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张蔚霞 《工企医刊》2006,19(6):68-69
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一支或二支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由于心肌持久地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局部坏死,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心脏破裂、死亡率高,但如观察严密,抢救及时,治疗恰当,精心护理,则能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谨防二次心肌梗塞文/周代华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持续性的心血管痉挛或血栓阻塞,使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因而是心肌发生坏死的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高达15%左右,而第二次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可达35%...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冠脉发生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临床常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发热、白细胞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加快以及血清酶活性增高和进行性心电图变化等临床表现。如果能把握时机及时进行冠脉再通治疗,就可使梗塞的相关动脉重新开通,缩小梗塞面积,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现将目前常用的急性心肌梗塞药物治疗方案介绍如下,以供患者朋友参考。溶栓治疗法大量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明,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对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我…  相似文献   

4.
张娟 《中国保健》2010,(7):96-97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其主要变化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由于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内膜下出血或持续性痉挛,部分动脉管腔发生急性闭塞,使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坏死,患者可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饱餐尤其是高脂饮食后诱发心肌梗塞。临床表现为持久性胸骨后疼痛,左心功能不全、休克、心律失常、进行性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血清酶增高等,急性心肌梗塞中老年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当心绞疼发作时,心前区剧烈的疼痛使患者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继之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心肌梗塞登记资料,对使用镁和静脉注射镁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对病人死亡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数据显示,病人中仅有5.1%在急性心肌梗塞后的24h内进行了静脉注射镁的治疗。接受过溶栓疗法、初次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或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病人应用这种治疗方法比其他未接受任何再灌注治疗的病人更普遍。镁的应用与年龄较小、Q波出现的急性心肌梗塞、入院时有充血性心衰、溶栓治疗、初次PTCA或CABG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以及是否在发病24h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利多卡因有关。镁的应用也与死亡率的提高有关,死亡率提高较多的是未接受最初再灌注治疗的病人,接受初次PTCA或CABG治疗的病人;而接受溶栓治疗的病人死亡率没有提高。因此,镁很少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而且镁的应用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重要临床类型之一,是内科常见的急症。急性心肌梗塞,特别是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绝大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出血或血管痉挛导致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闭塞,急性闭塞的冠状动脉所供应的心肌因严重缺血而发生坏死。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急骤,常见的症状是胸骨后剧痛,或向咽部、下颌部、左肩或左臂放射,或疼痛位置不典型,如上腹部疼痈,伴有恶心、呕吐,易误诊为消化道疾患,有的患者无疼痛症状。如果血栓在冠状动脉大支的近心端,则梗塞范围广泛,可贯通心室壁全层。严重者并  相似文献   

7.
任玉珍 《工企医刊》1996,9(4):131-131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是由冠状动脉闭塞,部分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发生心肌坏死。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及时急救与护理,对病人的存活和康复有决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合,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临床上主要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半小时以上,伴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心肌酶明显升高。笔者总结了我科2003-2005年所抢救的1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病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脏猝死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冠状动脉硬化常不能满足心脏的血氧供应,其促发心脏碎死的危险程度与冠状动脉的损害成正比。造影显示,1支冠脉狭窄大于50%者,年度死亡率为3%;2支者为8%;3支冠脉狭窄者年度死亡率为12%。  相似文献   

10.
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心肌梗塞30例病因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内科(116011)王志贤,柯若仪绝大多数的心肌梗塞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极少数由其它原因所致。现将我们根据病史、心电图、酶学诊断的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心肌梗塞30例,其中1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死亡率较高,而心理因素对其发生及预后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糠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心理变化,我们对该类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梗塞后心绞痛(PIA),一般是指初始梗塞性胸痛消失后,再次发生的心绞痛。Schu—ster把早期PIA定为伴有一过性ST或T波改变的梗塞后10天内发生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AMI)后早期PIA发病率为20%到60%。本文就最近PIA的研究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PIA发病原理关于PIA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1.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因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在AMI和不稳定心绞痛起重要作用,粥样斑块溃疡首先导致血栓形成,血栓间歇性碎裂及斑块碎裂能诱发小动脉痉挛或栓塞心肌内小动脉而引起PIA。2.侧支血流减少:Blumgart早就指出,侧支血流中断可能是远端梗塞的原因。发生在某一冠状动脉闭塞使某一区域心肌侧支血流减少。由于梗塞动脉内自发性纤溶而遭到早期再灌注的心肌,有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急性持续性冠状动脉缺血所造成的部分心肌坏死,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现将心肌梗塞病人初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观察:对既往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特别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应严密观察神志、面色、出汗情况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疼痛性质以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高发于冬春两季.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造成心肌持久缺血导致心肌坏死[1].近年来有逐渐向年青化发展的趋势.发病诱因多见劳累、情绪激动或精神压力过度.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急性期死亡率高,患者随时有心脏骤停的可能.及时抢救,规范护理可以使患者转危为安,顺利度过急性发作期,有效降低死亡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资料,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孙明 《健康必读》2004,(5):29-29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一支或多支部分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如果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就发生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堵塞的原因主要为血管壁上有粥样斑块附着.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相似文献   

16.
杨桃云 《健康大视野》2006,14(4):126-127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0月已确诊的6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用新方法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试验组),与1999年12月~2001年12月期间我院已确诊的5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观察由于不遵医行为或知识缺乏而突发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的发生率、死亡率及病人住院天数。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组患者突发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能掌握有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建立正确的遵医行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并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稳定情绪,从而预防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降低死亡率,降低住院天数,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管腔狭窄、严重缺血、坏死,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使冠状动脉堵塞(严重时可堵塞管腔90%以上),引起心肌坏死的严重的心脏病。心肌梗塞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而言急性心肌梗塞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也可表现为上腹痛、  相似文献   

18.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在所观察护理的57例病人中,52例治愈出院;3例自动出院;死亡2例。均无护理并发症。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是心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常常突然发生,及时的抢救、准确的用药、仔细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死亡率,提高治愈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严重持续的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病情险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缩小梗塞面积,挽救缺血的心肌,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的心脏功能和预后。临床应用纤溶酶激活剂对AMI病人进行早期快速大剂量的溶栓治疗,收效明显。但在溶栓过程中存在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此对AMI溶栓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给药使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在冠状动脉内形成的血栓溶解,使已梗塞的冠状动脉再灌注,这种治疗方法称为溶栓治疗。1959年Alkjaeksis等提出了溶栓治疗的概念,1980年前后再次把此种疗法重新提到重要位置。其疗效理想,目前已被许多医院做为常规手段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治疗。 一、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 (一)冠状动脉内给药 首先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冠状动脉进行造影,以明确梗塞部位及梗塞程度。如有阻塞向冠状动脉内注入0.2~0.5毫克硝酸甘油,以排除冠状动脉痉挛,再进行造影。如果仍有阻塞可向冠状动脉内滴注溶栓剂,输注溶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