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生强 《科技信息》2011,(21):I0107-I0107,I0115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下文简称MOA)以其优异的技术性能逐渐取代了其它类型的避雷器,成为电力系统的换代保护设备。由于MOA没有放电间隙,氧化锌电阻片长期承受运行电压,并有泄漏电流不断流过MOA各个串联电阻片,这个电流的大小取决于MOA热稳定和电阻片的老化程度。如果MOA在动作负载下发生劣化,将会使正常对地绝缘水平降低,泄漏电流增大,直至发展成为MOA的击穿损坏。所以监测运行中MOA的工作情况,正确判断其质量状况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邹刚 《广东科技》2007,(10X):98-100
本文针对以电缆为主的10kV配电网络,研究了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和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选择方法,限压水平的要求,研究结果说明合理地选择MOA的保护特性和运行特性,可以在电缆为主的配网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浩  汪垒  易静 《科技资讯》2014,12(25):106-106
近年来MOA(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本文特指氧化锌避雷器)以其具有保护性能好、无工频续流、可以带电测试等优良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作为其过电压的防护设备。但是,随着MOA的大量推广应用,它所发生的事故也在逐年上升,多次出现预试时MOA的各项参数都没有超标,投入运行后不久,却发生了爆炸事故。且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气温较高、天气晴朗、系统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很大危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才能准确有效地预防MOA的这种突发性事故,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本文也是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的一种理论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梁华 《广东科技》2010,19(4):106-107
避雷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设备。以下本文主要论述了氧化锌避雷器(下面简写为MOA)的带电检测技术及在线监测方法,并结合现场数据的分析对氧化锌避雷器在线监测方法进行探讨,可供同行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保证电气化铁路可靠安全运营,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被广泛应用于铁道牵引供电系统中,根据工作实践分析了在铁路MOA在线监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现有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阀片伏安特性拟合中存在的过冲、收敛慢、误差大的问题,用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原始伏安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神经元个数,并设计了输入、输出录属函数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用一个径向基神经网络系统对MOA阀片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与分段线性、多指数、线性与非线性拟合法相比,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拟合精度和收敛速度,完全适用于MOA阀片的伏安特性拟合。  相似文献   

7.
利用远红外热成像仪 ,对氧化锌避雷器进行绝缘故障带电检测的试验 ,测试结果表明 ,当检测到某相氧化锌避雷器各节间温差大于 1℃时 ,则表明该相氧化锌避雷器 (MOA)发生了绝缘劣化 ,应进行停电检测。  相似文献   

8.
王程 《科技咨询导报》2010,(17):124-124
避雷器是一种过电压保护装置,是一种限压设备,主要作用是保护电气设备免遭受雷电过电压造成的绝缘损坏和部分操作过电压对设备的损坏。避雷器对系统运行起到的安全作用,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绝缘水平及工作状况。对于运行维护部门,在各种电气设备绝缘水平已确定、设备可能承受的各种电压已由系统运行方式确定的情况下,保证限压措施的有效性对确保系统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介绍了氧化锌避雷器的绝缘电阻试验、停电条件下的直流试验和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试验,提出了绝缘电阻试验的不足之处和直流试验的不全面.着重讲述了交流泄漏试验下氧化锌避雷器的全电流、阻性电流和功率损耗的测量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介绍了氧化锌避雷器的绝缘电阻试验、停电条件下的直流试验和运行电压下的交流泄漏电流试验,提出了绝缘电阻试验的不足之处和直流试验的不全面.着重讲述了交流泄漏试验下氧化锌避雷器的全电流、阻性电流和功率损耗的测量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微处理器MSP430为核心,由泄漏电流采集、雷击计数脉冲、无线收/发控制、LCD显示等电路组成,设计了一种金属氧化锌避雷器(MOA)阻性漏电流在线检测系统.系统通过对MOA阻性漏电流的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射到终端监控中心,实现对MOA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2.
以微处理器MSP430为核心,由泄漏电流采集、雷击计数脉冲、无线收/发控制、LCD显示等电路组成,设计了一种金属氧化锌避雷器(MOA)阻性漏电流在线检测系统.系统通过对MOA阻性漏电流的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射到终端监控中心,实现对MOA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3.
MOA避雷器泄漏电流中的阻性分量是反映MOA运行状态的有效特征量,但MOA通常运行在强电场和强磁场环境中,MOA避雷器在线监测系统采集的泄漏电流信号必然混叠很多噪声,不经有效的信号去噪即采用,会影响监测系统的信号处理、分析和MOA避雷器故障诊断的准确性。针对MOA避雷器泄漏电流的特点,结合通用阈值(sqtwolog)原则、启发式阈值(heursure)原则、无偏似然估计阈值(rigsure)原则和极值阈值(minimax)原则,提出了总体经验模态分解(简称EEMD)阈值去噪方法。采用均方根值、三次倍频幅值比和去噪后的波形这三个评价标准来判断EEMD阈值去噪的优劣,通过对信号仿真和现场采集的实测信号进行分析,得出基于无偏似然估计阈值原则是最佳的EEMD阈值去噪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故障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etal oxide arrester,MOA)的温度分布特性,建立了500 kV变电站用MOA温升电-热耦合计算模型,分析了避雷器不同区域受潮、短路时的温度分布.仿真结果表明,避雷器受潮时,受潮区域的温升较大;随着受潮区域的增加,避雷器的最大温升和表面温升较大的法兰数量明显增加;避雷器不同区域短路时,温升较小.通过红外检测技术,可识别出部分轻度受潮故障和全部重度受潮故障,但无法对单节短路失效故障进行检测.根据MOA表面的最大温升和法兰的发热特征,可区分受潮故障的发生部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动作负载试验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IEC标准(草案)的有关部分提出了修改意见,为我国制定自己的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前言 避雷器作为防止雷电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的一个重要设备,通常接在导线和地之间,与被保护设备并联,当被保护设备在正常工作电压下运行时,避雷器不动作,即对地视为断路,一旦出现过电压,且危及被保护设备绝缘时,避雷器立即动作,将电压冲击电流导向大地,从而限制电压幅值,保护电气设备绝缘,当过电压消失后,避雷器迅速恢复原状.主要类型有保护间隙、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等,目前随着氧化锌材料的普及应用,以及氧化锌避雷器体积与质量小、平时无需维护、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好等优点,在10kV配电网络中氧化锌避雷器已全面取代以前的阀型避雷器,但在实际安装中,却发现有许多不同的安装方式,一些安装方式并没有起到避雷器应有的效果和真正起到保护被保护设备的要求.笔者认为避雷器的安装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搬典型设计,应根据避雷器及被保护设备在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来确定安装方式,下面笔者就一些较为常见的安装方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野 《甘肃科技》2022,(23):49-51+56
低压电器产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低压电器的绝缘技术性能常被作为衡量其安全性的重要标准。由于受到用电电源的质量、绝缘体长时间使用而导致的老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低压电器的绝缘性能。通过对低压电器内部绝缘体和低压电器设备的绝缘测试,能够比较精确地掌握其性能指标。通过研究低压电器设备直接电阻法测定、漏电流的测定等绝缘体检测技术方法,根据检测结果判定低压电器产品的绝缘品质、排除电器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可大大减少因绝缘故障导致的电器安全问题,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和电网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并概述了其故障检测的一些方法.针对某电厂一起220 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泄流电流异常的缺陷,采用对避雷器进行带电阻性电流测试、红外线成像检测及停电常规试验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初步判定了故障性质和故障部位.通过对退运缺陷避雷器的拆解,发现缺陷是因避雷器受潮引起,并从故障构件结构入手分析了发生受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柯祖梁 《广东科技》2008,(18):155-156
本文结合避雷器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局实际,主要就金属氧化锌(MOA)避雷器的泄漏电流测试的实践作一些探讨,并对氧化锌避雷器直流泄漏电流、交流泄漏电流测试的异常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同时提出新装氧化锌避雷器应分节进行运行电压下交流泄漏电流测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一起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事故原因,提出适合10kV配电线路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的防范措施。并对措施进行分析,找出最适合的方法,选定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防雷措施,可有效地防止架空绝缘导线雷击断线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