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对三级配混凝土轴向拉伸应力-变形全曲线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可以推广应用于全级配混凝土相应试验研究的加载装置和加荷方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相同的水胶比、含气量、高频振捣方法和试件尺寸等,成型全级配和二级配混凝土大试件,进行冻融、强度和超声波波速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全级配混凝土的抗冻性低于二级配混凝土,经200次冻融循环后,全级配混凝土的不可恢复变形约为二级配混凝土大试件变形的三倍,其强度和超声波波速的下降速率均大于二级配混凝土.全级配混凝土内部高含...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掺磷渣粉的全级配混凝土试验,研究全级配混凝土的成型养护方法及变形性能,并与湿筛小试件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全级配混凝土大试件的抗压弹模比湿筛小试件高;大骨料的存在对泊松比影响不如对极限拉伸性能的影响那么明显;大试件自生体积变形规律与湿筛试件略有不同;大试件干结值与徐变都低于湿筛试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是常用的两种混凝土强度指标。抗拉强度可以采用轴向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测定,抗压强度由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测定。大坝混凝土的材料试验常采用全级配大试件和湿筛小试件两种形式。不同尺寸试件、不同类型试验的混凝土强度指标存在一定的统计关系。本文结合实际混凝土大坝工程,对全级配混凝土及湿筛混凝土的各种静、动强度试验结果进行总结,研究混凝土强度的率效应、尺寸效应,分析各强度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与国内、外规范及相关成果进行比较,为实际工程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初始缺陷对混凝土的变形和破坏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含有不同尺寸、不同倾斜角度初始缺陷的混凝土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并基于声发射技术分析混凝土的变形和破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与完整试件相比,含有初始缺陷的混凝土试件对应的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均减小,应力应变曲线在加载初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凹趋势,卸载段曲线更为平缓,但是残余强度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2)含有初始缺陷的混凝土试件破坏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裂缝萌生、扩展、聚结、贯穿破坏。(3)当初始缺陷的倾斜角度为0°和90°时,混凝土试件主要以拉伸破坏为主,当初始缺陷的角度为30°、45°和60°时,混凝土试件沿着初始缺陷方向发生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6.
碾压混凝土单轴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虑到地震作用下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结构响应的特点,对两种级配的碾压混凝土进行了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动态拉、压试验,系统研究了应变速率对碾压混凝土单轴强度及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应变速率下强度、峰值应变、极限应变以及弹性模量等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发生机理。结合碾压混凝土动态强度增量、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与应变率之间的拟合公式,给出了描述碾压混凝土在不同应变速率下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表达式,并对碾压混凝土的动态破坏过程进行了探讨,为开展碾压混凝土高坝的动力反应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材料破坏过程的二维离散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方法研究混凝土材料的破坏过程.用颗粒流程序PFC2D对混凝土试件单轴压缩破坏全过程进行模拟.采用PFC2D颗粒流程序中接触本构模型,并选择平行粘结模型用以模拟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特征.分析了数值试验中的应力一应变曲线以及体积应变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以及两倍峰值应变时试件的破坏特征,详细分析了颗粒尺寸、颗粒数目等细观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从而为确定数值模型合理的颗粒数目和尺寸提供依据.同时把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离散元法的混凝土材料破坏模拟具有显著的优点,可以真实地模拟裂纹的生成、扩展以及破坏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小湾拱坝湿筛混凝土动态弯拉应变率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小湾拱坝,试验研究了湿筛混凝土动态弯拉率效应.试验采用MTS322动静万能试验机和简支梁三分点加荷法.加载应变率为:1×10-6s-1、1×10-5s-1、0.9×10-4s-1和0.9×10-3s-1.进行了12个尺寸为150mm×150mm×550mm的试件的试验.获得下列主要成果:1)湿筛混凝土弯拉强度、弯拉弹性模量和弯拉峰值割线模量随着应变率的提高而提高,抗弯极限拉伸值则相反,弯拉泊松比不随应变率变化;2)与应变率1×10-5s-1相比,应变率为1 × 10-5s-1、0.9× 10-4s-1、0.9×10-3s-1的湿筛混凝土弯拉强度分别提高了16%、33%、38%,弯拉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2%、5%、13%,峰值割线模量分别提高了7%、24%、33%,抗弯极限拉伸值分别降低了1%、3%、5%;3)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湿筛混凝土静动态弯拉强度、弯拉弹性模量、弯拉峰值割线模量和抗弯极限拉伸值计算公式.研究成果为高拱坝混凝土的抗震设计和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普通混凝土在单向受拉实验中的仅有唯一峰值强度,在大量钢纤维混凝土拉伸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中均出现了两次峰值强度现象。本文采用黏结滑移模型考虑纤维在混凝土开裂面上的桥接作用,确定了钢纤维轴向应力与裂缝宽度之间的关系。钢纤维混凝土开裂后,将基体的软化模量与纤维增强作用的切线模量之和,作为判断第二峰值的依据。该值始终为非负时,钢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唯一峰值强度;否则,应力-应变曲线中将具有二次峰值强度,并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峰值强度的三种可能情况。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以模拟钢纤维混凝土的拉伸试验,进一步研究了钢纤维掺量、长径比对混凝土开裂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有效地预测钢纤维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30℃~ 25℃温度条件下的水工沥青混凝土开展了小梁弯曲试验,重点分析温度对水工沥青混凝土面板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温度对水工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特性有着密切关系。在-30℃~ 0℃温度区间,应力-应变曲线近似成线性关系,试件的应力达到峰值后发生断崖式下跌,呈脆性破坏;在0℃~ 25℃温度区间,试件应力达到峰值后经历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后断裂,呈延性破坏。(2)水工沥青混凝土随着温度升高,其抗弯强度、弯曲模量逐渐降低,变形能力提高;随着温度的降低,峰值应变减小。(3)研究提出的经验公式较好反映了水工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弯曲性能的变化特性,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