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细胞水平探索补肾活血方对高糖高脂诱导的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究补肾活血方对高糖高脂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和转运Aβ相关受体蛋白的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25mmol/L葡萄糖,200μmol/L棕榈酸)刺激BEND3细胞,用CCK-8法筛选合适的补肾方(BS)、活血方(HX)、补肾活血方(BSHX)的最佳用药浓度;应用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BS、HX、BSHX最佳用药浓度对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磷酸化真核起始因子2α(p-eIF2α)、活性转录因子4(ATF4)、核因子κB(NF-κB)抗体以及脑内与转运β淀粉样蛋白相关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的表达情况。结果:CCK-8检测细胞活力,最终选定补肾方100mg/L、活血方20mg/L和补肾活血方120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高脂刺激BEND3细胞后,GRP78、p-eIF2α、ATF4、NF-κB、RAGE表达显著增加(P<0.01),LRP-1表达下降(P<0.01);药物干预后,GRP78、p-eIF2α、ATF4、NF-κB、RAGE蛋白下调,BSHX组LRP-1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且以BSHX组最为明显。结论:补肾方、活血方、补肾活血方对高糖高脂诱导的BEND3细胞损伤均有改善作用,但以补肾活血方疗效最为突出,且对高糖高脂导致的内质网应激和转运β淀粉样蛋白受体的蛋白表达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糖高脂因素诱导的HBZY-1细胞增殖分化及MMP-9、TNF-α、IL-6基因及蛋白活性表达的变化,探讨益气解毒活络中药防治DN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BZY-1,并根据不同干预因素分为正常组,高糖高脂模型组,第一组,第二组以及第三组(前期实验中效果最佳的两组和理论最佳的一组)共5组。分别以MMT法检测24、48、72 h 3个时间点HBZY-1细胞增殖分化情况;qRT-PCR法检测48 h各组MMP-9、TNF-α及IL-6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48 h各组MMP-9、TNF-α及IL-6蛋白活性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HBZY-1细胞增殖显著(P0.01),且在48 h到达峰值,MMP-9基因及蛋白活性表达明显下降(P0.01)而TNF-α、IL-6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能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上调MMP-9基因及蛋白活性表达(P0.01),抑制TNF-α、IL-6表达(P0.01),以第三组效果最佳(理论最佳组)。结论益气解毒活络中药防治DN的机制与上调MMP-9表达,下调TNF-α、IL-6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药(川芎、当归)、破血药(三棱、莪术)对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下调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将60只8周龄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组、活血药组、破血药组。空白组大鼠每日给予普通饲料饲喂,其他各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饲结合腹腔注射维生素D3法复制A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其他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4周,处理动物,免疫组化法观察血清MMP-9、TIMP-1表达水平。结果 1)活血药、破血药均能明显下调MMP-9表达水平(P0.01),且破血药作用更明显(P0.01);2)活血药、破血药均能明显上调TIMP-1表达水平(P0.01),但活血药、破血药作用相当(P0.05)。结论活血药(当归、川芎)、破血药(三棱、莪术)能起到抗AS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血清MMP-9和TIMP-1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各"对药"组分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筛选出对骨关节炎作用靶点明确的治疗药物。方法将48只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肾对药组、活血对药组、补肾活血对药组和补肾活血药物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余均以1.6%木瓜蛋白酶生理盐水溶液关节腔注射造成日本大耳白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各药物组经相应药物治疗6周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各组兔膝关节软骨和滑膜MMP-3、TIMP-1的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软骨MMP-3检测结果,模型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仅活血对药组与正常组存在差异(P〈0.01);TIMP-1检测结果,补肾活血对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补肾对药组、补肾活血药物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滑膜MMP-3检测结果,模型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与补肾对药和活血对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TIMP-1检测结果,空白对照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各给药组(P〈0.01),补肾活血对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补肾活血药物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各药物组均能使得软骨和滑膜中的MMP-3含量下降,补肾活血对药组和补肾活血药物组能使软骨和滑膜中TIMP-1含量升高。表明药物治疗能够更好地从分子水平维持MMP-3和TIMP-1比例的相对稳定,而补肾活血药物组比补肾活血对药组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补肾方、活血方对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反复脑缺血再灌注法复制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以尼莫地平为阳性对照组,观察补肾活血方、补肾方、活血方3组小鼠水迷宫法行为学及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P0.01),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学习成绩和记忆成绩均有明显提高(P0.05,P0.01),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各治疗组比较,补肾活血组的学习和记忆成绩优于其它治疗组(P0.05),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低于其它治疗组(P0.05,P0.01)。结论:补肾活血系列方可通过降低脑组织IL-1β和TNF-α含量,改善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且补肾活血方优于活血方和补肾方,活血方和补肾方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壮筋汤抑制脂多糖(LPS)介导软骨细胞表达基质紊乱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软骨细胞,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Ⅱ型胶原酶免疫组化法鉴定。采用10 ng/m L LPS建立软骨细胞炎症模型,将软骨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抑制剂组、氨基葡萄糖组和补肾壮筋汤组,分别进行相应干预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及qRT-PCR法检测各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MMP-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DAMTS)4、ADAMTS5及RAF蛋白、mRNA的表达,并用qRT-PCR法检测miR-140基因的表达。结果①甲苯胺蓝染色胞浆内可见蓝紫色异染颗粒,Ⅱ型胶原酶免疫组化可见胞浆呈棕黄色阳性染色,鉴定为软骨细胞。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1β、TNF-α明显升高(P0.05),MMP-3、MMP-13、ADAMTS4、ADAMTS5、RAF蛋白及m 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miR-140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氨基葡萄糖组和补肾壮筋汤组IL-1β、TNF-α明显降低(P0.05),MMP-3、MMP-13、ADAMTS4、ADAMTS5、RAF蛋白及m 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miR-140表达升高(P0.01)。结论补肾壮筋汤通过抑制炎症相关的关键调控因子表达,从而抑制LPS介导软骨细胞表达基质紊乱,保护软骨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杨梅树皮氯仿萃取物对C 57BL/6J小鼠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C 57BL/6J小鼠Lewis肺癌模型,分别设杨梅树皮氯仿萃取物高剂量组(13.2g生药/kg)、中剂量组(6.6 g生药/kg)、低剂量组(3.3 g生药/kg)、环磷酰胺(CTX)阳性对照组(30 mg/kg×3)及模型对照组(水30 m L/kg),给药12天后处死动物,称瘤重,计算抑瘤率(%);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MMP-9、TIMP-1含量。结果:杨梅树皮氯仿萃取物对C57BL/6J小鼠Lewis肺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在16.3%~41.6%,其中高、中剂量组的瘤重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同时能明显增高血清TNF-α、TIMP-1表达,降低MMP-9表达。结论:杨梅树皮氯仿萃取物对C 57BL/6J小鼠Lewis肺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能上调TNF-α、TIMP-1表达,下调MMP-9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三高茶对高脂高糖高盐膳食大鼠代谢综合征(MS)进程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三高茶组,后两组使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以诱导MS,在造模的同时给三高茶组灌胃三高茶。第8周末测定大鼠体质量、身长、血压、心脏质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C肽、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计算Lee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在第8周末模型组已具有MS的特征;三高茶组体质量、血压、心脏质量、FINS、FPG、IAI、C肽、瘦素、TNF-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IAI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体质量、Lee指数、血压、FINS、TNF-α水平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或P0.05)。结论:三高茶具有延缓MS进程的作用,其机制与降低TNF-α水平从而改善了胰岛素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观察补脏通络方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NO、eNOS及MMP9/TIMP1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脏通络方保护糖尿病大血管内皮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提取补脏通络方含药血清。体外培养HUVEC,细胞分正常组、高糖组、补脏通络方低剂量含药血清干预组(BZTL-L)、补脏通络方中剂量含药血清干预组(BZTL-M),补脏通络方高剂量含药血清干预组(BZTL-H)进行干预实验。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O水平,Western Blot分析细胞eNOS、MMP9、TIMP1蛋白含量。结果高糖组较正常组,NO水平和eNOS、TIMP-1表达均降低(P0.01),MMP-9表达和MMP-9/TIMP-1比值均升高(P0.01);各中药干预组较高糖组,NO水平和eNOS、TIMP-1表达均升高(P0.01),MMP-9表达和MMP-9/TIMP-1比值均下降(P0.01),且MMP-9/TIMP-1比值下降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改善内皮细胞NO分泌,调节内皮细胞MMP-9/TIMP-1平衡以稳定血管基质的正常代谢,可能是补脏通络方保护糖尿病大血管内皮的具体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扶正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烟熏及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建立COPD大鼠模型,经清热解毒扶正颗粒治疗后,用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metallopeptidase inhibitor-1,TIMP-1)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 kinase,PI3K)、蛋白激酶B (protein kinase B,Akt)、核因子-κB-1 (nuclear factor-κB-1,NF-κB-1)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大鼠血清的TNF-α、TIMP-1、MMP-9均不同程度的升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NF-α、MMP-9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TIMP-1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清热解毒扶正颗粒灌胃治疗后,大鼠血清的TNF-α、TIMP-1、MMP-9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清热解毒扶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显著降低TNF-α水平(P0.01);清热解毒扶正颗粒中剂量组显著降低TIMP-1水平(P0.01),清热解毒扶正颗粒高剂量组显著降低TIMP-1水平(P0.05),清热解毒扶正颗粒低剂量组降低TIMP-1水平,但差异不显著(P0.05);清热解毒扶正颗粒低、中、高剂量组降低MMP-9水平不显著(P0.05)。造模后磷酸化Akt、NF-κB-1、PI3K蛋白表达不同程度地增高,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清热解毒扶正颗粒灌胃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清热解毒扶正颗粒高剂量组显著降低磷酸化Akt、NF-κB-1、PI3K蛋白表达水平(P0.05);清热解毒扶正颗粒中剂量组显著降低磷酸化Akt蛋白表达水平(P0.05);清热解毒扶正颗粒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对磷酸化NF-κB-1、PI3K蛋白表达作用不显著(P0.05),清热解毒扶正颗粒低剂量组对磷酸化Akt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清热解毒扶正颗粒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抑制Akt、NF-κB-1、PI3K蛋白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反应,对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方对肠粘连模型大鼠盲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通路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腑活血方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通腑活血方组和几丁糖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Ellis法制备肠粘连模型,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相应处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盲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盲肠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组织病理学出现显著变化,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盲肠组织中IL-6、TNF-α、p-NF-κBp65、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与模型组比较,通腑活血方组和几丁糖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盲肠组织中IL-6、TNF-α、p-NF-κBp65、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IκB、TIM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且盲肠组织病理学均有显著改善,其中以通腑活血方组改善更显著。结论:通腑活血方可有效防止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TIMP-1/MMP-9平衡,防止肠粘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通络益肾方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调控系统MMP-9/TIMP-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培养组(高糖组)、通络益肾方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用大鼠含药血清给药,分别给予相应处理48 h后,采用四甲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TGF-β1、MMP-9和TIMP-1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明显(P<0.01),上清液中TGF-β1和TIMP-1水平显著增加,MMP-9水平减少(均P<0.01);通络益肾方高、中、低剂量均能明显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1或P<0.05),下调TGF-β1和TIMP-1表达,上调MMP-9表达(P<0.05或P<0.01),尤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呈剂量依赖性;西药对照组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和中药中剂量组相当(P>0.05)。结论通络益肾方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下调TGF-β1、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而拮抗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发挥其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早小洋菊和射阳大白菊抗炎作用及差异。方法将RAW264.7细胞按5×10~4个/孔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培养24h;模型组加入脂多糖(LPS)500ng/ml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早小洋菊和射阳大白菊高、低剂量组分别加入浓度为125、62.5μg/ml相应菊花醇提取物1ml/孔,作用2h后再加入LPS溶液500ng/ml刺激24h。每组设5个复孔。收获细胞上清液检测一氧化氮(NO)浓度,RT-PCR法检测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2(COX-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上清液中NO水平和细胞中TNF-α、IL-6、IL-1β、iNOS、COX-2 mRNA表达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早小洋菊高剂量组细胞中IL-1βmRNA表达外,其余各菊花组上清液中NO水平和细胞中TNF-α、IL-6、IL-1β、iNOS、COX-2 mRNA表达均下调(P0.01)。早小洋菊高剂量组细胞中iNOS mRNA表达较射阳大白菊高剂量组降低,TNF-α、IL-1βmRNA表达升高(P0.01);早小洋菊低剂量组细胞中IL-6、IL-1β、COX-2 mRNA表达较射阳大白菊低剂量组降低,TNF-αmRNA表达升高(P0.01)。结论早小洋菊和射阳大白菊均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对于炎症因子iNOS、COX-2、IL-6的抑制作用早小洋菊要强于射阳大白菊,对于TNF-α和IL-1β的抑制作用射阳大白菊强于早小洋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方剂对去势大鼠腰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及TNF-α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活血汤组,各10只。模型组、补肾活血汤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去势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在其双侧卵巢旁边分别取和卵巢同等大小的脂肪组织。造模后适应性喂养1周,补肾活血汤灌服补肾活血方药液,其余组灌服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后处死。观察比较各组腰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及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评分增加,脊索细胞计数减少,TNF-α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活血汤组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程度评分减少,脊索细胞计数增加,TNF-α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去势可加速大鼠腰椎间盘退变,补肾活血法中药能延缓去势大鼠腰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5.
衣蕾  吉海旺  雷鹏  罗强  杨敏 《河北中医》2010,32(10):1553-1555
目的观察活血补肾祛风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雷公藤组和活血补肾祛风方组,各8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弗氏完全佐剂0.1mL注入大鼠右后足跖皮下进行致炎,在致炎1周后进行第2次注射,8~12d产生超敏反应性炎症,制成AA模型。活血补肾祛风方组予活血补肾祛风方水溶液(3.1g/kg)灌胃,雷公藤组予雷公藤多甙片水溶液(30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8周。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及血清TNF-α、IL-1、免疫球蛋白(Ig)G、IgM的含量。结果雷公藤组、活血补肾祛风方组治疗后A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较模型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5)。活血补肾祛风方组治疗后AI较雷公藤组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TNF-α、IgG、IgM、IL-1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1),造模成功;雷公藤组、活血补肾祛风方组TNF-α、IgG、IgM、IL-1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5);活血补肾祛风方组TNF-α、IgG、IgM、IL-1低于雷公藤组(P0.05)。结论活血补肾祛风方可降低AA大鼠AI及血清TNF-α、IL-1、IgG、IgM含量,可能是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肾清2号提取物对高糖环境下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AMPK-α1、IκBα、TLR-4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抑制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免疫炎性病理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SV40 MES 13,在5%CO_2、37℃恒温培养箱常规培养。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D-葡萄糖5.6 mmol/L)、高糖组(D-葡萄糖30 mmol/L)、中药低浓度组(高糖+糖肾清2号提取物5μmol/L)、中药中浓度组(高糖+糖肾清2号提取物10μmol/L)、中药高浓度组(高糖+糖肾清2号提取物20μmol/L),共同孵育12、24、36 h进行指标检测。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AMPKα1、IκBα、TLR4 mRNA转录水平;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AMPKα1、IκBα、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糖组AMPKα1、IκBα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TLR4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高糖组比较,中药各浓度组AMPKα1、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中药高、低浓度组AMPKα1、IκBαmRNA转录水平上调(P0.05)。中药各浓度组TLR4mRNA转录水平下调(P0.01),中、高浓度组TLR4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1)。结论:糖肾清2号抑制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免疫炎性代谢性损伤,此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AMPK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波动性与持续性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UVECS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5.5mmol/L)、持续高糖组(25mmol/L)、波动高糖组(5.5/25mmol/L,白天3h高糖2h正常浓度葡萄糖波动3次,高糖过夜)。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细胞在各种糖浓度条件下24h、48h、72hICAM-1及TNF-α的表达。结果ICAM-1的浓度各个时间段波动组与高糖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升高(P〈0.05),呈时间-效应关系。TNF-α的浓度3个时间段波动组与高糖组、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呈时间-效应关系。结论波动性高糖较持续性高糖更增强HUVECSICAM-1和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中成药》2015,(9)
目的探讨瓜蒌皮提取物对体外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衰老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s)。采用MTS法观察瓜蒌皮提取物对高糖处理的HUVECs存活率的影响,β-半乳糖苷酶染色的方法分析衰老细胞,荧光探针DCFH-DA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RT-PCR法检测细胞TNF-α、IL-6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能显著抑制HUVECs增殖反应(P0.01),高糖孵育48 h后,SA-β-gal阳性细胞率、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TNF-α和IL-6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高糖组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瓜蒌皮提取物孵育48 h HUVECs增殖率显著上升(P0.01或P0.05),SA-β-gal阳性细胞率、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TNF-α和IL-6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瓜蒌皮提取物对体外高糖诱导的HUVECs衰老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RNA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对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VE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制备光老化模型,空白对照组正常饲养。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生理盐水,高、中、低剂量组给相应剂量药液,阳性对照组(VE组)给予维生素E滴剂,于造模前30 min灌胃。造模完成后,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1含量和皮肤组织中MMP-1、MMP-3 mRNA含量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1和皮肤组织中MMP-1、MMP-3 mRNA含量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TNF-α、IL-1和皮肤组织中MMP-1、MMP-3 mRNA含量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在皮肤光老化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活血方对恒河猴PCO模型卵巢MMP-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育龄雌性恒河猴(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建立PCO模型,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补肾活血方,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其卵巢局部MMP-9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空白对照组卵巢中卵泡的颗粒细胞和发育良好的卵泡膜细胞中均可检测到MMP-9mRNA的杂交信号;模型组卵泡的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MMP-9mRNA表达强度上超过空白对照组(P<0.05,P<0.01);中药组的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恒河猴PCO模型卵巢局部MMP-9mRNA异常高表达;补肾活血方具有改善这种异常表达的作用,可能是其促进卵巢排卵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