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提起河南的古村落,就不能不提起巩义康店镇,因为那里有占地240余亩且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宅一一康百万庄园。在古村落保护越来越备受关注的今天,康店镇古村落的成功保护与开发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可谓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于是,记者慕名来到了康店镇,决定走进康百万庄园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
希望通过对泰顺县圆周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规划设计,探索出一种符合中国现状的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的模式,力争让传统古村落的历史风貌一方面在保护更新中得到保存,另一方面通过保护更新使传统古村落及古建筑充满现代的生活节奏和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对策研究——以河南郏县临沣寨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晓琳  苗琨  吕锐 《华中建筑》2011,29(2):158-160
古村落是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众多社会、历史信息.然而现存的古村落由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正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改变.该文以河南省郏县临沣寨为例,结合其保护及开发现状,研究探讨如何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从而使古村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程瑶 《建筑与文化》2021,(5):159-161
传统村落是华夏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传统村落因其历史文化、村落风貌和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成为国内旅游的关注重点.但不少区域的古村落认知理念和保护实践仍处于比较肤浅的层面,如何在旅游发展环境下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与开发是目前亟须探究的问题.文章以松阳县杨家堂村为例,分析其村落的主要特点与资源优势,总结出保护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及建议,以期杨家堂村在旅游发展环境下能够健康活态地保护与合理有效地开发.  相似文献   

5.
卢璐  曾坚  于天虎 《室内设计》2021,(1):135-140
古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 化景观,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类似的古村落 往往成群出现,合理评估古堡群等级和开发 潜力是首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借 助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古村落群多网点评价体 系,从等级、价值、环境、交通、设施五个方 面评价古村落的开发潜力,共包含16个评价 因子,运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赋予权 重,并据此将晋城市沁河118个古堡进行了综 合开发潜力特征分析和网点评级,提出了分 级保护方法和开发潜力趋向,尝试解决沁河 古堡群目前面临的旅游产品单一、开发遭遇 瓶颈问题,并为其他古村落群的保护发展探 索一条潜力评估和保护开发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刘仕瑶 《中外建筑》2012,(11):76-77
中国的古村落是近年来旅游开发的热点,但不合理的发展措施可能会给古村落旅游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出当前古村落旅游开发所面临的矛盾,并提出了建立保护式开发的途径,以促进旅游开发与古村落保护的共生。  相似文献   

7.
王立娜 《建筑知识》2014,(2):33-33,35
古村落作为负载有人类居住历史文化的实体载体,已经受到相当多人的关注,但在对其保护开发的同时,更应该找出重点。古村落的保护不仅在于对古建构筑物的保护,更多的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保护。古村落给世人最为深刻的是它曾拥有的历史文化,通过对古村落活化保护,亦即将古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原住民作为共同体予以保护和引导式开发,才能让古村落闪耀出它应有的褶褶光辉。  相似文献   

8.
古村落是美丽中国画卷中的璀璨明珠。婺源篁岭古村是典型的徽派古村落,以“晒秋”景观著称,篁岭古村旅游开发通过市场经济杠杆,对村庄进行全面产权收购,从而保持了篁岭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彻底实现了对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的规划和保护,实现了村民与企业利益的协调,构建了“篁岭模式”。  相似文献   

9.
古村落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正面临着飞速消逝的危机,响应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乡村旅游开发实现古村落保护利用.以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坤泽洋村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在对村落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新农村建设结合旅游开发,着力于古村落风貌的延续、功能的完善和环境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5)
岭南地区的古村落具有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属性,被称为"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历史"。但由于人口增加、生产方式和生活要求改变等一系列原因,古村落的生存与保护状态令人担忧。合理的开发是防止村镇衰败、激活其生命力、推动村镇向前发展的有效途径。就如何在保护古村落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寻求发展,笔者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试论古村落景观环境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贤松 《山西建筑》2010,36(6):24-25
通过龙川村的案例,对如何进行古村落的保护,如何把保护与旅游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在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中政府应该发挥什么作用使旅游开发和古村落保护达到共赢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古村落的开发利用有其独特的个性.朱家峪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应通过保护、改造、更新及功能置换等方式,实现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蕻 《山西建筑》2010,36(2):15-16
以丽江和西递宏村两个著名旅游景点为例,通过相互借鉴各自在旅游开发中的优缺点,探讨和研究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两者间的共生与共赢,从而确保传统古村落旅游开发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古村落在乡村旅游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存的古村落多多少少都受到了破坏或改变,而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也因为时代关系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同时古村落本身也面临着不断发展的压力。发展古村落乡村旅游一方面对于古村落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古村落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会因旅游发展而对古村落带来新的威胁。通过龙川村的案例,对如何进行古村落的保护,如何把保护与旅游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鲁政  周浩明 《规划师》2004,20(4):53-55
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宏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宏村整体风貌遭受建设性破坏,游览景点的保护和修缮缺乏整体性等负面影响。宏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规划力求保持古村落格局及空间形态,旅游开发以遗产保护为前提,增设景点,延长旅游线路,正确预测游客量,以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双赢”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本论文研究对象是江苏省镇江市东乡地区保存较好的古村落,通过实地调研测绘以及相关文献查阅等方法,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村落选址、聚落空间特点及村落历史建筑等方面深入的分析,以葛村的保护为案例,展现东乡地区古村落独特的历史、村落形态和乡土文化,分析古村落在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探索,以期延续东乡地区古村落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山西襄汾丁村古村落民居活态化保护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西襄汾丁村古村落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其保护经验,剖析其存在的问题,阐释古村落民居保护的特殊意义,进而尝试构建“与古-为新”型民居活态化保护与更新的方法,并且从原真性保护、居民参与、文化认同三个方面提出保护策略,将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延续传统古村落中历史文化的精髓,协调居民与村落保护的矛盾,包容更为丰富的村落功能,为古村落民居的科学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韦琦  谷海洪 《城市建筑》2013,(22):347-348
纵观我国以往古村落的保护历程,大多为“自上而下”式的强迫式保护开发。在保护过程中因为村民参与度缺失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更无从谈起对古村落进行实质性保护。本文以广西桂林市草坪回族乡潜经村为例,借鉴台湾的社区营造思想与成功经验,对古村落的开发保护提出了有机更新的营造构想,唤醒村落认同感,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再生。  相似文献   

19.
路在何方——“空巢”古村落保护的困境与策略性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成 《南方建筑》2009,(4):21-24
尽管传统村镇历史保护与社区维系已得到从政府到学界的重视与普遍关注,但依然有较多未纳入历史文化村镇的古村落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以人去房空或留守老人为特征的“空巢”古村落成为当前历史文化聚落发展演变的一个显著特征。保护主体的缺位,维修资金的短缺直接加速了古村落的衰败进程,加上古村落管理面临的尴尬,“空巢”古村落正岌岌可危,处境堪忧。而传统的以物质形态及技术取向为主的古村镇保护规划,对此通常于济无补。文章在深度剖析“空巢”古村落保护困境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位及资源特色的四种“空巢”古村落类型,提出了四种策略性的保护方向。  相似文献   

20.
胡英娜 《山西建筑》2009,35(22):7-8
对皖南、晋中的多处古村落、民居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这两个地区古村落民居的保护开发情况分别进行概述,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实例来论证笔者对于古村落民居的整体保护观点:不仅保护单幢建筑,还要保护延续其历史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