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是以广播电视有声语言创作主体及其语言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新闻事实及时传播为根基,以规范审美为追求的多学科支撑的一门科学。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这一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形式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立足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责任使命,以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理念为指导,直观剖析当前播音主持创作基础这门专业课的教学痛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基于项目教学、多元互动的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构建”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路,论述教学改革的路径和创新点,希望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实践让该课程乘上时代的春风,推动播音主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播音主持艺术作为有声语言艺术,具有主体性和审美性,形成过程涉及文学、美学、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不仅能够在大众传播中起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作用,而且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风格.播音主持将艺术作品形之于声并及于受众,是一项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集中的有声语言创作活动,其过程离不开艺术创造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优秀的播音主持艺术作品是创作者饱含情感、创造美好形象、把握恰切的语言技巧的呈现,本文从艺术创作的过程出发,理论联系实践,具体探讨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表达,以期达到源于生活、感于内心、达于“情声结合”的播音主持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蓬勃发展,各大院校纷纷开设播音主持专业,其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实践方法与途径为主要内容,思考如何加强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课程,以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同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一样 ,播音主持作品也具有审美性 ,当受众在视听过程中 ,他们的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诸多心理功能被调动起来 ,通过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获得信息和认知 ,同时得到愉悦和美的享受 ,这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们的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就获得了成功。说起“意境” ,人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艺术作品 ,把文艺创作中的“意境”引入播音主持创作中 ,是播音学与美学的结合。播音主持意境的美感在哪里 ?笔者认为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具有生动的形象意境引起人的美感 ,首先就是它的生动形象。“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春天的优…  相似文献   

5.
意境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审美范畴,同时又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成熟的深层审美心理的美学概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意境论的角度入手,从意境理论的形成脉络、意境的丰富内涵、播音主持艺术意境的美学追求及创作技巧四方面对播音主持意境进行了浅层的剖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目前,播音主持人的教育模式大多为专业小课教学,本文从控制小课人数、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注意力等七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小课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播音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能够从事主持职业以及播音职业的人除了要有必要的文化储备与学识涵养之外,在现场的表现方面也需要具备感染力,所以开设传媒专业的学校需要给日后专职从事主持以及节目播音的学生设定科学的授课模式,为了站在实践角度为现代校园播音专业设立科学的教学结构和体系,笔者按照当下主持专业实施授课及教学活动的情况提出建设以实践为基本的主持播音教育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如今,播音主持专业融入了口语传播的教学要求,这就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发展需要。对此,教师应对口语传播视域下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有一个全新认识,积极对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究,从而更好地实现播音主持专业的有效教学。本文首先分析了口语传播的自身特点,其次阐述了口语传播视域下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特点,最后提出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模式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电视新闻播音》这门课程中出现的部分教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主要指应当培养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中的三种意识,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清 《西部广播电视》2013,(11):100-101
现阶段,很多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都开始增设即兴口语表达的相关课程,这些课程以主持人、广播电视记者的业务需要为出发点,以实用为根本,针对口语表达过程中的操作要领和技巧进行讲解和训练,继而实现有效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长期以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更加重视有稿播音,有稿播音的教学已形成相对完善而又固定的教学体系,相比之下,即兴口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即兴口语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从即兴口语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和提升策略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融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基本特征,进而分别从更新创作理念、主持队伍建设、形成语言风格、创新媒体播报、融合新兴文化、发挥品牌效应、注重舆论引导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带动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的创新发展,并对今后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创作样态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依托于技术手段,实现新闻播音主持创作的高质...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的媒体环境,传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培养理念必须要转变,必须正确认识到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出现的瓶颈,这也正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原院长付程教授在《21世纪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育》中提出的"毕业生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偏窄,后劲不足尤其是新闻素养的培养急需加强".因此,我们必须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播音主持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既要培养学生专业化的播音主持技巧,也要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由此满足当前社会对于“应用型”播音主持人才的需要.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经验,系统探讨了“竞赛型主持人”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组织方式、教学内容等,使人们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有一个新的认识,以期提高播音主持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杨 《西部广播电视》2023,(2):188-190+2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新闻媒体的传播手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深度融合的传媒新业态对播音主持人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精确的新要求。因此,播音主持人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本文以语结和语结思维的内涵概述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结合语言学和播音学,分析语结思维对播音主持创作的意义和播音主持人语结思维的实践应用,以期为提升播音语言表达力和播音创作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影视业的迅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播音主持方面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重点培养的方向之一。然而,要想推进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步伐,各高校应将着重探究其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本文详细分析了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有助于该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翼 《西部广播电视》2013,(10):105-105,107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迎合和满足受众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播音主持类节目也煞费苦心,不断推陈革新.这对于播音主持类节目的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传统、模式化的播音主持风格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主持形势,受众对此也存有很大的排斥心理.而对于极具艺术魅力的播音主持节目则有很大的期待.一些独具风格,具有很大艺术魅力的播音主持受到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播音主持艺术在广播电视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广播电视节目的风格和方向.成为一名出色的播音主持人,展现独具个性的艺术魅力非常关键.可以说,展现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是赢得观众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语言艺术角度分析如何展现播音主持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美学是随着人类实践对象的不断开拓、扩展而不断发展的。播音从诞生那天起,就以有声语言为工具反映着社会生活。这种有声语言能够为人的心理感受功能所接受、鉴赏。可见,播音有理由成为美学的研究对象,美学随着发展也必然要渗透到播音的研究领域。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分析美的要素时指出:“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播音是以稿件为创作依据的,稿件的内容就是播音的内容。播音美学的研究自然要以播音的表现方式,即有声语言本身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在教授礼仪主持课程时,应明确培养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知行合一的大型庆典主持人才为根本目标,培养学生人格化传播能力;立足大口语传播时代,增强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找准教学方法,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打造互动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出现学生对人格化传播能力认知浅显、实践教学缺少应用场景的困境时,应结合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重新审视课程设置,增加实践内容,强化模拟演练,激活第二课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播音主持事业发展至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播音主持相关专业,但是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还隐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播音主持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邹纯刚 《西部广播电视》2013,(9X):111-111,115
播音主持是一门研究有声语言的学科,必然要有自己的语言特征,播音主持工作是一项说给人听的工作,其本质就是说话,并且要在前辈总结的经验中正视传统,发展创新,在广播电视播音创作时要追求播音语言的实质,既要反对泛自然化的简单自然的生活语言再现,又要反对失去生活语言基础的固定强调,回归说话的本质是播音主持创作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