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沈时镛对成人和小儿胃大小弯进行了测量,接志政、李珠男对成人小肠作过调查,为得出胃大小弯及小肠的年龄变化规律,本文对胎儿胃大小弯及小肠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1 材料和方法用佳木斯地区胎儿35具,打开腹腔取出胃及小肠,以贲门切迹和幽门端为测量  相似文献   

2.
纪小龙 《家庭医药》2014,(12):84-84
人的消化管从口腔开始,到肛门结束,大约长10米左右,它是一条连续的有弹性的管道,胃是这条管道上最膨大的一段.胃的上端与食管连接部叫贲门,下端与小肠连接部叫幽门.胃的主要功能有贮存和消化食物两个方面.食物进入胃后,通常5分钟左右通过幽门向小肠流动.正常人饭后2~3小时,胃内的食物就全部排空进入了小肠,然后,胃空闲休息着等待下一次的进食.由此可见,一日三餐只是人们的习惯而已,只要你自己愿意,一日一餐或一日十餐,只要胃感觉舒服都是可以的.  相似文献   

3.
小肠肿瘤     
小肠上端连接胃幽门环,下端经回盲瓣通至盲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分。 小肠在胃肠道中较少发生肿瘤,而良性肿瘤则除大肠外,较多见于小肠。小肠良性肿瘤一般多位于近端小肠。恶性肿瘤多好发于远端小肠。恶性淋巴瘤占小肠恶性肿瘤首位,尤以回肠末端为最常见,与该处淋巴组织丰富有关。腺瘤以腺体较多的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发生率高,但最近报道认为小  相似文献   

4.
人的消化管从口腔开始到肛门结束,大约长10米左右,它是一条连续的有弹性的管道。胃是这条管道上最膨大的一段。胃的上端与食管连接部叫贲门,下端与小肠连接部叫幽门。胃的主要功能有贮存和消化食物两方面。这个膨大的部分在成年人可以装1500毫升左右的食物。如果有人一下子吃进2000—3000毫升的食物,并不是说此人的胃容量大。而是一边吃一边往下方的小肠里排了。  相似文献   

5.
肠道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人体的肠包括小肠、大肠  相似文献   

6.
中医谈肠     
中医所言肠,只有小肠、大肠之分,均属中医藏象学说中的六腑。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难经》,对整个消化道有“七冲门”之说,其中“太仓(指胃)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  相似文献   

7.
蜂胶不同提取部位对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蜂胶不同提取部位对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①对胃排空影响:ICR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蜂胶A高剂量组、蜂胶A低剂量组、蜂胶B高剂量组、蜂胶B低剂量组.皮下给药40min后,灌胃0.1%甲基橙溶液20min后颈椎脱臼处死,剖腹取胃。计算每只小鼠胃中甲基橙残留率;②对小肠推进影响:实验动物及分组方法同上.每只小鼠灌胃给予含炭末(5%活性炭)的药液30min后处死.剖腹.剪取上至幽门下至回盲部肠管作为小肠全长(cm),以幽门至炭末前沿距离作为炭末在肠中推进距离(cm),计算小肠推进百分率。结果蜂胶水提液高剂量和醇提物均能降低小鼠胃中甲基橙的残留率,提高小肠炭束推进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特别是蜂胶醇提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蜂胶不同提取部位均有促进消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夏敬民  陈桂钧  李芳 《医药导报》2002,21(12):764-765
目的;研究肠安颗粒剂对小鼠及大鼠胃肠运动及胃液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清醒状态下灌胃给药,测定给药后小鼠小肠内炭末前沿至幽门的距离占小肠全长、大鼠结肠内炭末前沿至回盲瓣的距离占结肠全长的百分比,小鼠胃内苯酚红的残留量、大鼠胃液与胃酸的分泌量和胃蛋白酶的活性.苯酚红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胃蛋白酶的活性采用Mett法.结果;肠安颗粒剂可增大小鼠小肠内炭末前沿至幽门的距离占小肠全长和大鼠结肠内炭末前沿至回盲瓣的距离占结肠全长的百分比,增加大鼠胃液、胃酸的分泌量以及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可减少用药后30 min小鼠胃内苯酚红的残留量. 结论;肠安颗粒剂具有促进胃、小肠和大肠运动和胃液分泌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胃滞留型控释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仲明  俞长兴 《中国药房》2001,12(3):178-180
口服给药是最方便且被应用最广的一种给药方式 ,目前市场上50 %以上的药物是口服给药。口服控释剂型首先必须在胃肠维持长时间零级动力学过程释药 ,且释放的药物能被胃肠道有效吸收。一般口服药物吸收部位是在小肠上部和中部 ,更主要的是在小肠中180cm~350cm无菌部位 ,若药物需在胃中发挥作用或在小场上段吸收 ,则制成普通的控缓释制剂就不能提供比常规速释制剂更大的优势。胃滞留型制剂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剂型 ,它通过驻留制剂在胃中长时间释放药物 ,药物一部分被胃吸收或在胃内发挥作用 ,另一部分通过幽门喷入小肠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乡村医药》2012,19(9):83-84
1胃、十二指肠的解剖1.1胃的解剖胃的最上部分是胃底,其下界一般认为是胃食管连接的水平线。胃的最大部分是胃体,位于胃底和胃窦之间,下界为角切迹与胃大弯的连线。角切迹以下至幽门即胃窦部。胃的解剖示意图详见图8-1。胃的血供非常丰富,幽门静脉汇入胃右静脉,幽门静脉是确认幽门的标志之一。胃的主要动脉分布详见图8-2。淋巴引流通常与胃的血管走向一致。贲门与胃体中部引流至胃左及腹腔淋巴结群;胃窦远端小弯侧引流至幽门上淋巴结群;胃大弯远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降胃灵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理学基础。方法:采用胃排空,肠推进运动及离体平滑肌实验法测定消化道运动功能;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体外抗菌活性。结果:通降胃灵促进正常小鼠胃排空,拮抗多巴胺引起的胃排空抑制,增强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兴奋大鼠离体胃底条,并能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结论:通降胃灵具有增强胃肠运动功能,改善胃动力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肠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与幽门螺旋杆菌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进行免疫分型,对MALT淋巴瘤和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进行鉴别,用Giemsa染色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本瘤均为单克隆B细胞起源,68.17%胃MALT淋巴瘤,46.15%小肠MALT淋巴瘤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与同期淋巴结内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比较预后较好,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因本瘤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关,临床在化疗同时应加用抗生素,早期病变是否可单独使用抗生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脾为五脏之一。脾居腹中,其脉络胃,与胃为表里,开窍于口。胃居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小肠上通幽门与胃相连,下出兰门与大肠相接。大肠下通肛门。其脉络胃,脾胃关系非常密切。口、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这一组器官,即现代医学的消化系统,祖国医学则可统属于脾胃。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在上消化道双重造影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体位和特殊技术,可以显示出胃幽门管横断面的细微结构。此种X线征象和检查技术目前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故笔者将此胃幽门管轴位相命名为“胃幽门管环影”。笔者通过162例患者胃幽门管轴位相观察,发现“胃幽门环影”显示率可达42.7%,并初步提示,“胃幽门环影”的改变对提高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X线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灭吐灵的临床药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灭吐灵(Metoclopramide)是胃肠道兴奋药。它是氯苯酰胺衍生物,化学名称4-氨基-5氯-N-〔(2-二乙氨基)-乙基〕-2-甲氧苯酰胺盐酸盐。结构上与普鲁卡因酰胺相似,但无局部麻醉作用,亦无心脏选择作用。 灭吐灵经一次静注后,用于:(1)常规技术不易把插管通过幽门,用该药后可使插管顺利进入小肠,能有效地作空肠的活组织检查。(2)促进钡剂在胃排空和肠道输送。倘若排空延缓将增加胃或小肠的放射检查时间。(3)意外事故或妊娠急症,手术前应用可防止胃内容物误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息肉的相关性。方法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296例患者血清中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尿素酶(Ure)和空泡细胞毒素(VacA)3种抗体,14C呼气试验,同时行胃镜下快速尿素酶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胃炎性息肉、胃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表达率分别为80.77%、75.00%和16.67%,胃底腺息肉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低,分别与胃炎性息肉和胃增生性息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的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发生有关,而与胃底腺息肉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nstant CHEKTM-H.pylori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Instant CHEKTM-H.pylori法对4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且与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作比较.结果Instant CHEKTM-H.pylori法检测阳性率为81.40%,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阳性率为72.09%,两者无明显差异.结论Instant CHEKTM-H.pylori法与胃组织Giemsa染色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基本相符,表明Instant CHEKTM-H.pylori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临床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小儿胃十二指肠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本院自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31例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结果溃疡组的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炎症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 <0.05);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比例在不同年龄、性别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6~13岁患儿比例高于2~6岁患儿。结论小儿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并且感染率在不同年龄和性别分布不同,应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防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式较多 ,但各存有缺点。1 994~ 1 998年 ,我们行保留幽门胃次全切除回盲部肠段代胃 1 2例 ,旨在寻求一种更好的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术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胃癌全胃或保留幽门次全胃切除 2 2例。男 1 4例 ,女 8例。平均年龄 52岁。胃体部癌 1 2例 ,胃底癌 6例 ,残胃癌 2例 ,皮革胃 2例。随机分为保留幽门胃次全切除回盲肠段代胃 1 2例 (回盲肠段组 ) ,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 en y或“g”形吻合 (Roux en y组 )。1 .2 手术方法 回盲肠段组保留幽门和胃窦部 2cm ,按根治术要求行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幽门松驰与胆汁反流的关系及肠血管活性肽(VIP)和一氧化氮对幽门松驰的影响。方法 通过胃镜检查把幽门功能分为三组(幽门松弛组,幽门运动组和幽门闭合组),测定胃液中的甘胆酸、胃液pH值,并作胃窦粘膜病理学检查,了解三组患者的十二指肠一胃反流情况:并取幽门局部粘膜,测定其VIP和一氧化氮含量。结果幽门松弛组十二指肠-胃反流率为55.6%,明显高于幽门运动组和幽门闭合组。幽门松弛组局部粘膜一氧化氮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组,而三组之间在VIP含量方面并无显著差异。结论 胆汁反流的主要原因是幽门松弛,而局部一氧化氮的增高则是幽门松弛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