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南京热电厂5号炉长期存在锅炉效率偏低等问题。由于原来汽机额定负荷为110 MW,锅炉负荷一直未超过355 t/h。在机组出力提高至135 MW的同时,锅炉出力必须恢复到400 t/h。为提高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决定对5号炉进行一整套的技术改造。改造前后试验结果表明:5号炉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5号炉技术改造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同类型机组技术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谏墨发电厂7号炉改造后的运行实绩和性能试验结果。7号炉改造前为UP型煤油两用直流锅炉,带300MW基本负荷,已经运行了17年。为了适应调峰运行的要求,提高出力,降低煤耗和电耗,将其改造为配320MW机组的控制循环锅炉。从停炉改造到重新商业运行仅约7个月。运行实绩和性能试验结果证明改造是成功的,锅炉效率提高约2%;断油最低稳燃负荷达112MW;锅炉漏灰漏烟明显减少;实现低氧燃烧,过量空气系数1.16;燃烧不完全损失为1%。已经安全可靠运行4个多月,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刘志华 《节能》2010,29(1):43-44
由于燃用煤质发热量降低,加上磨煤机设计制粉出力偏低,使得某火力发电厂机组在实际运行当中磨煤机制粉出力不能满足锅炉满负荷运行时的燃煤量,严重影响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针对此问题对磨煤机出力进行改造,提高磨煤机的研磨能力。实践证明:改造后不仅提高机组满发、稳发能力和安全性,还大大减少厂用电量的消耗,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某电厂35t/h锅炉过热蒸汽超温和燃烧系统故障为背景,根据自身的设备和运行状况,介绍了系列改造措施:通过燃烧设备改造,强化锅炉燃烧,提高减温器的减温能力,投用高加等来提高锅炉出力和热效率,改善,并全厂机组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共有18台125MW发电机组,均为上海锅炉厂生产的420t/h超高压、中间再热锅炉,每台锅炉配备2台直径6.7m回转式空预器,空预器的漏风率长期超过设计漏风率较多,导致锅炉送、引风机电耗高,锅炉热经济性差。文章分析了长兴电厂4号和5号锅炉空预器漏风率高的原因,通过对空预器的改造使漏风率下降到4.5%左右,机组送、引风机电耗大大下降,锅炉热经济性提高,电厂的发电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6.
某600 MW超临界机组运行期间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本文主要介绍了造成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和改造方案。通过部分部件的改造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黄伟岗 《江西能源》2013,(1):99-103
高压加热器的运行对机组的热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以300 MW凝汽式机组的热力系统为例,结合高加的端差、抽汽压力损失和散热损失3个方面,得出了高加运行与机组热经济性的具体关系和影响机组热经济性的强度系数,并绘制出了强度系数、得出煤耗率与机组负荷的关系曲线.得到了机组的运行中需要重点监测的参数和系统的改造方案,为机组的最优运行和改造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冯选明 《节能》2007,26(2):40-42
针对某发电厂210MW机组锅炉效率偏低问题,优化运行调整,改造受热面吹灰器,使锅炉效率达到了设计值,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等效热降法定量分析研究了采用压力匹配器来提高供热机组的后置机出力这一运行方式的热经济性。结果表明:发电量有所增加,但机组热经济性降低、能耗上升。  相似文献   

10.
以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的某电厂1 000MW超超临界塔式锅炉为研究对象。3号机组自投产以来,燃用设计煤种的情况下,飞灰、灰渣含碳量分别约为5%、20%,影响了机组的经济性。为了降低未燃尽碳热损失,可以从锅炉运行情况着手,分析对比设计情况,找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实现锅炉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链条锅炉节能降耗综合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平利 《节能》2009,28(5):56-58
链条锅炉煤种适应性差,不适于单烧无烟煤及结焦性强和低发热量的劣质煤;燃烧不完全使锅炉出力不足;对负荷适应力差,运行不稳时,炉渣含碳量高;结构复杂炉排、侧密封故障多,司炉劳动强度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加装分层给煤装置、改进炉拱、炉排及侧密封结构等来改善配风,强化煤质引燃和燃尽,从而增加锅炉出力,提高热效并降低烟尘排放:某20t/h锅炉经改造后,锅炉热效率提高10%左右,每小时耗煤量减少0.2t,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8%,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降低0.41%,节能减排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锅炉经济性分析及最优氧量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锅炉送风及炉膛压力控制系统中,氧量设定值的改变会导致锅炉热损失及送风机电耗的改变,从而影响电站经济性.针对机组运行状态发生改变后的氧量最优值更新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增量式模糊数值型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并以 1 台300 MW 机组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挖掘算法与传统的数据挖掘方法相比,具有良好的快速性,效率可提高4~16倍,大大减少了候选项集的数目,因而大量减少了重复计算的费用.该方法确定的氧量最优值可有效降低机组供电煤耗效率,并可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研究了华北某电厂15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煤质特性及运行参数等机组主要指标,指出影响该厂CFB锅炉煤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煤质、运行工况和汽轮机的真空严密性,针对煤耗增加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得降低煤耗的措施,为该厂进一步节约煤炭,提高机组热经济性提供参考依据和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14.
徐奇焕 《节能》2002,(9):3-5
用等效热降法定量分析了采用压力匹配器来提高供热机组的后置机出力这一运行方式的热经济性。结果表明 :发电量有所增加 ,但机组热经济性降低 ,能耗上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特殊汽轮机组的整体经济性水平,以55 MW级垃圾焚烧发电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提高主汽压力和抽汽再热循环的措施,定性研究了不同再热汽源抽汽点的位置、再热温度和再热压力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计算了不同方案下的热力性能。结果表明:提高主汽压力并采用抽汽再热循环可大幅提高机组的经济性水平;在相同锅炉吸热量下,方案3和方案4的机组出力比方案1分别高5.46%和6.61%,方案4的机组出力比方案3高1.15%。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发电设备年平均利用小时逐年下降,1000 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也参与低负荷调峰运行。参与调峰造成机组热经济性下降,50%THA负荷以下工况脱硝装置退出,锅炉NOx排放超标。研究发现,增加汽轮机回热系统级数,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可以降低锅炉温差传热产生的不可逆传热损失,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提高锅炉给水温度可有效抬升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温度,扩展脱硝装置运行负荷区间。采用0号高压加热器的汽轮机回热系统优化方案,汽轮机热耗最大下降值达11. 6 k J/k Wh,锅炉脱硝装置入口烟气温度可抬升至310℃以上。采用汽轮机高压缸补汽阀倒抽蒸汽作为0号高压加热器的加热汽源,不影响汽轮机本体结构,优化方案技术风险低。回热系统优化方案投资费用1075万元/台,机组实际运行综合收益200万元/a,优化方案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 3 a,具有较高的经济性。经工程实践验证,汽轮机回热系统优化方案能够满足机组调峰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600MW机组锅炉为提高制粉系统出力而进行的制粉系统改造,包括制粉系统分离器改造和磨煤机改造;介绍对制粉系统运行参数进行的调整,以及制粉系统出力试验,并对制粉系统出力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指出影响制粉系统出力的几个主要因素。通过制粉系统改造前后的出力对比试验,证明所采取的措施能显著增加制粉系统出力,使制粉系统出力从40t/h增加到约60t/h,提高了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降低排烟温度对于节能降耗、提高锅炉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低压省煤器系统在降低排烟温度和提高机组热经济性中具有现实可行性.结合某电厂330 MW的发电机组,对低压省煤器热经济性原理和等效焓降法在低压省煤器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在保证机组经济安全运行和最优经济性下,理论分析低压省煤器的分水流量、进水温度和引出口位置的...  相似文献   

19.
以350 MW亚临界烟煤机组为例,进行制粉系统研磨出力和干燥出力计算,分析了烟煤锅炉褐煤掺烧对制粉系统出力的影响。根据结果,由于水分高、热值低,可磨性差,燃用混煤时研磨出力下降,干燥出力下降。针对制粉系统干燥出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次风再热系统。改造系统利用三抽蒸汽加热热一次风,提高始端干燥剂物理热。改造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对机组能耗指标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阳虹  陈乐华 《热力透平》2003,32(2):107-112
从机组的设计先进性、结构特点、运行注意事项以及机组的投运实绩等各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125MW超高压中间再热凝汽式反动式机组的情况。实践证明,通过改造,提高了机组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