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副总经理杨洪达没有想到,他们的全自动络筒理管机2017年竟然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他还记得公司在2013年将自动络筒理管机推向市场时,当年只销售了100台,而到2017年,平均每月的订单产量就达到了150台,全年产量近1400台。2018年以来,这样的利好仍在延续,目前,凯业产品在国内理管机市场的占比超过了85%。"这道工序太累"从2009年开始投入研发,到2013年推出第一代产品,再到2015年企业LGJ200B型全自动络筒理管机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被专家评价为:产品填补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由江阴市凯业纺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完成的"LGJ200B型全自动络筒理管机"项目通过了由中国纺机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组一致认为:该机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性能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了解,LGJ200B型全自动络筒理管机特点突出:设计了储管粗整理和纱管细整理,通过两步整理保证了纱管整理的顺利进行;采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季成 《江苏纺织》2008,(8):25-25
在上海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凯灵纺机推出了ZJ1518型全自动环锭纺细纱机。它的最大的特点是配备了集体落纱系统,可以可靠地胜任上管、落纱等工作,经过改造还可以与自动络筒工序相连接。这样,它能为纺织企业减少劳动用工,节约人力成本。在集体落纱系统中,设计人员利用伺服电机与气动元件相结合做到了准确可靠拔插纡管至下一次的开车;其中纡管的理插机构简单,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纺织机械制造商赐来福将在2014年6月16-20日期间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届时公司在卓郎展台为大家呈现在环锭纺和紧密纺、自动络筒以及半自动和全自动转杯纺纱领域的创新技术。卓郎展台为大家呈现在环锭纺和紧密纺、自动络筒以及半自动和全自动转杯纺纱领域的创新技术。作为技术和市场的领导者,赐来福能够从容应对客户对  相似文献   

5.
<正>第250万个Autoconer络筒单锭于2017年投入运行,成为Schlafhorst(赐来福)公司成功史上又一大里程碑,并再一次展示了其在纺织行业的领先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德国纺织机械制造商凭借Autoconer络筒机推动了络筒领域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其每一代产品在效率和技术方面都超出了业内的期望。自动化时代到来Autoconer 107彻底改变了络筒领域的工作流程,通过自动换管大大提  相似文献   

6.
<正>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每一届国际纺织机械展中国纺机协会和中国贸促会纺织分会都会组织行业专家按照工艺领域对参展产品进行评估,以更好地把握各领域装备技术发展趋势,服务行业企业发展。本届展会络筒展品继续延续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的特点,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纺机持续创新的核心。自动络筒机喂管、生头、卷绕、落筒、输送全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第五届大阪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村田公司展出了其生产的各种型号的自动络筒机。就机型而言,除了国内已广泛引进的Machcon-erN97-II型外,继续展出了1991年在德国汉诺威纺织机械展览会展出的N97-V型,但有新的改进。时隔二年,在本届展览会上又推出了阳7-7型自动络筒机。就管纱补给方式而言,有半自动手工补纱的纱库式、全自动补纱的托盘式和细纱络筒联合机三种不同层次,以适应不同地区、国家对自动化程度不同的要求及价格承受能力的市场需求。三种机型在所络纱线品种、号数范围、筒子形状、尺寸等均相同。现将三种机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的自动化技术有较明显的提高 ,棉纺织设备的大部分机器采用了变频调速、可编程控器 (PLC)技术 ,也已有相当一部分的产品采用了工控机、单片机、交流伺服系统、触摸屏人机界面以及现场总线技术 ,实现了纺机产品的机电一体化 ,为纺织机械的自动化、高速化、连续化打基础。  一、通用自动化产品在纺织机械上的应用状况   1 变频器的应用变频器在纺织设备上应用很普及 ,从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整经、浆纱、无梭织机等均已采用。按使用情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 一台主机选用一台变频器…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的纺织机械制造业将参加1986年春等在北京与上海的二次纺织机械展览会。产品将由约50个厂商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高工艺水平的机械进行展出。意大利制造的纺织机械,包括有:纺纱前处理机械纺纱机械络筒、加捻、摇纱、络纱机械织造前准备机械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纺织企业用工困难的情况下,对传统自动络筒机生产出来的细纱纱管的收集整理工作,亟需一套自动化的设备来实现。为此,论述多色自动理管机的原理、组成特点以及在纺织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环锭纺—络筒联合机最早见于ITMA'33,从那以后很少再有报道。这次ITMA'87,好几家公司都展出了这类机器,认为这类机器有其优点,例如工艺合并后可降低纺纱成本,减少机器占地面积,半成品不会积存,并可提高纱的质量,不再需要理管机等等。 展览会上展出的有:村田N0.7络筒机(1,500米/分)与丰和公司的384锭环锭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展出的纺织机械与器材技术进步的亮点,围绕提升纱线品质与节约用工、走转型升级之路的大趋势,从梳棉、并条、精梳、粗纱、细纱、络筒各工序入手,对涉及机械及器材的技术亮点进行梳理。指出:自动化、智能化、网络信息化是纺纱机械的发展趋势;注重纺纱器材的优选尤为重要,应重视并发挥其"尖兵"作用;国产纺纱机械及器材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在设备改造升级中要做好性价比分析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络筒是目前纺织工业仍旧沿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的一个工序,是实现纺织工业现代化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已成为近数十年来科研攻关的课题,经过纺织科技人员二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当前研究的动向是新机趋向于单锭自动化,现有老机如何改造以收到自动化的效益,尚在摸索徘徊阶段。我们想就络筒老机如何改造的方向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络筒自动化是络筒机前进、发展的方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第17届上海国际纺织工业展览会上的纺织机械器材技术创新情况。从梳棉、并条、精梳、粗纱、细纱、络筒各工序机械及器材的技术创新进行梳理,指出此自动化、智能化、信息网络化是纺纱机械的发展趋势,重视纺纱器材的优选,充分发挥其在纺纱中"尖兵"作用。从此次展会上展示的国内外纺纱装备及各类纺纱器材分析,国内生产的纺纱机械装备与各种纺纱关键器材其技术性能均有显著提高,有的已接近国外水平,可以取代进口。积极用国内生产性能优良的纺纱机械与纺纱器材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戴学明 《上海纺织科技》1995,23(2):26-26,55
在当前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采用高新技术,不断装备和改造国产纺织机械,提高其整体技术水平,增强企业产品的竟争力和生存能力,已成为业者的共识。 众所周知,国产1332型络简机与自动络筒机相比,存有许多缺陷。企业要全部实现络筒机自动化在经济上确实有很大的困难。因此,电子清纱器已成为1332型络筒机技术改造控制纱疵提高筒纱质量的关键之一,也是提高1332型络筒机整机技术装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接第五期棉纺机械:创新设计,满足市场个性需求——从"2012年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看棉纺设备发展的新特点)2.4粗纱机本届展览会参展粗纱机的厂商有14家,共展出了14台粗纱机,其中8台为全自动落纱粗纱机。2.4.1部分参展企业产品集萃2.4.1.1天津宏大纺织机械有限公司JWF1418A型全自动落纱粗纱机展机为48锭,与JWF1562型细纱机进行了粗细联,并以1200 r/min锭速进行了纺纱及自动集体落纱的展示。JWF9562型粗细联输送系统进行了满筒及空管输送的展示,现场采用的工作形式是手  相似文献   

17.
<正>"第十五届中国义乌国际针织及织袜机械展览会"、"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缝制及自动化服装机械展览会"及"2014中国义乌国际染整及数码印花机械展览会"(简称"义乌纺机展")于2014年11月22日圆满落幕。本届展会历时4天,启用了义乌国际博览中心A、B两个展馆,近15 200m~2的展示面积,聚集了来自10个国家及地区的将近200家纺织机械领军及优质企业参展,现场展出机械多达530台,展品类别涵盖:无缝内衣机械、针织及织袜机械、横机及经编机械、纱线络筒机械、包纱及捻线机械、纱线、纤维、花边及零配件;裁剪、激  相似文献   

18.
目前,环锭纺生产1公斤纱需化0.08小时,络筒需化0.02小时/公斤纱。在产量较高的气流纺中,生产1公斤纱只需0.03小时,而络筒仍要化0.02小时。自动络筒气流纺纱机可使气流纱生产和交叉卷绕自动化,用同样多的人工,而每个挡车工的工作量不变时,可使产量增加三倍多。  相似文献   

19.
苏丁仓 《纺织器材》1996,23(2):58-60
更新筒管技术确保用户满意编按:追踪最新技术,满足用户要求,提供一流服务,这是成功企业家的必由之路。三足鼎立,缺一不可。随着络筒速度的不断增加和自动化工厂不分昼夜的连续运转,很难想象生产环节中一个很不起眼的链节竟然能够引起数百万美元的纺织机械闲置,经济...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自动络筒生产厂商都有了一种能极大地增强络筒效率和提高织物质量的新手段。 在纱线生产技术中,一项近来被广泛接受的新进展是自动捻接技术。这项技术对于环锭纺纱线的络筒工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环锭纺的断头率比气流纺高10-20倍。 很多纺织机械生产厂商反对这项发展,认为不必要,并且不经济。但是在去年10月的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所有的各家细纱和络筒机生产厂商均采用了这一新技术。 施拉夫豪斯特公司(SCHLAFHORST)率先于1978年在格林维勒展出的气流纺纱机上引用了捻接器。在米兰,该公司介绍了一种新式空气捻接器,除了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