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根据临床及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等检查方法 ,对 98例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进行分析。1 资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及诊断依据 我院 1996-0 9~ 2 0 0 2 -0 2活产儿总数为 64 2 8人 ,新生儿窒息 990例 ,其中导致HIE98例 ,98例孕母平均 2 5 2岁 ,平均孕周为 3 8+ 5W ,新生儿平均体重为 2 99kg ,男 60例 ,女 3 8例。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 1min无呼吸或呼吸抑制 ,按APgar评分 4~ 7分为轻度窒息 ,0~ 3分为重度窒息。HIE的诊断依据为 :①有围产期缺氧史。②临床上有异常神经系统表现…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出生窒息 (NA)是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也是造成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后遗症的常见原因。现分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对窒息后遗症的早期干预 ,促使儿童智能发育更趋完善与提高。我院儿科、产科、儿童保健科自1995~ 2 0 0 0年 6月对 5 64 0例小儿进行调查统计 ,其中儿科新生儿疾病 42 0例 ,产科分娩 3 5 2 4例新生儿 ,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登记卡 1696份 ,通过调查 ,以了解出生窒息发生率、死亡率及预后 ,并对其作出临床分析及早期干预对策。2 结果2 1  42 0例新生儿疾病 有NA史者 13 0例占 3 0 9% ,中重…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 1997年 1月~ 1999年 1月间 ,对 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及脑活素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近两年内入院时日龄在 2 4h以内 ,符合1989年 8月济南会议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1] ,并在入院后1~ 5d经颅CT确诊者共 6 0例 ,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32例 ,轻度窒息 4例 (均伴宫内窒息 ) ,重度窒息 2 3例 (8例有宫内窒息 ) ,仅有宫内窒息者 5例。对照组 2 8例 ,轻度窒息 4例 (均伴宫内窒息 ) ,重度窒息 2 1例 (7例有宫内窒息 ) ,仅有宫内窒息 3例。两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CT检查已成为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报告 1995 -0 2~ 1998-0 2临床资料完整 ,治疗不同时间的随访观察新生儿窒息 5 5例 ,CT扫描诊断HIE49例 ,对其CT征象变化参照有关标准〔1〕进行分度 ,分析HIE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并预后估计。探讨CT诊断HIE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男 3 2例 ,女 17例 ,年龄 1小时至 2 9天 ,胎龄 3 6~ 41周 (胎龄 <3 7 周 2例 ) ,出生体重 2 6~ 4 2kg。窒息诊断标准 :以出生后 1min或 5minAPgar评分最低值为准 ,<7分为窒息 …  相似文献   

5.
本文 6 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和纳洛酮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 3月至 1999年 10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HIE患儿 11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0例和对照组 5 0例 ,均有明显宫内窘迫或 /和产时窒息史。所有患儿均符合 1989年济南新生儿会议制定的HIE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1] 。治疗组 :男32例 ,女 2 8例 ;早产儿 17例 ,足月儿 35例 ,过期产 8例 ;轻度 16例 ,中度 34例 ,重度 10例。对照组 :男 2 7例 ,女 2 3例 ;早产儿13例 ,足月儿 2 8例 ,过期产 9例 ;轻度…  相似文献   

6.
如何减少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后遗症的发生是儿科临床研究的热点及难点之一。 1996年以来我科开始对中、重度HIE存活儿进行新生儿期后随访及多疗程的早期干预治疗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将住我院儿科 ,日龄小于 72h的中、重度HIE患儿 86例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 7例 ,男 2 3例 ,女 14例 ;对照组为因各种原因未治疗的患儿 49例 ,男 18例 ,女 3 1例。HIE临床诊断依据及分度标准均根据 1996年杭州会议〔1〕。两组HIE患儿一般资料、窒息程度、出生体重、胎龄及神经表现 ,经统计…  相似文献   

7.
1996年以来 ,我科应用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 3 8例 ,取得比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3 8例 ,男 2 3例 ,女 15例 ,入院日龄小于2 4h2 6例 ,2 4h~ 48h12例 ;对照组 3 8例 ,男 2 1例 ,女 17例 ,入院日龄小于 2 4h2 4例 ,2 4~ 48h14例。均符合 1989年济南会议所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 ,各组在出生后日龄、孕周、体重及临床症状等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且其母亲分娩过程中无应用吗啡或其它特殊药物史。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分别是 :脑干症状为 14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对 1997年 12月~ 2 0 0 1年 5月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及智能筛查试验 (DST)随访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总 60例 ,按 1996年全国新生儿专题讨论会制定的HIE临床分度标准〔1〕,轻度 2 2例 ,中度 2 8例 ,重度 10例 ;男3 2例 ,女 2 8例 ;体重 <2 5 0 0g 6例 ,2 5 0 0g~ 40 0 0g 5 1例 ,>40 0 0g 3例 ;昏迷 3例 ,惊厥 2 9例 ,嗜睡 2 3例 ,激惹 2 6例 ,肌张力正常 2 8例 ,肌张力减弱或消失 3 2例 ,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 3 0例 ,呼吸暂停 4例。1 2 NBNA…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有效的治疗方法 ,1998 0 2~ 2 0 0 1 0 4我院对出生后 2 4h入院的中、重度HIE患儿应用纳洛酮治疗 ,并作随访观察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们将出生后 2 4h入院的中、重度HIE 90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男 3 7例 ,女 13例 ;早产儿 9例 ,足月儿 41例 ;体重 <2 5 0 0g 7例 ,2 5 0 0g~ 40 0 0g 3 8例 ,>40 0 0g 5例 ;进行Apgar评分 41例 ,其中Apgar评分 0~ 3分 17例 ,4~ 7分 2 4例。对照组 40例 ,男 3 0例 ,女 10例 ;早产儿 7例 ,足月儿 3 3例 …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附30例临床分析)闫超英,孙桂莲,王菊香,霍淑芳,时景琴,李菊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指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临床出现的一系列脑病表现。HIE是新生儿死亡或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近三年来收治了30例,现报告...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转归,便于临床医师更好的认识本病。方法总结分析151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围产期窒息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HIE的临床症状可分为轻、中、重度,CT扫描33%正常;在合并症中以吸入性肺炎、低钙血症为多,重症HIE多合并颅内出血。结论临床分度与CT分度不尽一致,必须综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以防漏诊。轻型全部治愈,重型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我科从 1999 0 6~ 2 0 0 1 0 6用复方丹参、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3 6例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列入本文中 5 8例HIE患儿均符合 1989年济南会议所定的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 6例 ,男 2 0例 ,女 16例 ;对照组 2 2例 ,男 12例 ,女 10例。其中治疗组有 16例并颅内出血 ,对照组有 10例并颅内出血。两组从月龄、胎龄、体重、窒息程度等资料比较 ,无显著差异。1 2 治疗方法 入院后 ,对照组给予清理呼吸道、吸氧、降颅压、抗惊厥、纠正酸中毒、限制液体量、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血钙之间的关系 ,对我院近 2年收治的 76例窒息新生儿中查过血钙的 5 4例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围生期窒息查过血钙的新生儿 5 4例 ,均符合窒息的诊断标准〔1〕,按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 (1minApgar评分 4~ 7分 ) 3 8例 ,重度窒息组 (1minApgar评分 0~ 3分 ) 16例。男 3 2例 ,女 2 2例 ;出生体重 3 19± 0 3 8kg ;胎龄 3 6~ 42周。对照组 40例 ,为无窒息的正常新生儿。其日龄、胎龄、性别及出生体重与窒息组无显著性差异。1 2 方法 窒息组和对照组均于入院后 48h内抽取股…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5年6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经CT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75例,其中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2例,发病率为294%,现分析如下。资料 1一般资料:HIE共75例,其中合并SAH组22例,男性16例,女性6例。顺产15例,钳产3例,剖腹产4例。发病时间为生后05~48小时。其中出生后05~2小时8例,3~5小时7例,6~10小时2例,11~24小时2例,25~48小时3例,早产儿2例。不合并SAH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顺产36例,钳产10例,剖腹产7例,早产儿3例,发病时间亦是05~48小时。2临床表现:两组临床均表现有拒乳、发绀、呕吐、抽搐、前囟饱满、…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应用纳洛酮及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30例 ,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案1 1 临床资料 我科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 6 0例HIE患儿治疗对比 ,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度均符合 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的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1] ,随机分两组。治疗组 30例 ,男 2 2例 ,女 8例 ;对照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 ,两组入院时在胎龄、出生体重、窒息程度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1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洛酮 (北京四…  相似文献   

16.
美洛宁、尼莫地平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998年 8月~ 1999年 3月应用美洛宁、尼莫地平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 33例 ,获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3例 ,男 18例 ,女 15例 ,年龄出生 2h至8d。根据 1996年 10月杭州会议制订的HIE诊断标准[1] ,Ⅱ度17例 ,Ⅲ度 16例。取 1997年同期HIE 38例作对照组 ,其中男2 0例 ,女 18例 ,年龄出生 3h至 9天 ,Ⅱ度 2 0例 ,Ⅲ度 16例 ,两组构成无显著性差异。1 2 观察指标 ①意识状态 ;②瞳孔变化 ;③呼吸功能 ;④肌张力 ;⑤哺乳能力。按病情分为Ⅰ级 (正常 ) ,Ⅱ级 (重症 ) ,Ⅲ级(危重…  相似文献   

17.
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病例 92例均为胎龄满 3 7周 ,日龄小于 2 4h的足月儿。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HIE)的诊断符合“新生儿HIE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标准〔1〕。本组病例来源于两个阶段 ,其中 40例为应用高压氧前 1997 0 7~ 1999 0 7我科收治的新生儿HIE病例 ,为对照组 ,其中男 2 5例 ,女 15例 ,出生 1min阿氏评分0~ 3分 19例 ,4~ 6分 2 1例。临床分度 :重度 11例 ,中度 2 3例 ,轻度 6例。 5 2例为应用高压氧后 1999 0 7~ 2 0 0 1 0 7收治的HIE患儿为治疗组。其中男 3 0例 ,女 2 2例 ,出生 1min阿氏评分…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治疗的有效方法 ,我们科从 1996 0 1~ 2 0 0 1 12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又采用丹参加纳洛酮治疗HIE随机分两组进行疗效观察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3 2例均在 1996 0 1~ 2 0 0 1 12我院儿科住院的足月HIE患儿 ,按照 1996年 10月杭州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进行诊断 ,经头颅CT扫描 ,分轻、中、重度。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72例 ,男 42例 ,女 3 0例。日龄~ 2 4h 48例 ,~ 48h 2 4例 ,中度 42例 ,重度 3 0例。对照组 60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4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儿经CT检查,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脑实质出血,4例硬膜下血肿。经治疗,治愈38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36例患儿出院后随时复查,30例发育良好,智力正常,无近期后遗症。6例合并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脑瘫4例,癫痫2例。结论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产伤。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CT诊断是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常见的急症,是造成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重度HLE存活者,发生永久性脑功能缺陷的发生率仍较高。我们选择本院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58例应用硫酸镁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用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我科收治的足月重度窒息新生儿58例,男37例,女2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父母职业分布、文化水平、家庭状况、居住环境相仿。1.2方法 两组病例均接受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