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雷家煤田三侧向电阻率、密度、自然伽玛等测井曲线的形态及组合特征,对勘探区的岩煤层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确定地层时代、标志层、煤层层号、地质构造等,总结出该区煤岩层物性特征,可有效地进行煤岩层变化规律研究、层位划分及断层判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沙章图井田煤系地层特征的分析与研究,采用岩煤层组合特征、标志层、煤层层间距、物性特征和煤质特征等多种手段对区内的煤岩层进行对比,可以准确的判定地层层位和确定煤层,更好的指导和服务于生产,同时对指导周边地区的地质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江 《中国科技博览》2013,(15):143-144
本文分析总结了万全煤田白垩系地层的测井曲线高天然伽玛异常特征及引起高天然伽玛异常的原因,为进一研究本区聚煤规律、寻找放射性富集矿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小断层以及掘进过程对其处理方式,对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断层的判断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又有煤岩层对比法、伴生派生构造判断法、标志层对比法,煤岩层组合特征对比法,等等,间接法有规律类推法、反射波法、专家系统法、作图分析法、煤岩层层位对比法等。断层的处理方法有改变巷道的掘进方向、改变巷道的掘进坡度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蔚县矿区德胜庄井田的地层、构造以及含煤地层的分析,探讨了本区域的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依据钻探资料对矿区井田含煤地层、可采煤层的分布与厚度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然伽玛测井是地球物理测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其测量的是地层的自然放射性强度。由于地层时代、沉积环境、岩性组构的不同,因此所含的放射性强度平均值也有明显的差异,有时形成较高异常或特殊异常显示。在岩煤层对比工作中,利用自然伽马的沉积及时代指示性的特点,分析自然伽玛曲线在钻孔剖面及对比剖面上的形态及异常特征,追踪在勘套区内的形成规律,往往能够获得重要的物性对比依据和标志,从而有效提高煤层综合对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荣卫鹏 《中国科技博览》2013,(8):153-153,155
煤层各物性参数特征是:视电阻率曲线幅值很高,伽玛伽玛曲线幅值极高,密度值很低,自然伽玛曲线幅值很低,声波时差曲线幅值较高。其余岩层均无此综合反映,同一深度段曲线出现该综合物性特征的,可定为煤层。  相似文献   

8.
随着厚煤层储量的日益减少,南屯煤矿已经由开采3煤转入配采16上、17煤阶段,深入分析下组煤水文地质条件对安全生产意义重大。由于本井田精查勘探主要对象为上组煤,下组煤勘探工程量少,自2002年起开始了下组煤的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并进行了下组煤-432m水平和全井田奥灰放水试验,对底板突水危害进行了评价及治理措施研究,期间采用了系统的方法和手段,本文重点论述底板突水评价及技术研究路线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9.
柿花树煤矿位于盘县煤田照子河向斜西端北翼,卢家寨~大平地普查井田内的北端。本文通过含煤性、煤岩特征、煤质特征与煤质类型等分析,阐述了龙潭组含煤性与煤质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煤与瓦斯突出及瓦斯爆炸现象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岩浆侵入破坏,改造了井田构造,使煤变质程度、煤层形态、煤层厚度等成煤地质要素发生变化,加剧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本文介绍大兴井田岩浆侵入岩分布规律;分析了岩浆侵入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煤岩层对比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煤层对比是煤田地质勘探阶段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工作,尤其在地质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含煤层数多,层间距小的云南宣威井田,勘探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岩煤层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质构造对于瓦斯赋存的控制作用,分析了山西潞安矿区常村以及五阳井田小型断层的特征,并且结合生产过程中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的实测数据,通过分析瓦斯涌出量变化与断层的落差和倾角之间的数学联系,得出了瓦斯涌出量的异常增长与断层落差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结论对于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以及煤与瓦斯突出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榆神矿区郭家滩井田含煤地层主要为侏罗系延安组,富县组为局部含煤地层。延安组含煤725层,平均15层;富县组含煤125层,平均15层;富县组含煤12层;含煤地层具有对比意义的煤层共14层(富县组1层),可采煤层12层。其中主要可采煤层5层,分别为2-2、3-1、4-3、5-2和5-3。本文论述了延安组煤层赋存的空间特征,分析了可采煤层赋存范围,对于区域性煤炭工业规划、郭家滩煤矿设计及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伽玛射线谱仪来探测行星表面的物质成分是一种常规的手段。为了准确获取月表的元素分布特征,需要对伽玛能谱数据进行处理。从伽玛能谱数据的方面出发,提出采用SNIP方法对伽玛能谱数据进行本底扣除,获得了月球表面Th的分布特征,并且与美国的月球勘探者伽玛射线谱仪(LP-GRS)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分析特征基本一致,同时也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5.
基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通过瑞利波物探仪在大众矿的大量实践应用,该探测仪在穿层巷道中探测,岩层中裂隙发育和岩层分界面,使传播信号受干扰较严重,成图效果不佳,地质异常较多,分析解释难度大,必须重复多次探测验证,加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在顺层巷道中探测,均质体中传播,信号质量好,成图效果极好且准确率较高,可以作为成果加以参考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收集区域性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调查,从该井田成煤的地质背景分析入手:通过分析井田的构造形态、产状及规模:进而探讨并总结出矿区内阶梯状断裂展布规律、形成机制及控制煤层的赋存和分布规律。为煤矿生产中寻找可采煤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科学地预测瓦斯突出危险区对于提高采掘生产中防突措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减少防突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煤与瓦斯突出是由瓦斯、地应力和煤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地应力、瓦斯压力达到一定值时,是否发生突出的关键就在于各种应力与煤壁阻力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各种应力之和大于煤壁阻力时突出才会发生。而构造煤具有煤体强度低,对应力敏感性强,容易形成高的瓦斯压力梯度和储存更多的弹性潜能的特征,使构造煤更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大量资料表明,一定厚度的构造煤的存在是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必要条件。为此,如何探测井田内构造煤的分布规律就显得当务之急。传统的探测构造煤的方法是跟踪观测已掘巷道的构造煤,对巷道未进入的工作面内部的构造煤分布规律无法判识。论文采用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对大众矿(南翼)工作面的构造煤进行了判识,结果与生产实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对于该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贝勒井田龙潭组含煤层较多,厚度变化较大,根据井田钻孔地质资料,采用标志层和物探测井曲线特征作为本次主要对比方法,该区内主要可采和大部可采煤层有9层(M1、M4、M5、M6、M7、M14、M20、M27、M32),易于对比。  相似文献   

19.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逐步延伸,井田内煤层厚度不稳,煤层倾角变化大,煤质松软破碎,煤与瓦斯突出、有毒有害气体腐蚀,水害,火灾,煤尘超标,顶板支护薄弱等等。必须打超前钻孔,进行抽放、探放瓦斯、稀释CO等有毒有害气体,探放水,煤岩体注水、穿层超前预支护.本文结合鹤煤八矿的具体地质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实践证明可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预防了矿井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告成矿位置处于登封煤田卢店滑动构造带,且井田范围内自然村庄及文物较多,随着采矿生产的进行,地面建(构)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突出,文章以21021工作面为例对地面观测站设计方法进行阐述,对滑动构造带下地表岩移观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