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易××,男,52岁。1990年8月2日诊。患者右肢足跟外侧疼痛半年余,尤以晨起初下床时痛甚,痫如针刺。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平时不痛,活动自如。曾服扑炎痛、强的松、骨刺片,六味地黄丸等药无明显好转。X 线片示:右跟骨骨质增生。查:舌红  相似文献   

2.
痛案两则     
【脚跟痛】向××,女,48岁。1989年4月就诊。半年前曾患颈椎综合征,经中医及理疗后,已基本痊愈。不久前突然右脚跟疼痛剧烈,不能触地,行走困难。在当地治疗十天后仍不见效。查:X光片发现跟骨有1.5cm长的骨刺,经骨科封闭治疗七天后仍不见效。症见:右足跟痛如针刺,足底恶风,舌质淡,苔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民间单方楝叶红糖膏治疗足跟痛17例,疗效满意,且经济简便。一、药物组成:鲜川楝叶30~60克,红糖适量,混合捣绒成膏状,外敷足跟,24小时后更换,一般2~3次疼痛消失。二、病例:徐××,女,76岁。1985年11月18日初诊。患足跟痛,反复发作已十年余,每年发作  相似文献   

4.
患者李××、女,42岁、大庆某单位医生。患双侧足跟痛伴足冷十余年,发病于62年12月,产褥期因家中无人照顾,房间寒冷,又因饮食欠缺和劳累,积成双侧足跟痛,其痛重则足跟不能落地,落地则刺痛如踩石子般难忍,伴有双足长年怕冷,夏季要穿棉袜和棉鞋,十余年不能上班工作。75年7月邀  相似文献   

5.
跟骨骨剌     
<正> 处方:川断9克,贞子12克,丝子12克,杞子12克,秦艽6克,灵仙9克,当归12克,赤芍9克,牛膝9克,土鳖6克,地龙6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病例魏××,女,40岁。素有劳累后腰痛史,近二、三月来,右足跟痛日趋加剧,足跟不敢着地,行走十分艰难。经X线拍片,诊断为跟骨骨刺。诊见右足跟压痛,局部不  相似文献   

6.
高××,男,49岁,农民,87 年11月20日初诊。该患者3年前,因久坐凉地,引起有臀部隐痛麻木。经多种治疗方法,不见好转,病情时轻时重。近一段时间,因气候较冷而感右臀部疼痛麻木加重,活动受限,痛时走窜到足跟部。近热则舒、近寒则  相似文献   

7.
卢××,男,52岁。1986年3月14日诊,门诊号020751。四年前右足跟底硌伤,足跟肿痛,曾多处求医,用过封闭、理疗、温浴、中药内服等法,疼痛始终不愈。患者形体瘦弱,面色略(?)  相似文献   

8.
一、筋痹(坐骨神经痛) 李××,男,52岁。1984年10月6日诊。患者半月前始觉右侧髋关节疼痛,继则扩大到大、小腿外侧及足跟部。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服抗炎、止痛等西药及针刺治疗近10天,疼痛加剧,行走艰难,乃来就诊。刻见:患者跛行,坐立时须持右髋关节前  相似文献   

9.
风热血痹余××,女,69岁,顺德县××公社社员。初诊于1973年5月26日。患者于1972年12月发病,初起时周身骨节走痛,经当地治疗未效。现觉右耳前后骨节固定剧痛,而右肩关节、右肘腕关节及右胁俱游走而痛,此起彼伏,更番发作,时觉连及右膂部板硬而痛,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病例: (一)患者,焦某,男,51岁,诊断:高位截瘫,周身多处褥疮,1993年2月5日入院。褥疮情况:左足跟褥疮创面3×4cm~2,深达骨骼,坏死组织结成黑痂,右足跟部褥疮创面4×5cm~2。深达骨骼,结成黑痂。骶尾部褥疮创面3×4cm~2。深达骨骼,左侧臀部褥疮创面2×  相似文献   

11.
罗××,男,51岁。81年12月4日初诊。该患者于两年前因久坐凉地后,引起左臀部隐痛麻木,经多方治疗未有好转,病情时轻时重。近几天因天气较冷而感左臀部疼痛麻木加重、活动受限。痛时走窜至足跟部,遇热则痛减,遇寒则加重,交替针刺:环跳、承扶、委中、承山、大肠俞、阳陵泉  相似文献   

12.
例一:林××男39岁,于1950年右胁下开始剧痛,住协和医院治疗,出院后痛又发作再往协和医院检查诊断为胆石病。上年8月就本院用针灸疗法至今6月,  相似文献   

13.
李××,女,24岁。1989年10月18日诊。自诉新产两天,正值酷暑季节,光脚下床取奶瓶,尔后双脚底麻木冷痛,传至小腿,痛势日趋加重,伴足跟微肿,步履艰难。前医皆服  相似文献   

14.
患者刘××,男性,58岁,1985年3月14日住我院骨科家庭病床,住院号:286。患者右侧腰痛10余年,痛有定处,痛势较剧。近2年来疼痛加剧,难忍时每将硬物置腰上令人坐之方可求得暂缓。同时有风湿性心脏病史15年,常有心悸,活动后气促。入院时其腰痛如折,累及右臀、右大腿外侧,伴心悸,活动后气促,头痛寐差。查:腰部  相似文献   

15.
脱疽治验     
徐××,男,55岁。1980年11月15日诊。去冬开始右足五趾微痛、麻木、怕冷,遇寒凉则痛增。今秋后入夜痛甚,不能入眠。刻诊:平素觉心悸、胸闷、气短,劳则加重。溲清、便溏。检查:右足背肤色苍白,足背动脉搏动  相似文献   

16.
梅××,男,49岁,长江堤防段干部,因右足趾溃疡疼痛半年,于1986年6月18日就诊。患者素嗜烟酒,于1985年12月下旬,始觉右足麻木冰冷,步后则痛如锥刺。继而在右足大趾内侧发现溃疡,剧痛,夜间尤甚,常常抱膝而坐,彻夜不眠。遂往九江××医院诊治,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后又至武汉××医院行美蓝股动脉注射疗法,但其右足大趾溃疡深陷,末节趾骨裸露。遂施趾跖关节截趾术。时隔月余,已缝合的切口裂开,边缘的坏死组织向上蔓延。患者拒绝高位截肢,于6月18日来我处求治。检查:形体略瘦,右大趾趾蹼处的切  相似文献   

17.
杨××,女,37岁,某妇幼保健院医生,于1979年3月12日就诊。患者于1975年以来,足跟疼痛,夜间足心发热,行走时两足沉胀,伴有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时有心悸乏力,头晕耳鸣,月事延期,经净后少腹隐隐作痛。曾给予对症治疗,症状虽有改善,但足跟痛却有增无减。自1978年6月份开始出现腰脊酸软,四肢沉重,两足发麻,足跟疼痛明显,不能着地,步行时需由家人搀扶,先后多次检查抗“O”、血沉、血常规均无异常,经反复拍片检查,未发现骨质病变,曾用中西药物、理疗、针灸,局封等方法治疗半年余,病情无明显好转,诊断为神经  相似文献   

18.
经前红斑证     
患者唐××,女,38岁,工人。主诉:三年来每逢经前四、五天,右半身出现红斑十余枚,上下肢较多,局部灼热感,不痛不痒,不高于皮肤,边缘不整,大小不等,大者约4×5厘米,小者约1×1.5厘米,伴见右侧头痛、身痛。经净后一切症  相似文献   

19.
吴××,女,27岁,营业员,住院号13897。患者于1983年7月7日因右下腹及右腰部阵发性剧痛,收入外科,经X线拍片(片号28745)证实为右输尿管下段结石(0.5×0.6厘米)。患者因畏手术,于7月12日转入中医科。证见右下腹及右腰部胀痛难忍,尿频急短赤涩痛,尿中带血,汗多,烦渴,大便结。  相似文献   

20.
楊××男73岁主訴牙疼近两个月,以右側上牙痛較重,咀嚼困难。身体一般,痛齿不动摇,无孔,舌苔薄白,脉沉滑。用消毒毫針,取双側听宮穴,速刺进針,得气后留針20分鐘,隔10分鐘捻轉提插一次,痛止。四天后右牙又痛,取右听宫、中冲、商阳三穴,針法时間同前,痛止而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