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业务的IP化,驱动网络向IP化发展为大势所趋,而分组传输网(PTN)是传输网的主流IP承载技术,时钟同步又是分组传送网络(PTN)中最重视的问题。文章通过对PTN的主流技术和时钟同步的相关介绍,对PTN时钟同步技术的具体应用及应用意义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项目创新性的提出了PTN+OTN联合组网模式,并将该成果率先应用本地城域网,试验并总结出业务应用、业务配置和规划、OAM管理维护、同步时钟传送等一系列优秀的网络实践,对下一代城域传输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网运行结果表明PTN+OTN联合组网模式是3G全业务时代,TD基站业务、重要数据业务等IP化业务的有效承载方案,有利于推动城域传输网向着统一融合的一体化承载网演进。  相似文献   

3.
PTN 利用分组交换核心实现分组业务的高效传送,为传输网络 IP 化提供了承载。介绍了 PTN 的业务数据配置方面积累的一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丁秀锋  顾丁烽 《电信快报》2011,(7):14-16,34
随着运营商全业务网IP化的发展,承载传送网IP化已是大势所趋。PTN(包传输网络)技术自提出后便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地网、城域传输网IP化演进的主流技术之一,在现网中获得了大量应用。文章介绍PTN网络的产生背景和主要技术优点,介绍PTN网络中的分层保护技术,详细阐述PTN网络中的链路保护、环网保护、LAG(链路聚合组...  相似文献   

5.
随着运营商全业务网IP化的发展,承载传送网IP化已是大势所趋。PTN(分组传送网)技术自提出后便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地城域传输网IP化演进的主流技术之一,在现网中获得了大量应用。文章介绍PTN网络的产生背景和主要技术优点,详细阐述PTN网络测试技术,包括PTN网络的以太网性能测试、网络保护能力测试、设备性能测试及QoS(服务质量)功能测试。  相似文献   

6.
边春雨  谢金龙 《电信科学》2010,26(8):128-133
对分组传送网(PTN)技术在城域传输网中的技术定位、组网模式和引入策略进行了分析。技术定位方面,PTN适合应用在城域传输网的汇聚层、接入层;组网模式方面,大中型城域传输网适合采用PTN与ASON/WDM/OTN联合组网模式,对于小型城域传输网初期也可以考虑采用PTN完全独立组网模式;引入策略方面,应采用新老网络共存和逐步替换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现有投资。  相似文献   

7.
从3G时代开始,中国移动选择PTN网络替代传统SDH网络作为主要承载工具.PTN的分组传输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整个网络IP化趋势对传输网提出的需求,同时较好地支持2M业务,很好地解决了中国移动在发展3G的同时确保2G语音业务的优势.但是PTN替换SDH并没有让环网的带宽得到提升,汇聚层的带宽还是10GE,大部分接入层带宽还是GE级别并没有显著提升.在OTN没有进一步下层,POTN没有现网大规模应用之前,文章拟通过从网络规划、业务模型和流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更加合理有效地实现对现有网络带宽的利用,提升带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运营商网络经历了PDH、SDH、MSTP和WDM的发展,随着3G/4G业务的全IP化和大客户业务的宽带化,以及移动互联业务的高速发展,运营商需要更大带宽、更高速率、更可靠业务保护和更多样化QoS的传输网络,现有传输网络已经无法完成新业务的承载需求。PTN和OTN技术的出现弥补了现有网络的缺陷,其联合组网有利于推动城域传输网向着扁平化网络演进。介绍了PTN和OTN的概念,探讨三家运营商的组网方案,提出PTN+OTN联合组网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9.
陈一思 《通讯世界》2017,(11):11-12
PTN的核心技术和应用现状的简要介绍,详细论述了采用PTN技术结合某地区本地传输网络的必要性;本地传输网规划PTN的实际,提出了3种PTN技术组网方式,以及PTN网络和PTN+OTN网络独立的2种方案,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面向LTE的PTN网络需要引入L3转发功能,二三层桥接技术成为实现L3转发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对PTN网络二三层桥接、环回技术方案、原理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其优缺点、适用场景。结合运营商在网络配置方面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技术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PTN+L3网络传送TD-LTE的S1和X2业务的运维需求,为实现快速故障定位和端到端时延性能测量,创新性提出了基于Y.1731的端到端OAM运维工具,为后续TD-LTE规模商用的PTN+L3网络运维提供了高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PTN网络管理维护与传统SDH网络相比更加复杂,需要管理多个层次的故障和性能,同时在业务配置和日常维护过程中,需要对业务相关的OAM和QoS进行配置。本文从PTN网络的管理维护需求出发,对PTN网络中的业务规划,OAM管理,QoS管理以及日常的故障定位与性能维护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当前以SDH/MSTP技术为基础的基站传送网已经满足不了3G、4G业务的发展需求,传输网络IP化将是电信业界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分组交换内核的传送技术PTN有望成为替代SDH的下一代主流技术.文章通过对基站动环监控PTN传输的组网方案、监控设备选型、组网成本、应用测试等几方面的研究,论述了基于PTN传输的基站动环监控的可行性、可靠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4.
TD-LTE RAN承载网技术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TD-LTE RAN对承载网的要求,提出了PTN+CE、PTN L3 VPN以及"IP RAN"等解决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PTN支持L3 VPN方案的原理,最后指出目前解决方案为PTN+CE,PTN L3VPN方案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分组传送网(PTN)凭借其技术优势已成为传送网络的主流技术之一.初期的PTN网络架构中L2/L3设备设置于核心层,从而存在网络安全性较差和系统承载能力较弱两大难题.结合中国移动网络现状,提出L2/L3设备设置于汇聚层的新型PTN网络架构,并将该架构与初期的PTN网络架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2/L3设备设置于汇聚层的PTN网络架构在安全性和高效性上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UTRAN随着无线数据业务应用不断扩大的发展过程、IPUTRAN特点,详细比较了SDH、MSTP和PTN3种IPUTRAN传输网组网方案的优缺点,提出了建设IPUTRAN传输网技术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移动近年来大力推广基于分组交换的PTN技术,以提升传送网的承载效率,来应对其网络和业务的IP化演进趋势.基于PTN网络的设计和建设经验,本文总结了PTN与移动主流业务的对接方案,重点包括对接的组网方案、对接后的业务规则和流程分析等,为参与PTN网络设计和建设维护的相关人员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现PTN的典型组网架构,探讨了城域LTE承载的主要保护方式,详细比较了ECMP保护模型与现VRRP/IPFRR保护方式,提出的ECMP保护模型能有效地优化网络性能、提高网络效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CDMA传送网引入IPRAN的必要性和建设需求,提出了分离传送和合并传送两种IP化方式,并对MSTP、路由器、PTN和PON四种IPRAN建设的承载方式进行了讨论,对各种承载方式的应用场景进行了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