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移动通信网络现有室内覆盖以GSM室分系统为主。介绍了4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简称TD)与GSM室内覆盖合路的方式:TD信源直接合路、TD信源干放后合路、TD信源耦合后分区覆盖、TDRRU(射频拉远单元)信源分区覆盖,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为后期TD及LTE(长期演进)室内覆盖网络的建设提供选择。  相似文献   

2.
近日,京信通信获得鼎桥TD单路RRU订单并成为鼎桥TD单路RRU的惟一供应商。  相似文献   

3.
TD-SCDMA创新型RRU、天线一体化标准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TD-SCDMA创新型RRU、天线一体化标准解决方案,方案充分考虑了当前天线及RRU的产业化支持能力,力求实现设备施工、维护的一致性,并兼顾后续扩容引入A频段RRU设备和C频段RRU设备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对现网B频段RRU设备的充分利旧。本方案的提出破解了TD多频段混合组网的难题,极大地降低了组网复杂度和工程建设难度,有效避免了投资浪费。  相似文献   

4.
针对3G无线网络重点区域的特点及建设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利用RRU方式在该区域进行无线组网,并对RRU组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重点区域进行无线网络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唐雁 《电子技术》2011,38(8):74-76
文章首先对2G/TD共lac的组网形式进行研究.然后,在不同的2G/TD用户比例下讨论共lac与不共lac对2G用户与3G用户的影响,并综合取舍用何种方式组网.最后,提出了更多的提高网络寻呼与接通能力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日涛 《移动通信》2009,33(12):68-73
TD—SCDMA室内覆盖具有一些不同于室外宏蜂窝设计的明显特征,而BBU+RRU信源应用又使室内覆盖系统信源设计具有了更多的特色。文章分析7TD—SCDMA室内覆盖系统的信源设计要点、分布系统改造等基本规划设计方法,对小区间的干扰控制原则及方法、信源拓扑设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栋 《信息通信》2012,(3):194-195
目前的 TD - SCDMA 网络在一些场景覆盖不是很理想,本文介绍了 TD - SCDMA 双通道 RRU 对一些典型场景的实现方式,对双通道 RRU 室分覆盖和室外覆盖两种方式做了链路预算分析,说明了双通道 RRU 在目前 TD 网络中建设的必要,最后简单地描述了双通道 RRU 室内室外的典型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8.
《电信网技术》2009,(9):9-9
在莫拉克台风强烈侵袭福建期间.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与福州移动进行了RRU天线一体化AB双频段室外组网的外场测试。台风过境期间,福州移动与诺基亚西门子通信RRU一体化天线运行正常.TD.SCDMA天线与RRU主体结构无任何变形、破损、位移出现,且天线与RRU的防水性能表现稳定.站点运行正常。截至目前,大部分测试内容均已顺利完成.为TD—SCDMA成熟商用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当前建设3G室内信号覆盖系统可选用多种信源方案和分布方式,针对这一现状,列举了一些室内覆盖方案,并对其系统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过量采用没有蓄电池供电的RRU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7GPRS核心网技术的发展,然后从GPRS核心网设备网络结构现状入手提出73G时代2G/TD融合组网的改造原则,分析了2G/TD融合组网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朱庆建  钟立锋 《移动通信》2010,34(22):23-26
文章分析了RRU近天线端安装覆盖方式、RRU组网方式和对电源配套的需求,与传统方式作了比较分析,并结合实例说明RRU的使用方法,对RRU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3G大规模商用不断临近,TD-SCDMA系统技术与应用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一大批新的解决方案和新技术陆续涌现出来.据了解,正在进行的中国移动招标会上,移动运营商开始加大对RRU的采购力度,对TD-SCDMA直放站的热情正在逐渐下降.业内人士认为,TD将较大程度回避直放站加干放的组网方式,采用增加基站数量的方式来实现覆盖要求.  相似文献   

13.
1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 1.1系统构成 TD-SCDMA网络进行室内覆盖组网时,一般需要关注功率、切换区、同频干扰等网络优化问题。在现网中一般采取BBU+RRU末端合路的方案组合。该方案具有光纤传输数字信号,网络拓扑受限小,光纤施工难度与成本小于电缆方式,对走线井要求低,异系统信号末端合路,不影响原有系统链路与拓扑关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TD—SCDMA与GSM混合组网方案能够实现在城区的热点地区提供3G服务.同时利用现有的2G网络提供补充性的全覆盖服务.是一种可行的组网方案。计时TD—SCDMA/GSM的混合组网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指出混合组网的优势所在.然后分别给出了对于TD—SCDMA/GSM混合组网中的组网技术、互操作与终端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TD—SCDMA系统建设过程中,进行单独的宏基站和RRU组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移动运营商也要考虑工程的可实施性和综合性价比。RRU的应用会降低直放站的使用量,但短期内不能完全取代直放站和干放的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对射频拉远单元RRU及数字光纤直放站工作原理、接口类型、组网方式分别进行了介绍,并就射频拉远单元RRU和数字光纤直放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TD—LTE部署后,为提高网络质量,简化网络组织,2G/3G/LTE核心网融合组网将是未来核心网络演进方向。本文将结合不同阶段TD—LTE业务定位及各省GPRS网络现状,提出在不同阶段EPC核心网引入策略及组网方案,为后续TD—LTE核心网融合组网提供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TD-SCDMA网络在一些场景覆盖不是很理想,本文介绍了TD-SCDMA双通道RRU对一些典型场景的实现方式,对双通道RRU室分覆盖和室外覆盖两种方式做了链路预算分析,说明了双通道RRU在目前TD网络中建设的必要,最后简单地描述了双通道RRU室内室外的典型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
李坤江 《移动通信》2013,(24):80-83
在TD—LTE网络建设中,由于TD—LTE采用的频段较高(2GHz以上),使得新建网络需要增加较多站点。然而对于部分天面资源匮乏的站点,采用传统的新建抱杆、新增RRu+天线的方式将面临诸多困难。介绍了RRU与天线一体化的新形态设备用于解决天馈紧张站点的TD-LTE网络建设方案,并详细对比分析了RRu天线一体化与传统RRU+天线方案的差异,最后对RRU与天线一体化设备的应用场景提供了详细的建议,用于指导TD-LTE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文):为达到利用现有4G高铁覆盖站址快速实现5G 2.6GHz频段高铁覆盖的目的,参考5G试验网测试结果,通过理论估算,对比使用8TR RRU 与 2TR RRU两种覆盖方式在覆盖、容量、造价三方面的差异,经综合对比得出8TR RRU 较2TR RRU 并无优势,供高铁5G 2.6GHz频段覆盖工程项目技术选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