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屯河水库大坝数字强震动监测台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屯河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数字强震动监测台阵。该台阵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强震技术,具有动态范围大,记录频带宽、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具备远程数据通讯和自动报警的能力。强 震数据通讯和数据处理软件齐备,可以迅速提供地震的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数据,加速度频谱数据和加速数据以及相应的图件。该台阵进行的强震动监测为大坝的地震安全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强震动观测是准确把握强震动特征的最为科学有效的手段,强震记录的缺乏是目前雅鲁藏布江下游区工程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分析雅下地震观测台站的布设现状,结合区域地震构造环境、主要断裂活动性特点,考虑雅下工程建设的需要,基于雅下工程场址地震动输入机制综合研究需求,提出雅鲁藏布江下游区强震动观测台站的四种布设方案。针对布设方案中满足最急需的原则,先期建设了米林、朗多、直白三个测点台站,并有效记录了2022年9月18日墨脱M3.9级地震、2022年11月10日墨脱M5.6地震,数据完整、可靠。研究将有助于今后逐步推进雅下强震动观测台站的建设,为雅下强震观测资料的积累及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合理确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大坝强震监测系统由强震测点、通信网络、供电系统和接收处理系统组成。大坝强震监测系统能监测大坝结构和场地的地震反应,可评估水工建筑物安全;为震后判定大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修复提供重要的技术资料;积累我国大坝强震记录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我国大坝的抗震设计和地震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研究古田地震中水口水电站重力坝强震反应台阵,强震反应观测资料的时频特性及重力坝结构动力特性表明:①强震记录能量集中在0~15 Hz频段和10~15 s时段;②坝顶重力坝强震反应相对坝基有2s左右的滞后;③重力坝顺河向主频为3.7 Hz.通过强震观测记录HHT变换得到的边际谱、希尔伯特(Hilbert)能量谱和瞬时能量谱结构特征分析,初步了解强震记录的地震动特性和重力坝顺河向主频.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高坝大库多建于西部强震区,其中坝高超过200 m的大坝多为混凝土拱坝,其抗震安全至关重要。结合2018年11月颁布实施的《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GB 51247—2018)的编制工作,在高拱坝抗震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大坝抗震设防水准框架、大坝地震动参数的合理确定、大坝地震动输入机制、大坝—地基系统整体抗震稳定分析和大坝坝体强震损伤破坏机理分析,据此提出了最大可信地震下高拱坝抗震安全定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6.
功果桥水电站大坝高度105 m,导流洞尺寸16 m×18 m,受下闸时机提前和枢纽布置影响,下闸蓄水存在诸多难点。下闸蓄水设计在后汛期划分、下闸流量和时机论证、导流洞特殊地段的稳定复核、利用下游围堰和大坝间基坑作为生态蓄水池进行生态放水等方面均有所突破,有效指导了现场工作,为工程下闸、安全蓄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下闸蓄水顺利完成,功果桥水电站提前发电,创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洪永文 《水力发电》2006,32(11):54-56
金安桥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强震地区,大坝地震设防烈度为9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995g。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60m,地质条件复杂,坝基分布有4层凝灰岩、河床坝基主要为裂面绿泥化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介绍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及主要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西藏满拉水电站堆石坝强震观测设计,内容包括满拉大坝与工程地质概况,强震观测仪器布置、技术要求及强震仪的选型等。此外,还介绍了国内一些水库大坝强震观测的设台情况。  相似文献   

9.
利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和塑性损伤力学的方法分析了混凝土重力坝在不同强震持续时间(强震持时)作用下的非线性损伤累积破坏效应,并根据大坝局部损伤评价指标和整体损伤评价指标对大坝损伤累积破坏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动强震持续时间对混凝土大坝损伤累积破坏有重要的影响,地震动强震持续时间越长,混凝土大坝损伤累积破坏越大;根据局部损伤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地判定大坝抗震薄弱部位在大坝中上部,并且大坝整体损伤累积破坏指数可以反映地震动作用下大坝的整体损伤累积破坏程度,从而有效评价混凝土大坝的抗震性能,为混凝土大坝的抗震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云南水力发电》2010,(2):72-72
2010年是功果桥和苗尾水电站的关键之年。进入1月份以来,功果桥电站大坝各坝段混凝土浇筑全面上升,最高坝段已上升了19m,决战的序幕已经展开。  相似文献   

11.
在划分潜在震源区,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基础上,采用概率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方法计算及分析水电站坝址的地震危险性,可以给出不同年限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基岩地震水平加速度峰值和工程场地基岩加速度反应谱,为大坝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根据龙羊峡重力拱坝的运行特点,选择拱圈、拱冠梁的地震反应和坝基坝肩的不均匀地震输入三个主要观测目标,采用本科院组织研制的EDS型强震监测分析系统,建立了龙羊峡大坝强震反应台阵。根据水科院多年对拱坝的抗震研究成果和对龙羊峡拱坝的试验研究,制定了龙羊峡拱坝强震安全监测标准。在1990年底安装强震监测系统后的7年之中,台阵运行基本正常,先后取得强震加速度记录100多条,为龙羊峡大坝进行强震安全监测和拱坝抗震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工抗震学科国际科学技术发展动态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内水工结构抗震研究的发展,对近年发表于相关领域的国际期刊杂志的工程抗震研究最新发展进行调研。伴随实际强震、近震地震动记录及震害资料的不断丰富,工程抗震研究也得到了不断深入,近期国内外在工程抗震的关注点主要包括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近断层地震动的脉冲特征、地震动持时对结构地震损伤的影响、增量动力分析、混凝土大坝开裂后的动力稳定、地震动时空非均匀性对拱坝地震响应的影响等方面,本文对上述关注点进行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4.
水口水电站重力坝强震反应台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力飞  邢国良 《水力发电》1996,(11):30-32,19
大坝强震监测是进行水工地震安全报警、实现减灾防灾的重措施之一。建立大坝强震反应台是为了监测天然地震和水库诱发地震作用下的坝体动应力反应,并及时为大 地震安全报警提供定量依据。水口电站在台阵设计、监测仪器选型、强震设台、台阵验收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建立了水口水电站重力坝强震反应台阵,为预报强震提供了报警。  相似文献   

15.
高敏  张延锋  李振宇 《西北水电》2012,(Z1):159-161
主要介绍了IG541气体灭火系统在功果桥水电站机电设备消防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功果桥水电站在中国属大型水电站,其地下厂房及厂外变电站的机电设备布置在目前中国大型水电站中比较典型,其消防系统的设计对其他电站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龙羊峡重力拱坝强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掌握坝区场地和坝体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及时给出大坝地震安全监测数据和制定应急措施,在龙羊峡重力拱坝建立了强震反应台阵。至今,记录到强震加速度100多条, 为龙羊峡强震记录的分析处理,研究两山岭本和拱坝反应特征及水库地震的特点,为龙羊峡大坝安全监测和抗震减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7.
梨园水电站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包括梨园水电站枢纽工程内观自动化监测系统、外观自动化监测系统、强震系统。自动化系统建设具有涉及子系统多、仪器类型繁杂、集成难度大等技术特点。系统可对监测数据自动进行粗差处理,同时预设警戒值,对分析异常成果报警,并发送相关信息到数据采集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复测。强震系统设置地震强度等级限值,到达预设值可触发整个系统加密观测。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水力发电》2009,25(5):92-92
8月5日,功果桥水电站大坝过水围堰安全过水。过水围堰安全稳定,经受住了主汛期洪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张延锋  高敏 《西北水电》2012,(Z1):38-40
针对功果桥水电站的工程特点,通过综合比较、分析,确定了功果桥水电站机组机型和机组台数及安装高程,为相同水头段混流式水轮机机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强震动监测的发展历史,研究了利用物联网的大坝强震动监测的方法和实施技术,提出了基于大坝强震动监测数据进行震损快速评估的理念与方法。对三峡重力坝段进行了动力模型试验,研究了大坝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大坝的损伤发展过程,为三峡大坝基于强震动监测数据进行震损快速评估提供了量化指标。本文建议依据强震动监测技术规范尽快建设和完善重要大坝的强震动监测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已有强震动监测设备进行管理(特别是梯级高坝大库),保证其有效、专业化运行。本文还对重要大坝进行了极限地震作用下不溃坝研究,通过大坝动力破坏模型试验得到震损的定量化指标,初步建立震损评估专家系统。一旦发生地震,对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及时做出震损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