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阶段的小学作文教学,一学期就只有8次习作训练,由于作文的次数不多,使作文训练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如人意,导致许多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快,甚至停滞不前。为此,我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课三练作文法”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许多中学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有苦衷,多次作文训练下去,教了不少作文的方法,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讨厌作文?还有这么多的学生写不好作文呢?而作文作为一项综合的语文能力。一项技能,它原本是可以也是必须通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来达成的,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训练本身出了问题呢?我们很多的作文训练从设计到写作到批改是不是在凌空蹈虚呢?我们有没有对学生的作文现状有一个明晰的了解,进而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有效的训练计划并进行训练呢?笔者认为,中学的作文教学必须务实,在每个学期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有计划的专项训练,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3.
夏家亮 《文教资料》2011,(29):67-68
长期以来,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不高,效果也差强人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还是有改变现状的可能。把作文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单项训练侧重训练某一两种作文技能,是基础;综合训练侧重训练多种作文技能的综合运用,是提高,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作文教学没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缺乏系统性。许多学校的作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目的和明确的重难点,不是循序渐进,而是随心所欲,一学期下来,只满足于作文的次数,根本不去考虑教学效果。这样进行作文教学只能使学生机械的完成作文任务,很难搞清自己作文的优势和弱点,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从而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和缘起 1.以往写作教学和作文训练的误区。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写作理论的灌输放到了重要地位,忽视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事实。与之相配套的作文训练形态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列一些材料,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作成文,习作由教师批改、打分、写评语,下一周讲评,讲评后再进行新一次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和缘起 1.以往写作教学和作文训练的误区。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写作理论的灌输放到了重要地位,忽视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事实。与之相配套的作文训练形态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列一些材料,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作成文,习作由教师批改、打分、写评语,下一周讲评,讲评后再进行新一次的作文训练。  相似文献   

7.
目前作文课的基本现状是,一学期学生写8篇作文,每两周一篇。教师布置作文题很随意,作文课没有基本的序列,部分教师也没有作文课教学设计及作文批改记录。学生初中阶段上了三年作文课,写48篇左右作文,教师辛苦评改了三年,结果学生作文精品不多,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依旧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在批评中随意地、盲目地学习作文教学。一学期几次写作训练,并没有各次的明确目标,全期全学年计划也只是极模糊地提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笼统的表述表现出难以准确定位的无奈,这样的计划自然也就形同虚设,每次作文题也是随时拟定的,并不受任何制约,也没有具体的训练目的。  相似文献   

9.
“二次作文”指的是在学生完成第一次作文之后,由教师进行精心点评和激励,学生再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加工。简单地说,就是把同一体裁、同一题目的写作进行两次训练的作文方法称为“同题二次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是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性作文”而言的,是一种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科学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0.
<正>一、时间划分和每个时间段的要求第一阶段:从高一入学到高二第二学期中期考试,为大作文阶段;第二阶段:从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到高三第一学期结束,为分类作文训练阶段;第三阶段:整个高三第二学期,为强化训练阶段。二、训练时间安排每周的作文课(略)三、每个阶段的训练重点在第一阶段,要求每位学生每两节作文课写一篇800字的文章,作文内容可以根据课本上安排的训练要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指导中要发挥开放性作文创新训练的功能,提高对学生作文指导的能力题材的拓展功能。新教材作文训练能开拓学生取材的渠道,如初一上学期指导学生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的作文参考题中有道题是《那次,我真的哭(笑、生气、伤心……)了》,题目提示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选择,把潜在的想像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尽情地释放出来。思维的多向发展功能。开放性创新作文训练,能引导学生突破定向思维的旧格局,凭借联想拓展新意境,展示全过程。学会做人的导行功能。开放性创新作文的实质是写真求实,开放…  相似文献   

12.
高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写作文时总是带着畏难的情绪,而教师虽然希望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作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因为时间的限制等原因,没有及时、有规律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而模仿训练则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训练写作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模仿优美的语段来美化学生语言,模仿文本的结构布置来增强文章的波澜,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文章的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融作文写作训练于高中阅读教学,通过模仿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3.
高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写作文时总是带着畏难的情绪,而教师虽然希望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作文练习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却总是因为时间的限制等原因,没有及时、有规律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而模仿训练则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了一种随时随地训练写作的可能性,教师可以将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让学生模仿优美的语段来美化学生语言,模仿文本的结构布置来增强文章的波澜,吸引读者的注意,同时也可以通过模仿文章的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融作文写作训练于高中阅读教学,通过模仿来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一、提倡片段作文仿写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没有形成一个线索明晰,内容具体,可作为教师所共同遵守的知识序列和训练步骤。从教材编排体系来看,是以阅读训练为主线,附以作文训练的综合性教材。这样就使作文教学缺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随堂积累优美词句要使作文有文采 ,首要的是文章要有优美的语言、优美的词句。这些内容从哪里来 ?靠平素积累 ,在任何时候碰到这些内容 ,教师都要提醒学生摘录、留意 ,更重要的是要随堂训练学生速写优美词句的能力。词、句在高三有专项训练 ,教师应在训练过程中不断有意识地将其引申发挥到作文训练上来。这种引申发挥是即兴的、新鲜的 ,切合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 ,这不仅对学生是启迪 ,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说话水平也是一个考验和锻炼。比如 ,在一次扩展语句的训练中 ,碰到这样一个题目。题目要求对“琴声吸引过路人驻足倾听”进行扩展 ,要…  相似文献   

16.
李方 《现代语文》2006,(1):89-89
一、片断训练的涵义。片段,多指文章、小说、戏剧等整体当中的一段。所谓“作文片断”,是指用一段或一节的小篇幅,或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或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谈论对某事或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作文片段最突出的特点是篇幅小,训练目的明确,反馈比较及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完整作文概念,所以训练起来很方便。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片段系列训练,并且使之成为训练系统和训练体系,学生将受益匪浅。《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个学年练笔的数量不小,如果单从大作文这种形式着手,那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倒是片断训练这种“细水长流”的形式很容易汇成“大江大河”。作文片段训练如同当前大家都喜欢的小品表演,虽然简短,但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小品演员成为出色的影视演员。  相似文献   

17.
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已在各地铺开,各种形式的课程培训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级公开课同样是一个接一个。然而,关于作文教学的改革则好像被忽略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不少语文教师仍沿袭旧的作文教学模式:要么是简单地按照每个单元后面的写作提示,任选一篇写作了事;要么是随意地定一个题目进行训练;更有甚者,竟将作文训练弃置一边,听之任之。这样的作文训练既没有计划、序列,也没有层次、梯度,随意性很大,收效自然不敢恭维。我觉得这些作法严重违背了课标的有关精神,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作文教学也应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8.
一、对初中生写作现状的分析1.老师和学生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首先,课表上没有专门的作文课,校领导检查作文都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教师把课文教学放在首位,作文教学较为随意。这种现象直接导致学生对写作的敷衍了事。2.传统的作文教学过于随意。没有计划的作文训练,没有系统的教学设想、教学目标、训练手法、训练步骤等,初中生对于自己的写作目标并不明确,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随便应付,为了写作而写作,不注重效果。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低年级段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对作文产生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把各项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同作文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中高年级作文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不少老师已提炼出不少妙法,但我以为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依然有文章可作。一、注重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以及训练的目的、程序等都具有系统性、科学性,但不可回避地说,这样的作文训练体系有明显的局限性,即量少趣淡;一学期大作文训练八次,加之小作文训练一共不过十多次;作文内容一般都离学生实际较远或有一定距离,学生写起来感到空洞无物,作文缺乏兴趣。长期如是,作文教学质量可想而知。笔者在认识到上述局限性之后,决心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