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十六大之后,党中央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全新定位。在现阶段应该从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权、关注诚信社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四方面入手,消除社会不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2.
《新智慧》2005,(25)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规定,个人通过招标、竞拍或其他方式购置债权以后,通过相关司法或行政程序主张债权而取得的所得,应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二、个人通过上述方式取得“打包”债权,只处置部分债权的,其应纳税所得额按以下方式确定:(一)以每次处置部分债权的所得作为一次财产转让所得征税。(二)其应税收入按照个人取得的货币资产和非货币资产的评估价值或市场价值的合计数确定。(三)所处置债权成本费用(即财产原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当次处置债权成本费用=个人购置“打包”债权实际支出&;#215;当次处置债权账面价值(或拍卖机构公布价值)&;#247;“打包”债权账面价值(或拍卖机构公布价值)。(四)个人购买和处置债权过程中发生的拍卖招标手续费、诉讼费、审计评估费以及缴纳的税金等合理税费,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允许扣除。(2005年6月24日印发)个人因购买和处置债权取得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意识的高度,阐述了大学生“慈善我责”理念培养的时代价值,并紧密结合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深化改革的现实要求,提出了大学生“慈善我责”理念培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虚拟财产权与传统财产权既具有相通之处,亦存在根本差异,对其保护应突破既有的物权和债权“二元体系”,创设新型权利。“用户协议”是判断虚拟财产权性质和归属的依据。用户对虚拟财产享有的权利,最适宜解释为基于租赁合同而生的债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这种物权化的债权适用“买卖不破租赁”等规则,更有利于平衡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权益。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实践中,深刻地揭示出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精辟地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然而共同富裕的目标远未实现,仍然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正确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思考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易》"太和"哲学思想与当代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思想史上“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历史悠久。《周易》提出了“太和”哲学思想,将“太和”思想作为世界观、方法论,以此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和谐”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审美观的理论基础。自先秦以降,汉、唐、宋、明等前贤,不断阐发丰富了“太和”哲学思想,使“太和”哲思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蕴,亦是理想的价值目标和审美境界。“太和”思想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论的民族思想文化渊源,具有重要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是理应继承弘扬的宝贵思想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拓展与升华。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凝练出“六个必须坚持”的哲学意蕴。其中,“人民至上”“胸怀天下”体现的是价值向度、“自信自立”体现的是精神向度、“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体现的是实践向度。将“六个必须坚持”置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重向度”中去考量,方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思想内涵和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老子道德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时代价值。老子《道德经》中的“自然”的思想,讲究遵循事物本身自然的规律和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倡导的和谐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借鉴《道德经》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9.
以德治国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坚持“以德治国”方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和伦理道德价值理念,是对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思想的丰富和深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缺陷,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本文阐述了“三个代表”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三个代表”的真正内涵,用生产力标准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正确认识“三个代表”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农民工群体作为"漂移的社会"的特征,提出农民工的"依法维权"解释模式及其维权特点,认为造成农民工弱势地位不仅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法侵害;农民工对"法定权益"的维护会向对"基本权利"的争取方向发展。当前,政府进行制度改革,增强农民工维权能力、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入库规则”是债权代位权制度中的规则之一。它不仅可以保障行使代位权的债权人的利益,同时还能顾及其他债权人的利益。但这种理想的债权担保制度,在现实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从经济效益、法理等视角出发,“优先权规则”取代“入库规则”不仅合理,而且合法。  相似文献   

13.
政府不当干预、贷款行自身内部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多重原因导致了企业信用不良.为了确实保障金融债权,基层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正面作用,金融机构应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中央银行应加大对金融债权保全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自然资源作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民法调整范围已成为共识,然而无论是目前物权立法,还是学界提出的各种理论,都存在其固有的弊病而无以胜任自然资源物权化的要求。自然资源形态多样,性质各异,这不仅是造成我国目前自然资源立法体系混乱的重要原因,也是自然资源物权化的重大难题和挑战。针对这些难题与挑战,应当更新自然资源立法理念,摒弃传统以行政手段统管自然资源管理、配置和保护的观念,恢复自然资源作为私权客体的本质,以物权法为中心建立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确立包容性的基本原则指导自然资源立法,统筹兼顾,实现既符合理论又契合实际的自然资源物权化。  相似文献   

15.
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失地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产物。由于受制度缺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失地农民的权益严重失衡.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危害。只有在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市场补偿机制、规范征地程序的基础上,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的联动,构建起多层次的法律保护体系,才能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穷人经济学”对三农的人文关怀在我国的“异化”,实为公产公权与私产私权在农地和农村经济决策上的利益博弈。基于历史变迁的轨迹和现有农地集体产权制度,农地使用权物权化及其立法完善是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经营权与劳动权的冲突是竞业限制制度所面临的核心问题,而权利的冲突需要通过合理的限制契约自由来加以化解。因此,对离职竞业限制的范围进行合理性审查具有法理基础和现实意义。基于我国《劳动合同法》第24条,通过对相关法理、学理以及司法实践进行分析,文章总结了我国离职竞业限制行业范围以及地域范围的几种审查标准。同时,我们认为竞争法下相关市场概念的引入能够对竞业限制的范围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建议在合理性审查过程中要树立平等保护理念,权衡相关原则以及考量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8.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重要措施,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创新,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法治内蕴着对人权的保护。从实在法角度来看,民法中的人格权制度是人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治理念的接受和实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界定个人财产权与国家财政权并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反思和批判了当前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关于两权均衡的几种分析思路,运用经济演化原理对两权的动态均衡进行了尝试性探讨,同时提出经济理论研究中应充分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