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单级压缩与双级压缩实际制冷循环系统各过程火用损失的计算 ,找出循环过程的薄弱环节 ,提出改进循环热力特性的可行性 ,得出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中蒸发器火用损最大 ,冷凝器火用损次之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中压缩机火用损最大 ,蒸发器火用损次之 ,并对提高循环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冷中子源系统中采用逆布雷敦循环的氦制冷循环的改进设计分析,分别对带膨胀机预冷的4种流程结构进行了热力学的能量和(火用)分析。综合在膨胀机并联流程中对一级膨胀量的优化设计和在串联流程中对压缩机出日压力的优化设计结果,寻找出配合冷中于源系统的氦制冷站的最优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3.
对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复合高温冷水机组进行了火用火用分析.并根据实际测试数据分别计算出蒸发冷却段与机械制冷段进出口火用的大小.通过对整个复合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得出该复合高温冷水机组的火用效率及火用效比.从火用效率的角度比较分析了蒸发冷却预冷冷凝器进风后对风冷热泵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节能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利用地热水进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分布,并建立了以地热水为补偿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放气范围Δx=4%时的蒸发温度t0、冷凝温度tc和热水温度th之间的关系式,还给出了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ξ和稀溶液的循环倍率r随热水温度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5.
对以硝酸钾水溶液为工质的单级、双级、三级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余热温度为105℃的情况下,以硝酸钾水溶液为工质的热变换器输出温度可达250℃,显示了该工质在高温热变换器领域的良好前景。通过与水-溴化锂吸收式热变换循环的比较也表明,以硝酸钾水溶液为工质的吸收式热变换循环具有更高的COP。  相似文献   

6.
对以硝酸钾水溶液为工质的单级、双级、三级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余热温度为105 ℃的情况下, 以硝酸钾水溶液为工质的热变换器输出温度可达250 ℃, 显示了该工质在高温热变换器领域的良好应用前景。通过与水- 溴化锂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的比较也表明, 以硝酸钾水溶液为工质的吸收式热变换器循环具有更高的COP。  相似文献   

7.
两级吸收式制冷循环是当前在太阳能空调研制中的研究难点.根据两级循环的工作流程特点,建立了各部件的数学模型,编制了溴化锂溶液与水的热物性通用计算模块和整个系统的仿真程序,分析了冷却水进口温度对两级吸收式循环制冷量的影响.该仿真程序为优化太阳能吸收式空调的运行工况和促进商品化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多流体的传热模型,利用温度(火用)效率的概念对火电厂回热加热器进行了(火用)分析,给出了流体传热过程温度(火用)效率的计算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独立地进行(火用)分析而不必事先做能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气、燃油和蒸汽为热源的3种机型的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在制冷温度范围内的能量特性和输出冷量火用单价特性。研究发现,天然气型机组的性能系数最高,其次是蒸汽型机组,最低的是燃油型机组;而蒸汽型机组的火用效率远远高于其它两种机型,是另外两种机型效率的3倍左右;火用效率最大值存在于30℃至40℃的范围内;燃油型机组冷量火用单价最高,其次是蒸汽型机组,最低的是天然气型机组;冷量火用单价最小值都在制冷温度40℃附近。  相似文献   

10.
对热力除氧器和给水加热器进行了对比火用分析 ,从除氧器与低压给水加热器的火用分析经济指标比较来看 ,低压给水加热器火用效率较除氧器排汽回收情况及除氧器排汽不回收都要低 (6 3.6 >6 1.0 % >5 3.9% ) ,而火用损系数较除氧器排汽回收和排汽不回收两种情况都要高 (0 .2 0 1% <0 .2 15 % <0 .2 6 0 % ) .所以 ,除氧器的火用经济指标较给水加热器要好些 .得出结论是 :在动力装置中除氧器和给水加热器的火用损失系数都不大 ,除氧器的火用效率略高于给水加热器 .从能量利用经济性的观点来看 ,除氧器可以取代给水加热器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循环的热效率 ,而且可以增加设备和系统的使用寿命 .  相似文献   

11.
地热能是一种新的洁净能源,地热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解决当今能源耗竭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文章通过对曹县城区孔隙、岩溶裂隙型含水热储层及复合热储层赋存的分析,估算了研究区内各热储温度、地热资源总量、可利用地热资源量和地下热水的热流量,评价分析了总能量热物理性参数及地热流体的质量。结果表明:新近纪明化镇地下热水可开采量为303.53万m3/a;奥陶纪热储层地下热水可开采量为176.95万m3/a,开采年限为100 a。最有利用价值的是复合性热储层,热储类型均为层状承压型。其地热资源条件良好,开采潜力较大,地热资源利用价值高,可做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衡水市第三系地热水供热系统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梯级综合应用技术方案,对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分析,并获得了最佳回灌模式.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整个供热系统运转安全可靠,地热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5%,回灌水温度可降至33℃,回灌率达到50.32%,可有效解决当前第三系地热资源普遍存在的综合利用程度低、尾水温度过高且直接排放等现象,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综合物探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具有安全、清洁、储量巨大的特点,可用于发电、工业和直接利用等。介绍了地热资源的成因和类型,分析了几种常见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探讨了综合物探方法在地热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佳木斯城区地下热水调查中,运用了水中氡活度浓度测量和土壤氡活度浓度测量综合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城市地热地质调查中的不利因素。通过对水中氡活度浓度及土壤氡活度浓度测量值的正态化变换以及原始氡活度浓度异常分析,明确了氡活度浓度异常对地下热水控制构造的指示作用。通过对氡活度浓度测量值的趋势分析,提取局部异常,综合各种异常信息,确定了城区地下热水的有利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A district heating and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is presented which synthetically utilizes geothermal energy, solar thermal energy and natural gas thermal energy. The multi-energy utilization system has been set at the new campus of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PU). A couple of deep geothermal wells which are 2 300 m in depth were dug. Deep geothermal energy cascade utilization is achieved by two stages of plate heat exchangers (PHE) and two stages of water source heat pumps (WSHP).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is used in assistant heating by two ground coupled heat pumps (GCHPs) with 580 vertical ground wells which are 120 m in depth. Solar thermal energy collected by vacuum tube arrays (VTAs) and geothermal energy are complementarily utilized to make domestic hot water. Superfluous solar energy can be stored in shallow soil for the GCHP utilization. The system can use fossil fuel thermal energy by two natural gas boilers (NGB) to assist in heating and making hot water. The heating energy efficiency was measured in the winter of 2010-2011. The coefficients of performance (COP) under different heating conditions are discussed. The performance of hot water production is tested in a local typical winter day and the solar thermal energy utilization factor is presented. The ru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ystem COP is 5.75 or 4.96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 typical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factor is 0.324.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中低温地热发电的现状和技术瓶颈,提出了热伏材料概念,以大尺寸单晶热伏材料及其相应的热伏器件等为关键技术切入点,系统提出了高效、稳定的中低温地热热伏发电以及基于冷、热、电联供一体化的工程实施和精准对接的技术原理和构想。该技术构想突破了传统中低温地热发电通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局限性,利用大尺寸单晶热伏材料将热能直接高效转化为电能,这一创新技术研发对保持我国在地热发电领域尤其是中低温区的国际核心竞争力、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地热能高效利用和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同时,该战略性技术构想有望引领全球地热发电新的技术革命,以奠定我国在中低温地热发电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而实现地热资源的清洁绿色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低温地热水资源夏季供冷能效,结合地热冬季用水源热泵,提出了地热能液体除湿、热泵供冷的联合运行空调系统。通过编制水—水热泵模拟程序,计算得出了热泵在制取高温冷冻水工况下的运行参数,同时对地热能液体除湿的可行性方案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整个系统能效及运行经济性做出了判定,指出地热能液体除湿与热泵空调联合系统将是目前低温地热供冷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同位素14C的半衰期为5730±40a,在地热研究中是一个其他同位素所不能替代的测年工具.天津地热田各热储层在空间上的不连续性导致了地热水的年龄差异.因此,本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实测的地热水年龄,分析了天津深部地热水的运移机制,为地热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地热资源以低品位热能为主,增强型地热系统在发电方面的应用会受限于过低的热效率。理论上,如直接将超临界CO2与有机工质进行混合,确实有可能提升热动力系统的机械效率。根据该流程设计,对部分参数范围内的CO2跨临界—异丁烷复合循环的效率进行了估算。计算使用了流量分别为1 kg/s的CO2和0.25 kg/s的异丁烷流体。计算结果显示,特定状态下的超临界CO2在膨胀为气态的过程中焦—汤效应显著,流体混合使得异丁烷先蒸发汽化,然后在膨胀中发生冷凝,使得膨胀机内部出现了两相流。冷凝后的异丁烷工质可再次注入压缩机与气体CO2接触,使得CO2升温减缓,同时自身获得预热。可借助异丁烷工质降低CO2的温变范围,改变CO2膨胀和压缩过程中的多变指数,使其更接近等温过程而非绝热过程,进而提高膨胀和压缩过程的效率。因此,该循环具备显著提高低品位CO2热动力循环效率的潜力,在未来可用于基于CO2的地热发电技术。  相似文献   

20.
重庆南温泉背斜地下热水可持续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庆南温泉背斜南温泉、小泉及桥口坝地下热水开发点为一个地下热水系统,过去由于缺乏对地下热水的可持续开发研究,各开发点盲目开采,使得有名的天然南温泉、小泉枯竭.目前开发商正在桥口坝开发地下热水,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及合理开发和保护地下热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地下热水可持续开发研究.在分析南温泉背斜地下热水系统物理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应的有限元模型,并采用实测水位与模拟水位对比进行模型校正,当模拟水位与实测水位相近时,所得的模型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采用此模型模拟不同可持续开发方案下,桥口坝地下热水的最大开采量,并对不同开发方案进行分析优选,得到最佳的可持续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