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反应性熔盐法,通过中温固相反应在500℃下合成晶体K4Sn3Se8。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Ccca,晶胞参数:a=0.82115(6)nm,b=2.7790(2)nm,c=0.81865(6)nm,V=1.8682(2)nm3Z=4。K4Sn3Se8由[Sn3Se8]4三聚体负离子和K+正离子组成。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该材料能隙(Eg)为2.6eV,属于半导体,对太阳能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剂热法,以n(K2Te4)∶n(MnCl2·4H2O)∶n(SnTe) =1∶1∶1的摩尔比、乙二胺作溶剂,在160℃下反应6d,生成黑色块状晶体K2MnSnTe4。其结构由具有扩展的网状共价骨架的Zintl负离子 [(MnSnSe4)2-]n和K+正离子堆积而成。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该晶体具有 1 .75eV能隙 (Eg),属于半导体,对太阳能具有选择吸收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四氯苯醌(CA)与N-甲基咪唑(NMIm)在CH2Cl2中的基态作用 ,结果表明二者反应形成CA与NMIm的摩尔比为1∶1的电荷转移络合物(CTC) ,并采用UV-Vis、IR、及NMR进行了表征。应用Benesi-Hildebrand方程计算得到该CTC的平衡常数KCT=6.234× 10-2 L·mol-1,及摩尔消光系数εCT=8.442× 103(L·mol-1·cm-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戊二醛交联时间对PVA/PAN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用于乙醇水溶液的分离。结果表明,交联处理存在着最优时间。对应于最优交联时间的膜,当料液中乙醇质量分数(wE)为96.2%,料液温度(t)为70℃时,渗透通量(Jt)为337(g·m-2·h-1),分离因数(αW/E)为389.7。进一步考察了料液质量分数为30%~98.3%,料液温度为50~78℃时,交联膜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来建立定量结构与色谱保留关系模型 ,计算了 2 7种喹唑啉类衍生物的分子体积V、分子表面积S、偶极矩的平方 μ2 、前线轨道能 (EhomoElumo)、最正原子的净电荷 (Qmax)和最负原子净电荷(Qmin) ,各种参数物理意义明确 ,计算简便 ;用逐步回归方法 ,最后选用Sμ2 Elumo三个参数 ,建立了其在非极性柱OV-1和弱极性柱OV-25上的气相色谱定量结构保留模型 ,相关系数分别高达 0.9917和 0.9815。表明该模型可用于对喹唑啉类衍生物的气相色谱保留值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通式为CH3CONH—C6H4N=CH—C6H4—OCnH2n+1(n=1,2,4,6,12)的含酰胺基的西夫碱化合物。通过熔点测定、1H-NMR和IR等方法,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DSC检测,考察了柔性链上碳原子数对介晶相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碳原子数n≥ 4时,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介晶相清亮点温度 (Tcl)逐渐降低,介晶相温度区间 (ΔT)逐渐变窄。  相似文献   

7.
含羟基偶氮类介晶化合物的合成及相变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醚化、还原、重氮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通式为HOCnH2nC6H4N=NC6H4OC2H5(n=2 ,4 ,6 ,8,10 )的含羟基偶氮类化合物。通过1H-NMR和IR等方法,对该系列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DSC检测,考察了柔性链上碳原子数对介晶相态、清亮点温度和相转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柔性末端基上的碳原子数为偶数时,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该类化合物逐渐由双变态介晶转变为单变态介晶,除n=10外,清亮点温度逐渐降低。文章用W.H.Deieu理论对清亮点的变化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304不锈钢在闭塞区溶液中钝化膜组成和结构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交流阻抗法 (EIS)研究了 304不锈钢在闭塞区溶液中钝化膜的组成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闭塞区溶液中 304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外层主要为CrO3、CrCl3、CrOOH、Fe2O3γ-FeOOH、Fe(OH)3、CrO2-4 、Cr(OH)3、NiCl2 、FeCl2 和FeCl3;溅射 3min时膜内层主要为Cr2O3、CrO2 、FeCl2 、FeCl3以及少量的FeO。Cl-吸附在钝化膜表面,破坏了钝化膜的完整性,改变了钝化膜的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9.
嘧啶环二炔氮桥C60衍生物的合成及非线性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合成了嘧啶环二炔氮桥C60衍生物C60NPD ,研究了在532nm、脉宽 8ns条件下的非线性光学特性。通过Z-扫描实验发现C60NPD有很强的非线性吸收和非线性折射,并获得了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χ(3) 。同时也研究了光限幅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60NPD有较低的光限幅箝位值。  相似文献   

10.
FCC废催化剂吸附溶液中微量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催化裂化废催化剂经活化处理后,对水溶液中微量镍离子有良好的吸附作用。研究了初始镍离子浓度,溶液pH值 ,吸附剂用量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温度25℃,pH=7.0条件下,FCC废催化剂对镍离子的饱和吸附容量为3.20mg·g-1,镍离子除去率可达95%以上,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为1~1.5h。镍离子在FCC废催化剂上的吸附等温方程可用Langmuir关系式 c/q =0.55 +0.31c描述,吸附动力学曲线服从一级速率方程log(1-qt/q)=0.021t。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反应性熔盐法以n(K2Se3 )∶n(Cu)∶n(In)∶n(Se) =2∶2∶1∶6的摩尔比,在773K下反应5d,得到四元金属硒化物K2CuIn3Se6。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 ,晶胞参数a =1 .1484(2)nm,b =1.1458(2)nm,c =2.1327(4)nm,β =97.81(3)o,V=2.7802(1)nm3,Z=8.K2CuIn3Se6具有层状结构,含有二维共价结构的负离子,2∞[CuIn3Se6]2-.2∞ [CuIn3Se6]2-由配位四面体[CuSe4]和[InSe4]共顶点连接而成。2∞[CuIn3Se6]2-和K+ 以静电力堆积成晶体。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该晶体具有1.6eV的光学能隙,属于半导体,对太阳能有选择吸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由顶点i与j形成边k的特征值(δk):δk=4.96/(χp,ip,j),链烃中边j的边价δVj定义为与边j相邻边的δk值之和。在分子图的邻接矩阵基础上,定义新的边价连接性指数(mF′)及其逆指数(mF′)。使用其中的0F,1F,0F′,1F′与228种链烃(含157种链烷烃,71种不饱和烃)标准熵(SmΘ)的复相关因数为0.999,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优于Thinh基团加和法的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多糖提取过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提取液中多糖含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山茱萸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 80℃,提取时间 2h,料液比1∶16,原材料粒度 300~450μm,提取次数4次,脱蛋白次数 6次。在此条件下提取并用DEAE-cellulose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多糖PFCAⅢ,经IR检测为含有α糖苷键的多糖。  相似文献   

14.
根据第四统计力学——JRG群子统计理论,首次提出了形成原子核结构的四项原理及相应的原子核周期律。这四项原理为:一是原子核有群子结构单元;二是形成原子核时群子通过热核聚合反应过程使核素结构有严格的排列顺序;三是原子核内群子结构间有动态共振作用;四是偶数群子稳定,而非偶数群子是引起总角动量和β+-衰变的根源。基于上述四项原理,提出了核群子结构基本单元有(PB),(PB2),(P2B3),并随着质子数Z的增加,核群子结构由(PB)k过渡到(PB)k(P2B3)l;由(PB)n(PB2)m过渡到(P2B3)s(PB2)t。从而导出了k(-t)=2n(s)-Z,k(-t)=Z-2l(m)的关系式。基于此,可以画出等腰三角形原子核群子周期律。还发现,不管A,N,Z如何变化,有下列严格关系式:Z/N=(n+m)/(n+2m)或Z/N=(k+l)/(k+3l)并且Z=n+l。此公式高度地反映了所有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分布的整数规律。还可以通过等腰三角形周期律得知:k,l,m,n,s,t均与核素群子(PB),(PB2), (P2B3),(P3B4)的2,3,5,7整数倍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AlCl3·6H2O,BaCO3和MnCO3为原料,分别溶于去离子水和柠檬酸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BaAl12-xO19∶Mnx荧光粉。IR分析表明,干凝胶具有柠檬酸盐结构。XRD分析表明,1200℃煅烧,粉末中的主要成分为BaAl2O4,1400℃煅烧,粉末为BaAl12-xO19∶Mnx和BaAl2O4的混合物,此时仍残余部分BaAl2O4,1500℃煅烧能合成单相BaAl12-xO19∶Mnx,相对于传统的高温固相合成法降低100~300℃。SEM分析表明,晶粒较小且具有片状结构。碱土金属离子Mg2+,Ca2+和Sr2+的掺杂对BaAl12-xO19∶Mnx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烷烃衍生物第一电离能的自相关拓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定义烷烃衍生物分子中非氢原子的染色序数(fi),它对于非氢原子具有优异的选择性。由fi建构1阶染色序数自相关拓扑指数(1F)的定义式为:1F=[Σ(1+k)-0.25·(fi·fj)-10.5,它对烷烃衍生物分子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32种脂肪族胺、醇、醚、硫醇、硫醚类化合物的第一电离能(Ip,eV)与1F及O,N,S原子的电负性(XPL)的关系式为:Ip=13.0264-3.82081F +0.1773XPL,R=0.9929。令人满意的27种卤代烷(F,Cl,Br,I)的关系式为:Ip=8.2727-2.64061F+1.5168XPL,R=0.9979。这两个模型较好地揭示了烷烃衍生物第一电离能的递变规律。经Jackknife法检验,具有模型稳健性,并对23种烷烃衍生物Ip估算,显示良好的预测能力。因此,文中为烷烃衍生物第一电离能的预测提供一种有效方法。上述59种烷烃衍生物的Ip1F的相关系数为0.9791,明显优于著名的Kier指数(1Xv)(其R仅为0.4190)。结果表明,所建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模型的相关性高、稳健性好、预测能力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度序列的概念,证明变换图G~(--+)与H_n~(--+)同构,当且仅当G与_n同构.以及在G连通的条件下,G~(--+)与C_n~(--+)同构,当且仅当G与_n同构.  相似文献   

18.
SBS选择性催化加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环戊二烯二氯化钛(Cp2TiCl2)为主催化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助催化剂研究了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选择性催化加氢动力学。在76℃、适宜的氢气压力以及主、助催化剂浓度下进行SBS加氢动力学研究得到动力学方程为-d[c(C=C) ]/dt =kc1 (C=C )p1.12 (H2 )c1 (Ti )c-2 (DMP),相应的在70~84℃范围内加氢反应活化能为83.48kJ/mol。对加氢产物微观结构分析表明该催化体系加氢效率高,选择性高,且对SBS中PB链段1,2-结构和反式1,4-结构先加氢,并且达到完全饱和.  相似文献   

19.
以酰基化试剂α-溴代丙酰溴对异丁烯和对甲基苯乙烯的二元共聚物中的p-甲基苯乙烯单元进行Friedel-Crafts酰基化取代反应,获得大分子引发剂。以所得大分子引发剂引发丙烯酸叔丁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得了梳状异丁烯-p-甲基苯乙烯接枝丙烯酸叔丁酯共聚物。所得产物用FTIR、1H NMR、13C-NMR和GPC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二元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约为25000,分子量分布约为2.18,其中p-甲基苯乙烯的摩尔分数约为5%~8%;共聚物的酰基化取代度可达83%;所得丙烯酸叔丁酯接枝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可到58800,分子量分布约为2.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