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类疱疹病毒6型可诱生TNF—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萍  姚坤 《Virologica Sinica》1996,11(4):338-342
用生物活性法和双抗体夹心桥联酶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了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GS株和南京地方株CN5,8,10感染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水平,发现培养24h即可检出高水平的TNF,48~72h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与未感染对照组比较有极其显著有差异(P〈0.001)。GS株与地方株间诱生TNF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1),三株地方株诱生TNF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生物活性法,检测人类疱疹病毒7型Glasgow株和南京地方株YY5及HHV-6GS株感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发现,HHV-7对也能较强地诱生TNF-α,但达到峰值时间(3~4d)迟于HHV-6GS株(2d);在感染24h上请中,GS株产生TNF-α量明显多于YY5株、Glasgow株产生量(P<0.05),三者与未感染单个核细胞比较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Glasgow珠和YY5株之间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HHV-6、HHV-7都能通过刺激单个核细胞产生TNF-α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最先是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疱疹病毒。其抗原性和遗传学特性与疱疹病毒1型,疱疹病毒2型,巨细胞病毒(CMV),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及EBV均不相同。后来发现HHV-6是幼儿急疹(ES)的病原体。本文就HHV-6的血清流行病学,从ES患儿中的分离检测,与HHV— 6感染有关的疾病及其病毒学特性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用生物活性法,检测人类疱疹病毒7型Glasgow株和南京地方株YY5及HHV-6 GS株感染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发现,HHV-7也能较强地诱生TNF-α,但达到峰值时间(3~4 d)迟于HHV-6 GS株(2 d);在感染24 h上清中,GS株产生TNF-α量明显多于YY5株、Glasgow株产生量(P<0.05),三者与未感染单个核细胞比较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Glasgow株和YY5株之间无差异(P>0.05).结果表明,HHV-6、HHV-7都能通过刺激单个核细胞产生TNF-α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人类疱疹病毒6型及其与某些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HHV-6)是1986年从淋巴增殖异常患者及艾滋病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首先分离到的一种具有疱疹病毒形态和嗜淋巴细胞的新病毒。人类感染HHV-6十分普遍,多为隐性感染。可在60%~80%儿童及成人血清中查到HHV-6抗体。HHV-6是婴儿急疹(玫瑰疹)的病原体,并证实与淋巴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人的感染等有关。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和艾滋病病人的增多,HHV-6感染变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7.
马菁菁  姚堃  汤华民 《病毒学报》2019,35(2):323-330
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 6,HHV-6)是双链DNA病毒,其原发感染引起婴幼儿急疹,潜伏感染后的再激活亦引起多种严重疾患。近来,该病毒特有的潜伏感染形式—病毒基因组的宿主染色体整合(包括机制及临床相关性)被不断报道。HHV-6基因组的末端区域含有端粒重复序列,病毒基因组通过该重复序列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建立潜伏感染。当宿主免疫力受到抑制时,整合于宿主染色体上的病毒基因组会再次活化,引起疾患。本文综述了HHV-6基因组染色体整合的主要机制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脂筏在人类疱疹病毒6型装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红兰  李凡 《病毒学报》2008,24(4):295-299
为了探讨脂筏在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装配中的作用,用HHV-6 GS株感染HSB2细胞,用非离子去污剂Triton X-100提取脂筏成分,利用Western blot分析HHV-6包膜糖蛋白与脂筏的相关性.并用免疫荧光双标记的方法,从分子共定位的角度研究HHV-6糖蛋白B(gB)与GPI(glycosyl-phosphatidyl inosital)锚固蛋白CD59分子以及神经节苷脂GMI(monosialotetrahexosyl ganglioside)分子之间的表达与分布关系.结果发现HHV-6包膜糖蛋白B、H、L、Q1和Q2(gB、gH、gL、gQ1和gQ2)分布在脂筏部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CD59分子及GM1均与HHV-6包膜糖蛋白B有着相同的分布,即脂筏提供HHV-6装配的平台.关于脂筏在人类疱疹病毒6型装配中的作用,这是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细胞免疫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蓓  姚坤 《Virologica Sinica》1998,13(3):232-236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APAAP法及MTT法,研究了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中国南京地方株CN5感染细胞病毒抗原表达的形态学和动力学特征、CD抗原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的变化及PHA诱导的细胞增殖反应的改变。结果显示,CN5感染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后8~12h即可在细胞内检出病毒抗原,至接种后48h,病毒抗原阳性细胞可达36%;CN5感染CBMCs和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后可引起两者CD3阳性细胞减少、CD4阳性细胞增多,而对CD2、CD8、CD45RA阳性细胞百分率未见明显影响;CN5感染细胞裂解液对PHA诱导的PBMCs增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与该裂解液的蛋白浓度之间呈一剂量依赖关系,且可被HHV6抗血清所逆转。  相似文献   

10.
人类疱疹病毒6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近几年分离到的、对T淋巴细胞具有高度亲嗜性的双链DNA病毒。HHV-6现已分为A、B两型,它们在生长特性、与单克隆抗体的反应性及限制性酶切图谱等方面存在差异。研究表明HHV-6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随着器官移植的发展和AIDS病人的增多,HHV-6的感染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主要对其分离培养、流行病学、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特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人类嗜B淋巴细胞病毒(人类疱疹病毒—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la.  DV  汪亚东 《微生物与感染》1989,12(4):157-158
  相似文献   

13.
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8,HHV-8)又名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led herpesvirus,KSHV),属Rhadino病毒或者γ-2疱疹病毒,与γ-1疱疹病毒、EB病毒(EBV)同属人类γ疱疹病毒,是由Chang等在1994年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从一例AIDS-KS患者的病变组织中发现的一种新病毒.随着对HHV-8及其亚型的深入研究,其与非Ks肿瘤的关系也逐渐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其与非KS肿瘤疾病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多聚酶链反应法在检测和研究人类疱疹病毒6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斌  周瑶玺 《微生物与感染》1995,18(5):10-12,15
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是80年代末新发现的一种DNA病毒,它对T淋巴细胞有高度亲嗜性,与婴幼儿急疹(ES)、淋巴系肿瘤及AIDS等病有密切关系。在近年对HHV-6的研究中,多聚酶链反应(PCR)被广泛应用。本文就PCR法检测HHV-6的一般方法、常用引物特点以及此法在研究HHV-6中的应用及其结果评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人疱疹病毒6型(HHV-6)是一种新发现的疱疹病毒,属于β亚科。HHV-6感染与一些疾病的发生相关。如幼儿急疹、器官移植后并发症、AIDS以及人类某些肿瘤等。就HHV-6的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以及与人类疾病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小鼠大脑机械损伤模型及体外培养的胶质细胞,采用同位素渗入法观察了细胞介素及其抗体对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时TNF-α在浓度为10~200u/ml培养液时均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P<0.05),IL1-β在浓度为5~200u/ml培养液时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TNF-α+IL1-β其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作用更强烈,TNF-α抗体能完全阻断TNF-α的促增生作用,部分阻断TNF-α+IL1-β的促增生作用。在体实验时,IL1-β及TNF-α的作用与离体时相似,IL1-β及TNF-α亦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二者共同作用时促细胞增生作用更强。以上结果提示,外源性TNF-α及IL1-β能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胶质细胞增生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魏莘  王岱 《病毒学报》1998,14(4):370-373
艾滋病(AIDS)主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的免疫系统造成的。许多流行病学研究已证明,疱疹病毒与HIV的共感染可以导致对HIV-1启动子的激活,并加速细胞的病理性反应〔1〕,从而加大个体对HIV感染的敏感和加快疾病的进程。人疱...  相似文献   

18.
IL—6和TNF-a是重要的炎症和免疫反应介质,它们参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川。肝包虫病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如何,国内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测定了27例肝包虫病患者血清TNF-a的含量,其中20例病人同时检测IL-6的含量,初步探讨其与发病机理的关系及在临床中的意义。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7例肝包虫病患者均系新疆医学院就诊检查或手术的病人。诊断依据:肝区B超可见液性暗区,免疫系检测3项(点免疫、间接血凝、对流免疫电泳)中2项以上阳性或手术证实。年龄10一63岁,男16例,女11例。抽取病人静脉血,常规分离…  相似文献   

19.
许多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人疱疹病毒6型(HHV-6)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自然感染过程中起着促进因子的作用。HHV-6与HIV有着共同的T细胞嗜性,除此以外,HHV-6还能感染杀伤CD8^+T细胞,NK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故认为免疫系统潜在影响更大。弄清HHV-6在HIV感染过程中对免疫系统的损伤作用,将有助于阐明艾滋病发病的复杂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在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病情加重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30例)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20例)的血清TNF-α、IL-6,同时检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主要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健康体检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相比,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主要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胆红素(TBIL)显著升高(P<0.05),胆固醇酯(CHE)、血浆白蛋白(ALB)、血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显著降低(P<0.05);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TNF-α、IL-6升高水平与ALT、TBIL、PTA升高或降低水平呈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果提示,TNF-α、IL-6参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免疫病理损伤过程,检测血清TNF-α、IL-6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