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工业化住宅及其生产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介绍了工业化住宅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部品的特点,及其工业化住宅的工艺过程,列举了日本工业化住宅的实例。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分析了中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进程,论述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由此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朱英 《建筑施工》2009,31(7):596-597
在装饰施工中推进工业化,不仅可大幅提高施工效率、施工质量,更是减少环境污染,减轻操作人员施工负荷的有效途径。阐述装饰工业化的主要实施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工业化起步较早的欧洲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入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工业化与老龄化的总体相关特征;揭示人口流动与迁移、人口总量、经济结构是欧洲工业化与人口老龄化相关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杨晓旸  范悦 《建筑与环境》2009,3(4):192-196
二战之后日本为了解决大量出现的房荒问题,开始了住宅工业化的研究。如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由原来解决“量”的供应过渡到了提升品“质”的阶段。本文首先介绍了住宅工业化概念和优势,并讨论了适于我国当前技术水平的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结构形式,最后通过介绍日本先进的PCa技术为我国目前住宅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为实现社会整体安全高效环保的目标,当前的建筑工业化设计更加趋向于构件预制化设计,减轻繁重和复杂的手工劳动。简述了工业化在国内外的发展进程及工程实例,总结分析了工业化建筑设计的要点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郝然 《江苏建材》2007,(4):82-82
在2007江苏工商融资项目签约暨新型工业化政策咨询会上,江苏省政府汪泉副秘书长将近期江苏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作概括为:建立一个指标体系、加强十项政策支持、做好五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上海工业化住宅的发展现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工业化住宅面临的部分问题和发展机遇,结合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为促进上海工业化住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的本质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建材》2003,(4):51-52
工业化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一个热门话题。说起工业化,人们往往容易望文生义地理解为大力发展工业,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户业。然而.这么定义工业化是很不全面的。工业化不仅仅是要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更重要的是要将大工业的思想和理念融人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快速发展工业的同时,对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模式实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的定义、内容指出了,指出了工业化与产业化的区别。简述了日本住宅建设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与之相应也陈述了建筑工业化的政策与制度的演变。  相似文献   

11.
张高校 《建筑节能》2016,(9):125-128
针对工业化建筑施工特点,从预制构件生产、运输、现场吊装3个方面对工业化建筑施工过程碳排放进行分析。根据上海市相关核查规定对工业化施工过程碳排放进行核查,指出了该项目在预制构件运输阶段碳排放占比较高,并对工业化建筑施工过程节能减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Basis—— 一种工业化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蔚  陈禄如 《钢结构》2001,16(6):30-31
介绍了Basis工业化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  相似文献   

13.
现有建筑节能技术仅仅是"治标"而不"治本"。传统保温技术有工序多、造价高、效果差、寿命短等显著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节能保温技术——自保温混凝土房屋结构体系。该体系实现了两大突破:一是混凝土节能技术的根本突破,二是自保温混凝土建筑工厂化的突破。本文结合理论依据和实际工程,着重研究自保温混凝土房屋建筑工业化集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sI住宅体系及其发展,分析了推行sI住宅体系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SI住宅体系下全新的住宅设计方法,以便能够从设计端开始引导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预制混凝土技术是工业化的建筑生产方式,从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工厂化生产、装配程度提高是实现建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对国内有关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最新进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与展望,得出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业界新型建筑工业化探索的重要实践成果,SSGF 建造体系、装配式建造体系带来了建筑业的巨大变革。基于工程项目管理体系知识结构,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综合考虑过程与产出维度的综合绩效表现指标体系,以实现SSGF 建造体系与装配式建造体系及传统建造体系的对比分析。考虑到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及不确定性,在对传统层次分析法作出契合模糊积分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AHP-Choquet 积分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概念、设计理念及优势等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及在中国的实际工程应用的情况,并总结装配式住宅的优缺点和现阶段发展不足的原因,以期促进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借鉴精益建造思想与理论,在把握工业化建筑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工业化建筑的质量管理控制模型,并从生产标准化、人员配备、工序控制、度量精细化与持续改进化五个方面对工业化建筑质量管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业化建筑质量管理的建议,希望能为促进我国工业化建筑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杨靖 《住宅科技》2011,31(2):33-38
工业化住宅是指采用工业化、产业化生产经营方式生产的住宅,是住宅产业化的标志性产品。对国内住宅工业化企业中节能环保技术应用进行了调查,分为节能环保技术的综合应用、工业化装修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等,为其他运用住宅工业化技术的企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Industrialized building has drawn in ideas from many pioneering researchers during its decades of development; in this brief recapitulation we present some observations on selected moments in the history that have significantly shaped the approach to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first formative movement identified is prefabrication, as used by Joseph Paxton du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Crystal Palace. Prefabrication inspired Frank Lloyd Wright’s American System Built Homes, and enabled the development of Le Corbusier’s mass production ideas in the Modern Frugés Quarter project. Early forerunners saw connections with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Le Corbusier developed a house called Citrohan and Buckminster Fuller wanted to create ‘houses like Fords’. From prefabrication followed the concept of building in sub-assemblies, as showcased by Walter Gropius in his Törten estate; Konrad Wachsmann took this notion further into modularization and mass production with the creation of factory-produced panel and space frame systems. At much the same time Buckminster Fuller proposed the modular Dymaxion house, which included a functioning bathroom delivered in four pieces. In 1962 John Habraken presented ideas which led to what are now called open systems, suggesting standardized dimensions in the modularization in order to enable a wide array of choices for end-users. Even today not all the expectations of industrialized building have been realized, and it is instructive to look back at the origins of some of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which form the backbone of this subj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