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儿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33例肾移植患儿的术后补液方法、免疫药物的使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33例患儿手术均获成功,术后1例患儿因合并肺感染而死亡。人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93.3%和86.6%。结论加强对肾移植术后患儿的观察与护理,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做好对治疗的依从性工作,是帮助此类患儿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严重颈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颈髓损伤常影响呼吸功能,尤其是高位颈髓受损时常累及呼吸中枢而致呼吸麻痹,患者呼吸、咳嗽无力,多需气管切开及辅助呼吸,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急性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67%,以通气障碍、肺不张和肺炎等最为常见。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围手术期的预防、护理对患者手术准备、  相似文献   

4.
肝肾联合移植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玉琴 《上海护理》2008,8(2):12-14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护理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7年5月21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期间的护理,总结术中的护理特点、出入量的管理和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手术成活率95.3%(20/21),术中护理得当,无任何护理缺陷,手术总耗时平均8.6h,无肝期时间平均为59min,失血量平均达3150ml。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保持体温的稳定,及时准确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是提高手术效率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胰液肠引流式小型猪胰肾整块联合移植模型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 (SPKT)的最佳术式及早期并发症。方法 :7头供体猪分别进行胰、脾、部分十二指肠、肾、输尿管多器官联合整块切取 ,将其脾动、静脉分别与左肾动、静脉行端端吻合 ,切除右肾及脾。将移植物的腹主动脉、门静脉与 7头受体猪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 ,供体十二指肠侧壁与受体上段空肠行侧侧吻合 ,输尿管置管外引流。结果 :7头受体顺利完成胰肾联合移植术 ,术后移植物平均存活 ( 3 9± 1 2 )d ,存活期胰肾功能基本正常。本动物模型未发现胰液肠引流术式常见的早期并发症。结论 :猪胰液肠引流式胰肾整块联合移植模型建立成功。该术式受体创伤小 ,改良的肠胰液外分泌引流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护理方法、要点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4年13例肝肾联合移植手术期间的护理,总结术中的护理特点、出入量的管理、药物的使用情况等。结果术中护理得当,无任何护理缺陷,手术总耗时平均9.5h,无肝期平均为65min,失血量平均达7000ml。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保持体温的稳定,及时准确应用各类药物和恰当的输液输血.是提高手术效率及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trial ventricular block,AvB)多由于右冠状动脉阻塞所致,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直接冠脉介入干预疗法(primary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可直接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具有创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能有效挽救濒死心肌,改善房室传导,降低死亡率。我们对2002年10月-2005年11月行直接PCI治疗的32例AMI合并AVB的患者从术前、术后及出院指导等3个方面制订了详细的护理措施和流程,所有患者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0对小儿亲属肾移植供受者术中输液干预后进行回顾总结,了解供受者输液的最佳效果。方法10对小儿亲属肾移植供者在肾循环阻断前采用快速输液提高基础血压10%~15%,受者肾循环开放前补液全部采用胶体和血液,速度以维持受者术中的血压平稳。结果对供受者的术中输液进行干预后,受者开放肾循环后血压平稳及肾脏泌尿快。结论小儿亲属肾移植供肾循环阻断前快速输液方式提高血压,受者术中补液全部采用胶体和血液,有利于受者开放循环后血压平稳及泌尿,可降低受者围手术期的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肾移植和肝移植术后患者抗HLA抗体产生几率。方法研究对象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的肾移植患者371例和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肝移植术后患者82例。采用美国莱姆德公司和GTI公司提供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肾移植患者群体反应性抗体。结果 371例肾移植患者中,29例患者PRA阳性,占7.82%,342例患者PRA阴性,占92.18%。29例PRA阳性患者中7例抗HLA-I例抗体阳性患者,5例抗HLA-II例抗体阳性患者,17例抗HLA-I+II例抗体阳性患者。82例肝移植患者中,7例患者PRA阳性,占8.54%;75例患者PRA阴性,占91.46%。7例PRA阳性患者中1例抗HLA-I例抗体阳性患者,4例抗HLA-II例抗体阳性患者,2例例抗HLA-I+II例抗体阳性患者。肾移植术后与肝移植术后抗体产生率无统计学意义(χ2=0.576,P0.05)。结论肾移植与肝移植术后抗HLA抗体产生几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器官移植相关法律法规的分析,讨论了当前我国器官移植立法中存在的问题:①活体器官捐赠门槛提高,导致器官供应严重不足;②隐性器官交易难以防范;③器官分配过程不透明,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完善器官移植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器官捐献的保障和补偿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器官资源分配机制以及确立脑死亡标准,为器官末期病患者提供更为广泛的器官来源。  相似文献   

11.
乌司他丁在肝移植术中对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背驮式肝移植手术中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急性肾损伤的影响。方法行背驮式原位肝移植(PBOLT)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0)、UTI组(n=20)。于麻醉后开腹前,无肝前期12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5、60、120min6个时点分别采颈内静脉血和尿样比较两组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β2-微球蛋白(Uβ2-MG)水平。结果与无肝前期相比,无肝期和新肝期对照组血和尿中各项指标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性升高(P<0·05),UTI组各项指标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背驮式肝移植手术中体内发生的急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预后。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器官移植种类、器官移植至本次心脏外科手术时间、辅助检查、手术情况、围术期并发症、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对存活患者进行随访。 结果共纳入14例实体器官移植患者,其中12例(85.7%)为肾移植,1例(7.1%)为肝移植,1例(7.1%)为心脏移植。患者平均年龄(57.5±6.0)岁,移植至本次心脏外科手术平均时间(11.4±5.5)年。平均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3.6±4.3)天,平均住医院时间(18.4±8.4)天。围术期并发症包括急性肾损伤2例(14.3%),其中1例(7.1%)需要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新发心房颤动1例(7.1%);术后感染3例(21.4%),均为肺部感染。30 d内死亡患者2例(14.3%)。存活患者随访3~124个月,平均(38.7±40.3)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均未出现再住院治疗。 结论实体器官移植患者接受心脏外科手术具有良好的短期及长期预后。然而,围术期的感染风险、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仍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小儿Wilson’s病亲属活体部分肝移植术围术期处理的特殊性。方法:1例Wilson‘s病患儿在全麻下行亲属活体部分原位肝移植,术中连续监测体温、血流动力学、血气、生化、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结果:与术前相比,术中血钾、血糖、凝血功能、血红蛋白、心率、体温均有显著变化。结论:在确保供体安全的同时维持受体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随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加强血气、生化及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调控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器官移植和脑死亡立法前后移植量的变化,探讨立法成效,提出我国器官移植与脑死亡立法的策略与思考。方法检索美国器官移植共享网、世界捐赠与移植监测网、美国科学移植登记网;中国肝移植注册网、中国国家统计局等相关官方网站(截至2008年12月6日),收集各国器官移植及捐献数量相关统计数据,按国别和移植器官种类进行对比描述分析。结果①查找到2003~2005年英国、美国、新西兰、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8种器官移植及器官捐献数量;1988~2007年美国和西班牙尸体捐献数量;2002~2006年澳大利亚各州移植总量;1993~2006年美国器官移植数量;1988~2008年3月美国肝、肾移植数量;1993.2008年3月中国肝移植数量,2000~2004年中国部分省市肾移植数量。②美国器官移植数量占绝对优势。③合并立法代表国西班牙2003~2005年百万人口捐献率位居八围之首。④南澳大利亚州政府采用西班牙捐献模式后4年百万人口肾移植率平均值高出其它各州。⑤美国10年活体肾移植占移植总量比例明显高于肝移植量,提示唯一器官与双器官的捐献对活体供者的风险不容忽视。⑥全球保障器官移植稳步发展的可行做法包括:由国家签订国际多边或双方条约;非政府组织规范;行业自律;专家共识指导;建立病人同盟。结论全球器官移植开展得好的国家,无一不与器官移植和脑死亡法的成功制定和不断完善及措施配套、保险跟进和宣传普及有关:我国应把握与国际医学同步发展的机遇,借鉴国外在脑死亡和器官移植问题上的成功做法,发挥后发优势,进行脑死亡和器官移植立法。  相似文献   

16.
欧洲器官移植年会是当今移植界水平最高的三大盛会之一,本文对2011年年会中有关心脑死亡供者、移植免疫和肾移植临床的研究成果作出综述。主要内容包括新型免疫抑制剂、肾移植并发症防治、增加供者的方法、活体供者的安全性以及T细胞识别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的疗效。方法 将1998年9月至2000年6月间60岁以上的肾移植患者20例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30%);排斥反应4例(20%),2例(10%)死于心力衰竭。余18例人肾均成活。结论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可安全成功的接受肾移植;感染及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受者适应征及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是提高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Several immunological factors affect the outcome of human kidney transplants. HLA-A,-B and-DR matching improves kidney graft survival rate, especially matching for HLA-DR antigen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pretransplant blood transfusion has been confirmed although the mechanisms of the beneficial effect are not clear. Donor specific transfusion prior to living related dono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improve graft survival but some 30% of potential recipients become sensitized to the donor during the transfusion process. Major improvements in the results of organ transplantation have been achieved during the past few years with the use of new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namely cyclosporin and monoclonal antibodies reacting with T lymphocytes. Both agents act selectively on T lymphocytes. However, nephrotoxicity of cyclosporin may limit its use.  相似文献   

19.
The multitude of immunosuppressants available for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allows for many combinations of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ies that can be tailored to a patient’s specific lifestyle and immunosuppression needs. Newer agents currently being studied offer even more possibilities for the future to furthe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cute rejection and prolong graft and patient survival.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药浓度与肝中毒关系及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昉  江杰  邓淞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08-109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抗免疫排斥剂环孢素A(CsA)导致肝中毒发生的机率,以及肝中毒的监测意义。方法:荧光偏振免疫法测CsA;Abbott-Aeroset生化仪测测肝功能;B型彩超观察移植肾的型态及血流情况。结果:CsA的谷浓度范围在200-400ng/ml均可能发生肝中毒,肾移植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肝中毒发生率分别为66%、40%、20%、14%、10%。监测肝中毒的指标选用丙氨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结论:非线性动力学药物CsA作为抗免疫排斥剂用于肾移植术后易引起肝中毒。术后1-3个月发生肝中毒可达到40%-60%。CsA的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范围窄有交叉,因而很难确定中毒的临界浓度。使用CsA时应动脉监测肝功能,肝功能的生化指标以TBA的灵敏度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