,一个扩大”,实现“两个不用”,达到节省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该法的测定结果与一般方法之间的误差小于2.0mgKOH/100g,其双试验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能满足试验要求,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主要谷物水分测定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米、小麦和玉米水分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水分测定方法包括:(Ⅰ)GB/T 5497 105℃恒重法(烘箱干燥105℃,3 h)、(Ⅱ)GB/T 5497定温定时烘干法(烘箱干燥130℃,40 min)、(Ⅲ)ISO712粉状物测定(烘箱干燥130℃,90 min)、(Ⅳ)ISO712常规法(烘箱干燥130℃,2 h)、(Ⅴ)GB/T 10362粉碎玉米水分测定(烘箱干燥130℃,4 h)、(Ⅵ)GB/T 10362整粒玉米水分测定(烘箱干燥130℃,38 h)和(Ⅶ)M105/72(烘箱干燥105℃,72 h).在小麦和大米水分测定及同一类型的粮食水分测定中,方法(Ⅳ)测定值要大于方法(Ⅰ)、(Ⅱ)、(Ⅲ);其标准偏差要小于这三种方法,精确度较高,方法(Ⅰ)、(Ⅱ)、(Ⅲ)测定值与方法(Ⅳ)测定值的相关系数较高.玉米水分测定中,方法(Ⅴ)测定值和精确度大于方法(Ⅰ)、(Ⅱ),这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方法(Ⅴ)的相关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9.
建立小麦粉中水分含量检验的不确定度方法,从检验过程中找出影响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根据GB/T5497—1985测量数学模型,按照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0.
大豆样品水分测定方法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使用GB/T 5497–1985法、ASAE法和GAC2100快速仪器法三种方法对大豆中的水分含量进行测定,以确定国内外不同的检测方法是否会导致水分测定结果差异。使用上述三种方法测定同一大豆样品8平行的水分含量。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的配对t检验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多重比较法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三种方法的结果均有显著差异。采用加标回收的方法检测三种方法水分的回收率,确定ASAE法的回收率最高,用该法测定的大豆水分含量结果最接近于大豆水分的真实值。从仪器安全、资源利用率、检测时间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优先使用GB/T 5497–1985法,对样品数量较多时,考虑使用GAC2100快速仪器法。  相似文献   

11.
在粮食收购中,常遇到粮食、油料里混有冰雪块,影响均匀分取试样和粮食水分的检验结果。《黑龙江省粮油检验手册》规定:粮食、油料中的冰雪块以水分体现),对含有冰雪块的样品,完全按照《GB5497-85》进行粮食水分检测,就极容易产生波动性很大的失真结果,难以操作、控制。为了减少差错,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只有增大试样用量,才能达到均匀分取试样和测定结果的准确目的,经几年的实践,结合现有检测条件,我探索出一种较为完善,测定程序合理、结果更加准确的粮食、油料中带有冰雪块的水分测定方法。其适用范围及具体操作规程归…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数据和试验方法的比较,证明甲苯不溶物的测定方法可以利用水分测定进行改进,提高了甲苯不溶物测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根据GB/T 5009.9—2008"食品中淀粉的测定"第一法酶水解法中的淀粉含量测定方法,选用淀粉试剂做对比参照试验对该方法加以改进以确保测定值的准确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措施不仅可以核实测定操作过程的规范性,还可以减小主客观因素导致的偏差,从而对试样测定结果进行校正,使其更准确。  相似文献   

14.
斐林试剂法测定还原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GB19777-2005测定山西老陈醋还原糖含量的过程中,发现有时终点现象不明显,结果数据不准确.试验对测定方法中斐林试剂的配比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进试剂配方后终点现象明显,测定数据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正为保证肉与肉制品的质量安全,规范肉与肉制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扩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使用范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8月31日颁布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GB 5009.3—2016(以下简称新标准)代替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以下简称旧标准),并将肉与肉制品、  相似文献   

16.
张薇  汪慧春  赵曙辉 《印染》2014,40(19):40-44
试验比较GB/T 17592—201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与EN 14362-1:2012《纺织品从偶氮染料中释出的某些芳香胺的测定方法第一部分:通过萃取或不萃取纤维的方法检测某些偶氮染料的使用》对样品预处理、芳香胺分离和浓缩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国标方法中影响检测准确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认真执行GB/T 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附录A《稻谷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从试样接收、制备、样品准备、检测等各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对稻谷脂肪酸值测定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的机理和规律,提出了准确测定稻谷脂肪酸值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按GB1355-86中规定,小麦粉共有九项质量指标,除脂肪酸值,磁性金属物含量(定期或遇特殊情况做)外,其余指标都需要经常JU捡,以保证所生产的面粉随时处于合格状态。但如果都按照标准方法做,从时间和费用上来说,都不理想。我们总结出一套快速测定法,既经济又省时。豆.水分GB5497-85水分测定法中,规定了四种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前两种方法。第一种为105℃恒重法。水分由于与粮内胶体物质结合后,其沸点开高,要烘干试样中水分(自由水)需要较高的温度。取105℃烘干也只是经验法,未能测出真实水分,但已能满足分析要求。面粉经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实验室稻谷水分、脂肪酸值检测人员检测过程与比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方法 按照GB/T 20569-2006《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及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检测, 对2名参试检测人员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评价其质量控制。结果 参试检测人员的测定结果均在允许范围内, 比对结果满意。结论 人员比对试验能较好的判定检验人员的能力, 对于新老员工数据差异性分析过程中, 有效分析引入误差, 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依据GB/T 22294—2008进行大米胶稠度的测定,并对试管盘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多孔环形试管盘既便于操作,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前后胶稠度测定值误差较小,双试验结果绝对差值不超过7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