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用8份不同遗传基础的材料作为亲本,做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F1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蒴果数、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的平均优势分别为5.939、7.380、16.767、20.872、9.567、19.260。所研究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均极显著。表明本试验中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8份不同遗传基础的材料作为亲本,做不完全双到杂交。分析了F1杂种优势、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蒴果数、出麻率、单株纤维重的平均优势分别为5.939、7.380、16.767、20.872、9.567、19.260。所研究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方差均极显著;表明本试验中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双恩 《中国麻业》2014,(4):183-187
采用6×6完全双列杂交法设计,研究了亚麻的根干重、根体积、根鲜重、茎干重、茎体积、茎鲜重、根系总吸附面积、活性吸附面积、单株粒重等9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遗传力并建立了遗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这9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显模型;根干重、根体积、根鲜重、单株粒重等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遗传力等较高在早代选择有效;茎体积、根系总吸附面积、活性吸附面积等性状在中代选择有效;茎干重、茎鲜重属于超显性遗传;对6个亲本进行综合分析表明;85-36和法国3号的综合性状较好,在常规育种中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配合力是杂交育种中亲本各性状配合能力的一种指标,大豆数量性状配合力的分析,陈恒鹤(1982)已有报道。本研究以双列杂交设计的试验资料,分析了大豆10个数量性状的遗传表现,以期探讨亲本数量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其遗传规律,为正确选配亲本,及早评定组合优劣,提高育种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国黑龙江省油亚77134-86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2n=32=28m+4sm,不对称系数58.52%,属于2A类型对称核型,N*F值为64.  相似文献   

6.
高寒山区几个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利用9个玉米自交系,按 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4组配成36个杂交组合进行试验。对主要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配合力总效应以及各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411的一般配合力最高,自交系405和琼180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其配制的组合配合力总效应高,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玉米主要数量性状一般配合力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与穗长、行粒数一般配合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正相关,而与其它性状一般配合力的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提高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的关键是穗长、行粒数一般配合力的提高;通过提高穗行数,千粒重一般配合力来提高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4个不育系与3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12个组合及其亲本材料,统计分析了7个农艺性状的配合力、配合力总效应值与其实际值的相关和回归关系,以及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遣传力。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恢复系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作用大于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在性状的表现中处于同等重要的作用;在产量上,一般配合力最高的不育系地谷A与一般配合力最高的恢复系测64所配制的地优64杂种,其特殊配合力也是最高的;绝大多数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总效应值与其实际值存在密切相关,可以用配合力总效应值估计杂交稻产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9.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遗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8个中晚熟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进行双列杂交分析,表明各个自交系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存在显著差异,玉米杂交种F1的产量构成受到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的共同作用,用特殊配合力对F1的作用大于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高低与一般配合力无明显相关关系。因此在玉米杂交种组配与自交系改良工作中,既要兼顾双亲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又要保持杂交优势利用模式与选系模式的种质关系。  相似文献   

10.
经配合力方差分析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估算:各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与组合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准。黄早4改良系CH70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gi为1.94,高于黄早4和CH75自交系,组合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以79028/黄早4最高,Sij为7.88,原武02/CH70次之、Sij为5.81。  相似文献   

11.
依据配合力选择亲本对于取得具有杂种优势的后代有很大意义。配合力这个特性是遗传传递的性状。因此,配合力高的品种杂交比配合力低的品种杂交能取得更丰产的杂种后代。一般配合力(OKC)和特殊配合力(CKC)互不相同。一般配合力反映由供试品种组成的全部杂交组合所表现杂种优势的平均值,特殊  相似文献   

12.
13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按(P1×P2)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分析13个玉米自交系的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重、稳重和产量6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根据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筛选出优良自交系3个和优良杂交组合2个。双亲一般配合力较高时,组配出高产组合的可能性大。确定最佳杂交组合应从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加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对母本抗PLRV、父本免疫PVX、PVY按Line×tester (12× 3)设计获得的 36个家系 ,通过 1998~ 2 0 0 0年大田暴露试验 ,进行PLRV感染率、平均单栋结薯数量和重量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PLRV感染率的遗传力为 71 6 8% ,特殊配合力负值最高为 - 6 85 ,母本一般配合力负值最高为 - 14 87,父本一般配合负值最高为 - 3 13,选择一般配合力负值较高母本和特殊配合力负值较高的组合是获得高抗PLRV后代的前提 ;单株结薯数量的遗传力为 5 0 4 8% ,组合特殊配合力最高为 2 1,母本一般配合力最高为 2 8,父本一般配合力最高为 0 3,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在一般配合力高的和差的亲本组合中出现频率较高 ,父本在块茎数量的遗传中起重要作用。单株结薯重量的遗传力为 75 19% ,特殊配合力最高为 0 5 8,母本一般配合力最高为 0 4 2 ,而父本最高为0 33,产量的亲本选配应以一般配合力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配合力测定选出具有较强杂种优势的亲本。[方法]通过Griffing第4种双列杂交固定模型的设计方案,对8个春小麦品种的7个性状进行配合力测定。[结果]7个性状的两种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741-2的主要性状一般配合力最高,834-2与741-2的组合特殊配合力最高。[结论]选用配合力方差大的亲本,使高、低性状互补,同时发挥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5.
几个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自仁 《玉米科学》2006,14(1):070-072
以张掖市农科所自育的9个自交系按照GriffingD4模型双列杂交,从产量上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的分析。得出:①9个自交系之间,在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②以Z801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为0.69,Z910次之为0.55,Z936居第3为0.27;③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的组合有Z866×Z911、Z851×Z936、Z853×Z895和Z801×Z936共4个,其效应值超过0.70;④以Z866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值为0.68,Z936次之为0.60,Z895居第3为0.49;⑤Z936不仅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而且还有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方差,将是一个很理想的自交系。  相似文献   

16.
孙海全  毕洪涛 《杂粮作物》2008,28(6):345-346
试验采用5×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10个玉米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利用一般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作为杂交亲本时,兼顾特殊配合力可以组配出更强优势的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大麦开颖角度的配合力及其稳定性,以5个开颖角度差异较大的大麦品种及以其作亲本按照完全双列杂交组配得到的20个杂交种为材料,对2年6点次的不同环境下大麦开颖角度的配合力及其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颖角度受材料、环境及二者互作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亲本一般配合力在环境间差异较小,表现为沪1154扬0187黄长芒1430R扬农啤7号;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在环境间差异较大。5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在不同环境间表现稳定,单点测定的结果对其他环境的参考利用价值高;特殊配合力的稳定性较差。开颖角度配合力的稳定性主要受加性效应的支配,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论杂交稻育种的配合力选择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在选育一般配合力优良亲本的基础上,配组特殊配合力优良的组合,是国内外杂交玉米育种的成功经验,也是提高我国杂交稻育种的必由之路。分析了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的优势表现和配合力成分,提出了加强杂交稻配合力选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6个不同生态型的52份籼型水稻品种为亲本,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研究了供试生态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各生态型之间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并据此分析了籼型水稻优势生态型。结果表明:各生态型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反交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所有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均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和反交效应方差。韩国籼、太湖籼和华南籼在单株产量、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等多个重要性状上均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而华南籼×韩国籼、华南籼×太湖籼、云贵籼×IRRI籼和云贵籼×韩国籼等组合的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较高,据此将韩国籼、太湖籼和华南籼划为本试验的优势生态型。各生态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与杂种F1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F1相关不显著,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组合特殊配合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我国黑龙江省油亚 771 34 - 86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 2n =32 =2 8m 4sm ,不对称系数 58.52 % ,属于 2A类型对称核型 ,N·F值为 6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