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周期性及其QBO特征,太阳黑子相对数、厄尔尼诺事件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的关系,以及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前期500hPa环流的演变特征,得出:(1)广西低温阴雨天气具有准2a周期.(2)在太阳黑子暴发年,破坏了低温阴雨的准2a周期振荡,全区低温阴雨结束期为偏早趋势;在太阳黑子相对数低值年,广西低温阴雨天气的变化存在22a左右的周期.(3)受东传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全区大部低温阴雨结束期偏迟,总日数偏多.西传型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全区大部低温阴雨结束期偏早,总日数偏少,无全区性结束期偏迟,总日数偏多的年份.(4)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前期500hPa环流演变具有较明显的持续性.建立了低温阴雨天气预测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2.
寒潮是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一般认为:自北往南爆发的冷空气,在其南下过程中会变性减弱,因此,能在北方形成寒潮的冷空气,在南方就不一定能形成寒潮。进而认为:不能在北方形成寒潮的冷空气,在南方更不会形成寒潮。其实不然,据1965—1980年广西寒潮过程统计:与北方寒潮同步发生的华南寒潮(称同步类华南寒潮)只占57.9%,尚有42.1%的华南寒潮产生在北方无寒潮的冷空气过程中,笔者称之为华南区域性寒潮。  相似文献   

3.
春季长低温阴雨天气,对早稻播种育秧 危害很大。因此对其环流特点进行分析,寻 找预报着眼点是很必要的。 过去认为我区的低温天气,与影响我区 的冷空气强弱和南下路径有关,这一点看法 是较一致的。但对低温阴雨天气,单方面强 调冷空气的作用和强调暖空气的作用,我个 人认为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即使在冬天,暖空气强时,冷空气仍是主要矛盾,而冷空气 控制我区后,暖空气又变成主要方面了。所 以确切地说,我区的低温阴雨天气,应该是 与影响我区的华南静止锋和江南低空切变线 (简称江南切变线)有密切联系。因为在这 些系统影响下,冷暖空气在我区上空交绥,  相似文献   

4.
张秀果 《气象》1986,12(2):10-12
一、引言 中南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来临之前,盛行东北季风,空气较干燥,气温较低。春季到来时,是南支暖湿气流同北方南下冷空气的交汇场所,容易造成低温阴雨天气。 华南大部分地区双季早稻春播育秧期,集中在  相似文献   

5.
北极涛动对华南地区寒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0—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同期549个气象观测站的日最低气温与日平均气温资料,分析华南地区寒潮爆发次数、爆发路径与北极涛动(AO)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研究了AO对华南寒潮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AO指数与华南寒潮爆发次数呈负相关;AO指数为正时,AO偏弱,寒潮爆发次数较少,中层东亚大槽偏弱,出现异常东南风,不利于冷空气向南扩散,对寒潮爆发起阻碍作用;当AO指数为负时,AO偏强,影响华南的寒潮偏多,中层东亚大槽偏强,出现异常西北风,有利于冷空气向南扩散,对寒潮爆发起加强作用。由于AO与寒潮的爆发次数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在寒潮过程中冷空气的输送路径的确定可以为预报提供一定依据。AO与寒潮爆发路径分析结果表明,AO异常强年,低层冷气团输送异常,从蒙古出发折向日本,在日本南部转向华南地区输送,另一路冷气团由西伯利亚出发,到青海一带折向广西输送,并在广西区域折向华南地区输送,AO异常弱年并没有明显异常冷气团输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00hPa大气环流形势演变以及九点平滑滤波后长波特征和短波活动的分析,认为造成此次寒潮的冷空气主力来自东路回流。雅库茨克一带近东──西向高压坝的建立和稳定,东亚横槽的加强、西伸和南压,850hPa华北冷高压及其前部偏东北风强风轴的南压西进是预报这是寒潮的关键。伴随寒潮而发生的持续的低温天气是在原有冷空气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冷空气入侵补充的结果。南支长波槽在孟湾一带的建立和稳定以及短波扰动不断地分裂东移亦是此次寒潮低温发生的重要原因。文中还讨论了ECMF产品的运用,提出了寒潮低温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7.
广西沿海地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南临北部湾,是我国气候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常年气象灾害较多,常出现寒潮、霜冻、大风、热带气旋、暴雨、飑线、龙卷风、雾、干旱、春季低温阴雨、秋季寒露风等灾害。为了摸清广西沿海主要气象灾害,研究防灾减灾措施,振兴广西沿海经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空和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加密地面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0年3月6日至11日云浮出现的一次特征显著的低温阴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此次过程具有影响时间长、平流降温明显、前后期高低空配置差异显著等特点;用天气学原理分析本次过程500hPa、850hPa、地面各层天气形势的演变过程以及与实况的对应关系,探讨和总结本地春季低温阴雨天气预报经验以供参考。分析得,500hPa高度形势的配合对冷空气翻越南岭屏障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对冷空气爆发入粤有重要的警示作用;850hPa的温度锋区和地面南岭两侧的温差可反映冷空气的强度;气象要素突变对确定预报低温阴雨的发生结束有比较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广西春季低温阴雨环流特征及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轻、重年同期(2~3月)500hPa大气环流特征。计算了桂北、桂南低温阴雨总日数和结束期与同期2、3月500hPa高度场的相关。指出:影响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的关键区域是乌拉尔山附近及蒙古至内蒙古附近区域。该区域的环流状况决定了春季低温阴雨天气的轻重。本文分别以这两个关键区格点的平均值作为原序列,与前期(9~11月)500hPa高度计算相关系数,利用相似离度理论为计算依据,作出次年低温阴雨天气预报。1 低温阴雨轻、重年标准  将广西划分为北区(桂林、柳州、河池、梧州…  相似文献   

10.
春季,冷暖空气在我区交缓频繁,往往造成各地低温阴雨、锋面大、暴雨、冰雹和大风等恶劣天气,云天变化也较复杂。为使观测记录尽可能反映客观情况,现谈谈对春季云天观测的一些粗浅见解。 每年2—3月间,由于乌山阻高的建立和维持,冷空气随分裂小槽不断东移,从中路、东路补充南下,我区地面受华南静止锋的影响,往往造成连续低温阴雨天气,有时十天半个月不见阳光,正所谓“春雨绵绵”。灰暗的低云满布全天,在降水停歇时,云层稍为抬高,可见云的块状或滚轴状结构,此时一般都记为Scop,即使雨量稍大,只要降水间歇性(非阵性)明显,这类层积云在广西是常可见到的。但须注意,当降水时间较  相似文献   

11.
钞焕玲 《广东气象》1995,(1):10-11,7
我市春播期间往往受阴雨天气影响,给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利。所以对长阴雨(低温阴雨)的转晴作出准确的预报可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通过“94.2”低温阴雨过程形成及转睛的分析,对同类型低温阴雨发生的天气形势及持征进行归纳,初步给出了长阴雨形成和转晴的指标性特征。1低温阴雨的形成二、三月份极地冷空气活动频繁,势力开始减弱,同时南方暖湿空气逐渐加强,冷暖空气的交界面(锋面)常徘徊于华南和沿海附近,长阴雨因此而发生。我市“94.2”低温阴雨过程是长阴雨形式之一,它的环流形势在500hPa图上属小楷…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每年二、三月间我国南岭以南至两广沿海,常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危害春季播种。陆川县地处广西南部,春播期间的低温阴雨是本站天气预报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历史资料分析,陆川县出现低温阴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从广西春季低温阴雨天气发生的同期500hPa环流分析出发,制作了轻、重年500hPa高度场差异图,详细分析了低温阴雨轻、重年同期(2~3月)500hPa大气环流特征,分别计算了桂北、桂南低温阴雨结束期和总日数与同期2、3月500hPa高度场相关.指出:影响广西低温阴雨天气的关键区域是乌拉尔山附近地区和蒙古及内蒙古附近区域,低温阴雨重年在乌拉尔山地区500hPa高度场为显著的正距平区域和正相关区,蒙古及内蒙古区域为显著的负距平区域和负相关区,这样的环流配置使得中高纬度环流经向度加大,有利冷空气南下.低温阴雨偏轻年份的环流配置与重年相反.本文分别以该两个关键区格点的平均值作为序列,与前期(9-11月)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计算相关系数,挑选出通过相关检验格点数多的月份作为样本场,以相似离度理论为计算依据,作出次年低温阴雨天气的预报.  相似文献   

14.
广东寒潮的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根据1965年以来广东各次寒潮酝酿期间天气系统的演变和500hPa环流特征,提出以华南明显回暖的同时,西北地区低层冷高压加强,500hPa冷槽移加深为基本条件,作为寒潮的警戒讯号。作者发现深的西南低压对寒潮南下有预示作用,而副热带高压偏强往往导致冷空气在南移过程中的减弱,是寒潮消空最重要的原因,从而找出寒潮的判别条件,本文通过验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东北冷涡是活动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冷性 低压。绝大部份东北低压是由贝尔加湖和蒙 古低槽(压)移入我国东北地区发展而成。 由于它系统深厚,移速缓慢,常常携带大量 的冷空气,因此,它是引导冷空气影响我国 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因广西地处 低纬,一般认为东北冷涡位置偏北,所引导 的冷空气偏东,对广西影响不大,思想上重 视不够,在预报上有时造成漏报或迟报。实 际上,当东北冷涡周围的流场具备一定的环 流特征时,在东北冷涡后部的偏北气流引导 下,冷空气会以“东灌”的形式影响广西。 因此,分析东北冷涡引导冷空气南下影响广 西的条件,归纳其环流特征,对做好我区秋 季寒露风和春季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的预报是 有意义的。本文试图通过1965—1975年10月 份的资料分析,作一归纳,提供预报线索。  相似文献   

16.
陈秀凤 《气象》1994,20(6):58-61
北方降水偏少 南方低温阴雨─1994年3月─陈秀凤(中央气象台,北京100081)3月份,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低。北方降水偏少,春旱严重;南方降水偏多,江南、华南出现低温阴雨天气。1天气概况月内,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除新疆、...  相似文献   

17.
刘光华 《气象》1980,6(2):9-11
一、预报思路 冬春季节,南下到华南沿海的冷空气能否使惠阳地区产生一≤12.4℃,连续3天以上的低温阴雨过程,关键在冷空气的强度。通过普查1958—1976年共19年的12月下旬—3月底的历史天气图,发现凡能使我区出现低温过程的冷空气,当冷空气进入40—45°N时,这一带500mb气温必须下降到—30℃以下。故此,在40—45°N常见的三条冷空气南下的通道上,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08年初影响广西的罕见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环流演变情况、环流异常特征、数值预报产品预报能力的分析,得出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主要成因是:500hPa欧亚地区环流形势异常稳定、地面冷空气堆积明显,冷高压中心异常偏强、850hPa锋区强盛、华南中低层逆温明显。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大部时次的预报较为准确,但部分时段、个别要素预报仍存在较大误差,使用应注意。  相似文献   

19.
广西春季低温阴雨轻、重年环流特征分析丁光美(广西区气象台南宁530022)1分析方法广西春播期低温阴雨总日数与结束期各地之间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一地点年际变化也极大。为此,我们将八大站低温阴雨总日数和结束期分为五档(分档标准略):正常、偏多(偏迟)...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79~2011年中国东北地区119站气温观测数据,对东北春季寒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大气环流及北极海冰的变化,对寒潮年代际变化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春季寒潮的频次及强度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均有明显年代际转折,即20世纪90年代寒潮频次减少而强度增加,21世纪初寒潮频次有所回升但强度减弱。北极新地岛地区海冰的变化可能是造成我国东北地区寒潮活动年代际变化的原因之一。20世纪90年代新地岛附近海冰迅速减少,地表温度明显升高,而高纬海平面气压偏低,此处冷空气不易南下,同时东亚大槽偏强,冷空气强度增加。21世纪初该区海冰减少趋势减缓,冷空气频次有所回升,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