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癌痛的疗效,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胃癌终末期伴中重度癌痛患者68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A组(n=34)和B组(n=34)。A组患者给予奥施康定治疗,B组患者给予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3 d,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1.8%和67.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和91.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及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止疼治疗后体力均有所恢复并保持稳定,B组患者体力状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施康定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胃癌晚期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体力状态,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
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NF-κB65、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NF-κB65、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C、D、E组),每组10只。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后,C、D、E组分别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80、160mg/(kg·d)腹腔注射,A组和B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第8周末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肌酐(Scr)、尿素氮(BUN);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皮质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65、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 C、D、E组FBG、UAER、Scr、BUN均高于A组(P0.01或P0.05),但明显低于B组(P0.01或P0.05)。光镜及电镜下,C、D、E组肾脏病理改变较B组明显改善,且肾组织NF-κB65、TNF-α表达较B组减少。结论葛根素能减少尿白蛋白,改善糖代谢、肾功能和肾组织结构,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肾组织NF-κB65、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恒温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CHPPC)对卵巢癌伴腹腔积液患者相关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解放军463医院收治的卵巢癌伴腹腔积液患者1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73例。A组给予紫杉醇+奥沙利铂方案静脉化疗,B组在A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CHPPC,化疗6个疗程后,比较两组腹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癌抗原125(CA125)及人附睾蛋白4(HE-4)、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B组有效率71.2%(52/73)明显高于A组50.7%(3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腹水VEGF及血清CA125、HE-4含量均明显低于同组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后,B组VEGF、CA125、HE-4含量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PPC有助于提高卵巢癌伴腹腔积液患者的近期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肿瘤相关指标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在体兔肝脏对高渗盐水、冰醋酸以及冰醋酸高渗盐水(AAHS)混合溶液对于增大射频消融(RFA)毁损区范围的效果,选择出最佳的消融增效剂.方法 30只大耳白兔分为6组,每组5只,A组单纯RFA;B组注射36%NaCl+RFA;C组注射50%冰醋酸溶液+RFA;D组注射50%AAHS溶液+RFA;E组单纯注射50%冰醋酸溶液;F组单纯注射36%氯化钠溶液.将兔分期处死后取出肝脏、固定.并对上述各种溶液对RFA的增效作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同其他各组相比.A组最低阻抗值最大(P<0.05),B、D组同C组最低阻抗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D组最低阻抗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7).A组持续时间明显小于B、D组(P<0.05).而B组与D组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D组在射频持续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较A组能产生更大的凝固坏死区(P<0.05).其中,D组凝固坏死区最大切面面积最大.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A、C、E组比较其消融最大切面面积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兔术后1周CT扫描可见消融灶周边明显强化:术后3周CT扫描可见消融灶明显减小.观察组兔中共有6只发生了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6/12:占50%):使用冰醋酸组的兔有4只(4/6)出现腹腔粘连和腹水,,而未使用冰醋酸组只有2例(2/6).结论 50%AAHS溶液注射同RFA联合比单纯RFA能获得更大的凝固坏死区范围,其对肝脏RFA的增效作用大于单一溶液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春妮  何晓宇  庄蓉蓉 《人民军医》2007,50(11):682-683
目的:观察宫腔镜检查时宫颈阻滞麻醉联合术前插管扩张宫颈的效果。方法:选择宫腔镜检查患者180例,随机分3组,各60例。A组:术前30min宫颈插管,术前2min行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B组:术前30min宫颈插管,同时肌内注射哌替定100mg;C组:术前2min行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结果:宫颈扩张软化程度及心脑综合征发生率比较,A组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A组、B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5)。腹痛程度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术前宫颈插管联合利多卡因宫颈阻滞麻醉,能有效扩张宫颈,减轻疼痛,减少心脑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脂质体介导内皮抑素(ES)基因治疗裸鼠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BALB/c雌性裸鼠40只,建立皮下EMs模型后将动物随机均分为4组(n=10):A组,病灶局部注射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hES 20μg;B组,肌内注射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hES 20μg;C组,病灶局部注射脂质体介导的pcDNA3.1(+)空质粒20μg;D组,病灶局部注射等量培养液.观察治疗21d后裸鼠皮下异位病灶生长情况,检测病灶内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治疗后第3、7天时VEGF mRNA的表达情况,并计算治疗21d后内生殖器(子宫、卵巢)重量及与体重的比值.结果 A、B、C、D组病灶生长倍增时间分别是7.49、7.02、6.67、6.15d;A、B组注射ES基因后病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0.51%、43.05%.治疗21d后,A组MVD值(32土10/mm~2)较B组(56±14/mm~2)、C组(82±19/mm~2)、D组(82士19/mm~2)明显减少(P<0.05),后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组间VEGF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C、D组比较,A组在治疗第3天VFGF mRNA明显下降,第7天显著回升,而B组变化不明显.A、B组的内生殖器与体重比值(分别为0.008 6±0.002 5、0.008 O士0.003 4)较C、D组(分别为0.011 6士0.014 0、0.012 0士0.023 0)明显下降(P<0.05).结论 20μg脂质体介导pcDNA3.1(+)-hES治疗裸鼠人EMs有效,但须注意其对子宫、卵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镇痛药物帕瑞昔布钠及芬太尼对开胸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178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帕瑞昔布组(C组).患者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等麻醉诱导及维持.关胸前B组患者给予芬太尼0.1 mg,C组患者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A组不给镇痛药.记录停麻醉药后5、10、15、20 min患者动脉血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及苏醒时间,测定患者入室5 min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aO2),记录患者在麻醉恢复室(PACU)驻留时间.结果 (1)停麻醉药后10、15及20 min,B、C组MAP和HR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2)B组停药后5、10 min的BIS值明显低于A、C两组(P<0.05);(3)B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A、B组(P<0.05),C组苏醒时间与A组无明显差别;C组PACU驻留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B组与A组无显著差异;(4)B、C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5)C组SaO2及PaO2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 镇痛药物帕瑞昔布钠可明显改善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通气,缓解循环波动,缩短苏醒时间及PACU驻留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治疗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沈阳军区总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卵巢癌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1例。A组采用紫杉醇静脉给药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化疗,B组采用紫杉醇及顺铂单纯静脉化疗,两组给药剂量相同。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肿瘤标志物CA125下降水平。结果 A组近期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B组的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A125水平均显著下降,且A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灌注对于卵巢癌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相比单纯静脉化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应用于全麻诱导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特点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诱导方案:A组静注丙泊酚1.5 mg/kg、依托咪酯0.075 mg/kg;B组静注丙泊酚1 mg/kg、依托咪酯0.15 mg/kg;C组静注丙泊酚0.5 mg/kg、依托咪酯0.225 mg/kg。诱导完成后行气管插管。观察记录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1、3、5 min(T2~T4)三组患者MAP、HR、BIS的变化,记录三组患者注射痛、肌阵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诱导后的MAP、HR低于B、C组,BIS高于B、C组(P<0.05);A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A、B组肌阵挛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 丙泊酚1.5 mg/kg复合依托咪酯0.075 mg/kg用于全麻插管对血流力学和BIS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肺部扫描骨、肺、标准和软组织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的影响.方法:使用GE Light Speed Ultra 8层螺旋CT对61例病人进行肺部扫描,将病人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实验组).两组分别采用120kV、200mA和120kV、30mA进行扫描.120kV、200mA图像采用标准算法、肺算法进行图像重建,获得A、B两组图像.120kV、30mA图像依次采用软组织算法、标准算法、肺算法、骨算法进行重建,分别获得C、D、E、F四组图像.A、B、C、D、E和F六组图像质量之间的比较运用单向方差分析.A、c、D、E和F组诊断符合率之间的比较,运用γ2检验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结果:A、B、c、D、E、F六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26±0.68)、(4.27 ±0.64)、(3.48 ±0.86)、(3.48±0.79)、(2.93±1.17)(3.54 ±0.9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6,P<0.05),其中A、B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0.05),但A、8组分别与C、D、E、F组之间存在差异(P<0.01),并且图像质量高于后者.E组与A、B、c、D、F组之间存在差异(P<0.01),图像质量较低.C、D、F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E、F组诊断率符合分别为98%、94%、96.6%、86.7%、98%.A组与E组诊断符合率存在差异(P<0.05),A组与C、D、F组之间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肺部120kV、30mA低剂量扫描图像质量虽然有所降低,但运用骨、标准和软组织重建算法处理后,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