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在总结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和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形成概况基础上,从遴选流程、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区域分布、行业分布与规模结构等方面将两者进行对比,认为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形成是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工作的继承与升级,其绿色矿山建设要求更加细化,管理流程更加清晰,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绿色矿山数量增加较多,非金属绿色矿山数量大幅增加,仍以大中型矿山为主。结合对比相关情况,对不同区域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山名录管理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矿山工程》2021,(1):82-83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公告称,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 年度绿色矿山遴选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企业自评、第三方评估、省级核查推荐的基础上,经审核和社会公示,2020年共有301家矿山通过遴选并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  相似文献   

3.
2019年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公布,标志着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迈入新征程。本文从所在区域、矿种、规模、开采方式及经济类型5个方面,分析了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的953家矿山的分布特征,梳理了绿色矿山遴选过程中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和第三方评估情况。结果表明:从区域上看,西部地区是绿色矿山建设的薄弱地区;从矿种上看,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相对滞后;从规模上看,小型矿山绿色矿山占比小,建设难度大;2019年绿色矿山遴选第三方评估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达标分值未统一,评估机构中地质队伍类占比高。最后,在总结分析基础上,从深化绿色矿山概念内涵理解以及定位把握、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申报遴选流程和第三方评估管理、深化绿色矿山建设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4个方面,提出相关意见建议,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绿色矿山学术研究体系和工作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别从发展历程、涵盖内容、国家政策等方面对我国绿色矿山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调研原四批661个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和2019年遴选的953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单位的数据,分析总结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的特点,归纳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某铝土矿为例,在介绍该矿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总体方案,明确了重点建设工程,建设效果评估结果表明该矿达到了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通过绿色矿山建设现状及案例分析,提出了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国土资源部发布公千,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同时,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函》,要求公告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矿山企业,在公告公布之日起3个月内编制完成"国家级绿色矿山试鼎足之势建设规划",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内容和发展模式,有效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各项工作,力争尽快全面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不经意间,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建设工作已走过了4个年头。从第一批的37家到后来每批的上百家,再到今年的第四批授牌后已共计66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已成为我国矿业行业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4年来的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建设工作树立了一批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先进典型。与此同时,首批37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已进入收官阶段,将有望去掉"试点"二字,正式授予国家级绿色矿山。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西沟矿达到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早日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名录,按照《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和《水泥灰岩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的要求,逐项比对,深层剖析西沟矿绿色矿山建设现状和短板,甄别西沟矿与国家绿色矿山标准的差距,最终确定为矿区环境治理和修复、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地和谐共建和企业规范管理六方面,梳理出西沟矿绿色矿山建设的重点任务,编制西沟矿西沟矿绿色矿山建设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期推进西沟矿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2015年中国矿业循环经济暨绿色矿山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湖南郴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主办。会上宣布了全国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评估结果,凉山矿业拉拉铜矿顺利通过评估。P据了解,针对入选国家级绿色矿山的企业,国家将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力度,依法优先配  相似文献   

9.
“以矸换煤”煤炭绿色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威 《中国矿业》2012,21(5):59-62
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已经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证矿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本文围绕绿色矿山建设的重点和方向,结合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中的煤炭矿山企业,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总结提出了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建设的经验与模式,为更多的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胡婷婷  王亮  邓久帅 《现代矿业》2022,(2):246-248,254
为推进绿色矿山高质量发展,从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和评价指标分析了我国绿色矿山的建设现状,从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基础、监管机制、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指出当前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显示出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最终提出高质量发展绿色矿山应从科技创新、一体化建设、政府监管、固废资源化利用以及企业的日常管理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推进重庆市绿色矿山建设,促进重庆市绿色矿业发展,系统分析了重庆市绿色矿山的建设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2012-2014年,重庆市共申报了11家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制定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条件和建设目标。截至2018年12月,已完成21家绿色矿山的建设并完成第三方评估,完成矿产资源规划目标的60%。当前重庆市矿山的规模结构已持续优化,但小型及以下矿山占比仍达到60%以上,产能占比不足40%。通过分析研究,应在系统建立主城、渝西、渝东北、渝东南区域特色的绿色发展战略,构建绿色产业链,形成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理论体系,推进落实“真金白银”激励政策4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对策,促进重庆市矿业转型升级及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立科学适用的绿色矿山建设评价体系,是保证矿山科学规划、合理开采、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由于矿山种类众多,我国绿色矿山建设仍处于试点阶段,评价指标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为了构建适用于目标矿山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针对莱州湾南岸滨海典型卤水矿这一特殊矿产资源,通过实地调研、咨询专家、总结文献资料,按照可操作性、典型性、动态性、独立性等设计原则,从矿区环境、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资源开发与利用、科技创新与智能矿山、企业管理共六个方面,优选25个量化指标。结果表明,各评价指标能准确地反映矿山建设中的重难点,各指标权重符合矿山建设的实际情况,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对矿山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为该地区同类型矿山企业进行绿色矿山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保护矿产资源成了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和矿山企业的共同责任。利用耦合度模型,以中铝广西分公司为例,研究了矿山企业生产效率水平与绿色矿山建设指标体系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价二者的耦合协调与相互关系,有助于矿山管理部门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质量评价等工作,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马中立 《现代矿业》2020,36(7):212-214
为把陈台沟铁矿建设成为国家级绿色矿山,从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要求、绿色矿山申报管理流程以及陈台沟铁矿绿色矿山方案规划探索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并着重探讨了矿山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采选工艺选择、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智能矿山建设以及企地和谐等具体措施,为陈台沟铁矿绿色矿山建设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具有丰富的矿业资源,资源开发历史久远,随着矿业开采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踪迹与采矿活动相关的实物越来越多,矿业遗迹保护逐渐成为了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在阐述矿业遗迹内涵及分类标准的基础上,对陕西省重要地质遗迹名录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进行梳理划分,将陕西省矿业遗迹资源划分出20处,并在空间上确定遗迹分布位置。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陕西省矿业遗迹保护的现状是国家矿山公园建设、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建设等。分析矿业遗迹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矿业遗迹的理论和评价标准研究较为薄弱、相关法律法规文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足且保护形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理论、政策与标准研究、健全法规与管理条例、吸引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加大宣传力度与保护方式,为进一步推动陕西省矿业遗迹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帮助矿山企业在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中,明确行业标准要求的建设重点,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绿色矿山建设重点任务,同时助力第三方评估机构在遴选评估工作中,更好的领会绿色矿山遴选的通知要求,实际评估中掌握应用绿色矿山行业标准,本文对绿色矿山评价指标进行解析。结合2020年指标修订构建过程,分析指标构成,根据其权重的分配,重点对关键指标及体现区域、行业差异性的指标进行解析,提出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时,不能单纯的只注重开展绿化,在达到行业标准全面要求前提下,进行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的同时,应更加突出绿色开采方式的应用,降低开采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在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时,更注重结合实际的修复效果,兼顾绿化美化的效果;绿色矿山建设要结合矿山实际,不同规模的矿山以不同的目标开展科技创新,推动矿地和谐发展。随着绿色矿山评估入库的推进,行业标准应充分体现矿种的差异性,矿种覆盖面更广;评价指标还需进一步完善,以应对不同情形下的评估工作。作为新兴的评估工作,绿色矿山第三方评估尚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